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应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幼儿的兴趣,结合故事教学进行对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逻辑能力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顺利的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设立不同的场景,结合故事情节的开展有趣味的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投入和参与,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本文通过故事教学的研究,引起广大幼儿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美丽绽放的花朵。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当今社会对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越发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如何从宝宝抓起,全面促进教育水平和能力,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综合指数提升,成为我们面临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应用故事开展教学,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接受教育。故事教学有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 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利用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面临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掌握词匯量比较少,所以难以对一些问题或事情进行更加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幼儿可以听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幼儿有听故事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开展故事教学中,讲解《熊出没》的时候,教师应当侧重于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递进是讲解,首先明确关键词,简单词,建立逻辑,方可达到教学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入视频,音乐,可以更加生动有效的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象形化,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场景再现能力。
二、如何设计故事教学中的活动
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出如下活动:在幼儿听故事时,教师向他们出示相应的教学卡片,帮助他们理解;让幼儿通过画面猜测故事的大意;将打乱顺序的图片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结合故事的关键词猜测故事内容等。富有新意、手脑并用的活动是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如,边听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根据故事情节找出相应的图片,或拼图;根据动作或描述做出判断,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不是评价幼儿答案的对错,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他们思考,同时降低听的难度,提高故事的可听(读)性。讲故事时教师身体语言的运用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提高故事的理解度。读故事和讲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通过前期的故事教学,幼儿建立起来了自我认知的逻辑能力,而通过自我语言的描述则培养幼儿建立模仿,再现,听说能力,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幼儿踊跃的把自己理解的故事通过语言复述出来,已经进入了质变阶段。
三、 应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有时表达的句子还不符合语法结构,在此,幼儿故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要让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學互动方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叙述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引导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的方式,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任务和情景有更好的掌握,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梳理故事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以肢体语言为主。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共同作用,幼儿更好地锻炼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 开展故事教学,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故事教学,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复述故事,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外,还应该注重锻炼幼儿的表现力,使其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模仿能力,更加生动地进行故事复述。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来表现故事。一般来说,幼儿在模仿的时候会比较注重模仿家长和教师。所以,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丰富的动作表现力给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有效保证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表演,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能够在语言和动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利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故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适当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拓展改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引导,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想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充分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故事编写一个更加富有展现力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情景中,更好地探索故事,从而达到拓展思维、锻炼创造力的目的。
六、 科学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素养
幼儿教育在不断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效率,更好的完成启蒙教育的重点。当然选择那些逻辑明确,健康向上的情景故事题材更加重要。通过老师的引导,使用教具等设备,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葫芦兄弟》题材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正义战胜邪恶,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通过讲解,幼儿通过聆听,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有效的思维训练。
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时间久了,孩子都会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引入竞争机制,这一难题便会迎刃而解。竞争能激活幼儿潜在的能力,能激起幼儿的进取心。幼儿好胜心强,大都不甘落后,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可采用激励机制,并配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优胜者给予赏识,对进步者给予鼓励。有时是几句鼓励的话,有时是-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这些都会使孩子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始终保持对故事的兴趣,将听、讲故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八、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就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故事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故事教学中,学习故事的过程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经典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5(15):179.
[2]张亚平.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32.
[3]胡旭红.故事教学:幼儿园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61-163.
[4]张继伟.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寓言故事的教学活动[J].才智,2013(29)
作者简介:
王惠,女,1985.11.10,山西人, 本科 ,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当今社会对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越发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如何从宝宝抓起,全面促进教育水平和能力,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综合指数提升,成为我们面临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应用故事开展教学,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接受教育。故事教学有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 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利用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面临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掌握词匯量比较少,所以难以对一些问题或事情进行更加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幼儿可以听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幼儿有听故事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开展故事教学中,讲解《熊出没》的时候,教师应当侧重于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递进是讲解,首先明确关键词,简单词,建立逻辑,方可达到教学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入视频,音乐,可以更加生动有效的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象形化,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场景再现能力。
二、如何设计故事教学中的活动
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出如下活动:在幼儿听故事时,教师向他们出示相应的教学卡片,帮助他们理解;让幼儿通过画面猜测故事的大意;将打乱顺序的图片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结合故事的关键词猜测故事内容等。富有新意、手脑并用的活动是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如,边听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根据故事情节找出相应的图片,或拼图;根据动作或描述做出判断,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不是评价幼儿答案的对错,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他们思考,同时降低听的难度,提高故事的可听(读)性。讲故事时教师身体语言的运用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提高故事的理解度。读故事和讲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通过前期的故事教学,幼儿建立起来了自我认知的逻辑能力,而通过自我语言的描述则培养幼儿建立模仿,再现,听说能力,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幼儿踊跃的把自己理解的故事通过语言复述出来,已经进入了质变阶段。
三、 应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有时表达的句子还不符合语法结构,在此,幼儿故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要让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學互动方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叙述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引导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的方式,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任务和情景有更好的掌握,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梳理故事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以肢体语言为主。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共同作用,幼儿更好地锻炼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 开展故事教学,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故事教学,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复述故事,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外,还应该注重锻炼幼儿的表现力,使其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模仿能力,更加生动地进行故事复述。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来表现故事。一般来说,幼儿在模仿的时候会比较注重模仿家长和教师。所以,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丰富的动作表现力给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有效保证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表演,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能够在语言和动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利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故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适当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拓展改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引导,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想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充分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故事编写一个更加富有展现力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情景中,更好地探索故事,从而达到拓展思维、锻炼创造力的目的。
六、 科学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素养
幼儿教育在不断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效率,更好的完成启蒙教育的重点。当然选择那些逻辑明确,健康向上的情景故事题材更加重要。通过老师的引导,使用教具等设备,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葫芦兄弟》题材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正义战胜邪恶,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通过讲解,幼儿通过聆听,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有效的思维训练。
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时间久了,孩子都会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引入竞争机制,这一难题便会迎刃而解。竞争能激活幼儿潜在的能力,能激起幼儿的进取心。幼儿好胜心强,大都不甘落后,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可采用激励机制,并配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优胜者给予赏识,对进步者给予鼓励。有时是几句鼓励的话,有时是-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这些都会使孩子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始终保持对故事的兴趣,将听、讲故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八、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就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故事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故事教学中,学习故事的过程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经典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5(15):179.
[2]张亚平.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32.
[3]胡旭红.故事教学:幼儿园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61-163.
[4]张继伟.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寓言故事的教学活动[J].才智,2013(29)
作者简介:
王惠,女,1985.11.10,山西人, 本科 ,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