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启示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家庭建设 家庭教育 家风建设 政策执行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2018年11月2日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1]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妇联于2019年5月颁布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服务提升、家庭研究深化四大行动为重点,统筹和创新推进妇联家庭工作。这一政策方案展现了妇联系统对家庭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认真研究和对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盼的积极回应,为新时代家庭建设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抓手,其实施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助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这一家庭建设政策颁布后还面临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推进的问题,尤其是政策实施的重点、策略和方法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我国家庭建设现实状况的充分把握和深刻理解。本文结合2019年全国13省区市家庭建設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从家庭、家教、家风三个方面揭示和分析我国家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家庭建设政策执行的若干建议。

一、数据来源


  为了解家庭建设的现状,首都师范大学“全国家庭建设课题组”于2019年10-11月在全国13个省区市开展了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涵盖家庭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等相关情况。本次调查的对象为3-16岁孩子的家长,采取通过所在学校发放问卷的方式抽取被调查家长。在各省的抽样方案中,规定抽取一个副省级城市一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抽取城乡各5所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类型,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班的家长填写问卷。经过数据清理,纳入本次统计的调查问卷为23669份。调查地域涵盖了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华中七个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不同的地区的样本数量相当,且与该地区人口在全国所在比例一致,因此调查区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表1 调查地区分布

  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民族构成、政治面貌、职业构成等个人特征来看,被调查者的来源多样、构成多元。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另,从被调查者家庭结构方面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家庭中的夫妻属于初婚;将近半数家庭目前只有一个孩子,但也有半数家庭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这反映出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家庭人数多集中在3-6人,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二、我国家庭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一)家庭关系整体和睦,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养老孝亲等观念已基本树立
  1. 家庭关系总体较为和睦
  家庭关系是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中国家庭关系的核心和主要表征。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不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较为和睦,这表明我国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较高。
  2. 家庭成员的婚姻自主意识较强,对婚姻珍视程度较高
  婚姻观直接影响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对家庭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调查主要从择偶的自主权和对离婚的态度两个角度予以考察。近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择偶时自己做主”,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婚姻自主观念。同时,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赞成“将离婚看作解决婚姻危机的办法”,只有不到30% 表示赞同,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是比较珍视婚姻的。
  3.性别平等观念已基本树立
  性别平等观念是正确处理家庭两性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一直倡导的两性观念。关于“男主外,女主内是相对理想的家庭分工模式”这一问题,持“赞同”的被调查者比例为31.6%,持“一般”态度的比例为34.1%,明确表示“不赞同”的比例为34.3%。这说明大多数家庭并不认同传统性别观中男性的优势地位,性别平等的观念已基本树立。
  4.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普遍肯定,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淡化
  家庭养老观可集中反映家庭成员对家中老年人的态度,是影响少子老龄化社会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因素。调查主要从人们对家庭传统养老功能的态度和对于养儿防老这一观念的认同程度两个方面予以考察。对于“家庭养老不会过时”持“不赞同”的比例为24.3%,比较赞同和完全赞同的比例分别是49.8%和26.0%;对于“养儿防老已经过时”持“不赞同”的比例为40.5%,比较赞同和完全赞同的比例分别是40.9%和18.6%。整体而言,人们对于家庭养老功能依然持肯定态度,但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淡化,有超四成的不赞同意见。
  (二)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德育核心功能逐步得到认同
