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着社会环境和国人的生活。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生态问题,是摆在国家和每个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中,包含着很多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当代的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将简要阐述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代生态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生态伦理思想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国家对生态问题日益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十三五规划也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人类到底该和与自然相处,如何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这是关系人类乃至整个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曾经涌现出很多伟大的先哲,他们超越时代,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给我们当今的生活很多的启示。老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老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将一生的思想汇集在《道德经》一书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过去,在老子的思想进行解读时,我们习惯从政治角度、宗教角度进行阐释,然而笔者认为,老子的思想中,同样包含着很多生态伦理之道。
一、道生万物,树立平等的生态观
《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人同样是由道衍生而成,因此,人跟自然界中的万物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当今生态问题之所以愈发的严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尊重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尊重自然界。人类主观的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认为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可以肆意的改变这个世界,肆意的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甚至是生命。为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大自然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很多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走向灭绝,这都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要真正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只有树立万物平等的生态观,才能达至天人合一。
二、道法自然,树立无为的生态观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重要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之道行事,不要对自然进行强加的干涉和破坏。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在自然面前,人类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些肆无忌惮,开始更多地按照主观意愿去改造自然,因此,我们看到了围湖造田,填海建楼等等,然而人类在创造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破坏。道法自然,代表了老子“无为”的思想,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不能根据自己的主管意志去盲目的改造自然。近年来,国家开始有意识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这都体现了一种无为的生态观,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知足寡欲,树立发展的生态观
老子的思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老子不否认人的正常欲望,但是却认为人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要远离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和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自然之道倡导“损有余而补不足”。然而,当今社会,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的已经够多,但是人类贪婪的欲望却似乎永无止境,对自然过度索取的现象比比皆是,过度的开采、过度的砍伐、过度的排污等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常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为子孙后代着想,保证人类,保证我们这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四、天网恢恢,树立和谐的生态观
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天网下的万物是彼此关联、互为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生态系统就是一张天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彼此影响和关联的,甚至互为依存的条件,只有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平衡,和谐共存,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一直认为自身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万物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也遭到了自然的惩罚,比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等等。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万物,离不开自然,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老子的思想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关于生态伦理的闪光点,这些思想的结晶,对于当代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而言,应该认真学习并传承伟大先哲的思想,努力去探究生态之道,去开辟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敏.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6(03).
[2]牛冠恒.《老子》生态伦理思想探微[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3]潘淑鸿.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4]朱鹏,郑中伟,于新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科技视界.2013(14).
关键词:老子;生态伦理思想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国家对生态问题日益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十三五规划也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人类到底该和与自然相处,如何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这是关系人类乃至整个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曾经涌现出很多伟大的先哲,他们超越时代,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给我们当今的生活很多的启示。老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老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将一生的思想汇集在《道德经》一书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过去,在老子的思想进行解读时,我们习惯从政治角度、宗教角度进行阐释,然而笔者认为,老子的思想中,同样包含着很多生态伦理之道。
一、道生万物,树立平等的生态观
《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人同样是由道衍生而成,因此,人跟自然界中的万物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当今生态问题之所以愈发的严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尊重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尊重自然界。人类主观的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认为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可以肆意的改变这个世界,肆意的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甚至是生命。为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大自然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很多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走向灭绝,这都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要真正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只有树立万物平等的生态观,才能达至天人合一。
二、道法自然,树立无为的生态观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重要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之道行事,不要对自然进行强加的干涉和破坏。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在自然面前,人类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些肆无忌惮,开始更多地按照主观意愿去改造自然,因此,我们看到了围湖造田,填海建楼等等,然而人类在创造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破坏。道法自然,代表了老子“无为”的思想,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不能根据自己的主管意志去盲目的改造自然。近年来,国家开始有意识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这都体现了一种无为的生态观,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知足寡欲,树立发展的生态观
老子的思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老子不否认人的正常欲望,但是却认为人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要远离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和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自然之道倡导“损有余而补不足”。然而,当今社会,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的已经够多,但是人类贪婪的欲望却似乎永无止境,对自然过度索取的现象比比皆是,过度的开采、过度的砍伐、过度的排污等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常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为子孙后代着想,保证人类,保证我们这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四、天网恢恢,树立和谐的生态观
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天网下的万物是彼此关联、互为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生态系统就是一张天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彼此影响和关联的,甚至互为依存的条件,只有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平衡,和谐共存,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一直认为自身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万物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也遭到了自然的惩罚,比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等等。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万物,离不开自然,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老子的思想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关于生态伦理的闪光点,这些思想的结晶,对于当代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而言,应该认真学习并传承伟大先哲的思想,努力去探究生态之道,去开辟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敏.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6(03).
[2]牛冠恒.《老子》生态伦理思想探微[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3]潘淑鸿.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4]朱鹏,郑中伟,于新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科技视界.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