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数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经过教学实践,我的体会如下: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
  
  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提问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比如:在讲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时,首先要回顾直线方程的前两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在提问时,我侧重了点斜式和两点式的局限性,以突出重点。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出重点、难点,舍本逐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深浅要适宜,在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有两个极端:一是问题大而玄,如检查性提问时,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答起;二是同题细而明,学生不假思索,“是”与“非”脱口而出,且一语道破。这两个极端有共同的弊病:不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前者大而玄,无法回答,相对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后者细而明,告诉了答案,学生不动脑,更是毋庸讳言,两者都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设计问题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靠船下篙,让多数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智力。
  
  三、问题要面向大多数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每堂课的主旨。有的教师提问,偏重于几个学生,多数学生干瞪眼。笔者听过一堂课,—个学生课上竟被提问六次。这样做的结果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不利于组织教学。俗话说:“闲则生非”,学生不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必然要做课堂上禁止的事,比如闲聊、做小动作、看课外书,从而影响授课效果。所提的问题要精挑细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且要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主,适当兼顾优、差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回答问题有所收获。
  
  四、问题要以旧带新,有利于巩固新知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学科知识系统性很强,前面知识掌握不牢,继续学习就难以深入。比如在重温旧知识的基础上,传授新知识,学生就会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在讲圆的标准方程时回顾了初中时圆的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进而启发学生利用刚学过的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得到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五、问题要有梯度
  
  设计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问题具有梯度,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不会中止。比如通过阶梯式問题,启发学生寻求答案,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至于中止、迁移。如在讲解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有这样一道题:已知x,y为正数且满足2x+8y-xy=0,求x+y的最小值。我首先按照学生的思路求出最小值是16(2x+8y≥8,即xy≥64,从而有x+y≥2=16),然后启发学生验证等号是否成立,结果发现等号是不成立的。那么如何求解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启发学生用代入消元法求解。
  
  六、问题要打破常规,使学生兴趣更浓
  
  如当x≤-1,(m-m2)4x+2x+1>0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我启发学生如果上式化成关于m的一个式子是否容易求解呢?这一问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顿时满座皆惊,这一点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同学们很大的关注。
  
  七、提问时教师须认真听,及时批判正误
  
  学生答题囿于自己的阅历和思维能力,难免出现偏颇,教师在听答时,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不能急躁,要让
  学生说完,允许学生有预想外的答案,并要容忍答语中的一些不当和错误,同时不要重复学生的错误答案,不要急于有错必纠而轻易打断学生的话,引起思考中断,只有这样听答后才能作出中肯的批判和补充。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的知识,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难以一一罗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加强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在今天这个科技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中,温家宝总理以一位政治家高瞻远瞩的眼光、一位思想家海纳百川的胸怀、一位教育家高屋建瓴的思想,把教育的发展推到了时代的前沿,把抓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本,作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手段。归根结底,国家富强、科技发展
期刊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生活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我国更把英语教育视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活与英语是分不开的。  现今,英语课程已走入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可我们不得不为一些学生的成绩而担忧。以往的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个人认为课程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随着周围独身子女的增多,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当今中国孩子缺乏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因此,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感恩心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感 和谐 进步    研究现状:山区封闭,教育落后,思想守旧,感恩心理缺乏。  学生状况: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心理教育匮乏,思想单纯。索取意识强烈,付出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  感恩是一个社会话题,尤其针对当前社会复杂、教育模式模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的立足点应放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上,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激发学习积极性,为探究过程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适应课改新形势的需要,能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
期刊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是以班级这样的群体模式进行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习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单独练习为主,全班同学不分差异,统一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管理、被训练 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爱好、兴趣、特长的发展。随着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特长和个性品质方面差异的增长,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集中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出发,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为基准,提出了“脱口秀”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指出了培养学生“脱口秀”的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脱口秀 英语教学    一、必要性    “脱口秀”当下是指名人名嘴在一定场合、一定环境下流利说出比较有含义的话语。根据许多英语老师的教学经  验,我总结出教英语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口,进而逐步训练,最后通过语音、语调和语速方面的校正,使学生能夠达
期刊
孔子说:“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兴趣是学习的精神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一、“幽默语言”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
期刊
在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则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指导、控制、检查和评定。师生之间由此存在一种教师必须教、学生必须学的“公务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班主任处于“权威”的地位,学生则处于受支配和服从的地位。因此,师生之间常常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  但是,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班主任直接面对的人是有情感
期刊
《語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应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注重挖掘情感效应,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个人人格魅力,以自身的人文素养熏陶、感染学生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热爱教学本职工作,敬岗敬业,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尊重学
期刊
区域地理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学科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区域和联系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更是高考中重点的考查对象,甚至还是文科综合题的切入点,可见搞好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性。    一、 抓好区域定位和区域识图    区域定位就是要明确区域的位置,区域的位置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相邻位置)。区域定位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的位置,即区域在哪儿,掌握区域位置较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