  1.家长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德育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选项有29.17%的家长表示很赞同,有58.91%的家长表示赞同,有10.83%的家长表示一般,有0.81%的家长表示不赞同,有0.28%的家长表示很不赞同;对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这一观念,有23.5%的家长表示很赞同,有51.53%的家长表示赞同,有19.51%的家长表示一般,有4.86%的家长表示不赞同,有0.6%的家长表示很不赞同。可见,对这两个观点持明显积极态度的占比为88.08%和75.03%。这说明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认同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德育。   2.绝大多数家庭都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规定了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家庭会将“从小教育我,要爱祖国”“从小教育我,要热爱社会主义”“从小教育我,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教育我,干一行爱一行”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有90%以上的家庭会将“从小教育我,要乐于助人”“从小教育我,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作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可见,绝大部分家庭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同时,有90%以上的家庭对“新中国的历史值得铭记,会引导孩子向革命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让人自豪,会鼓励孩子学习历史,以史明志”“和孩子一起关注国家大事,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等爱国主义的家庭教育行为表示认同,这表明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广大家庭的普遍重视,已成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3.家庭普遍重视对子女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在家庭社会公德教育现状调查中,有91.43%的家庭会经常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中不乱扔垃圾,只有1%左右的家庭没有这种意识;有90.6%的家庭会经常教育孩子们节约用电,占比不到1%的家庭没有这种意识。可见,家庭普遍重视子女的社会公德教育,大多数父母都会自觉履行对子女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职责,以帮助子女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三)家风建设稳步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家规家训得到自觉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家风受到广泛认同
  1.家庭普遍重视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家风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次调查以中秋节和春节两大传统节日的习俗实施作为测量指标发现:有74.29%的家庭表示“中秋节我家一定吃月饼”,有74.12%的家庭表示“中秋节我们家一定会吃团圆饭”,有48.71%的家庭表示“中秋节我们家一定会赏月”;有84.88%的家庭表示“春节我们家庭成员一般都要团圆”,有74.16%的家庭表示“春节我们家一定会贴春联”,有67.22%的家庭表示“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一定会守夜”。这表明,大多数家庭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仍然继承发扬着传统的节日习俗。
  2.家庭普遍重视家规传承
  家规传承是家风建设的关键方法和路径。在调查问及不同家庭“父母教育您的一些话,您是否经常也告诉您的孩子”时,有60.89%的家庭表示会经常说,有33.92%的家庭表示会偶尔说,有5.19%的家庭表示很少或不会说。可见,有94.81%的家长都会将老一辈给予的教化、训诫传递给下一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庭对家规传承的普遍重视。
  3.家庭普遍支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家风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被调查者高度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家风,持“中度认同”和“低度认同”的比例则分别为21.8%和7.6%。其中,有90%左右的家庭认同将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夫妻和睦、勤劳节俭纳入家风建设之中;有80%左右的家庭认同将民主平等、绿色环保纳入家风建设之中。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

三、我国家庭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家庭生活满意度表明了被调查者对自身家庭建设水平的认知与态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家庭建设的整体水平状况。当被问及“总体而言,您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这一问题时,表示“非常满意”的被调查者占比较少,为14.4%;表示“比较满意”的占比最多,为52%;表示“不太滿意”的占比为33.5%。这表明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一般,家庭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本次调查发现的亟待解决和回应的家庭建设新问题、新需求主要如下。
  (一)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有待改善,二孩生育意愿不高
  1.夫妻关系和与子女的关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夫妻关系融洽程度、与父母关系的紧密程度以及与子女沟通畅通程度的调查结果,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与父母之间属于“紧密”状态,只有19.6%的被调查者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属于“一般”状态;相较而言,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的夫妻关系和与子女的关系属于“一般”状态。这表明,夫妻关系和与子女的关系的融洽程度有待提高。
  2.生育意愿普遍较强,但二孩或多孩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
  有接近一半的家庭认为一定要有孩子才完美,仅有6%左右的家庭不认同有孩子的家庭才完美。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对待要孩子还是持正面态度,具有较为强烈的生育意愿。然而在二孩或多孩的生意意愿方面,有24.9%的被调查者没有生育多个孩子的意愿,表示“一般”的有38.5%,表示“赞同”的比例为36.6%。由此观之,家庭的主流态度是接受要多孩,但生育意愿并不十分强烈。
