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语言应该成为语文教与学的重点

来源 :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与学的重点是什么?事实表明: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应该成为语文教与学的重点。
  语文的科学特征决定了书面语言是重点.尽管学会交际、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也是语文中的课题。但是,语文学的是语言,是在已经习得的口语基础上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习,那么,日常不读书不进课堂难以习得的书面语言就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重点。也就是说,如何从书面上理解和表达以及怎样增进非口语化的书面语言素养应该成为重点。只有这种观念真正确立了,相应的教材改革、考试方向、教学范式等等都具备了,才能真正减少当今普遍存在的语文教学的无效现象。
  既然语文学习是在已经习得的母语口语的基础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那么,在过了常用字词的认读关之后,纯粹记录口语的文章的学习就不应再成为重点了。龙启群老师今年发表在湖南《教师》上的文章,形象地说明了中小学这类文章的分析讲解可悲与可叹。因为,在识字之后,大量的非作文指导分析讲解与口语差异无几的现代语句已不能再有效增进其书面语言的能力。对于已有认识现代文基础的初中生、高中生来说,增进书面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是阅读分析非日常口语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古代典籍以及诗词歌赋。只有本着这样的认识去看待本文所说的重点,才能使语文回归其本位——让学生读书,读书面语言,读仅靠自然习得无法获取的非口语化的书面语言的深度的知识。作为师生,教与学双方,都应明白这种语文读书应有的含义。
  根据中小学语文文字的实际情形,语文教与学的重点是书面语言,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的阶段来理解。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是识读习得的母语口语的书面记录符号——常用字和次常用的字,要从书面上会读会表达。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第一阶段基础上向书面语言的深度广度拓进,精读民族文化精华的载体——有别于日常口语的典范作品。也就是说第一阶段以从书面识读口语为目标,第二阶段以非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拓展研读为目标。本文所主张的语文的教与学应以书面语言为重点,实际上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目前,在过了日常口语书面语言的认读关后,中学生要将许多明白如口语的词句语段作不必要的拆卸组装作选择判断的练习,要为了文化的多元性去分析解读许多用白话翻译的外国繁杂冗长的文章,要在高考试卷对散文科普文章揉合进逻辑智力游戏的评判标准的指挥棒导引下,对课文非语言要素的微言大义进行令人头痛的猜测。这些,笔者认为是造成语文教与学的无效性和庸俗化的主要原因。如果要让语文的教与学有效,小学阶段就应以认读识字能阅读口语的书面语言为主,中学生阶段就应以背诵赏析非口语化的典雅文章与诗词歌赋为主;而作文教学,则应另编教材,以开启思路规范格式和提示现代文范例为主。这样,才能使语文的教与学有别于日常非课堂的母语习得途径而有效地增进学生母语书面语言的学养与能力。
  学习语文,说到底,在阅读上,学生应以书面语言知识的增进提高为目的。而在表达上,则需要能写出较为得体准确的具有书面色彩的作文。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写书面的作文还是应写现代白话文,但是,这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只要读好明白如话的白话文。而事实却常常与此相反。看似平易浅显的现代白话文,仅有现代白话文的薰习涵泳远远还写不精彩,还无法写出哲理的或诗意的深度。因为,许多哲理的诗意的涵养,需要从典雅的非口语化的作品中去吸取。失去了我们民族数千年文化典籍的哲理与诗意的陶冶,我们写现代白话文就难以有诗意与哲理的深度,就难以闪现灵光,放射精彩。这极可能是我们这个年代再难以有郭沫若、鲁迅、冰心这样具有语言功力作家的原因。郭沫若诸人当时也许不能自知,但我们看郭沫若《女神》的场景描写,看《牧羊哀话》中的人性之美,看《鹭鸶》中的天人合一,再看鲁迅散文诗《雪》对“雨之精魂”的提炼,冰心对“今夜山中”雪景的诗意描绘,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古典的非口语文化熏陶,能写出来吗?由此不难推知,单就语文的作文来说,人们的审美倾向也必然会要求白话文向雅正典丽的古诗文境界推近,当今仍需注重书面的雅洁纯正的中华正统文化熏陶与传承,仍需注重书面的非庸俗化的睿智与非口语化的词采,现代人写白话文,仍十分需要古雅的书面词汇的积累与诗意的滋养。因此,从作文的教与学这个方面来看,也应突出古典书面语言的吸收借鉴这一重点。
  总而言之,语文的教与学应以书面语言为重点。要克服徐江等学者指出的我们这个时代此前长期存在的语文教学的无效化现象,减少社会对语文界的非议,目前,就应根据这个重点,作出相应的有力度的改革。有了这种改革,语文才可望能真正摆脱俗不可耐的种种闹腾,回归语文教与学的本位。
  
其他文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使“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生为本,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  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
期刊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教学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职业教育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就中职计算机专业而言,所涉及的课程具有典型的特点——实践性强,如微软的Windows系列、Office等,所以,技能教学是否有效是学生能否学好本课程各专业课的关键。如上课方法单一,难于引导学生整体性把握知识;教学环节不齐全,缺乏总结归纳;对学生技能知识的巩固不重视等
期刊
提高教学质量有多种途径,教师对学生寄托良好的期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希腊神话中有位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尊美貌的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如痴如狂的热情竟然使这尊少女像复活了,后来,他俩结成了一对夫妻。  心理学家对一批学生进行预测,然后告诉任课老师,说其中有某某等人非常聪明,日后会有大成就,实际上这几位学生的情况与其他同学差不多,并无过人之处,然而,老师听了心理学家的话后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要想适应社会的变迁并使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本文从中职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开始,探索中职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新能力结构创新性人才    一、中职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新的世纪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教
期刊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期刊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是词的延伸、词的通俗化表现形式。  许多散文曲作品被当时广为传唱决不是偶然的。首先,在思想情调上它与饱经沧桑的广大群众的感情高度融洽。其次,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描述、细微的人物心理刻划,使散曲成为继住开来的经典。再次,景物描写有声有色、动静相宜、意蕴深远。元散曲的这些特点,为后人的文学欣赏特别是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的范本。中学生作文可用元曲这一他山之石,为己所用。  一、积累
期刊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否设计出高质量的,富有技巧的提问内容,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优化语文课堂提问,对落实培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具有高素质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非“问”不明;教,更是非“问”不可。因此,要上好一堂语文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不愿意学,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教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有些学生语文学不好,但想通过积极的努力使成绩得到迅速提高,却往往不如所愿。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它的知识体系不具备强烈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而学习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短期内难有大的成效,它需要长期的积淀积累,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只有把
期刊
“以生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爱人,关爱人的生命,关爱人的生存环境。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最重要的内部条件:一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二是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以生为本的课堂。  那么,该怎样进行语文生本化教学呢?在实践中,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和尝试:  一、生本课堂开始于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教学
期刊
【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进步;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激发热情 增强凝聚力    新时代需要我们用新的目光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旧的惩罚教育理念已不大适应现阶段心理复杂的学生了。让我们一起用赏识的方式,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健康的人格。下面具体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