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一个顽劣的文人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文道: 主持人、文艺评论家,在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和顾问之职,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
  顽劣中的异样成长
  1970年,梁文道出生于香港,他说自己是上帝送给人间的礼物,因为那天是西方的“礼物节”,人们会在这天打开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四个月大时,因为父母要外出工作,便将他送到了台湾的外公家。
  对于父母都不在身边的日子,梁文道不觉得那是缺憾,却用“好自由”来形容他的童年。“我是老人家的开心果,老人家是我的守护神,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
  儿时的梁文道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抓鱼打鸟爬墙头,撬门开锁摘水果,什么都会。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撬开一个部队的仓库,偷出子弹壳和木头,自己做枪玩;他们剪下有一个房间那么大的气象气球做成弹弓打鸟玩。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为了让喜欢四处闯祸的梁文道安分下来,外公经常泡一壶茶,然后摇着蒲扇给他讲《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四书》等名著。每每此时,他总是能安静一下午,也省去了外公带着他四处赔礼道歉。那时,祖孙俩就有个约定,只要没人来家里告状,外公就会给他讲一下午故事。日子久了,外公的那些名著被掏空了,于是戏迷外公便把京剧里的名段编成故事说给他听,杨家将、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的故事,成了梁文道最早的文学启蒙。
  好不容易到了上学的年龄,外公将他送到一所教会小学读书。那所教会小学的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二三年级时,老师要求学生轮流分组当小老师来教其他的孩子,老师们从旁边协助。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学生自我学习,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高年级,老师还经常跟学生们讨论哲学上的问题。梁文道的语文基础和思辨能力都得益于那个时期。
  梁文道初中时是一个坏透的学生,成绩差,脾气差,非常反叛,就算生病住进了医院,也还是停不下来。他会趁同房病人入睡后在病人的嘴上抹牙膏;将病历剪成细条,再用止血钳夹在医生的白大褂后面,医生去给病人做手术时就拖着长长的“尾巴”……这些恶作剧都让他莫名其妙地很开心,或许冥冥中也注定了他的将来没有寻常路可走。
  反叛不羁的得失
  初中毕业后,梁文道从台湾来到香港,他的反叛性格没有一点收敛,反倒更加凸显出来。17岁那年,他在应付会考的同时,给《信报》的文化版撰写剧评,由于观点独特,时常挑起两方拥趸间的口水仗,他自乐在其中,他那时就认为观点是要在辩论中才能明晰的。会考临近时,梁文道还欲罢不能地写着剧评,他说:“并不是因为写作特别有魔力,而是不吐不快,想通过文字宣泄自己的意见,写作是我逃离学校和制度生活的一个出口,有了这个出口,我才能感到快乐。”
  叛逆青年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总是喜欢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梁文道最经典的一件事,莫过于读大学一年级时,为了抗议当局的一项决议,竟在维园的民主艺坛中脱下裤子坐在痰盂上跟警察对峙。二十多年后回看这一脱,他还是会大笑着说:“做得不错!这是一件需要勇气去做的事,当初我并没想过要脱裤子,但在那时那地,那种行为却是十分自然的。对于当年十几岁的我来说,那一刻能有这般冷静和周密的思考去做一件反映个人意见的事,我至今仍感觉很骄傲,换成今天的我,未必做得到。”
  离经叛道的梁文道曾一度希望自己将来能够走学术路线,却又矛盾地认为读不读大学是无所谓的事,所以他的功课十分松散,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后来,因为他的笔风犀利,见解独到,虽然成绩平平,却仍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亲笔写的推荐信,奇迹般地进入哲学研究院做研究生兼助教,似乎连上天都有意将他重新扶上人生正轨。
  考入哲学研究院后,梁文道依旧不改自己的玩世不恭。功课只是浮云,他的精力都在写作上,以至于将两年的课程拖成了四年,挨到最后一刻,又因为经常外出工作,始终无法完成毕业论文而无果。有人问他觉得遗憾吗?他却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因为我从中认清自己两个缺点,一是野心太多,我想做的事情太多,可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二是缺乏纪律,纪律对学术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在这方面却很差。”
  二十岁前的梁文道写书评比较多,推崇先锋和边缘艺术,喜欢用激烈的语调来抨击他看不惯的一切人和事。二十岁后,他从谈艺术转为谈文化现象。他一直对政治很感兴趣,热衷写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的文章。
