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摘要】:《肖邦练习曲》以其困难、丰富且实用的特征著称,是练习技巧的完美教材之一。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世人称为“钢琴诗人”,用独具匠心的音乐理念为19世纪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领域。本文对肖邦生活的背景,创作的风格特征以及练习曲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以OP.25 NO.1为例,对这首练习曲的曲式分析及风格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技巧;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一、肖邦音乐的创作背景
1.音乐创作背景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是19世纪波兰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出生于波兰,在他七岁那年他开始了歌曲创作,1818年就登台演出了,在他短暂而又绚烂的人生里,他创作了很多颇具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
肖邦作为历史上颇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是波兰杰出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肖邦受到了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蒂的传统教育,他给学生上钢琴课时就是用的克莱门蒂的钢琴方式,同时他的发展也受到胡默爾艺术家的影响,以及莫扎特的钢琴技术。他指出巴赫和莫扎特是塑造他音乐前景的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肖邦的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 主要包括玛祖卡,华尔兹,夜曲,波多黎各,叙事曲,前奏曲和奏鸣曲,有一些仅在他去世后才出版。他在风格,音乐形式和技巧方面的创新,以及音乐与民族主义的联系在浪漫时期晚期和后期都是有影响力的。他也被誉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2.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有很多优秀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并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比如《夜曲》、《叙事曲》等。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钢琴独奏,但是他也写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几首室内乐,他的键盘风格非常个性化,而且技术上要求很高,他自己的演出因其细微差别和敏感度而被注意到。而肖邦的练习曲不仅技巧丰富多变,情感上也充满了内涵,所以笔者认为,十分具有深究价值的。
通常来说,一首练习曲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技巧进行通篇练习,在肖邦的时代之前,就有大量的这样的作品,肖邦通过巴赫、李斯特等人的影响,在技巧上进行升华,创作了肖邦式的练习曲,一共27首。在这里主要以OP.25 NO.1为例,研究练习曲的歌唱性与层次感。
二、肖邦练习曲的创作意义
练习曲在钢琴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 ,针对训练某一种技巧,比如针对练习左手跑动的OP.10 NO.12练习曲《革命》,再比如针对练习黑键的OP10. NO.5练习曲《黑键》等等,这些传统的练习曲都具备了当时19世纪之前的众多作曲家创作练习曲的共通点:技巧性。肖邦的练习曲带着个人的情感升华,在没有忽略技巧的前提下,融入了深刻的感情,将情感和技巧的融会贯通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创新性与统一性。所以很明显比之前的练习曲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突破。
在同时代除了肖邦、李斯特等,还出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作曲家,虽不及他们有名,却也是十分优秀的作曲家,比如车尔尼、克拉莫等。他们的作品对之后出现的肖邦、李斯特等有着很大引导作用,可以看到,无论是同时代还是后代的作曲家,都深受肖邦的影响,他不仅汲取了前辈们的丰富创作经验,还以十分优秀的印象对后辈们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演奏历代大师的作品以肖邦的练习曲作为过渡,造就了肖邦练习曲的辉煌,成为了肖邦作品里面的一颗闪亮的星星,虽然不是最难的练习曲,却是世人公认的第一练习曲。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对肖邦最中肯的评价,肖邦对于整个波兰来说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的范畴,他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名片与代表。
三、肖邦钢琴练习曲OP.25 NO.1的曲式结构与风格技巧的分析
(一)、背景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早期的作品,当时的肖邦已经在世人眼中初露锋芒,而音乐会练习曲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肖邦练习曲》(OP25NO.1)此曲名“牧羊人的笛子 ”,它的由来是源于肖邦告知学生的 一段创作背景 。肖邦曾对他的学生说“牧童因暴风雨的来临 ,避于安全的山洞中,外面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怀中的笛子,吹出优美 的旋律,我就是在这种幻想下而作的 ”。
(二)、曲式结构
