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而不独的耄耋钢琴家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海音乐厅2013/2014音乐季的闭幕演出,6月7日德穆斯的钢琴独奏会格外牵动人心。德穆斯生于1928年,是位八十六岁高龄的音乐人——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因为他除了是钢琴家以外,还拥有多重身份,有着很多的头衔,而且一生从事的都是和音乐相关的工作:独奏、室内乐、作曲、撰文、开大师班、收藏钢琴和唱片等等,他的音乐生活丰富多彩。虽然音乐厅并没有给予很大的宣传力度,但是演出前几天票已售罄,为了满足听众的需求,演出现场甚至出现了加座。


  谁都希望今年的音乐季闭幕演出能续写去年席夫音乐会的辉煌,我在期待德穆斯上海音乐会的同时,又有些许的担忧:首先,德穆斯给出了一份绝对专业级别的曲目单:下半场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不演奏反复,单曲时长四十五分钟,而上半场的舒伯特奏鸣曲也超过了三十五分钟,两部如此大块头的作品再加上一首舒伯特的即兴曲,已经接近九十岁高龄的德穆斯,非常密集地在各地巡演份量如此之重的曲目,脑力体力能承受吗?其次,6月6日到6月8日德穆斯将连续三晚在广州、上海、天津举行独奏音乐会,这样马不停蹄高强度的运转,不仅要面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演出场地,还有不同的钢琴。已知他5月17日在武汉用的是卡瓦依钢琴,6月6日在广州用的是贝森朵夫钢琴,而上海之行势必要选择施坦威钢琴。虽然德穆斯一生阅“琴”无数,又拥有自己的钢琴博物馆,但是每台钢琴都有着不同的特性,加之他到达上海时还要面对记者群访,留给试琴的时间必定所剩无几,也许走台都会省去,德穆斯将如何调整并适应这些呢?另外,担忧之余也有点小小的期许,如果德穆斯上海独奏音乐会能有加演,并且曲目能超出德奥作曲家的作品,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上半场:作而无作,无作而作
  6月7日适逢周末,天气也不错,上海音乐厅周围早早就聚集起了听众。我见过多次音乐厅爆满的场景,很少见到如同那天那么满的,感觉人群都要漫出来了,以至于开演前检票口都是分批让听众进场。灯光暗下,德穆斯出场,掌声雷动,台上平静的老人和台下激动的听众形成巨大的反差。手臂落下,纯正的德奥之声一出,和刚才走路都驼背晃悠的德穆斯判若两人。演奏时的他气定神闲,稳如泰山,带着鲜明的老一辈德奥钢琴家的演奏特点。开场演奏的是舒伯特《罗莎蒙德变奏曲》,此曲有着简单优美而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德穆斯弹琴下键直接,但是绝不会出现没有经过“推敲”的声音。他演奏时结构感很强,不会在微小的处理上纠结,但是所有期待的细节都会非常自然地呈现出来。当他的演奏转入第三变奏降B小调和第四变奏降G大调后,气息里的转折、节奏上的拉伸以及音乐内的张力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让调性的色彩改变自然而立体地呈现出来。变奏五在轻松跑动音型的无缝转接中回到了降B大调,重回主题的和弦弹得扎实稳健,这样一位高龄的钢琴家,将他毕生修学感悟出的能量通过音乐传递出来,现场每位听众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有的听众热泪盈眶,有的兴奋不已,有的感觉十分安定,无论哪种都是借由音乐带来的能量悄然改变着自身的磁场。
  舒伯特《降B大调奏鸣曲》(D.960)创作于作曲家去世的那年,虽然和德穆斯刚刚演奏的即兴曲同为降B大调的作品,创作的时间也非常接近,但是音乐内容却是绝不同的,所以并未造成听觉上的调性疲劳。此曲是舒伯特人生中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很难想象如此凝结作曲家一生智慧的伟大作品是在他身体极度虚弱、接近死亡时创作的。德穆斯以已到耄耋的年纪演奏着这首“生死之作”,首先带来的是含藏希望、充满温暖的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和声的共鸣、和弦的厚度、旋律的歌唱,德穆斯娓娓道出他跨世纪的音乐感悟。他演奏时坐得很稳,几乎没有肢体动作,从手指到身体都是一个各司其职又共同无差错合作的整体,没有刻意的控制,却让人觉得处处已臻化境。比较遗憾的是德穆斯没有演奏呈示部结尾时的反复,他直接进入展开部的演奏(这个反复是舒伯特留下的极具魅力的一笔,不到十个小节的篇幅囊括了多种乐思)。
  第一乐章结束时德穆斯被听众的掌声打断了一下,他在台上摆摆手,还是沉浸在音乐里,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将第二乐章弹得波澜不惊,浑然天成。他拥有这么平静的内心世界,难怪可以连续多座城市开音乐会,我在音乐会之前的担忧似乎在德穆斯的演奏中得到了解答,这是一位孤而不独的耄耋钢琴家的独白。德穆斯并没有将作为谐谑曲的第三乐章演奏得过分夸张,而是为第四乐章的活泼留足了余地。这些结构感很强的曲目,彰显出他对大型曲式的把控能力;演奏时德穆斯既不会特别“过度”,也不会出现“缺乏”,这种平衡的哲理感我在现场感受颇深,他这种有点类似“中庸之道”的诠释方法——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也正好阐明了为何他人到暮年还能保持极佳的演奏状态,成为乐坛“常青树”。弹完舒伯特后,听众不停叫好,这样大型的作品没有让大家觉得无聊沉闷,而是感慨时间过得好快,一晃眼上半场已经结束了。