  多重身份的转换
  2009年,梁文道成为香港商业电台的台长。从那时起,他的身份开始以几何的形式分裂。上午,他会坐在办公室制定节目方针,加减他认为受听众欢迎或吸引不到广告的节目的播出时长;午饭时分,他的身份变成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锵锵三人行》的主持,利用短短两小时的时间完成直播工作;晚上回到家中,他一边听音乐,一边为《信报》和《明报》的专栏版埋头笔耕;星期日晚,他再次现身香港商业电台,身份由台长变为《打书钉》节目的主持人,用话筒教大家看书之道。
  然而,他扮演的人生角色还远远不止这些,1998年起,他开始涉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参加实验剧场的编导演,行为艺术创作及视艺展览策划等;在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当客席讲师;除以上角色,他还同时担任着绿色和平董事、牛棚书院院长、艺术发展局顾问等头衔。
  梁文道希望通过传媒的巨大力量,为香港和内地做点事。2009年,梁文道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文集《常识》,是他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文字汇集,谈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社会诸多方面,文字风格犀利,论述简洁有力而又一针见血,文字有阅读快感又催人深思。他在书序中写道:“就像书名一样,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例如,评论三聚氰氨毒奶粉事件,大家爱用时髦的词‘企业责任’,很多学者都在反复强调西方的企业责任。而我则说这是做人的责任,不是做企业。今天的中国,有时候常识的缺失很严重,大家把东西讲得太高深了,这个高深有时是一种掩饰。其实,人家西方企业责任谈的是生产过程怎么样不污染环境,从来不讲别往食物里添毒,这难道不是一个常识吗?”
  作为一名跨媒体的文化人,梁文道每日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从没见过像他这样消耗生命的人。”他的朋友、香港传媒人潘诗韵说。梁文道却一点也没有停下来或者慢下来的意思。“我觉得我会死得很早,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干而且能够干的。一个人越界越多,他的能量就越大。有些人可能很好奇,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答案是:你做的事越多,你能做到的事就越多。”
  亦敌亦友的辩证
  2012年,梁文道有过两次短期出家,在寺院里剃了头发,换上袈裟,呆上十天八天。在没有电脑,不能发电邮,没有手机,要静语不准说话,不能看书,不看电视、报纸,停止跟外界的一切联系的状态下,他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一天到晚坐禅,过午不食。他感觉很清静,也很舒服。
  梁文道把生活当作道场来修行,理论上如此,做到很难。比如说,做文化评论的人,由于观点的不同,难免要与其他人辩驳,辩驳激烈起来有时就变成了吵架。年轻时,梁文道会在这种吵架中感到快乐,但现在他却以一种修行的眼光来看待。有一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假如有人在万人集会的场合公开辱骂我,批评我,那么我当恭敬向他行礼,视其为最珍贵的佛友”。古书上说的道理换作当代,等于在网上被人公开辱骂,那你应该视其为友。梁文道是这样理解这段话的:“首先他骂我可能是对的,我有一个反省的机会;第二,就算他骂的不对,他在侮辱我破坏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这有助于减低我的傲慢之心和对自我的过分执著,所以他是我的友,我心里面应该恭敬地对待他。”
  现在回首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梁文道比过去要豁达了许多,但他说自己依旧对年轻时的不羁感到无悔:“正是有了那时的不羁,才有了现在与旁人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感受生活,总体上说,我是一个顽劣的文人。”
  编辑 钟健
其他文献
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查理,特别抑郁,特别不开心;小的叫汤姆,凡事充满想象力,凡事快乐。圣诞节到了,夫妇俩商量着给孩子买礼物。丈夫说:“这次得给查理买个出奇好的,让他明白什么叫开心!”妻子说:“好,那也得给那个凡事开心的汤姆一个打击,让他明白世界并不是时时都美好的。”到了圣诞节那天,爸爸拿出了一个大礼物送给查理,查理拆开一看,是一辆崭新的山地车,查理说:“太不好了,爸爸,外
期刊
让眼睛放松  那晚,我在快餐店吃完饭,刷了一会微博,觉得眼睛很累,想到微博上说的让眼睛放松的方法,于是便试一试:先把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捂住眼睛,放松,脑袋放空,什么都不想,持续五分钟。五分钟之后,把手放开……天哪!桌上的手机没了。  私房钱  狗在花园大哭,猫问它为什么这么伤心,狗说:“考古学家在主人的花园里发现了大量生物骨头,说可能是史前生物留下的!”  猫:“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怎么这么伤心?
