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金线”连茶缘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说,九峰茗茶的当家人叶济德是金线莲茶创制人,是他实现了让“药王”金线莲从餐桌到茶桌上的角色转变,用工艺嫁接的方式让茶叶大家族诞生了一位新成员。从金线莲到金线莲茶,一种既保健休闲又具备感官享受的品饮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喝茶人。引发人们对更广义更健康的茶饮概念的思考。
  于是,让我们走近金线莲茶,走近金线莲茶创制人。走近“金线”牵起来的点点滴滴的缘。
  
  金线莲走上大众茶桌
  
  2010年10月25日,九峰茗茶旗下首家金线莲茶专营店开张,叶济德在这半年多来大胆而坚持的尝试得到了回报,也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让稀有而具有保健功效的金线莲走上大众茶桌。
  店内的装潢保持着九峰茗茶连锁店的一贯风格,尊贵雅致,货架上金线莲茶分红绿两款包装,不同颜色的包装对应不同的口味,原味和流行味。和茶叶一样,金线莲茶被分装在精致的小泡袋里,方便泡饮,外在的包装用的是钢琴烤漆礼盒,贵气十足。显示着金线莲茶的珍稀和名贵。
  这是开业的第一天,很多人慕名前来试饮,既冲着金线莲的大名,也冲着让它变成茶饮的“魔术师”。两种口味,风格迥异,原味是很清爽而绵柔的草本口味。流行味带有武夷岩茶的炭火和微焦的香,细品之下,还有些许挂喉的茶韵,特别神奇,试饮过的人都纷纷称赞叶济德独特的眼光和制作师傅的不凡手艺。
  
  缘分从小定
  
  金线莲对叶济德来说并不陌生,他们的缘分从小就结下了。在叶济德的家乡,金线莲是一种民间草药,当地人用它来与食材一起炖煮,可以起到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养肝护肾的保健功效。后来叶济德是如何想到把金线莲制成茶品搬上茶桌的,这里面还有段渊源。
  叶济德开创了九峰茗茶品牌,他通过九峰茶业平台结交了很多政商届的朋友,在品茶闲聊之余,叶济德发现这些朋友长期处于超负荷忙碌状态,应酬加班熬夜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无暇顾及保健养身,种种健康隐患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引爆。与此同时,叶济德又想到家乡的金线莲恰好可以针对他们这些现状对症下药,特别是平衡阴阳、养肝护肾等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保健环节,而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金线莲变成大众茶品。
  于是叶济德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独家运用乌龙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制茶工艺。加上半年多时间的调试,一款金线莲茶诞生了。经茶业界、医学界专家鉴定,他的金线莲茶保健效果极佳,色香味韵俱全。为了能更好地把控金线莲的鲜叶品质。叶济德投入大量资金在国家级风景区建设原生态种植基地,并与厦大、农大、林科院三大高等院校联手。金线莲产品已开发第十一代种苗,为全国最新。
  叶济德说,最初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这说明茶与草同源,作为保健药材的金线莲也可以像茶一样进行制作加工,不过金线莲茶要名贵许多,不仅是因为它的保健功能,也因为其制作不易,成本高昂。16斤鲜叶才能做出1斤金线莲茶。
  
  “金线”连的缘
  
  从萌生研制金线莲茶的念头,到第一家九峰金线莲茶专营店的正式开业。叶济德反反复复拜访了业内的多位专家朋友,虚心请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期间,他结下了不少与人与事的缘分,就好像是冥冥中的“金线”缘。
  福建省立医院的专家郑主任是叶济德第一位拜访的友人。郑主任一直在关注保健茶这方面的信息,那段时间刚好在泉州一带流行泡饮养肝茶。但是养肝茶似乎缺少泡饮乐趣和感官享受,于是他建议叶济德另辟蹊径做高端的保健饮茶,这也促成了叶济德和金线莲茶的缘分。在研发金线莲茶的过程中,郑主任也给叶济德提出很多建议,不仅从专业保健的角度,也从一个普通茶人的角度。帮助他把金线莲茶做到最好。
  有一位业内的老领导特别关心金线莲茶的研制进展,后来他喝到叶总带去的金线莲茶成品,特别兴奋和骄傲。他称赞金线莲茶是茶界的创新之举,还用一句话这样评价金线莲茶:“可以像泡铁观音一样,在茶桌上就能把金线莲的好营养冲泡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不一样的茶乐趣。”叶济德听罢,当下敲定把这句话精炼一下作为金线莲茶的宣传标语,在这之前他正准备花重金找企宣人士打造标语……对此,叶济德万分感慨,这是金线莲为他结的缘分。
  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也积极为金线莲茶做起了推销。他评价金线莲茶“既不像草药,也不完全是岩茶味,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值得推广”。他还特别放了一盒在家里的茶桌上,赠与来访的客人品尝。
  
