好诗不过近人情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是诗歌的灵魂。当然,这种情不是矫情,更不是魔鬼之情,而是人情之情。因此诗歌教学也应“披文入情”,突出情感教育。下面是笔者在诗歌情感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因情引情 进行诗教
  中小学教材中选入的每一首诗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是“近人情”的好诗,因情引情,就是读者根据作品的背景材料,对作品的主题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怀着相应的情感进入诗境中,品味诗句,感悟诗中感情,受到感染熏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充分发挥诗的教化作用。
  二、诵读入情 走进诗境
  在课堂上教师饱含感情的诵读,能把学生带进诗歌的大门。因为诗歌之情感常常蕴涵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中,要反复诵读才能察情——即深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便是作者之情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交融的契合点,准确把握作者情思的诵读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比教师细细讲析更能打动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讲,听觉的感受能力要远远大于视觉。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能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通过诵读带动学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让学生投入其中,身心与文本融为一体,陶然忘机,进入意境。可见有感情地朗读是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走进诗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朗读就是要出声地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感其情,悟其境。诗歌是讲究节奏和韵律的,只有出声地读才能读出节奏和韵律感。从读的节奏和韵律上,可以看出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对诗境的感悟。因为节奏与情感互为表里: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之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之节奏。同时,节奏还由韵律所支配,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也就是“美读”。
  通过这样用情诵读来进行鉴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同时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喜同悲,同乐同忧。
  三、品味诗情 提升境界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境,而开掘感悟诗情是品读过程中的进一步提升。学会了读诗才能真正感悟诗情,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如同品茗,品酒一样,亲口品尝,亲身感受,推已及人,通过联想、想象,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体验感悟,挖掘、把握作品形象的深刻意蕴。感悟便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读者久久沉浸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所展示的生活作出善恶、美丑、是非等的评价的同时,从中认识生活,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界,领悟人生真谛。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审美中的最佳效应。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所谓辨于味,就是要求读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而且要领会形象背后的深刻意蕴、形式对内容的艺术表现等等。如:同学们体会到兰芝被迫回家又想到回家还得面对刻薄势利的哥哥时难言的痛苦,这时我又提出问题,造成兰芝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以引导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走出作品本身,用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件事情的性质原因,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来评论这件事,从中总结出自己受到的教育启示。这样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内涵,使文学价值得以实现。
  总之,在诗歌情感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情引情,对他们进行诗教,让学生饱含感情去诵读诗歌,品味诗情,深刻领悟诗歌的意蕴,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美好情操的陶冶,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设定的任务,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能主动地进行判断、选择、获取和利用,还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是传统阅读教学难以承担的。  1.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教师在
期刊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又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教书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一、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及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因而教学必须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一、朗读指导要有技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多读,有兴趣读,主动读,在读中领悟、发展是最有效的
期刊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词人,初期词风的开拓者和文人词的开山鼻祖,他一生创作了近七十首词,其中大部分都是“闺情”,“闺怨”之作,沉浸在一种儿女情长,红香翠软的氛围之中 。今天我们就结合其作品一起来稍作探讨。  一、闺怨闺思的爱情主题  温庭筠的大部分诗作大部分都属于“闺情”“闺怨”之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份各异,但其闺怨闺思的爱情主题是同一的。并且温庭筠的作品都寄身于女子,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抒发出“旷
期刊
把工作看作乐趣。工作可以让你从中获得经验、知识和信心。你的工作热情越高,决心越大,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当你充满热情地工作时,工作就会充满乐趣,你再也不会把上班当成一件苦差事了,而别人也愿意聘请你来做喜欢的事情。当你发现你把工作当成一项乐事,你就不再更换工作了。如果你感觉工作的压力愈来愈大,工作对你而言只是紧张,毫无快乐而言,那说明你的有些地方不对劲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从心理上调整
期刊
在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的人生观。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王愿坚《七根火柴》可以以无名战士的献身精神来激发学生的
期刊
一、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国母语教育的正确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尤其是教材教法的研究,更是出现了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总观语文教育的现状,仍旧存在着许多疑而未决的问题,少、慢、差、费的局面并没有大的改变,教师还是在慨叹“语文难教”,学生还是在埋怨“语文难学”,社会还是在责怪“语文教学质量差”。语文教育仍旧面临着深深的困惑,
期刊
在《红楼梦》中,贾府的主子贾母,是一位慈祥,见多识广而又顾全大局的家长,然而她治家却很是不公道,有例可证,贾琏拈花惹草,凤姐撒泼告状,贾母戏言一句,“男人们都象馋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黛玉暗恋宝玉,身患沉疴重疾,贾母冷言如刀,“算我白疼她了”伤口上撒盐,不归路上加力,同是男女私情,一个淫荡,一个堂正,贾母前护后打,你说她公道不公道。  追根究底,贾母的不公道,首先源于她治家法宝伦理纲常的不公道
期刊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文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文?  一、收集信息  在学习一篇古诗文之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理解古诗文所要表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的阅读与鉴赏活动中,应该不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学生人格,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学生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方面,在引导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等方面,还应该多下功夫,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