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不是独立的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必须与人交往,而与人交往,就得通过“对话”这种活动来实现。在教育教学中“对话教学”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新课程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这种新型教学观的指导下,“对话教学”正日益取代“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和谐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现就“对话教学”谈谈几点浅见:
一、尊重学生,师生互动
对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而应将教师与学生都定义为主动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学“写一处景物”介绍“美丽的校园”这篇习作时,上课初始,先出现一幅简易的校园环境图,然后再组织学生来参与其中。师说:“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与老师一起打扮这座校园,画上你所喜欢的景物。”短短几分钟的互动,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为后续的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营造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教《鸟的天堂》一课,特别是描写鸟儿的那两段时,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句子。有学生说:“我喜欢‘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都是鸟影。’这句话。”我便接着问:“为什么喜欢这句?”学生回答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可见,鸟儿飞得很快,我们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这样写很美。”于是,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说得真好!”“还有谁也愿意来说说。”又有一次,我教《登山》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路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我们如果走上这样一条小路,一不小心就会怎么样呢?”一名学生马上回答:“走这条小路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在此时,我及时进行点拨,加以反问:“是这样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全班学生的响应,大家纷纷加入讨论的行列,“老师,小路一边是深水,摔下去不会粉身碎骨的。”就是这样的师生交流,把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敞开心房与教师倾心相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收获,积累知识。
二、创设环境,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对话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自主探究的深入和延伸,它可以进一步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将获得别人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修正和完善自身。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教学中相当重要。例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将事先准备好的三组图片,分发到各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观察蒲公英﹑苍耳及碗豆的特征,自由讨论,再由组长小结汇报。这样的课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同桌进行或自由组合,让学生自编台词,自制道具,自当导演,教师适当点拨指导。表演时,狐狸的狡猾和乌鸦上当时的神情有趣极了。如此拓展课堂,让学生在表
演中合作交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本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而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围绕主题,自由议论
对话教学是师生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它不仅重视学生自主地说,也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交谈和讨论。议论就是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展开议论,让学生有感而发,可说可议,畅所欲言。正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提出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一名学生回答:“脚长在茎上。”而另一名学生说:“脚长在茎上长叶柄地方的反面。”对于他的回答予与肯定,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又是如何“爬”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全班学生的议论,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启开了下一段的教学内容,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探究新知。又如,教学《麻雀》时,教师质疑:“为什么要写风?不写可以吗?”这一提问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句子上来,使学生迅速开动思维主动寻找答案,思维非常活跃,立刻展开议论。有的说,从“猛烈”和“摇撼”可以看出风很大。正因为风大,所以小麻雀才从巢里掉下来。这一答案理清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有的说,猎狗的鼻子很灵敏,它能嗅到麻雀的气味,发现小麻雀,风肯定帮了忙。这一答案注意了文章的前后联系;有的说,风吹树摆,这景象衬托了小麻雀弱小和可怜的样子。这一答案从写作技巧来分析,认识更进一层。通过议论,让学生加深了对“风”的认识,内容丰富多了。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
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愿望。”《学习心理学》也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激情。例如,教《赤壁之战》重点段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时间自学重点部分,并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有学生提出课文中为什么要四次写到东南风,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我当即指出他找到了重点,然后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说:“吴军趁风行船,船速更快。”“火仗风势,烧得更猛。”从中明确了“风”的作用,完成了学习任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激发兴趣是对话教学的手段,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浅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深入教改实践,在对话中总结和探索,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好各种资源,推进对话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城关中心学校363214)
现就“对话教学”谈谈几点浅见:
一、尊重学生,师生互动
对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而应将教师与学生都定义为主动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学“写一处景物”介绍“美丽的校园”这篇习作时,上课初始,先出现一幅简易的校园环境图,然后再组织学生来参与其中。师说:“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与老师一起打扮这座校园,画上你所喜欢的景物。”短短几分钟的互动,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为后续的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营造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教《鸟的天堂》一课,特别是描写鸟儿的那两段时,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句子。有学生说:“我喜欢‘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都是鸟影。’这句话。”我便接着问:“为什么喜欢这句?”学生回答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可见,鸟儿飞得很快,我们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这样写很美。”于是,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说得真好!”“还有谁也愿意来说说。”又有一次,我教《登山》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路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我们如果走上这样一条小路,一不小心就会怎么样呢?”一名学生马上回答:“走这条小路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在此时,我及时进行点拨,加以反问:“是这样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全班学生的响应,大家纷纷加入讨论的行列,“老师,小路一边是深水,摔下去不会粉身碎骨的。”就是这样的师生交流,把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敞开心房与教师倾心相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收获,积累知识。
二、创设环境,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对话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自主探究的深入和延伸,它可以进一步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将获得别人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修正和完善自身。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教学中相当重要。例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将事先准备好的三组图片,分发到各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观察蒲公英﹑苍耳及碗豆的特征,自由讨论,再由组长小结汇报。这样的课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同桌进行或自由组合,让学生自编台词,自制道具,自当导演,教师适当点拨指导。表演时,狐狸的狡猾和乌鸦上当时的神情有趣极了。如此拓展课堂,让学生在表
演中合作交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本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而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围绕主题,自由议论
对话教学是师生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它不仅重视学生自主地说,也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交谈和讨论。议论就是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展开议论,让学生有感而发,可说可议,畅所欲言。正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提出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一名学生回答:“脚长在茎上。”而另一名学生说:“脚长在茎上长叶柄地方的反面。”对于他的回答予与肯定,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又是如何“爬”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全班学生的议论,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启开了下一段的教学内容,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探究新知。又如,教学《麻雀》时,教师质疑:“为什么要写风?不写可以吗?”这一提问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句子上来,使学生迅速开动思维主动寻找答案,思维非常活跃,立刻展开议论。有的说,从“猛烈”和“摇撼”可以看出风很大。正因为风大,所以小麻雀才从巢里掉下来。这一答案理清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有的说,猎狗的鼻子很灵敏,它能嗅到麻雀的气味,发现小麻雀,风肯定帮了忙。这一答案注意了文章的前后联系;有的说,风吹树摆,这景象衬托了小麻雀弱小和可怜的样子。这一答案从写作技巧来分析,认识更进一层。通过议论,让学生加深了对“风”的认识,内容丰富多了。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
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愿望。”《学习心理学》也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激情。例如,教《赤壁之战》重点段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时间自学重点部分,并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有学生提出课文中为什么要四次写到东南风,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我当即指出他找到了重点,然后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说:“吴军趁风行船,船速更快。”“火仗风势,烧得更猛。”从中明确了“风”的作用,完成了学习任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激发兴趣是对话教学的手段,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浅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深入教改实践,在对话中总结和探索,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好各种资源,推进对话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城关中心学校36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