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脾与眩晕的关系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3-01
  【关键词】脾;眩晕
  从脾这个角度,分析中医脑病科常见疾病——眩晕,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理解,助于临床的辨证分析与治疗。
  1、古代关于眩晕病名的更迭
  眩晕在中医脑病科是常见病证,《内经》中就包含 “目眩以转”、 “眩冒”、“眩”等多种称谓,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此病始称作“眩晕”。历代文献对该病证的相关病名记述也特别多,有“眩运”、 “旋转”、“风眩”、 “风晕”、 “痰运”、“虚眩”等多种不同称谓,即便在同一医家的同一文章中对眩晕范畴的描述也不同,后世医家则多以“眩晕”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2、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而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则说:“上虚则眩”。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又有了更新的认识。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至金元时代,刘完素主张本病应从内生风火立论,认为风火相煽,伤及肾阴,是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也为后世医家重视“痰火”病因开创了先河。《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李东垣在治疗眩晕病症方面则独树一帜,重视脾胃,在《兰室秘藏·头痛》中说“恶心呕吐、不食、痰唾稠粘、眼黑头旋、目不能开、如在风云中……即是脾胃气虚、浊痰上逆之眩晕,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明清时期《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兼火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作眩”。李时珍《本草纲目》则从虚风、痰热两方面论治眩晕,其言眩晕者“皆是气血虚弱,挟痰、挟火、挟风,或兼外感四气”所致。
  3、中医论述脾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转输至心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密切联系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物质,所以在消化、吸收和轉输过程中,运化精微和运化水液是同时进行的。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清,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即脾对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然后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脾有升举内脏的作用,即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胃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脾气的上升,才使机体内脏不致于下垂。
  脾喜燥恶湿,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此特性与脾主运化水液功能有关,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4、脾与眩晕发病的关系
  脾病则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不能运行,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久病体虚,日久导致脾胃虚弱;又或因情志不遂,肝气犯脾;更或者外邪犯脾致寒湿、湿热困脾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余结合临床常发现,脾病的病理变化常表现为脾虚、脾气不升和脾失健运,而无论脾虚、脾气不升还是脾失健运都与眩晕有着密切的关系。
  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虚则会致使脾主运化功能失调,脾不能正常运化精微和运化水液,日久便会致使机体所需的水谷精微不足,气血亏虚则清窍失养发为眩晕。脾气虚临床常可表现为神疲乏力,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倦怠懒言,纳少腹胀等,脾阳虚者则兼可见形寒肢冷、大便溏、脉沉等症状。
  脾气不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脾病则易导致脾不升清、中气下陷,脾对于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能上输于清窍,清窍失养易发生眩晕。临床则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重者有脏器的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表现。
  脾失健运:脾失健运则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易致水湿停聚,日久生痰,反之痰饮亦能困脾,更致脾虚、脾失健运;痰饮又多属于液态物质,具有流动性,可以随气上逆,上蒙清窍,导致眩晕。临床常可见到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濡滑等表现。
  5、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体会出脾与眩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脾的正常生理功能失常,脾气虚、脾阳虚,脾不升清,脾失健运均可导致眩晕的发生,故临床上针对眩晕的治疗,我们不妨从脾的角度来进行论治,力求脾的正常生理功能恢复,相信对眩晕的治疗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 黄帝内经灵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3]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4]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27-01  【摘要】本文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探究颈椎病的多种病发原因,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结合多种中医疗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颈椎病进行集中分阶段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疗法;临床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以后,引起椎体间的松动或者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组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19-01  【关键词】地龙舒腰汤、腰痛 、 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疾病诊断  1.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1.2 常发生于青壮年。  1.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27-02  【关键词】 热熨疗法 桂枝肌瘤丸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部分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反复发作,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我院多年来采用桂枝肌瘤丸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0-01  蒙医传统疗术学教学是蒙医临床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蒙医传统疗术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和临床技能。本人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体会如下;  一、教学方案的合理性  教学方案是是教师对单元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师实施授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案设计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28-02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和丹外敷腹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抗生素治疗同时加用六和丹中药外敷。 结果 加用六和丹治疗的患者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较大提高。 结论 六和丹外敷协同抗生素治疗阑尾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2-01  作为妇科类的慢性盆腔炎是现在妇科比较常见而又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也有了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的慢性盆腔炎有盆腔积液、包块等几种表现形式,这种病相对比较“顽固”,经常反复发作,比较难治。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结合我在临床参考的一些资料以及当地医院妇科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25-02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对损伤血瘀证早期IL6的影响,了解IL6动态变化规律及黄芪对其干预的作用。方法:将家兔分为21个组别,每组8只,分别观察大腿内侧定量砸伤后1H、8H、24H、48H、72H、120H、168H空白组、损伤组、损伤灌药组IL6的变化情况。结果:黄芪可以有效控制损伤早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2 .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1-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脾胃病证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2例脾胃病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72例患者经过对症诊断及对症中药组分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病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17-01  【摘要】闭经是妇科临床一种常见的症状,是整体机能失调在妇科的反映,其病因复杂,证型繁多,虚实夹杂,又属难治之症。一般以经停三月以上谓之闭经,原因复杂,较为难治。现代医学认为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各个环节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闭经,不下三十余种。中医对闭经的辨证,总的来说,不外虚实两大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2-02  【摘要】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 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ST-T持续时间改变,同时测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