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习题“思维”资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四季》是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科书(中度)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课文生动有趣,草芽、小鸟、青蛙、荷叶、稻穗、雪人是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东西,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根据中段智障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将阅读和理解、应用句式作为重点,并将后者加工成口语交际表演作为难点。通过阅读和说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本堂课
期刊
学会阅读是人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需。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语文教育界已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这离不开阅读策略的习得与运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修订2001版《课标》的基础上,确定语文学习总体目标之一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种独立阅读能力,便是学
期刊
《我要的是葫芦》选自人教版二上第四单元。本文要写的字共有8个,分别是“每、言、治、棵、挂、哇、怪、慢”。针对二年级写字教学以写好偏旁和部件为主的年段重点,笔者将本课的写字教学安排在两个课时三个环节中落实。为了让写字指导更有效,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第一课时中着重指导“挂和哇、言和每”的书写,同时带出“蛙、娃、洼、佳、桂”等字的识写。  【教学片段】  1.发现共同点,带识同类字(4分钟)  师:小
期刊
比喻句的教学容易出现公式化、枯燥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笔者对低段比喻教学作了尝试,发现可“分步训练,层层推进”。  一、 了解比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从作用来分,“比喻”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低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比喻的初步认知,是学习比喻的第一步。  (一) 借助图片读懂“说理性”比喻  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
期刊
【课堂实录】  一、 认识“皿字底、四点”,激发兴趣,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师(出示幻灯片):瞧,我带来了一位朋友,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一只酒杯。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它的模样变了,谁能认出来?  生:我觉得这很像一个小女孩,上面就是她的两根小辫子。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惜没猜对!再看!(出示幻灯片)  生:亚。  师:都猜是亚,来看看谜底到底是什
期刊
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一线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要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要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数学教材、研究学生以及研究教师本身,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应自身的思维方式,尊重自我的情感意愿,探索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在数学活动中其知识与思维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笔者以为计算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
期刊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如何引导学生“由曲变直,无限细分”是本课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抓住“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四个环节是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期刊
《认识东、南、西、北》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会在现实的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的三个方向;2 通过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次教学时,笔者认为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
期刊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所以概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那么什么是随机观念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会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二是理解大量重复实验时呈现一种规律性,也就是频率稳定于概率。下面笔者以五下“可能性大小”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学生随机概念的培养。教材选择了掷硬币的实
期刊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平均数”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技能,具有了学习简单平均数计算的基础。  《平均数》作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的常客,不少名师都曾演绎过这节课。因此正式设计前,我们就在思考:想要突破必须从新的角度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