  下半场:在音乐中轮回
  相信很多人都是冲着德穆斯要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而来听音乐会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是古典音乐史上的重磅之作,其严谨的结构、巧妙的数字化安排以及很多至今没有答案的“密电码”让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从未终止,其直击心灵的咏叹调、恢宏的篇幅以及多样化的解读值得演奏者耗尽一生去揣摩。去年的音乐季在席夫加演《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中落幕,今年音乐季压轴的正好是德穆斯演奏全套《哥德堡变奏曲》。如果说上半场的舒伯特奏鸣曲揭示了“死亡”,那么下半场的《哥德堡》就预示了“轮回”。很多钢琴家对《哥德堡变奏曲》情有独钟,一生都沉醉于此,有的钢琴家还留下过多次诠释此曲的录音,相信喜欢此曲的听众心里都有自己中意的一个或者多个诠释版本。
  本场音乐会德穆斯演奏的是完全没有反复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演奏时能明显感觉到身体机能退化对钢琴家的影响,毕竟年岁不饶人,演奏时会在不经意的地方出现未预料的状况,我想大师若将精力放在警惕这些突发状况上,对于其他方面的投入势必要减少。我曾经听过德穆斯演奏此曲的黑胶唱片,和现场聆听是不同的感受。虽然当天的现场某些方面不及当年的唱片,但是没有遗憾,毕竟现场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德穆斯现场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没有煽情的咏叹调,整曲不追求戏剧性的音效反差,不刻意设计相同句子的声音对比。也许这种诠释方式并不讨巧,但这是来自欧洲纯正的德奥之声,整个音乐厅内不同的位置听起来音量都很好。当“咏叹调”再次响起时,是提醒我们真的要结束了,音乐中明显比第一次咏叹调多了些许不舍和留念。如果结束时从第一变奏重新开始演奏,就形成了完整的整曲循环,感叹作曲家如此巧妙的安排。   虽然德穆斯当晚是不可能再循环演奏的,但是在潮水般的掌声和叫好声持续一分钟以后,德穆斯带来的第一首加演曲目是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钢琴家用同一位作曲家的另外一首作品延续着“轮回”。当晚加演的三首曲目中给我最大惊喜的莫过于德彪西前奏曲《沉没的教堂》,没有想到还能听到德奥作曲家以外的作品,并且弹出非常纯正的法国味道。德穆斯的演奏展现出近景、远景、虚实相间的声音色彩,立体的教堂框架在水中若隐若现,德奥的结构感加上法系的声音,营造出神秘而有想象力的音响效果。一个简单的舞台、一位朴素而安详的老者以及抑制不住激动的听众们,构成了如此有冲击感的画面,经久不息的掌声并不一定代表听众多么希望德穆斯再加演几首曲目,掌声是对演奏者的回馈,对音乐家的敬意,对音乐的感恩。在不停歇的掌声以及震耳欲聋的喝彩声中,听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多次谢幕的德穆斯,音乐会到此落幕。
  其实德穆斯的演奏不太好用言语描述,他演奏时对乐曲结构的诠释贯穿始终。用块状音乐来呈现德奥作品的精髓,这种演奏方式外表看起来极其简单,内在却是非常精密的组合。在他对大框架的体现中,所有的细节都井然有序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所阐述的音乐理念有些是很有个性的,他对一些节奏类型的处理带着很深的个人烙印,是不太适合模仿的较独特的私人产物。
  如果想在德穆斯的演奏中寻找弹眼落睛的惊艳感,那注定是要失望的。德穆斯那种脱去炫技的外衣、褪去青春的风采、洗尽铅华具有人生阅历的声音,更易打动人的心灵。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学术性很强的曲目构成的音乐会,不适合孩童和不熟悉曲目的人来听。确实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考虑到德穆斯年事已高,他的音乐会应该是听一次少一次了,所以我也建议从小孩到硕士的学生以及很多不知道这些曲子的朋友都去现场聆听。从音乐会结束后大家激动而热烈的讨论来看,之前的担心太多余。钢琴家的演奏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内心,也许每个人被撞击到的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为音乐擦出的火花都同样的绚烂。
  确实,德穆斯在唱片中的诠释和现场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场音乐会在演奏者、演出场地、乐器以及听众之间临时架构起的微妙缘分,会形成一次次不能复制和模拟的气场,这种无法预知的玄妙让一代代演奏者终其一生痴迷于舞台,而德穆斯以八十六岁高龄还坚持在舞台上演奏,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我从未期望在上海音乐会的当晚听到德穆斯最佳的演奏水准,也不知道这是否是我能聆听到的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让我们学习德穆斯的泰然处之吧,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不同的感受,现场音乐会带给听众刹那间的感动才是音乐的最高体验,感恩音乐从未谢幕!