期刊
在全球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在抱怨工资太少,呼喊着涨工资。可2012年年底,新西兰却有几千人联名开展了一场减薪运动——他们主动向政府请愿,希望自己的工资能低于法定工资。2013年8月,这场耗时大半年、轰轰烈烈的减薪运动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何呢?  老板流行克扣工资  2011年10月,一名叫周宏的厨师,在新西兰一家餐厅打工八个月,不仅没拿到一分钱工资,还倒贴给老板两万新币。  
期刊
睡梦之中,我被电话惊醒。  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问我:“你认不认识XXX,我想把他摆平。”  于是我就一惊,这么好的世界,你玩什么摆平?睡意全无,慢慢细问,才知不是黑社会的火并,而是想送点礼给他女儿的班主任,因为他女儿想得到一个班主任才能决定的奖项。  靠在床上,心绪翻飞,我突发奇想,想盘点一下过去一年我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人,说一说要求我帮他们摆平的电话和来访:  堂弟驾车撞了人,案子到了法院,无
期刊
荒诞的请假理由  在美国人的内心深处,生来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享乐。对于工作,许多美国人非常讨厌,因此,即使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他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来逃避。请假,就是最好的逃避途径。  家里有什么大事,当然要请假。但家里没什么大事,又想在家睡个懒觉,或者开车去湖边钓鱼,就得找个别的理由来请假了。  我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邮电局技术部工作。这是份极清闲的工作,主要是维护邮电局的电脑系统,每天的工作
期刊
时下,广场舞在各个城市风靡盛行,可播放舞曲所产生的噪音令人苦不堪言。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一些人无奈之下采取暴力手段制止。岂料,这种解决方法,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怒砸音响设备,被判民事赔偿  不知从何时起,每天一大早或晚上七点以后,严志高家楼下的小区广场便会响起《最炫民族风》的强劲节拍,上百名广场舞爱好者挥汗起舞。而高达90分贝的噪音,却让严志高烦不胜烦。由于屡劝不止,甚至参与者越来越多,时间
期刊
提到去银行办理业务的艰辛,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鸣。随着4G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移动设备来处理以前需要到银行网点排队才能完成的业务。于是,手机银行APP开始成为各大银行必争的阵地,作为网银的补充和延伸,手机银行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PP模式更卓越  比较流行的手机银行模式包括STK、WAP和APP。STK方式需要将客户的手机SIM卡换成存有指定银行业务程序的STK卡
期刊
时下,“生二胎”已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由于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危机,近些年国家逐步放宽了二胎生育政策。这对渴望再要个孩子的广州女白领谭丽芳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她和丈夫是“双独子女”,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可当夫妻俩去街道办办理生二胎手续时,却遭到了拒绝,原因竟是谭丽芳的父亲曾婚外生育了一儿一女,她不属于“独生女”!谭丽芳惊闻此事后,一纸诉状将街道办告上了法庭……  惊闻父亲婚外生子  20
期刊
撒娇支付是一种时尚的销售模式,最初源于日本,当时某内衣品牌为吸引顾客,推出一项服务:女性可以在其网站上挑选喜爱的商品放入“撒娇购物车”,填写自己的收件地址和男朋友的邮箱,对方收到邮件后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付款。近年来,国内一些购物网站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业务。然而,这种创意销售方式,在兰州竟引发了一起血案……  “撒娇支付”拉近与上司的关系  2012年12月,兰州某大学大四女生李颖终于找到一个实习
期刊
风雨·经历  八月的长白山,正值雨季。当地人喜欢用变化莫测来形容山里的气候:山腰处晴空万里,山顶阴云密布;刚刚骄阳似火,一朵云飘来,顷刻间大雨倾盆……  从敦化乘大巴去二道白河的路上,便是一路豪雨。上山的当天早上,天空阴沉着,似乎随时都能给你点脸色。来到山脚下时,还没下雨,当乘坐景区大巴来到半山腰时,雨便紧了起来。  在大巴车上加了厚衣,又套了雨衣,这才下车。然后排队换乘面包车继续上山。这时雨已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