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五年一贯制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音标方面薄弱现状的成因,并探讨了由此引发的对英语学习的负面作用,进而提出了何时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音标教学的几点看法,以期对中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英语;音标教学
笔者从事五年一贯制师范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已有六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音标成为了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普遍的薄弱环节。笔者发现,由于现在更强调英语学习的交际化功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曾进行系统的音标教学,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穿插于平时的单词教授过程中(前提是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然而就是这一点都无法得到保证,许多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用在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英语的能力上,而忽略掉了音标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今后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单词辨音能力差,相似发音易于混淆或发音不到位
“小学英语教育原本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学生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音标知识,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只是跟着老师或者其他多媒体方式的示范一遍遍地模仿,而未能清楚地辨别各个音,尤其是相近发音的区别。有些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由此会造成误读或发音不到位,以致在朗读句型与对话时,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并且,一旦学生对某个甚至某些发音形成了习惯,以后想要纠正过来将会非常困难。
二、 缺乏发音规则,导致单词记忆慢,遗忘率高
不懂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就慢,遗忘率高。记忆单词时,学生常凭机械地涂写或者拼读字母来进行,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习的单词量较少的情况下尚且能应付,但随着高中、大学阶段所学词汇量的不断加大,将会越来越疲于应付。而一旦单词这一基础关过不了,想要进一步学好英语,那是难如登天。
三、 预习与课外复习难度大,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由于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会养成“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但若通过音标的指导性作用,在掌握了读音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尝试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尝试成功后的欢乐。
由此可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和拼读,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了;反之,忽略音标教学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举步维艰。
那么,何时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音标教学,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音标的教学应该放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养成听说习惯之后,即在字母、简单词汇和日常用语等基础的入门训练以后。这时的学生已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时想要进一步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就少不了音标这一工具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系统、愉快、高效地学习音标呢?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如何去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音标教学要以趣味性为原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外语学习尤其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教学的基本条件。”教授48个国际音标,靠在课堂上单纯模仿、拼读,时间一长,如果不在教法上多做文章,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游戏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还可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采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的认读游戏也很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读过后,从中任意抽掉一张,然后打乱其余几张再出现,问“哪一张不见了”。还有各种猜音标的游戏……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在玩玩赛赛中巩固所教知识。
其次,音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所以,音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一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t]-[i:]→[ti:]。学完音标后,引导学生认、读、拼结合,提高速度。如:[u]→[kud]。最后要求学生一气呵成,达到“速认、快拼”,一次性读出音标,如[baik]、[feis]。这时,若课堂上教学新单词,就会出现师生抢着说的现象。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可以进行更多的情景操练、会话表演、教唱歌、做游戏等活动。
最后,对音标教学要严格要求,持久运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应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正音,不让语音退化。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英语;音标教学
笔者从事五年一贯制师范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已有六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音标成为了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普遍的薄弱环节。笔者发现,由于现在更强调英语学习的交际化功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曾进行系统的音标教学,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穿插于平时的单词教授过程中(前提是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然而就是这一点都无法得到保证,许多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用在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英语的能力上,而忽略掉了音标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今后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单词辨音能力差,相似发音易于混淆或发音不到位
“小学英语教育原本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学生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音标知识,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只是跟着老师或者其他多媒体方式的示范一遍遍地模仿,而未能清楚地辨别各个音,尤其是相近发音的区别。有些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由此会造成误读或发音不到位,以致在朗读句型与对话时,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并且,一旦学生对某个甚至某些发音形成了习惯,以后想要纠正过来将会非常困难。
二、 缺乏发音规则,导致单词记忆慢,遗忘率高
不懂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就慢,遗忘率高。记忆单词时,学生常凭机械地涂写或者拼读字母来进行,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习的单词量较少的情况下尚且能应付,但随着高中、大学阶段所学词汇量的不断加大,将会越来越疲于应付。而一旦单词这一基础关过不了,想要进一步学好英语,那是难如登天。
三、 预习与课外复习难度大,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由于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会养成“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但若通过音标的指导性作用,在掌握了读音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尝试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尝试成功后的欢乐。
由此可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和拼读,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了;反之,忽略音标教学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举步维艰。
那么,何时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音标教学,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音标的教学应该放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养成听说习惯之后,即在字母、简单词汇和日常用语等基础的入门训练以后。这时的学生已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时想要进一步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就少不了音标这一工具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系统、愉快、高效地学习音标呢?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如何去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音标教学要以趣味性为原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外语学习尤其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教学的基本条件。”教授48个国际音标,靠在课堂上单纯模仿、拼读,时间一长,如果不在教法上多做文章,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游戏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还可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采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的认读游戏也很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读过后,从中任意抽掉一张,然后打乱其余几张再出现,问“哪一张不见了”。还有各种猜音标的游戏……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在玩玩赛赛中巩固所教知识。
其次,音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所以,音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一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t]-[i:]→[ti:]。学完音标后,引导学生认、读、拼结合,提高速度。如:[u]→[kud]。最后要求学生一气呵成,达到“速认、快拼”,一次性读出音标,如[baik]、[feis]。这时,若课堂上教学新单词,就会出现师生抢着说的现象。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可以进行更多的情景操练、会话表演、教唱歌、做游戏等活动。
最后,对音标教学要严格要求,持久运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应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正音,不让语音退化。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