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了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现状,针对如何提升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改革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就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措施探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求中专教育既能够满足建筑类专业化的需求,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建筑类专业中专生素质拓展和适应岗位群变化的需要。因此,建筑类专业中专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筛选基础性的具有再生潜力的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求建筑类专业中专教育在保持中等教育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建筑类职业的特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中专技术教育必须把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必须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实践教学,通过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定岗锻炼等途径,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就业。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改革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就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促进职业素质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对受教育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摆正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观念将学校看成是培养人的地方,突出了教育者“施与”的作用。它没有看到学生缴费上学,他有权享受与所缴费用相当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学校与教师就必须提供学生所需求的这种服务。这样,变培养为服务就成为可能。就学校层面看,学生的建设和贡献,推动了学校的兴旺和发展。因此,中专教育要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二)转变“后进生”
中专学校学生,厌学逃学、翻墙外出、通宵上网、吸烟滋事等多有发生,对这样的“問题学生”,通常的做法不外乎谈心感化、教育批评,进而纪律处分直至一开了之。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转化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要在感情上温暖他,人格上尊重他,目标上开导他,专业上激励他,给学生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
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改变 “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老师要提高教学服务质量。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睡眠好;办好食堂,让学生饮食好;管理好公物,让学生生活好;提供充分条件,让学生学习好;支持和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情操陶冶好。
(四)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坚持开展专业月赛和学期技能达标活动,举办一年一度大型技能节,运动会,“五四”、元旦等文艺汇演,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发挥专业特长走上街头为民服务,鼓励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五)创设机会赞美与激励学生
鼓励教师努力寻找学生的长处。在班级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某同学找优点,汇集起来就有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在同学们眼里,他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止住了自暴自弃,争取每一天都过的精彩。召开表彰大会,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表彰,在校园网、校报和橱窗上刊登事迹。还可设一些进步奖,用以表彰那些单科成绩或品德上有重大进步的学生。中专学生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接受学校领导为他佩带奖牌,这种形式的感召力量比说教强一百倍。
二、提高师资素质
(一)提高教师品行素质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教师的思想品质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的造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要精通“专业”,并涉猎相关领域,及时补充更新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身体力行。
(二)提高师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除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主要是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要求教师:①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知识积累,使自己率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②要做到文理兼通,具有广博坚实的文理科基础知识。③要利用现代媒体实现教育,科研活动的手段现代化,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能力结构:①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除有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本专业的活动能力,特别是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动态的能力。②要有就业指导能力,教育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动手能力强应是中专教师特有的素质,现代教育需要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学生的纽带,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反映了这个学校的基本面貌,直接影响整个学校工作的运转效率。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为合格人才,班主任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们如何选拔班干部的技能、培养良好班风的技能、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班级教育工作的技能、联系科任教师及家长的技能、考核评定的技能、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等。
班主任要形成自觉的“师爱”,“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师爱”具有职业性、原则性、广博性。一般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同情、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师爱”的心理功能主要有激励(促进)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引导功能。使学生在“师爱”中健康成长。
三、改革教学计划
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制定中专教学计划时,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遵循中专教育数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出中专的本质特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努力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素质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
根据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義,结合中专的本质特征、培养目标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按照制定与优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教学计划中局部与整体、理想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和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计划的结构设计。
中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含着理想化目标与条件制约性实施这一矛盾。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如教学计划中提出的精简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将会受到诸如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学习条件、教学手段和图书资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改变现有客观条件,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还有很多社会性的工作必须依赖于全社会的改革。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优化,应实事求是,符合现实,适度超前但不可太理想化,应定期保持对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
四、完善实践教材
推行素质教育,实践教材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专学校所用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单一,固定死板,内容陈旧。教材仍把知识的讲授放在首位,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没有考虑接受知识的群体--学生情况。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而这些知识内容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或欠缺的,教材没有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没有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要组织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对一些与生产实际联系不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进行删减,相关课程合并,突出专业实用性。加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视听形象化教学,在车间、在工地进行实习教学,使学生听了懂,学得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优化课堂教学
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可以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把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从仅仅“教会”学生转向同时指导学生自己“会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靠包办式来教会学生,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中专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改变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克服一个个疑难问题,从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列举工程实例来阐明专业理论,变抽象的理论为形象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并能举一反三。
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选问题讨论式教学。学生要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知识的认知与获取知识方法的讨论都应是学习的内容,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推行教学上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力争使学生的学习能展现个人的特点。
六、加强实践训练
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是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领学生深入车间、工地,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生活,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受动性,依存性和模仿性的弊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个性、创造思维与探索学习的能力。
中专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中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案中要有技能训练环节,以保证技能要求、技能标准得以落实。技能标准是要通过教学条件和教师行为来实现的,为此,学校应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完善实验设备。学生在实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练习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提高。
七、美化校园环境
美好的校园环境对推行素质教育起着良好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环境的优劣,教育水平的高低,校风,校纪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谐鲜活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在学习上,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平时的测试应由易到难,尽可能让学生感受成功。在专业技能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比赛,奖项力求多,让学生在获奖的喜悦中再攀新高。
中专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校园闭路电视教育系统和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让学生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身在学校,心怀天下。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书写时事短评,拓展心灵的空间。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广播台、团报、校刊等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还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素质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汇报、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煅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八、开展就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中专学校的特色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将创业教育与实习基地,生产,经营,销售等相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尝试,感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在经受挫折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及时调整心态,磨练创业意志,提高耐挫能力。中专生不同于一般中学生就在于他们的职业性。中专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作准备的过程,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中专生格外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纪律,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目标是使中专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激发就业、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