  链接:“药王”金线莲
  
  金线莲一般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丘陵地,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均有野生金线莲。其中,福建永安是野生金线莲分布最为丰富的中心产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为国内唯一的“中国金线莲之乡”。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它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称。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西洋参,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
其他文献
9月28日,我参加了在天福茶学院举办的茶席学术交流展,并受邀展出三席,该学术交流展名称为“品赏各地名茶”,在蔡荣章老师强烈主张下,此次茶席展以每位与会者至少能喝上一杯茶为泡茶基本目的,所有司茶备受考验的是供茶能力。  曾参加过其它茶席展,有些情况叫人非常尴尬难以释怀,排荒谬之首的是“茶席展非得泡茶吗?”只能急切回报三字真言“那当然”,如果将罕贵茶具一字摆开,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茶人的样子靠边站着,充其
期刊
好壶如诗,好的紫砂壶则如盛唐诗歌,让人对之,如沐清风,如对梅花,如临古松。心中,自会无来由地产生一种南山在望、抚琴高咏的飘逸散漫情怀。  因此,世人好壶,说到底是喜好一种古雅的情怀,一种朴拙、自然、清散之气,一种清淡、悠闲之意。这种爱好,是与中国隐士文化紧密相连的,也和道家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相吻合。这种内韵,通过古朴的茶壶,悠悠漫出,直沁到人的鼻端,直沁到人的心中。一直润染着人的灵魂,使它
期刊
台湾茶业发展史是循着轮回的轨道前进。1880年代以前。台湾唯一的茶产业是乌龙茶;1881年以后,包种茶出现。随即主导台湾茶业市场。1920年代之后,红茶是台湾发展的重点,曾经创造出名牌“日东红茶”。1945年后,绿茶是战后台湾茶业复兴的主导力量,从炒青绿茶到蒸青绿茶。到了1970年之后,台湾茶业又回复到乌龙茶流行的年代。1980年代,包种茶颇受欢迎,所不同的是台湾茶业已从外销贸易转向内需市场。19
期刊
国庆期间,我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商业实践。我们在杭州的运河边租了一个临时摊位,稍加装饰将之分为茶叶展销区、茶艺推广区、茶饮服务区。我们选择了杭州研茶园的茶叶作为合作对象,进行商业销售。在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消费者,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将来店内的客人分为7大类,他们依次表现如下:  第一类,走上前来好奇地问我们在卖啥,花花绿绿的包装先吸引了他们。我们说,卖茶。然后,他就二话不说转头就走,直奔前
期刊
正如湖州顾渚紫笋与常州阳羡茶之于唐代一样,建州建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历史上所属福建建州,今南平建瓯市)几乎是宋人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个符号,它更宽泛,更包容。帝王将相点茶,贩夫走卒斗茶,宫廷市井,尊卑雅俗,皆以饮茶为乐事。雕龙刻凤的“龙团凤饼”,在往复的茶碾下化作了绿尘,在抖动的茶筅下泛起了素涛。茶分细乳,金缕鹧鸪斑,馨香雅韵弥漫了整个大宋王朝。建茶之名鹊起,冠绝天下。  元明清,白驹
期刊
从福州到漳浦近400公里的高速路,在地图上勾勒出了福建沿海的大致轮廓。车子下了高速、走了一小段国道,进入盘陀镇时,夜色早已四垂这个位子县西南的小镇,在秋初的夜幕下显得非常“腼腆”——周遭静谧,灯火寥落,思绪不禁染上了些许失落。不久,车开上一个小缓坡,视野豁然开朗,蓦然望见前方不远处一片通明,把夜照得透亮,颇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又前行数百来,车终于在几幢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兼具的大楼前停下
期刊
这个夏秋交替的时节,日头开始一天天收拾起毒焰,清爽的凉风在周身围绕,人们亦在希冀着收获。对于爱茶之人来说,饮茶之乐莫过于应时而饮,而当下可供选择的茶品似乎有些“尴尬”一苯茶已过,秋茶未至,徒有苦涩的夏暑茶。欲饮之,怕是只能应其时。而不能得其质了。不过。嗜茶的“贪婪”与执著还是占了上风。寻寻觅觅,愣是从一群茶友的私藏里搜到了这款汉中仙毫明前茶。尽管春已去,此季品春茶显得“过时”,但依稀还能从茶香中触
期刊
据《沔阳州志》载:“东冈,在县东七十里,夹松石、华严二湖之间。陆羽尚居于此”。又乾隆《天门县赫》曰:“东冈岭,陆子之所居也,位于松石湖畔”,“东乡有村日乾镇(注:即现在的天门市乾驿镇)……北行二里许有湖,周四十里水澄如镜,日影中子鱼螺蛤毕见。湖岸阜起似土山,西北尤隆耸,榆柳绿中桃花作姿掩蔽茆屋,真作图画观也!”(图1)  唐·天宝十一至十四年(公元752年~公元755年),陆羽曾结庐于此。欲知这段
期刊
“非遗”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魂脉,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灵魂。因此,温家宝总理将“非遗”称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作为“非遗”项目的代表,制茶技艺是华夏先民在漫长悠远的岁月中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国饮香飘千年、香闻世界的根基。  2006年6月2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同德化瓷烧制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89项传统手工技艺共同“金榜题名”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
期刊
时间来到2009年10月20日,距离台湾茶人曾至贤先生手中的这支千两茶出厂时间,已达56个寒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白沙溪茶厂总经理刘新安、益阳日报新闻部主任庐跃及中央电视台的协助下,曾先生抵达了安化的一个小村落,来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82岁的李华堂老先生面前,他就是当初制作这支千两茶的签名师傅。  曾先生献上了一壶当初由这位前辈亲手制作的千两茶汤,相隔半世纪多后,老人家端着茶汤的手都在颤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