  (二)家庭教育问题是家庭面临的最大困扰
  1.家庭教育问题是制约家庭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当被问及对11项家庭生活问题的担心程度时,表示非常担心或比较担心的人最多的三个问题依次是:孩子上不了一个理想的学校(61.27%);家人的身体健康(55.59%);房价太高,住房条件难以改善(42.9%)。相应“孩子不听父母管教”所反映的亲子关系问题相比其他人际关系类型更多地得到了被调查者的担心;而“与配偶经常吵架或闹别扭”“邻里关系不睦”这类成人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则是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较少担心的问题。这表明,家庭教育问题是大多数家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制约家庭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成为未来家庭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
  2.家长仍将智育放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地位,对子女教育产生焦虑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观点持明显积极态度的家长占比为35.34%,持明显消极态度的占比为28.38%;占78.72%的家长对“为了孩子的学习,我愿意倾尽所能”这一观点表示积极态度。这表明虽然有部分家庭开始反思和批判“学习至上”的家庭教育观,但将智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仍是家庭的主流观点。同时,占87.68%的家长对“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这一观点持积极肯定态度;占52.88%的家长对“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有前途”这一观念表示支持。这表明家长们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待值。对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比别人早一点学,比别人多学一点”这一观念,持明显积极态度的家庭占比为58.31%,反映出家长们所存在的教育焦虑。   3.如何促进孩子智力、品德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困扰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91.92%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有78.5%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有74.05%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于“培养孩子某些关键能力”有82.72%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压力。相较而言,对于“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的日常起居照料”“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完成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等关于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的事项,超过一半的家长都认为没有压力。可见,如何促进孩子智力、品德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困扰。同时,有接近五成的家长对于处理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感到压力,也表明该问题不容忽视。
  (三)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家规传承效果不佳等家风建设问题有待解决
  1.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虽然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仍遵循着吃月饼、吃团圆饭、贴春联等传统节日习俗,但不容忽视的是,有近30%的家庭并不重视中秋节吃月饼和吃团圆饭,更有超过五成的家庭不会将赏月作为中秋节的必备项目,有10%左右的家庭不会再贴春联、守夜、阖家团圆。这表明,不少家庭对于传统文化习俗不是一味地延续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选择,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渐淡化。
  2.家规传承的效果不佳
  虽然调查表明家规传承得到绝大多数家庭的普遍重视,但当被问及“在您家里是否有一些是从上一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规矩”的时候,占13%的家庭表示“非常多”,占28.67%的家庭表示“比较多”,仍有38.03%的家庭表示“比较少”,有8.8%的家庭表示“特别少”,有11.51%的家庭表示“几乎没有”。可见,世代传承下来的家规在超过一半的家庭中处于匮乏状态,家规传承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四)家庭建设不平衡问题有待解决
  1.家庭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和代际差异,并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家庭关系的差异比较结果,夫妻关系融洽程度、与父母关系紧密程度、亲子沟通畅通程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即城市的家庭关系整体要好于农村,“80后”和“90后”的家庭关系要优于“60后”和“70后”。同时,夫妻关系融洽程度、与父母关系紧密程度、亲子沟通畅通程度均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其家庭关系就越融洽和紧密。
  2.家庭观念总体而言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代际差异,且在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除养老观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二孩或多孩的生育意愿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以外,婚姻观、生育观、性别平等观、家庭养老观等其他方面的家庭观念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婚姻观方面,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的婚姻观念比西部和农村地区更民主和开放,“60后”“70后”“80后”“90后”婚姻观念的民主和开放程度依次递减,婚姻观的民主开放程度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呈正比。在生育观方面,东、中部地区、城市地区的男孩偏好程度高于西部和农村地区;“60后”“70后”“80后”“90后”的多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好程度逐渐递减;本科及以上和小学文化程度被调查者的多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好程度更强烈,其他文化程度的人则相对不足;多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向程度与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呈正比。
