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团结教育目前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而民族院校的特殊性更决定了其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近年来将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阐述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院校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14
  1 当前民族院校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与缺陷分析
  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首次较为详细地规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以及人员的组织实施等。在实际工作中,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多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开展,任课老师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主要内容包括宪法和法律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民族工作、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基于民族院校学科结构、历史渊源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知识与政策的学术讲座、学生民族类社团及丰富多彩的民族类校园文化活动等,也在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的调查及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普遍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意识较强(王静芳,2011);(2)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一定了解;(3)普遍关注民族地区,尤其是本民族的发展,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但是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教育的目标不够清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目标是成功的前提。但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仅仅考虑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仅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实际需要,而没有认识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在进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只有考虑到社会与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价值。
  二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育模式,方法单一。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也直接证明,教学过程中,选择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绝大多数的民族院校在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时,使用的还是以往的手段,比如讲座、进行报告、黑板报以及宣传栏等手段。这些手段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理论的教育和引导,而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固化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则较少。
  2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实践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利用寒暑假开展组织+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分赴迪庆藏族自治州、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鲁甸县等6个民族聚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形”方式与“无形”方式相结合取得一定效果,大力开拓实践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关注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自2009年以来,学院三下乡团队逐渐形成项目化、长效化模式,通过组建学院团队或个人参与,在寒暑假组织各民族学生分赴各地开展以“民族文化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族大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对各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各民族的特点,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了解民族的现状和历史,这样能够消除民族偏见,不断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情。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社会还应该重视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了解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激发其活力。
  (2)走访民族地区村寨,了解民族基层政府建设和运行状况。基于学院的学科特点,在每年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学院都将民族基层政府管理调研作为社会实践的重点之一。如三下乡团队中的赴双江小分队进行的多民族自治地区基层政府管理模式调研、赴鲁甸县小分队进行的回、汉族留守老人儿童状况调研、赴鲁布革小分队进行的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村镇社区协同发展调研等。同时依托每年寒暑假社会实践,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各类民族地区村镇调研也在省内外各个民族地区进行。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到调研中让大学生学习、理解国家相关民族政策,切实体会民族地区的实际变化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民族情感,让大学生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和稳定,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好送“文化、科技、卫生”到民族地区活动。志愿服务在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起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民族学子贡献,提升了民族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双重作用。在过去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常态化项目,如赴迪庆小分队开展的禁毒宣传活动;赴双江小分队开展的劳动保护法、务工防盗防骗宣传活动、亚热带地区常见传染病的卫生防疫宣传活动;赴鲁甸小分队结合当地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开展的地震科学知识及防震减灾宣传等。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情和国情之后,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感受到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参与到祖国建设中去的热情激发出来。
  (4)“实践归来话成就”,重视实践成果普及,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假期时,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民族调研以及实践中去,能够通过学生的眼光来对各个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民族文化系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实践归来话成就”,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的实践成果以图片展、调研报告、纪录片以及分享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够给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提供一定的载体,这样能够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3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思考
  在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通常在寒暑假进行,时间固定在短短的两个月间,没有形成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的长效机制。第二,受专业限制,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全方面覆盖志愿服务所需内容,很多同学所学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在实践的过程中,负责三下乡的教师基本上是辅导员或者团干,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到三下乡中去,这也导致了三下乡的过程中,专业指导欠缺,尤其是基层亟需科技、卫生知识,非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很难充分运用到当地的社会服务中。第三,缺乏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当前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和许多高校一样,重视定性评价,而没有认识到过程靠谱的重要性,重视成绩的总结,而没有做好纠错和考评;重视少数学生的评优,轻视了对大多数参与者的考评;重视展示实践成果,而没有认识到经验积累和巩固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这也给学生的创造性和热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四,每年学校立项给予经费支持的社会实践团队非常有限,而其余以个人及自发组织的团队开展的社会实践受经费所限,活动的规模、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同样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社会各界和学校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1 打造“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为社会实践搭建
  (1)学院必须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给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更多的扶持和补贴。(2)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学生工作处、学校团委、各学院团委、学工办等相关单位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做好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工作,同时应将社会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所在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3.2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开创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的新局面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即将社会实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相结合,与关注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关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相结合,与民族地区文化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生关注点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相结合,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开创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联动的多维工作模式。
  3.3 打造“组队下乡—下乡实践—实践分享”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1)将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合理运用进去,通过博客、QQ、微信以及微博等手段进行网络宣传;通过刊物、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海报以及标语横幅等手段来在校内推广。(2)在上民族团结课程时,将图片展、纪录片等引入进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到下乡的成果,更好地体会其感受。
  参考文献
  [1] 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李亮靓.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广西民族研究,2010(4).
  [4] 沈长霞.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招生总规模、生源录取方式、生源毕业院校、生源考生分数区间等几个方面分析某民族高校近四年来法学及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数据,归纳总结影响生源质量因素的特点,继而提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法学专业硕士生生源质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法学类硕士研究生 生源质量分析 民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
期刊
摘 要 历史歌曲作为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品,是历史教学资源重要的来源之一。把歌曲素材与历史教学整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方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歌曲素材 历史歌曲 历史教学 创编历史歌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53  Sing Songs about
期刊
摘 要 自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以来,已进入第二阶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文部科学省为加速改革,要求在保证自主性和自律性的前提下,推动组织构筑,重新定义任务,提出新的国立大学改革方案。创建有持续竞争力,高附加值的国立大学。为第三期中期计划做铺垫。  关键词 国立大学法人 加速改革 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一所综合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从入学动机、课程设置、校外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来发现和挖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全日制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87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浙江诸暨市为例,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居家养老面临的困境、社会资本构成及变化,提出空巢老人对家人和他人的信任度低、居家养老的共识性规范缺乏、个人关系网络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困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资本理论 农村空巢老人 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
期刊
摘 要 针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中许多学生数理基础不够扎实,对课程中的数学推导以及公式记忆和理解产生畏惧感,从而对整个课程失去兴趣这一学情,本文提出通过突出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强调对所有知识点整体把握。并以静态电磁场边界条件这一重要概念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强调知识点之间联系”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强调以应用实例讲解导入新概念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公式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电磁场
期刊
摘 要 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教师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教学改革的成功。军校英语教师的发展不仅包括教师自身语言能力、教学理论、方法、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还包括对相关军事知识的不断丰富与了解。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我院英语教师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与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师发展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 要 在“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以学生学习成效为确立之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现状为切入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期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织采用团体辅导教学、体验式教学、走访企业与校友等形式开展,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共建者。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者为中心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采取灌输教学法,成效不佳。辩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法。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新的教学法进行阐述。一是何谓辩论式教学法,二是以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式教学法为例予以说明。最后对思想政治课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的价值和注意事项作出阐述。  关键词 思想政治 辩论式教学法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教学实习基地是学生实习并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本文结合学院“提升内涵质量”的战略决策,介绍了学院目前教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并探讨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教学实习基地 建设与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