这首练习曲的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整首曲子主要运用十六分音符写作而成,显得整首曲子十分的统一有序,形象鲜明并充满了特色。这首练习曲十分的注重情感的变化与表达,作曲家更是赋予了曲子一种极浪漫的格调,在和声运用上也有许多与传统不一样的突破。
练习曲一开始的呈示部是8+8小节的方整结构,第一乐句中,开始于降A大调主和弦,前四小节强调降A大调主音,使用主持续的和声进行方式如图。
第17小节到35小节位练习曲的中段,呈现的是一个展开型的乐段,中段可分为两大部分,17—25小节为第一部分,26—35小节为第二部分。
从36小节开始到曲终,鲜明的主题再现,再次出现降A大调调性,由减弱到减慢,最后到极安静的消失,旋律久久萦绕在心中,不能散去,使人流连忘返。
这个练习曲包括一个右手旋律和持续性的低音线,伴奏由分解和弦组成,由双手完成的内声部,通常为十六分音符。主旋律由右手在每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符上呈现,偶尔由内声部呈现旋律,独特的主题呈现在降A大调。
(三)、技巧与风格
在技??术上,该首练习曲十分需要灵活性和速度,良好的平衡性和手指与手臂的伸展,手腕也需要相对的放松,旋律线条应该明显,时而大气时而收拢,在乐曲的演奏中,我们的手指和手臂不能完全的放松,要略微松弛却有力量。 如同一个人在优雅的歌唱一般,左右手交相辉映。练习曲从44小节开始逐渐进入到尾声,由两个p到三个p,虽是弱奏,但同时也要保持颗粒性,所以最后这一段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术功底,需要控制好每一个音的松与紧,极弱的弹奏却又不失轻巧的音符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术。
在触键方面,整首练习曲也要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场景,从一开始的朦胧美,到最后的弱奏。而弹奏整首练习曲时,手指不能过度敲击琴键,手腕灵活婉转的同时,手指需要贴着键盘的小心下键,特别是最后的弱奏,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曾经说过 :“雪花飘落的声音是真正的弱奏。”由此可见真正的弱奏是多么的难求。
而在和声创作方面,肖邦遵循着古典和声体系的创作手法,很少采用复调手法,他用最基础的和声,去表达最复杂的情感,在原本的的和声体系基础上,加入了如同装饰音一样的出色之处,在古典中看见了创新,每一首钢琴练习曲都充满了
四、结语
肖邦的练习曲浪漫主义气息浓郁,音乐创作风格独特新颖,为浪漫主义晚期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首练习曲以其典型的风格,向我们诠释了肖邦练习曲的风格特征。舒曼曾评论了肖邦对这首练习曲的某些旋律有着一种微妙的强调。练习曲呈现的一个难点是内部旋律的表现,此外应赋有歌唱性,层次性,在演奏的同时,也要不断摸索与探寻,应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才能不断提高演奏者驾驭这首练习曲的水平,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12月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
【摘要】:《肖邦练习曲》以其困难、丰富且实用的特征著称,是练习技巧的完美教材之一。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世人称为“钢琴诗人”,用独具匠心的音乐理念为19世纪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领域。本文对肖邦生活的背景,创作的风格特征以及练习曲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以OP.25 NO.1为例,对这首练习曲的曲式分析及风格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技巧;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一、肖邦音乐的创作背景
1.音乐创作背景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是19世纪波兰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出生于波兰,在他七岁那年他开始了歌曲创作,1818年就登台演出了,在他短暂而又绚烂的人生里,他创作了很多颇具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
肖邦作为历史上颇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是波兰杰出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肖邦受到了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蒂的传统教育,他给学生上钢琴课时就是用的克莱门蒂的钢琴方式,同时他的发展也受到胡默爾艺术家的影响,以及莫扎特的钢琴技术。他指出巴赫和莫扎特是塑造他音乐前景的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肖邦的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 主要包括玛祖卡,华尔兹,夜曲,波多黎各,叙事曲,前奏曲和奏鸣曲,有一些仅在他去世后才出版。他在风格,音乐形式和技巧方面的创新,以及音乐与民族主义的联系在浪漫时期晚期和后期都是有影响力的。他也被誉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2.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有很多优秀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并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比如《夜曲》、《叙事曲》等。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钢琴独奏,但是他也写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几首室内乐,他的键盘风格非常个性化,而且技术上要求很高,他自己的演出因其细微差别和敏感度而被注意到。而肖邦的练习曲不仅技巧丰富多变,情感上也充满了内涵,所以笔者认为,十分具有深究价值的。