  3.家风建设呈现显著的地区、城乡和代际差异,且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家风建设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节日传承度和家中老规矩的多寡这两方面,均呈现出东部和城市地区家庭的传承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60后”、“70后”和“80后”人群明显高于“90后”人群、高文化水平和高收入家庭高于低文化水平和低收入家庭的样态。在不同地区、城乡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间的差异较为显著,而且都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在家庭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家风”的认同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和代际差异,并与其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呈正比。即:城市家庭的认同程度比农村高,“70后”和“80后”的认同程度高于“60后”和“90后”;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越高,其对这一观点的认同程度也越高。

四、对现代家庭建设政策实施启示及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政策的推进实施既具有较好的家庭建设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根据调查发现并结合該政策提出的具体举措,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执行的可操作性建议。
  (一)将促进夫妻和睦、提升二孩生育意愿作为家庭文明建设和家庭服务工作的重要目标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以促进夫妻和睦为主要目标的措施是“家庭服务提升行动”中关于“完善婚姻家庭服务”的举措,其主要内容是防治家庭暴力和化解家庭纠纷,侧重于家庭矛盾的解决。然而,没有矛盾仅是夫妻关系和睦的最低要求,其更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夫妻之间恩爱融洽,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因此,仅靠矛盾的事后解决机制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根本上促进夫妻关系的和谐,使夫妻掌握相处之道。“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家庭文明创建行动”的相关举措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具体而言,一方面可在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家风家教宣传展示品牌活动中将夫妻相处之道作为重要的宣传主题;另一方面可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增加寻找“夫妻恩爱最美家庭”的项目,在鼓励先进的同时发挥榜样的作用。
  提升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也应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得到重视。生育意愿的提升不仅有赖于对国家生育政策转变的深刻理解,也有赖于相关家庭服务措施的配套到位。因此,一方面可在“家庭文明创建行动”中以国家二孩政策作为重要的宣传主题,设计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促进对政策的深刻理解来引导生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可在“家庭服务提升行动”中以关注母亲产后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发家庭公益服务项目,通过解决后顾之忧来促进生育意愿的提高。
  (二)明确家庭教育工作在家庭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家庭教育支持行动
  应明确家庭教育工作是家庭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家庭教育支持行动”的实施力度,以切实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作为行动的根本目标,以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律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以实施“父母成长计划”为主要抓手,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体制机制保障。
  在实施“父母成长计划”时,应针对家长的实际困惑和需要,将转变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妥善处理家校关系等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目标和内容,并通过编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设父母讲堂、组织家长沙龙、开展亲子活动、搭建互动式家庭教育咨询平台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形式,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互动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将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家规家训的传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作为家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专门针对家风建设的具体举措包括:创新设立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打造家风家教宣传展示品牌活动、推出系列展现好家风的文化产品、命名一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2] 应明确将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家规家训传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目标和重点内容,设计和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家庭”主题宣传活动、“好家规伴成长”“我家的家国情怀”主题展示活动,推出“家庭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家规的故事”系列丛书,打造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规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特色的家风实践基地。
