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与发展趋势,对深化教学实践、推动学科建设,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库,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处于“升温”阶段,并表现出从理论内涵、教学规律到媒介环境、政策导向再到现实反思、改革创新等立体化的开阔视野,未来还会继续与思政教育、全媒体时代等进行深度融合,但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
【基金项目】
:
阜阳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与发展趋势,对深化教学实践、推动学科建设,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库,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处于“升温”阶段,并表现出从理论内涵、教学规律到媒介环境、政策导向再到现实反思、改革创新等立体化的开阔视野,未来还会继续与思政教育、全媒体时代等进行深度融合,但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
其他文献
当前皖南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等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首先阐述皖南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其次设计皖南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以池州市陵阳镇所村为典型案例,针对该村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SWOT分析,最后提出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的主要对策。
调研显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实施之后,高校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五育并举已渐成共识,劳动教育开展成效明显。同时高校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滞后、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劳动教育主体单一等问题。高校应积极回应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彰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以劳动课程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育人;以劳动教育保障为支撑,破除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更大范围地
在《民法典》正式确立居住权的大背景下,有关居住权是否无偿取得的争论在立法过程中一直存在,有偿与无偿两种模式的选择与设置无疑将对居住权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为有效实现居住权的住房保障功能,应当在坚持无偿性原则的前提下,允许有偿性例外的存在,留给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在制度完善层面,应当明晰居住权与租赁权的不同定位,重点关注居住权有偿性设立情形,设定居住权人管理、修缮等义务。
“诗人+学者+译家”式评论是方平莎评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从成因看,方平因翻译莎剧而结缘莎评,辅以国学功底及早年诗歌创作心得,融会贯通使然。从价值看,方平式莎评内涵的诗性视角、智性逻辑与比较文学思维,其价值不可低估,值得深入分析研究。从影响看,研究方平“诗人+学者+译家”式评论,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作品艺术价值,又有助于推动当下的莎士比亚研究事业。
故事常用来传达信息、经验、思想和文化价值观。技术和文化不断发展,为讲故事提供了新的、日趋复杂的手段。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收集可视化信息中可能包含的讲故事元素,以理解度、美观性和可导航性作为评价标准,识别出可视化中吸引人的元素,并建议在可视化中加入讲故事策略,以帮助读者轻松直观理解数据。
在市场营销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引入CDIO理念,以“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借鉴CDIO项目式教学模式,搭建知识、能力、育人三大目标体系,设计“引导、构思、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过程,制定基于项目的“做中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线上线下结合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分类标准,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四册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课堂中单词讲解、句子分析和主题讨论三个教学环节着重阐述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中国意识、国际视野、社会道德和个人品格,从而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池州罗城民歌是皖南地区地方性民歌曲种之一,悠扬婉转的音乐曲调结合肢体动作,在明朝时已形成歌舞形式。结合歌舞关系,将罗城民歌曲调、歌词、内容等元素运用于舞蹈创编之中,利用风格性舞蹈语汇,通过民歌元素的介入,完成舞蹈创编中题材、内容、语言的构建,尝试填补罗城民歌舞蹈作品空白之态,实现民歌在舞蹈作品中的新实践。
农业院校共青团组织育人存在活动内容单一、专业性不强和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体系是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农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体制,有效整合社会和校内育人资源,加大经费等保障和过程监管,确保“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体系长效发展、取得实效,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机构,主要承担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等工作。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池州师范专科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和思想品德教研室,后与池州师专政教系、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合署办公。2012年3月,学校独立设置池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2016年7月,“池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