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语文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高素养人才

来源 :时代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语文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高素养人才,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按照西藏的特点全面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人才
  1 根据西藏语文学科特点,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2 语文知识范围的广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广博,语文自然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活的时空涵盖着历史的时空,范围极其广泛。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微观上较为清晰地表现生活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只能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微观清晰的理解上,教师一家之言不能代替学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讲多少、应突出哪些知识点,难以千篇一律地由教师来代替。由于教师所受的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千差万别,在理解能力与欣赏性上难以达到一致。
  但在现实中却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法、统一的作业内容及统一的答案,把学生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和模式之中,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吟咏,强调的是“师傅领过门,修行在个人”,似乎是自然无为的,并未抹杀学习者的自主性。试想在所有这些格式化的、整齐划一的现成的东西面前,学生还能有求知的欲望吗?教师还能有钻研教材的热情吗?长此以往,只能导致语文教学的僵化、教学质量的每况愈下,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因此,要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学生融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及语言美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中,让他们愉快地诵读、充分地咀嚼、自由地讨论、优美地欣赏,使之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老师不当裁判,不轻易地下结论,不做具体分析,只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引导,或只发表一家之言,而应更多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想象,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只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进行扶持。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才能见效。因此,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创设想象力驰骋的天宇、创造力萌发的摇篮。
  3 语文知识内涵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式的活动性
  在语文知识中不仅充满了对真理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向往,而且还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性。即便是应用文,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信誉、契约关系、法律关系等,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交往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因此好的文章都是对人们的生活、活动内容和相互关系的真实反映。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从事各种活动的大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
  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春游,参与社会调查、教育调查,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交友,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无限宽广、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氛围中,使学生经受锻炼,培养各种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学科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语文课改的根本点是强调学生对语文的体验、感悟和积累,强调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修养。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教师在培养高素质的语文人才方面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平等的、有个性的、自主性的对话、才能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而做出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由水的反膨胀现象,我们可以吃到美味的豆腐,由此产生美味佳肴,那么,这种美味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摄氏度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零摄氏度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新课改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
期刊
【摘要】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一提起作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有恐惧心理,面对作文题目,颇有大难临头之感。  【关键词】提高;能力;创造;发挥  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一提起作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有恐惧心理,面对作文题目,颇有大难临头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艺术;提高成绩  新课程改革在子长县刚刚起步,大家都处在摸索探究阶段,教育主管部门要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必须努力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养成。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
期刊
【摘要】探讨语文文本解读之见,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我们必备的学科职业素养,也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本教学技能。  【关键词】语文;解读;言语;技能;素质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教师是幸福的,有太多的现成的优秀教案、课例供我们学习、借鉴。但我们发现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失去了活力、生机。究其原因大多的数的老师采用现成的教案,没有自己与文本的对话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课堂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
期刊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它不仅仅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小学生在西藏高原阅读语文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在西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语文教学由字词到篇章的中枢站,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们,研究、探讨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期刊
西宁市“十年课改”教学观摩课一等奖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海水色彩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诵读作者对海域物产的具体形象描写的词句,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期刊
【摘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多数学生的父母是外来打工者,由于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家中疏于管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且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赖赖散散。课上能学会多少是多少,回家以后主动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不高,回家又不主动学习,基本上在初一下学期就会产生两极分化,有些学生就会厌学,从而放弃学习英语。等到明白了利害关系为时已晚,再想学也学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