  (四)对家庭建设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予以重点关注、精准施策
  应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90 后”人群、低文化水平人群、低收入人群等家庭建设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作为推进家庭建设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在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时,应对这些地区和人群的家庭加大相关举措的实施力度,给予其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针对“90 后”人群、低文化水平人群、低收入人群的家庭,可由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单位开展需求调研,建立家庭建设需求档案和大数据资料库,据此设计和实施特色活动、提供重点服务。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给了女性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很多身为人母的女性肩挑着事业和家庭双重重任。心中充满阳光的妈妈会把那份幸福传达给孩子,而这幸福正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本期,我们就从妈妈的心态、生活方式、家庭理念等角度出发,和您一起探讨家庭的幸福与快乐。
《雷霆沙赞!》是一部超级英雄喜剧片。该片讲述了一名14岁的叛逆少年比利·巴特森的成长历程。比利是个孤儿,他从小与母亲走散,从此便踏上了被收养,又从收养家庭逃跑去寻找母亲的这种循环往复的旅程,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母亲的眷恋,他深信自己可以再次找到母亲,与她团聚。直至比利被一对同样是被人收养长大的夫妇收养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不但得到了超级英雄之力,战胜了邪恶力量,还在不知不觉中重拾
来到美国后,我家一对双胞胎男孩加入了学校的童子军,有时到社区老人院看望老人、有时组织义卖,生活多姿多彩。这几天,两个孩子领到了一个任务:走家串户,为贫困家庭收集食品,并捐赠到“食物银行”,由其代为分配。  这是童子军的常规活动,在每年几个固定的时间点,童子军的负责人给每个孩子分配一条街道,周六挨家挨户踩点,在每家的门把手上拴个塑料袋,里面放张募捐的传单。愿意捐献的家庭,就在下个周六早上,把要捐赠的
為了解幼儿在家状况,向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育儿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对一视频家访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琳儿视频家访后的变化是个很好的例子。  假期时间延长,二胎出现“争宠”现象。在与琳儿视频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琳儿的情绪不太好,经过了解后发现,原来是琳儿总感觉妈妈对她妹妹的关心超过了自己,心里感觉非常委屈。我首先接纳了琳儿的负面情绪,当她开始哭泣的时候
同事的婚宴上,大家谈天说地,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因为是周末,孩子不上学,我们餐桌上的几位同事都带着孩子。孩子们年龄也都差不多,七、八岁的样子。每上一个菜,同事们都会先帮孩子们夹到盘子里,然后自己再吃,孩子们也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家长们的服务,甚至有的孩子还命令家长:“我还要吃那个炸鲜奶,快帮我夹呀。”家长们则忙得不亦乐乎。  可就在这时,我邻座的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她夹了菜放到同事宋姐的
在假期期间,启蒙二班的孩子們经常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老师,病毒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赶跑病毒呢?”  于是我们特意安排了线上故事课,为孩子们讲述了绘本《病毒与小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贪”的人贪吃了一只蝙蝠宝宝,而这只蝙蝠宝宝身体中含有一种“新冠病毒”的细菌,使得小贪不断干咳、身体发热,慢慢地有更多人被感染,形成了可怕的疫情……故事刚讲完,班级微信群就热闹起来了,孩子们通过视频、语音,开始争先恐
明星母亲甘做“陪读妈妈”  因为主演了电视剧《渴望》,张凯丽在20世纪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她在剧中塑造的“刘慧芳”温柔贤惠,成为“国民好媳妇”的化身。凭借这部轰动一时的热播“神剧”,张凯丽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亿万观众心目中的“贤良女神”。  之后张凯丽结识了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张建全,两人一见钟情。相恋一年后组建家庭,次年张凯丽剖腹产下一个女婴,夫妻二人给女儿取名张可盈。从此张凯丽
五月,在浓郁的花香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一位80后妈妈说得好:“我左心房住着妈妈,右心房住着女儿和儿子。”的确,母亲和子女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而当我们享受着自己小儿女们送上的一幅画、一枝花、一块糖或一個吻时,该送给我们越来越老去的妈妈什么呢?经历了不知多少风霜雪雨日渐老去的妈妈们,她们对成年儿女送上的或贵重或丰盛的礼物真的很欣慰和看重么?一位儿子远渡南美的老母亲曾无比渴望地对人说:
摘 要:针对隐性潜能生的情况,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分析潜能生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学生具体表现的观察,对其所属人格进行分类,因材施教,制定适合学生的策略。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天赋,让学生的个性能够自由和谐地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关键词:潜能生;案例分析;因材施教  本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学生结构由30%本村村民的子女和70%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摘 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框架形式反映出来,具体规定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教学上有章可循。文章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一中和江门广雅学校的教学模式实践为例,简述建构“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学科变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思维深度和学习品质。  关键词:教学模式;深度思维;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