刘道南男(1953- ),大学本科,高级讲师。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措施探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求中专教育既能够满足建筑类专业化的需求,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建筑类专业中专生素质拓展和适应岗位群变化的需要。因此,建筑类专业中专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筛选基础性的具有再生潜力的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求建筑类专业中专教育在保持中等教育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建筑类职业的特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中专技术教育必须把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必须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实践教学,通过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定岗锻炼等途径,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就业。
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改革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就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促进职业素质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对受教育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摆正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观念将学校看成是培养人的地方,突出了教育者“施与”的作用。它没有看到学生缴费上学,他有权享受与所缴费用相当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学校与教师就必须提供学生所需求的这种服务。这样,变培养为服务就成为可能。就学校层面看,学生的建设和贡献,推动了学校的兴旺和发展。因此,中专教育要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二)转变“后进生”
中专学校学生,厌学逃学、翻墙外出、通宵上网、吸烟滋事等多有发生,对这样的“問题学生”,通常的做法不外乎谈心感化、教育批评,进而纪律处分直至一开了之。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转化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要在感情上温暖他,人格上尊重他,目标上开导他,专业上激励他,给学生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
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改变 “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老师要提高教学服务质量。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睡眠好;办好食堂,让学生饮食好;管理好公物,让学生生活好;提供充分条件,让学生学习好;支持和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情操陶冶好。
(四)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坚持开展专业月赛和学期技能达标活动,举办一年一度大型技能节,运动会,“五四”、元旦等文艺汇演,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发挥专业特长走上街头为民服务,鼓励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五)创设机会赞美与激励学生
鼓励教师努力寻找学生的长处。在班级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某同学找优点,汇集起来就有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在同学们眼里,他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止住了自暴自弃,争取每一天都过的精彩。召开表彰大会,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表彰,在校园网、校报和橱窗上刊登事迹。还可设一些进步奖,用以表彰那些单科成绩或品德上有重大进步的学生。中专学生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接受学校领导为他佩带奖牌,这种形式的感召力量比说教强一百倍。
二、提高师资素质
(一)提高教师品行素质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教师的思想品质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的造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要精通“专业”,并涉猎相关领域,及时补充更新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身体力行。
(二)提高师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除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主要是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要求教师:①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知识积累,使自己率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②要做到文理兼通,具有广博坚实的文理科基础知识。③要利用现代媒体实现教育,科研活动的手段现代化,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能力结构:①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除有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本专业的活动能力,特别是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动态的能力。②要有就业指导能力,教育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动手能力强应是中专教师特有的素质,现代教育需要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学生的纽带,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反映了这个学校的基本面貌,直接影响整个学校工作的运转效率。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为合格人才,班主任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们如何选拔班干部的技能、培养良好班风的技能、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班级教育工作的技能、联系科任教师及家长的技能、考核评定的技能、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等。
班主任要形成自觉的“师爱”,“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师爱”具有职业性、原则性、广博性。一般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同情、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师爱”的心理功能主要有激励(促进)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引导功能。使学生在“师爱”中健康成长。
三、改革教学计划
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制定中专教学计划时,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遵循中专教育数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出中专的本质特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努力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素质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
根据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義,结合中专的本质特征、培养目标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按照制定与优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教学计划中局部与整体、理想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和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计划的结构设计。
中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含着理想化目标与条件制约性实施这一矛盾。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如教学计划中提出的精简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将会受到诸如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学习条件、教学手段和图书资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改变现有客观条件,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还有很多社会性的工作必须依赖于全社会的改革。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优化,应实事求是,符合现实,适度超前但不可太理想化,应定期保持对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
四、完善实践教材
推行素质教育,实践教材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专学校所用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单一,固定死板,内容陈旧。教材仍把知识的讲授放在首位,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没有考虑接受知识的群体--学生情况。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而这些知识内容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或欠缺的,教材没有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没有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要组织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对一些与生产实际联系不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进行删减,相关课程合并,突出专业实用性。加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视听形象化教学,在车间、在工地进行实习教学,使学生听了懂,学得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优化课堂教学
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可以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把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从仅仅“教会”学生转向同时指导学生自己“会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靠包办式来教会学生,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中专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改变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克服一个个疑难问题,从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列举工程实例来阐明专业理论,变抽象的理论为形象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并能举一反三。
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选问题讨论式教学。学生要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知识的认知与获取知识方法的讨论都应是学习的内容,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推行教学上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力争使学生的学习能展现个人的特点。
六、加强实践训练
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是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领学生深入车间、工地,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生活,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受动性,依存性和模仿性的弊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个性、创造思维与探索学习的能力。
中专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中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案中要有技能训练环节,以保证技能要求、技能标准得以落实。技能标准是要通过教学条件和教师行为来实现的,为此,学校应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完善实验设备。学生在实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练习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提高。
七、美化校园环境
美好的校园环境对推行素质教育起着良好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环境的优劣,教育水平的高低,校风,校纪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谐鲜活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在学习上,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平时的测试应由易到难,尽可能让学生感受成功。在专业技能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比赛,奖项力求多,让学生在获奖的喜悦中再攀新高。
中专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校园闭路电视教育系统和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让学生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身在学校,心怀天下。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书写时事短评,拓展心灵的空间。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广播台、团报、校刊等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还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素质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汇报、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煅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八、开展就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中专学校的特色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将创业教育与实习基地,生产,经营,销售等相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尝试,感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在经受挫折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及时调整心态,磨练创业意志,提高耐挫能力。中专生不同于一般中学生就在于他们的职业性。中专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作准备的过程,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中专生格外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纪律,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目标是使中专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激发就业、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
刘道南男(1953- ),大学本科,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