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长心态和威信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办学的水平。校长应当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心态,树立威信,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成为名符其实的管理者。
  一、树立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就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魏书生老师在谈到学校管理的时候,笑称之为“注意力体操”,归纳起来就是“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为心灵的安静;“匀”,是呼吸均匀;“乐”,乃情绪快乐。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处世为人的阳光心态,看似简单却不简单,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真正做到了“松静匀乐”,心态平和了,所有的烦恼挫折都能克服和战胜,生命存在就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多少人虽有建树却不知足,弄得疲惫不堪,多少人在失意落魄中抱怨命运、愤愤不平,多少人为力所不能及耿耿于怀,多少人为力所能及而未果懊悔不已,多少人在情感的纠葛中自艾自怨,多少人为未能圆滑人际关系而郁郁寡欢……在得与失的过程中,无限地放大了失,缩小得,陷入痛苦、困惑、仇恨的漩涡中,于是乎,挣扎、挣扎、再挣扎,折腾、折腾、再折腾,心路越来越狭窄。一个人是否拥有阳光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她)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个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在林林总总的事务中,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积极营造阳光心态,拥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并用自己的阳光心态去感染周边的人,构建一个和谐阳光的校园氛围,那样工作效率才会事半功倍。成功与否,取决于态度;快乐与否,取决于心态。校长要营造阳光心态,带着好心情创造成功。
  二、树立威信
  程凤春专家的《学校管理影响力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学校管理者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校长的威信。所谓“威信”,简单地说,就是“威望”和“信誉””。一个有“威信”的校长,工作中就自然得到教职工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
  校长的“威信”不仅来自校长的权力因素,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非权力因素,诸如校长的个人魅力、才能、学识、诚信等。我认为,“德才兼备”是校长“威信”的基础,而“言必行,行必果”,才是治校的根本。特别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更应该如此,要做到决策前谨慎,决策后大胆。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在秦国变法之际,为了赢得人民的支持,在咸阳城内搞了一次“搬木赏金”,谁要是能把一根大木头从城南移至城北,便可得十金赏钱。布告一出,人声喧哗。然而,看者无数,却无人响应。面对大家的窃窃私语和惊疑的目光,商鞅果断地把十金改为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做了,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赏金。这件事轰动了整个秦国。以后商鞅颁布的法令百姓都很遵守。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诗赞颂他:“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因而,一个校长能否说到做到,令政必行,直接影响校长的威信。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一小学开学初,校长踌躇满志,一心一意地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开学初就拟订了一系列的教师评优量化考核制度,该制度经过三番五次的教职工讨论,不断地民主集中,集中民主,最后在教代会通过后就开始实施。在期末考评会议上,教师的量化管理分数在累加的时候,出现一个小小的意外:一名体育教师在该学期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参加论文的撰写和教案设计,通过自身的努力,他的教案参加了市级的评比,因为教案设计新颖,有创意,一举获得了二等奖。按照现行的规章制度,他可以加分评优。但当时有少数教师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的分数来得轻松,评优不公平,强烈要求不给该教师加分。于是,校长没有权衡利弊,当场就同意取消了这个教师的加分。制度为大家共同建立、遵守,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善制度应该谨慎从事。如此朝令夕改,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严密性、权威性、持续性;校长过于刚愎自用,没有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业绩,修改制度过于随意草率,从而失去了在教职工中的威信,更失去了对教职工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校长决策力和制度可信度产生置疑。校长失信于民,就失掉人心这个基础,此时的校长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开展工作。如此一来,学校将成为一盘散沙,其发展令人担忧。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在学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人格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校长在与不在,这个学校依然能够保证正常运行;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因此,学校的管理层次首先要达到第一阶段,才能达到第二、三阶段。校长只有具有阳光的心态,树立威信,才能达到第三个阶段,管理好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品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然而多年来,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效果不佳。本文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意义、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是指对于灾难的自觉警惕。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期刊
人之反思,古今皆有之,它是一种个体成熟与理智的标志,古有“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之言,今有“反省”“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反思,首先是思想和知识关于科学研究的一种理念与方法,后来移植于教育教学,产生了反思性教学。笔者认为这种移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概念,众说不一。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文明修身价值内涵进行了阐释,通过对高职生加强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指出了加强高职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职学校中进行文明修身教育,使学生在仪容﹑仪态﹑语言﹑行为和礼仪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同时让学生在实现修身养性的同时,都有出彩的机会。  关键词:高职;文明修身教育;素质教育  一、文明修身的内涵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模式也由传统的分配就业转向自主择业。提升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已成为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就业力和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解分析,认为提高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要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需多方协力共同完成。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学生;多方协力;就业力;就业率  就业率的高低不仅是政
期刊
摘 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当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能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这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需要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大学校
期刊
摘 要:中学体育课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投身操场,在运动中锻炼、成长,但与此同时,应获取一定的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往往忽视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几乎从来不上理论课。本文就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作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中学体育;理论教学;改进;考核  多年来,体育常态课、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听课、评课等无一例外地被实践技能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更需要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要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中层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是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关键是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过程要有适应性,培训效果要有实效性。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必须着力于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提高引领科学发展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干部培训;
期刊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优化各种教学环节,让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热爱学习英语。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英语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产生了很多新
期刊
摘 要:多数民办校的教学质量常受限于生源质量,而英语学科的薄弱又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少民办学校的英语教师为此很是苦恼。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作为一所创办不足10年的民办高中,从学校发展所面临的现状及英语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一、英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
期刊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谈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音乐中,如何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定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定位  1.教师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传播者,需要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和运用来展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材的运用者和积极开发者,必然成为了主体,教师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