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学生正是通过阅读各种资料收集信息,接收知识,培养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一是阅读,一是写作,就像是一个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离开了阅读,写作也就无从谈起。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 中,阅读教学几乎花去了教师一大半的精力,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往往不尽人意。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从二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深感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有声诵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文章时,要扫清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读准生字,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才能诵读。诵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并提高学习效率。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为此,本人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
  2.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在文章中蕴涵的感情的潮水在诵读中奔涌出来。
  3.我们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渐进入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逐渐的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
  4.教师需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会,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从四方面谈谈“品读”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品得细,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地反复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 我的体会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独到感受的精华文段、重点语句、关键字词进行细细品析。这样既可以在字、词、句的咀嚼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名的功力,体会其用法的精妙;又可以更深、更全面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语言的风格等,达到对文章“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认识效果。
  二要品得深,就是对课文见解深刻,经过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品读,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扣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要品得美,就是从“美”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从而产生审美激情,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品读美文时,教师要善于从“美”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美点寻踪”,无论是用词、写句、层次、结构,还是音乐、画面、形象、思想等,都可让学生用自己审美的眼光去追寻和探究,发现其美的所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能与庄子一起逍遥游,与苏轼同游赤壁,随毛泽东观北国风光,跟随范仲淹做客岳阳楼,岂不美哉!
  四要品得奇,就是角度豐富,视野开阔,通过多角度鉴赏和思辨分析,进行科学的审美判断,形成独创的见解,发别人所未发。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兴趣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二是按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各有不同。三是注意容量适当,循序渐进。四是注意不断刺激,巩固深化。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阅读指导
  首先应让 学生掌握“速读”与“精读”这两种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速读”和“精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两种阅读方法,前者可以增加阅读的广度,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后者则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前人的思想精髓。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有些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一些的地方,隐含在字底的含义,他们就未必能领会。教师必须在这时给学生以指点,三言两语,要言不繁,能使他们领悟就行。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扣紧重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联想,疏通思路;要给予方法,传授技巧。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多争论,切忌目标不明,字词句篇,一股脑儿往学生脑里灌,只重知识不问方法,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阅读成了学生最厌烦,最无聊的功课。
  四、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纠错纠偏
  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阅读。其次,是懒汉式的阅读。再次,是偏离航向的阅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但是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的关键,“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有了较强的也能力,就为终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行,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尤其是农村地区)逐步完善,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常态化。现在亟需解决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于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熟练应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结构。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关概念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重合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我认为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式,我分析了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一些体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剖析  1.学生现
期刊
一、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从婴儿期过渡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不一样,3 -4 岁是幼儿掌握语音的关键期,根据幼儿的语音发展规律,应该把语音培养着重放在3到4岁小班幼儿。3-4岁的幼儿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弱, 有些幼儿不能正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有相互代替的等现象。同时,幼儿还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发音方法不正确,舌尖音发不清,因而还有
期刊
幼儿的语言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语言能促进幼儿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家庭因素和居住环境的城镇化、封闭化,幼儿日渐缺乏语言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尤其是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大幅度滑坡,幼儿的词语贫乏,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流畅性非常不够,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诸如。从空间看,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园老师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因此,幼儿园教育环境、老师的观念、教育方式等都对幼儿的语
期刊
随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
期刊
一、有理数的学习是初中运算的第一步  有理数的概念是初中入学后接触的第一个数学概念,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有理数的学习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运算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计算-2-5的值时没有过关,那么到整式的运算时,合并 -2x-5x时就会出错;进而解方程-2x-5x+7=0时,又会遇到困难,解决直线y=-7x+7与x轴的交点时更加麻烦。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负数,第一次将符号与
期刊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领略探究后的体验,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學过于重视结论性知识,忽略过程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培养;教育目标过于短浅,教师担心费时费力不讨好,看不到知识的潜在活力与学生内在发展的逻辑关系”,学生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繁、乱、杂、难、闷”。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提不起兴趣,致使“形成独立、自主探究的意识”“通过学习具备较强的分析、解释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新课标的目标都较难实现
期刊
一、教育技术种类  教育技术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案设计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媒体融合等具体教学研究技术,特别是在当今各项科技技术发展比较完备的基础上,教育技术得到了真正价值体现与实际意义。教育技术也是现时代科学教育所研究出的重要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原有教学方式基础上融入进新型的教育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以及分析、处理教学问题的方式,给教育行业带来了跨越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