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既是减轻学生生理表象的负担,也是舒缓学生心理层面的压力,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通过教师预做评估作业总量、家校协同监控作业时长来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数学作业质量的创新增效举措有:渗透文化,让数学作业更有高度;融入生活,让数学作业更有温度;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更有维度;合理分层,让数学作业更有梯度;突出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深度;关注情感,让数学作业更有态度。
  关键词:“双减”;减负;增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除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布局、通力协作外,一线学科教师践行科学规划、切实让作业减负,成为“双减”政策顺利落地的重要一环。
  数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用数学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形成理性思维,发展创造力,促进全面持续发展,有关键的作用。适当的数学训练是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而近年来,受教育中的盲目攀比、过度拔高等短时化的理念裹挟,过量、过难的数学作业已成为小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结合学科特征,合理设计数学作业,实现减负、增效,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的内涵和目标
  (一)内涵解读
  《意见》中对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出了五条建议,分别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以及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全方位理解并实施小学生作业“减负”。
  针对数学学科,所谓“过重作业负担”,一方面是作业较多,教师希望利用“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熟能生巧;一方面是作业较难,各种“精英”思潮影响下,教师过分拔高作业难度,并要求所有学生,甚至是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齐步”发展。
  因此,“减负”既是减轻生理表象的负担,帮助学生从牺牲玩耍、睡眠的“刷题”困境中解脱出来,也是舒缓心理层面的压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而谋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目标展望
  《意见》中明确目标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应该有这样的目标展望:
  1.回归快乐学习状态。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网络较为清晰,抽象程度不高。减少过重、过难的数学作业,适量布置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将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四基”“四能”,同时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追求作业数量、难度带来的恐惧感和厌恶感,重拾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发现数学真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质量的数学作业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语言的培养、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等。而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有了更多亲近自然和进行社会实践的时间,有了发现兴趣和发展特长的精力,这也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追求的自我实现。
  3.形成良性教育生态。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摒弃固化的作业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使得数学教育真正成为富有生命力、具有生长力的教育。并以此关键学科的作业变革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扭转片面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环境,进而形成良性教育生态。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举措
  (一)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过重的作业负担会引发学生生理上的疲劳感和精神上的压迫感,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是小学作业布置的首要标准。《意见》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阶段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数学是小学主干学科,数学作业是小学生课后作业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有效控制数学作业量,以達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同时不会增加学生身心负担呢?
  1.教师预做,评估作业总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明确作业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数学学科的作业,机械性地重复会引发学习上的适得其反,“适量”才应是数学作业的最好配置。因此,教师需精心筛选题目,防止出现诸如“第××页至第××页、第××题至××题”这样粗放型的作业布置。教师可模拟中等学生水平预做学生作业,一方面可以较为精准地以时长把握总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筛选题目和规划作业设计。
  2.家校协同,监控作业时长。
  数学学科因其自身特征,学生的发展水平有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便教师预估作业总量,班级学生完成时间往往也存在一些差别。因此,除了教师预估作业量外,家长也需要支持与协同,坚持反馈学生作业用时(可使用类似表1的作业完成情况记录表)。教师则可以根据班级数共用时备注据评判学生学习效果,适当调整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并针对个别用时过长的学生,量身定制作业,暂时、适当降低要求,确保托底训练,真正实现人人获得适合的数学发展。
  (二)创新增效,提升数学作业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表象上是减少课后作业量,究其本质则是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益和价值,即用优化的设计代替“过量的负担”,事半功倍。而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数学作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优质巩固和延伸?笔者有这样一些思考。
  1.渗透文化,让数学作业更有高度。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力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挖掘人文资源,渗透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数学文化,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涵养数学精神。
  例如,《圆柱和圆锥》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
  阿基米德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按照他的生前遗愿,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了一个“圆柱容球”的几何图形。为什么阿基米德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圆柱容球呢?这是因为在他众多的科学发现中,以圆柱容球定理最为令他满意。
  如图1,当圆柱容球时,球的直径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相等,此时球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1)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2)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厘米,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3)判断:圆柱容球时,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4)你还能发现什么结论吗?