通常来说,一首练习曲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技巧进行通篇练习,在肖邦的时代之前,就有大量的这样的作品,肖邦通过巴赫、李斯特等人的影响,在技巧上进行升华,创作了肖邦式的练习曲,一共27首。在这里主要以OP.25 NO.1为例,研究练习曲的歌唱性与层次感。
二、肖邦练习曲的创作意义
练习曲在钢琴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 ,针对训练某一种技巧,比如针对练习左手跑动的OP.10 NO.12练习曲《革命》,再比如针对练习黑键的OP10. NO.5练习曲《黑键》等等,这些传统的练习曲都具备了当时19世纪之前的众多作曲家创作练习曲的共通点:技巧性。肖邦的练习曲带着个人的情感升华,在没有忽略技巧的前提下,融入了深刻的感情,将情感和技巧的融会贯通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创新性与统一性。所以很明显比之前的练习曲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突破。
在同时代除了肖邦、李斯特等,还出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作曲家,虽不及他们有名,却也是十分优秀的作曲家,比如车尔尼、克拉莫等。他们的作品对之后出现的肖邦、李斯特等有着很大引导作用,可以看到,无论是同时代还是后代的作曲家,都深受肖邦的影响,他不仅汲取了前辈们的丰富创作经验,还以十分优秀的印象对后辈们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演奏历代大师的作品以肖邦的练习曲作为过渡,造就了肖邦练习曲的辉煌,成为了肖邦作品里面的一颗闪亮的星星,虽然不是最难的练习曲,却是世人公认的第一练习曲。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对肖邦最中肯的评价,肖邦对于整个波兰来说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的范畴,他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名片与代表。
三、肖邦钢琴练习曲OP.25 NO.1的曲式结构与风格技巧的分析
(一)、背景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早期的作品,当时的肖邦已经在世人眼中初露锋芒,而音乐会练习曲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肖邦练习曲》(OP25NO.1)此曲名“牧羊人的笛子 ”,它的由来是源于肖邦告知学生的 一段创作背景 。肖邦曾对他的学生说“牧童因暴风雨的来临 ,避于安全的山洞中,外面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怀中的笛子,吹出优美 的旋律,我就是在这种幻想下而作的 ”。
(二)、曲式结构
这首练习曲的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整首曲子主要运用十六分音符写作而成,显得整首曲子十分的统一有序,形象鲜明并充满了特色。这首练习曲十分的注重情感的变化与表达,作曲家更是赋予了曲子一种极浪漫的格调,在和声运用上也有许多与传统不一样的突破。
练习曲一开始的呈示部是8+8小节的方整结构,第一乐句中,开始于降A大调主和弦,前四小节强调降A大调主音,使用主持续的和声进行方式如图。
第17小节到35小节位练习曲的中段,呈现的是一个展开型的乐段,中段可分为两大部分,17—25小节为第一部分,26—35小节为第二部分。
从36小节开始到曲终,鲜明的主题再现,再次出现降A大调调性,由减弱到减慢,最后到极安静的消失,旋律久久萦绕在心中,不能散去,使人流连忘返。
这个练习曲包括一个右手旋律和持续性的低音线,伴奏由分解和弦组成,由双手完成的内声部,通常为十六分音符。主旋律由右手在每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符上呈现,偶尔由内声部呈现旋律,独特的主题呈现在降A大调。
(三)、技巧与风格
在技??术上,该首练习曲十分需要灵活性和速度,良好的平衡性和手指与手臂的伸展,手腕也需要相对的放松,旋律线条应该明显,时而大气时而收拢,在乐曲的演奏中,我们的手指和手臂不能完全的放松,要略微松弛却有力量。 如同一个人在优雅的歌唱一般,左右手交相辉映。练习曲从44小节开始逐渐进入到尾声,由两个p到三个p,虽是弱奏,但同时也要保持颗粒性,所以最后这一段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术功底,需要控制好每一个音的松与紧,极弱的弹奏却又不失轻巧的音符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术。
在触键方面,整首练习曲也要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场景,从一开始的朦胧美,到最后的弱奏。而弹奏整首练习曲时,手指不能过度敲击琴键,手腕灵活婉转的同时,手指需要贴着键盘的小心下键,特别是最后的弱奏,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曾经说过 :“雪花飘落的声音是真正的弱奏。”由此可见真正的弱奏是多么的难求。
而在和声创作方面,肖邦遵循着古典和声体系的创作手法,很少采用复调手法,他用最基础的和声,去表达最复杂的情感,在原本的的和声体系基础上,加入了如同装饰音一样的出色之处,在古典中看见了创新,每一首钢琴练习曲都充满了
四、结语
肖邦的练习曲浪漫主义气息浓郁,音乐创作风格独特新颖,为浪漫主义晚期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首练习曲以其典型的风格,向我们诠释了肖邦练习曲的风格特征。舒曼曾评论了肖邦对这首练习曲的某些旋律有着一种微妙的强调。练习曲呈现的一个难点是内部旋律的表现,此外应赋有歌唱性,层次性,在演奏的同时,也要不断摸索与探寻,应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才能不断提高演奏者驾驭这首练习曲的水平,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12月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