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是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既可以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工业明文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打下基础。本章内容多,知识点细,理解难度大,所以,对本单元的复习非常重要。作为农耕经济为主的古代中国来说,农业无疑是经济的基础。弄清楚本单元的相关问题对理解古代中国的繁荣、近代中国的衰落、当代中国如何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清晰的总结出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特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原因、表现及缓慢发展的原因;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落后,落后就挨打的經验教训。(2)运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式梳理课本脉络;通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重难点问题。(3)学生通过对辉煌的古代和落后近代的史实的学习与探究,树立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结合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和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是采用课前导学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先要自主学习导学案中的所有内容。我在编制“导学案”时一方面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如,用表格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注重对疑难问题的探究。如通过给出材料,对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重难点问题再分析,既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二是课上采用师生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通过学簇内讨论,学簇外的交流与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组织讨论与展示,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是预留课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明确学习目标,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因渗透几方面学法指导:
一是学生应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但实际上多数学生会出现知识遗忘、不系统,概念不理解等现象,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指导。
二是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摸索方法,探索规律。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主动性很差,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动力。
一、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而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更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我利用多媒体直接显示学习目标,作为新课导入。
二、师生互动
(一)首先是学簇讨论
以学簇为单位对课前导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将问题探究的答案写在白板上。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体现。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互通有无,以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簇是课堂学习的基本组织,调动学簇内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其次是学室展示。
1.展示“导学案”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表格设计简洁明了,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知识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给出答案,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展示“导学案”问题探究
设计意图: 教材会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给出结论性的评价,这些在史学界基本有定论的观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我提供了大量补充性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结论寻找依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避免知识的零散,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素养。另外学生通过课堂展示,活跃思维、锻炼勇气,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人格塑造。
三、微课精讲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微课播放,一方面增加课堂趣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因为微课的重复性用高,经久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反复观看,确保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做好课堂总结。我利用微课将课堂小结与朗读《少年中国说》的学生活动相结合,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感情升华的目的。
五、课后思考
本课是一节复习课,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难度相对比较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单一、内容不能肤浅,如何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对历史事件重新认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很重要。我的设计思路:一是设计导学案对教材重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一个问题对应一道例题,把复习知识的过程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结合,最后达到加深记忆和理解的目的。二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以学生的合作、展示为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敢于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共同朗读《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当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内容较多,课堂不紧凑等。相信没有认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向更好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