  该项作业以“圆柱容球”这一经典几何模型为载体,由特殊到一般,由封闭到开放,既巩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等相关知识,又加强了学生数学阅读、逻辑思维及数据运算等能力,并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数学问题,体验由已知探寻未知的发现之旅,体现了丰盈的文化内涵。
  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欣赏各式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体会数学之美,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引发转化思想,由“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
  2.融入生活,让数学作业更有温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感性的阶段。数学教学中融入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对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经验积累、提升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交汇处设计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经历和体验,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由于现代电子支付手段盛行,学生使用人民币的活动经验积累明显不足,对“元、角、分”内容的代入感不强,学习难以深入。为此,《元、角、分》一课教学后,让学生完成如下生活作业:
  請同学们开启采购体验模式!(1)完成《采购记录单》(如图2);(2)结合自己的采购经历,谈一谈你的感受。
  该项作业刻意引导学生回归传统交易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采购行为用数学语言进行记录,完成数学抽象;并通过大量的实践,熟练利用“元、角、分”相关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应用于生活,进而形成一个“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闭环;最后,还引导学生探讨采购经历,对比支付手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体会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革。
  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记录一日活动起始时间,并谈一谈你的时间管理”“调查本班同学身高,并制作图表加以分析”等。
  3.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更有维度。
  传统的数学作业以书面作业居多,形式比较单一。这样的作业,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单一的训练也无法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目标。因此,教师需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形式多样且针对不同智能发展的作业。通过与各种训练方式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促进学生持续和全面的发展。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前,让学生完成如下作业:
  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找到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
  画一画:选取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分别画出它们的各个面。
  做一做:请用卡纸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说一说:观察你的作品,说一说有哪些发现。
  算一算:算出你的作品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卡纸。
  议一议: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吗?在这6个长方形中,是否可能只有1个正方形?只有2个呢?只有4个呢?都是呢?
  该项作业围绕学习目标,以找、画、做、说、算、议等多元化感官活动代替条目式的知识点罗列和枯燥的计算,促使学生丰富经验积累的同时,从多个角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达成自主探究,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步增长。
  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认、填、比、作,学习扇形统计图”等。
  4.合理分层,让数学作业更有梯度。
  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模式以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数学教育的目标从来不是实现所有学生均衡、同步的发展,而是帮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水平上获得适合的发展。数学作业设计亦当遵循此原则。因此,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合理分层,讲究梯度,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针对“‘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可设计如下分层作业:
  A组:
  (1)鸡兔同笼,共有33个头,106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
  (2)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多少只?
  (3)56个学生去划船,共乘坐10只船恰好坐满,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4)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她一连8天共采了112个松果,这8天有几天是雨天?
  B组:
  (5)鸡兔同笼,鸡比兔多4只,共有136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
  (6)四年级(1)班参加竞赛的学生有20人,平均成绩是79 分,其中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你能算出参加竞赛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C组:
  (7)某运动员进行射击考核,共打20发子弹。规定每中一发记20分,脱靶一发扣12分,最后这名运动员共获得240分。问这名运动员共打中几发子弹?   (8)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该项作业围绕“鸡兔同笼”问题,题目特征从显性到隐性,层层深入,A组基础,B组加强,C组挑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选择。如此,既让学生巩固和加强了“假设法”的应用,夯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逐级突破,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植树问题大挑战”“算‘24点’,看看你能过几关”等。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作业的设计需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给学生“贴标签”,并且引导学生每日以变化的眼光看自己、看问题,“按需领取”作业,同时也激励学生向力所能及的更高层次发展。
  5.突出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深度。
  在教育不断变革发展的当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应着力突出探究,重视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设计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探究作业,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研究角色,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或是个人独立或是分工合作地发现、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发展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立体图形的体积与容积》一课,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作业:
  请小组合作设计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并完成报告(如图3)。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商讨计划、动手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最终形成汇报。教师惊喜地发现,开放性的探究问题使得学生自发地提取、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如:大部分小组将土豆完全浸入装有足量水的某个标准容器中,通过计算两次体积差,间接得出土豆的体积;有小组则是通过计算切下来的1立方厘米的土豆块质量,运用比值计算整个土豆的体积(该小组的步骤见图4)。在沉浸式的探究中,学生锻炼了合作和交流等能力,真正成为研究者和探索者。
  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主题研究”等。
  6.关注情感,让数学作业更有态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认为,情感对学习的定向、维持以及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会为认知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本着“情感关怀”的理念,在作业设计中适度加入情感关注。如:在每日作业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今日数学学习留言”;布置数学日记、周记、手抄报等形式的作业,让数学作业成为情感体验延续和交流的载体。
  例如,《时、分、秒》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
  小朋友,在《时、分、秒》单元学习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瞬间吗?可以是一节课、一道题目,可以是一次回答、一番讨论,也可以是一次突破、一个疑惑……拿起你的笔,请把它分享给大家吧!
