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谓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调控自我学习心态和监控自我学习过程以及思想学习目标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学习”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改革不仅提出了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任务,而且明确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数学;兴趣;自主学习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以教师指导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途径,讨论合作为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自主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先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排疑解难。教师的职责由系统讲授转为定向指导,重点辅导。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也为学生留下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出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我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1、作为组织者,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愉快、轻松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同时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作为引导者,要改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不要一棍子打死,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
(二)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就是教师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养成过程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几种有效方法:
1、改变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要紧密联系实际。
你认为谁去主罚比较好呢?通过该例把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篮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把生活和数学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类型,精心策划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我先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心心相印”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急着想自己动手试一试,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
1、学会质疑。面对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更不能轻易否定,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只起组织作用,这样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解题方法。教育学生,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从而取得较好的解题质量,使学生作出较高的自我肯定,更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良性循环。
3、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5、总结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是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会个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优秀的更优秀,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
总之,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孙晓天
[2]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关文信
[3] 《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 张奠宙
关键词:数学;兴趣;自主学习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以教师指导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途径,讨论合作为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自主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先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排疑解难。教师的职责由系统讲授转为定向指导,重点辅导。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也为学生留下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出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我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1、作为组织者,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愉快、轻松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同时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作为引导者,要改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不要一棍子打死,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
(二)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就是教师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养成过程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几种有效方法:
1、改变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要紧密联系实际。
你认为谁去主罚比较好呢?通过该例把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篮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把生活和数学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类型,精心策划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我先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心心相印”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急着想自己动手试一试,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
1、学会质疑。面对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更不能轻易否定,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只起组织作用,这样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解题方法。教育学生,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从而取得较好的解题质量,使学生作出较高的自我肯定,更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良性循环。
3、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5、总结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是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会个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优秀的更优秀,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
总之,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孙晓天
[2]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关文信
[3] 《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 张奠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