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45起输液引起护理缺陷的分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护士在整个输液治疗中充当执行者、监护人的角色,而护理差错、缺陷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医疗安全性和满意度。本文分析了因为输液而引起的护理缺陷和解决的办法。方法:分析了我院2010-2015年间发生的45起输液护理缺陷原因。结果:2009年后近一年未发生输液护理缺陷。结论:应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监控制度,对护理缺陷及时报告;对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制定防范细则,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关键词】 输液 护理缺陷 对策
  为探讨输液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实现“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现将我院2010~2015年发生的护理缺陷45起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2015年共发生输液护理缺陷45起。45起护理缺陷分类: 注射输液错误21次, 占41.6%; 巡视工作不到位15次, 占33 % , 新药知识欠缺9次, 占20%。护理缺陷发生时间分布: 白班36起, 占70 %; 夜班15起, 占30 %。护理缺陷人员职称结构: 实习生6 例, 占12 %; 护士27例, 占52 %; 护师12 例, 占24 %; 主管护师6 例, 占12 %。
  2. 原因分析
  2.1 注射输液错误: 共21次, 居第1位, 具体为张冠李戴、看错药物名称或剂量、漏加药、液体内有絮状物未发现等。从发生护理缺陷过程分析均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未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所致。
  2.2 巡视工作不到位: 共15次, 居第2位, 具体为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3例, 液体渗漏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皮肤损伤6 例, 滴速过慢以致病人缺钾症状未改善3 例。这些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理工作者工作主动性差、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有限有关。
  2.3 新药知识欠缺: 共9次, 具体为配伍不当、调速不当,与工作不严谨有关, 对新药根据药名凭经验操作, 未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2.4 从护理缺陷发生的时间上分析: 白班发生护理缺陷率(70 %) 远高于夜班(30 %) , 与白班输液病人多、干扰大,(如接电话、回答病人咨询及疑问等) 、工作紧张有关, 这样易分散护士注意力; 而白班中交接班时发生护理缺陷多(30 %) , 护士连续紧张工作4小时, 机体疲劳, 生理机能处于半抑制状态, 而此时为接瓶、拔瓶高峰期, 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减少, 易忙中出错。
  2.5 从护理缺陷人员职称分析: 低职称发生护理缺陷(52 %) 远大于高职称的护士。因许多低职称护士参加轮转,未固定科室, 存在未完全熟悉科室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 与高职称护士相比还存在经验不丰富、业务技术掌握不熟练、事件处理能力欠缺。而高职称护士由于工作年限长、工作熟练, 很大程度受自信、凭印象的经验思维和定势思维而发生护理缺陷。
  3.讨论
  通过我院输液护理3 年来发生护理缺陷的分类、时间、人员职称的分析, 我们体会到: 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关键; 良好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是防范缺陷的基本保证; 业务素质与能力是防范缺陷的重要基础。管理者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给予及时解决。由于管理制度实施到位,近一年多来本院输液护理时未在出现护理缺陷,并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供讨论。
  首先应强化质量意识,科内建立二级质控管理, 即质控成员与护士长每天不定时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其次应健全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呈报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 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并应重视安全和责任教:通过安全教育, 使护士明白差错与事故仅一步之遥, 发生护理事故时当事者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不因为护士辛苦而免其责任, 以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经常对护士进行职业责任教育, 将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新护士上岗培训的必修课, 以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修养。最后应注意业务培训::不同职称, 培训的侧重不同, 对初级护理人员, 尤其是对“高危人群”, 以强化“三基”知识为重点, 定期组织“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对中级护理人员, 以强化专科理论和技能为重点, 不定期进行抽考; 对高级护理人员, 则要求严把质量关, 定期组织本科护士学习新药知识, 进行专题讲座。
  【1】 沈渔淳主编,精神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
  【2】 包家明 霍杰主编,整体护理问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8
  【3】 胡福山 屠丽君编,精神科护理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
  【4】时蓉华. 现代社会心理学[M] . 第2 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34 - 24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目的:探讨直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口头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直观式的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实习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历,是医学生通往临床的一座桥梁,岗前基础培训是对医学生各种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培训,是打好实习基础的前提,本文对医学实习生岗前基础培训的意义及其实践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医学生 岗前培训 安全意识 实践 医学文书  医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较长,因为实习是架在医学生学习生涯通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带教;麻醉技能  麻醉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许多新药、新技术、新理念都在麻醉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麻醉专业的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与气道管理、危重急症的监护处理、液体治疗、心肺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成熟技术,与临床外科、急诊科、ICU等科室的工作密切相关,很多科室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文章对当今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的现存缺陷进行了概述,以及通过描述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整个护理教学中和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及其具体应用方法,说明反思性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护理教育  反思性教学法是现代教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级至2015级160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80名和观察组8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进行教学,对比两组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消化性溃疡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治愈消化性溃疡已成现实,但是临床的复发率和患病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0%的人患过此病,即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消化性溃疡,并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全球性的常见疾病。 本文就中职学生《消化性溃疡》一课的临床教学,谈谈心得体会。  关键词:消化性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本文分析了急诊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提升急诊室护理工作安全发展的策略,对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满足病患的需要,促使医院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在医院的护理中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然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医院是人们看病就诊的主要场所,而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活动的集中空间。手术室的卫生清洁状况,将直接影响病患感染程度以及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因此,加强手术室的洁净管理,减少手术室感染病例,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是医院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就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环节的控制与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手术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一、我院在中医门诊护理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  (一)病房的环境设施  我院中医门诊科属于一个较复杂科室,内部环境管理难度较大,例如:指示牌目标不够明确,未对患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只是站在我们自己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使得很多患者无法及时、准确找到所需到的地方;科室地面较光滑,由于医院所有科室均按照统一标准铺设地砖,未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我国的现代康复专业,是在2008年后逐渐兴起的作为临床的一种补充手段。是在患者挽救生命的基础上,使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功能,重返社会。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保健健康也得到更大的关注。为改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康复技术走进了社区。本文就在校医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期间以社区康复作为基础,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