  该项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的关注点,学生开始自发地审视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或是欣喜,或是难过,或是自豪,或是不甘。倾吐苦乐,学生可以减压、减负,内省提升(图5所示为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中的自省);关注过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政策落地带来了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小学数学教师当以此为契机,以改革作业设计为抓手,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继续探寻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改革之路,助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文杰,李恩瑞.中小学数学作业基本设计原则:反思与重构[J].教育导刊,2020(2).
  [2] 陈玉生.素养为本的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7).
  [3] 钟先云.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
  [4] 郑雪凤.例谈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2).
  [5] 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重点话题征稿
  本刊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21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同时,注重打通学科界限,跳出学科看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版遴选出如下话题:
  1.统编语文教材各板块专题研究;
  2.语文要素教学反思与改进;
  3.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入实践;
  4.革命传统作品解读及教学;
  5.传统文化教育研究;6.美育研究;
  7.劳动教育研究;
  8.数学思维、思想方法研究与教学;
  9.数学教育与德育、美育融合;
  10.大概念、大单元教学;
  11.“双减”政策落地后的作业设计与批改;
  12.“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来稿请发至本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勿寄个人,以免耽误稿件审理。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性作品,切勿一稿多投;2个月内未接到答复,可另投他刊。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教学,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展现课堂构思之美;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展现课堂体验之美;善于激活师生资源,展现课堂生成之美;注重创设学习情景,展现课堂感悟之美;用心建构教学板书,展现课堂视觉之美。  关键词:构思 体验 生成 感悟 视觉  在去年的江苏省苏州市史学会年会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黄埭高级中学徐继宽老师在昆山中学借班上的一堂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8课《
期刊
摘要:主题意义视域下的英语复习课教学,向多元、系统、互动、开放的探究过程转换,促使学生在聚焦主题复习的探究与交流中,及时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提升复习成效。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有效策略有: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搭建知识关联;创设主题情境,巩固语言知识;明确主题探究步骤,助力语言提质。  关键词:主题意义;主题情境;主题探究;复习课;英语教学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言学习是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和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把教材中呈现的素材和相关史料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视角进行合理重组,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领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文化。HPM取向的《圆的面积》教学,结合史料,依循人类探索圆的面积的发展过程,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依托,引领学生“以方测圆”,建立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r2)的联系;运用数方格法“数”出圆的面积,初步体会极限思想;运用“切西瓜”法“化曲为直”,推理论证。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需要“瞻前顾后”,让学生经历更充分的概念学习过程。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旧知铺垫,引入概念;本质把握,形成概念;变式辨析,理解概念;应用练习,巩固概念;体系构建,升华概念。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数学概念;学习过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当下的数学概念教学,依然存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反复练习”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解、轻探究”现
期刊
一、教学实录  师 据郭沫若先生统计,李白流传到现在的900多首诗歌当中,有170多首是写酒的。而这170多首当中,世人公认写得最好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歌。我想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下,你来读一下好吗?【点评:简洁的导语,突出酒在李白诗歌中的分量,也突出了酒在李白生活中的分量。】(一位女生朗读。)  师 很好,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利。但是,还有一个作者李白的特征暂时没能读出来,是什么特征呢? 
期刊
摘要:“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这一教学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发展分数概念有着特殊的意义——既要唤起学生前期感知的经验基础,又要为今后进一步抽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性质奠定基础。基于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一”走向“多”,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打通理解“量”与“率”的通路。  关键词: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整体;量;率;平均分  一、教材解读  分数是
期刊
摘要: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有效的生成是可以因势利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规定时间内,时刻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活用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呈现”“交流”“角色”“评价”“拓展”五个方面寻求改变,催化课堂上的精彩生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角色;评价;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有效的生成是可以因势利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规定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感悟符号表征可以让数学表达更简洁、让数学思维更简化、让数学结论更一般化等价值,明确符号表征的时机有理解概念时、表达规律时、解决问题时等,经历从通俗的自然语言到规范的统一语言的符号表征过程。  关键词:符号表征;符号意识;数学表达;数学思维  著名数学家罗素曾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準(2011年版)》也将“符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引领与精神塑造的重要资源。文言文教学旨在以文言文独特的教育价值涵养具有文化自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扎实而有创新地推进文言文教学,可以选取的策略有:以“三大主题”为导向,拓展解读视野;以视角提炼为抓手,把握教学维度;以“化”“融”和合为载体,优化教学情境。  
期刊
摘要: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实现了教学内容从“读什么”向“如何读”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从“分散性”向“集中型”的转变。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要把握“策略教学”的方向不游移,统筹“整体规划”的思路不偏离,坚持“巩固运用”的实践不放松。以预测单元为例,运用“激活—建构—巩固”的教学方法来整体规划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预测策略,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定位;“预测”单元;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