其他文献
津卡·米拉诺夫原名津卡·昆奇(Zinka Kunc),1906年5月17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她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由于各种原因日后只有大哥鲍茨达(Bozidar Kunc)和她长大成人。鲍茨达是这个家庭里最早学习音乐的孩子,后来他成了一位作曲家。受大哥的感染和影响,津卡也从小就爱上了音乐。她喜欢唱歌,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大哥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老师,在他的指
期刊
1956年8月5日至16日,莫斯科举行了全苏运动大会。按常例,全国性大型活动必定要摄制一部文献纪录片以资存念。这次的片名也已定下,叫做《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不过总导演却很担心,因为他去年看过一场田径赛,当时看台上居然只有零零落落的几十个人,现在要制作一部运动会的纪录片,会有观众走进电影院吗?当时的苏联观众都喜欢电影歌曲,在全国传唱的也多半是电影歌曲,那么为了吸引观众,不如插入一些动听的电影歌曲?
期刊
包括Proms在内的英国的音乐会一般提前半年就可以订票。在我确定好来英国的时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订购Proms音乐会的门票。遗憾的是,我还是错过了本届Proms中的多场特别值得看的演出,除了在我抵达英国之前就已经上演的音乐会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唐豪瑟》《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哈丁指挥马勒室内乐团演出的舒曼《第二交响曲》和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等音乐会之外,有多场
期刊
2014年5月,“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将以“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公益演出季”的形式,首次登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并在上海大剧院为广大爱乐者带来维塔利·比萨连科和埃玛纽埃尔·塞松的演出。这两场音乐会将分别以大剧场八十元、中剧场六十元的公益票价进行售票。  以上海城市为依托并以春天这一季节为寄托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它不仅是上海音乐文
期刊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唱片我早有收藏,但看到他们的现场却是在2009年的上海大剧院。记得当时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第一交响曲》,听下来总觉得差一口气,力道不够;第二场布鲁克纳我就缺席了。2014年,乐团再次访沪演出,地点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3月14日、15日两场音乐会,分别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肖五”是最爱,逢现场必听,“马七”应该是国外名团大陆首演,也是期待已久。
期刊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是一个室内乐品牌,每年初夏,这个“高大上”的艺术品牌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拉开帷幕。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连十几场顶级水平的音乐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室内乐名团演释得精彩纷呈。2014年的五月音乐节被冠以“完全莫扎特”主题,从开幕式音乐会到闭幕式音乐会,其间贯穿着“以莫扎特为核心”的乐团、演奏家和曲目。不过,有几场音乐会则不尽然,但相对的“独立性”和看点仍然很多(比如嘉兰古
期刊
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德国科隆爱乐乐团是今年第一个访华的一流乐团。这个乐团2007年在中国举行过巡演,2010年又受邀与科隆歌剧院一起,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演出了瓦格纳的全本《尼伯龙根的指环》。此次他们携单簧管大师萨宾娜·梅耶,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萨宾娜·梅耶曾经多次访华,她真是难得的大师,演奏时,她与单簧管完全
期刊
“王者”归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风采  时隔三十五年再访中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最为令人期待。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79年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沪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泽征尔在音乐会的前一天带领着乐团诸多音乐家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艺术交流。那时的小泽征尔风华正茂,艺术事业如日中天。由于他出生在中国的沈阳,一直对中国非常友好,又是一个执掌世界顶尖乐团的日本指挥家,所以他的到来让上音的莘莘学
期刊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山西娃  初闻郭雅志这个名字还是在给中国民乐家吴彤做采访之时。我问吴彤还有哪位在西方的民乐大家值得一访,他坚定地报出这个名字,并帮助我联系上了正在美国波士顿钻研爵士乐的郭雅志。“民乐家学习爵士乐?”光是这点就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并开始收集有关这位民乐家的资料:山西出生,中央音乐学院唢呐专业老师,在纽约得过Pro Musicis的管乐比赛大奖,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创办了香港唢呐协会,
期刊
霍洛维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在他的成功后面,也有长时期离开音乐舞台的人生低落阶段。霍洛维茨于1989年11月5日逝世后,世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许多媒体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内维尔·卡达斯(Neville Cardus)的赞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钢琴家。”但对霍洛维茨褒贬不一的说法也一直存在,钢琴大师里赫特就曾称他是“头脑简单的伟大钢琴家”。而作为一个男人,他又被认为性格古怪、傲慢而又愚蠢无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