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于整个高中教学体系而言举足轻重。新课程改革之下,笔者对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究竟是围绕着语文核心素养来创造性教学,还是唯考试技法填鸭式教学?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和考试技法并非对立,而是关注点不同——核心素养是道,考试技法是术。卓越的语文教师,将道与术完美的融合,紧跟时代的发展,因人而文,由文致人,从常识处洞开非常景观,从落实里涵养生命根脉,真正关切生命,关注学生的成长,打造学理性与生动性并行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语文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不是拘泥于形式的教学炫技,而是一种直面语文根本,直面生命生长的探索。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有慈悲的情怀,把握文本的生命趣味和生命韵致,进入文本核心,看见光,创造光,以己之光去指引学生发现自己的光,体味生命成长的重要质素[1]。在学理性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注重方法的引导,兴趣、情感的激发,积极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从而彰显语文学科本有的生命力,使语文教育教学致深致远。
关键词:语文;生命;卓越;学理性;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29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于语言的教学或者说文字的教学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此,学理性的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理性的课堂,最为重要的表征便是以人为本。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渗透下,教师也应当充分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借助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2]。学生学习知识是自身需求的表现,比如自主探究,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诗意等等,总之,学理性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探究课堂;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生学习的大格局。
1语文的生命力哪里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彩,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一股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
书,让学生自己读。大量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争取做到,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问,让学生自己提。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追问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脑中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们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质疑便是思维精进的开始。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本章节或者是相关的内容进行一些布 置,要求学生达到一些目标。
2“文——图——文”模式,增强语文课堂探究吸引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应充分利用语文课文艺术性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将文字变成图像集群,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上这是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理解和对知识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头脑中新的形象,这是一次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譬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在描绘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时,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一幅朦胧、素淡、静美的荷塘月色描绘了出来。学生通过反复的品读课文,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在脑中创作出一幅荷塘月色图,慢慢享受作者朱自清深厚的语言功底下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这样通过具有张力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势必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以高中经典散文《江南的冬景》为例,其本身行文即是以图片形式来描述,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特有的想象力。笔者在让学生预习时,布置了如下作业:思考一下你在这一篇文章中所看到的画面。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通过这个预习作业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既展示了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图—文”的模式,多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通过这样具有张力的形式,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新时代的脉搏,明白语文的文字来自于生活的现实,也来自于艺术的升华,让语文充满张力,不仅仅拘束在课堂,而是发散在学生的头脑中[3]。
3“层次课堂”——实现课堂内容的创新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所以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而不要做学生的指挥者,在释放我们学生思维之后,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提高,我们要成功的推进语文的专业化与学理化。我们语文教师就要熟悉各种学习方法,创新各种学习模式,从而适应各种教学环境的需要。比如在讲解王勃的《滕王阁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求其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清晰的叙述文章里的故事情节并按照文章的描绘顺序叙述景色,还可以进行互相对比文章的体裁特点等等,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除了对文章本身的探讨,知识点的掌握以外,要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感悟,文章作者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上的共鸣,拓展学生的思想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文章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该文章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自己探索分支内容,分支内容可以是作者生平、社会环境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思考、分析文章主旨。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不再给学生介绍背景资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学生有了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锻炼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夠非常有效的调动学生对滕王阁序的探索,在作者通篇用典的情况下,但是不显得十分臃肿,反而更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断提高高中语文古文教学质量,并让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体来说,语文这门学科在笔者看来艺术性与审美性兼具。没有永远的教学方式,教学标准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生机,我想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取得更大的创新,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看到光”是我笔者一生最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贾忠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文化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87.
[2]周娟娟.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题型与训练原则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李先富.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2-23.
关键词:语文;生命;卓越;学理性;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29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于语言的教学或者说文字的教学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此,学理性的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理性的课堂,最为重要的表征便是以人为本。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渗透下,教师也应当充分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借助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2]。学生学习知识是自身需求的表现,比如自主探究,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诗意等等,总之,学理性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探究课堂;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生学习的大格局。
1语文的生命力哪里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彩,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一股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
书,让学生自己读。大量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争取做到,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问,让学生自己提。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追问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脑中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们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质疑便是思维精进的开始。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本章节或者是相关的内容进行一些布 置,要求学生达到一些目标。
2“文——图——文”模式,增强语文课堂探究吸引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应充分利用语文课文艺术性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将文字变成图像集群,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上这是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理解和对知识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头脑中新的形象,这是一次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譬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在描绘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时,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一幅朦胧、素淡、静美的荷塘月色描绘了出来。学生通过反复的品读课文,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在脑中创作出一幅荷塘月色图,慢慢享受作者朱自清深厚的语言功底下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这样通过具有张力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势必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以高中经典散文《江南的冬景》为例,其本身行文即是以图片形式来描述,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特有的想象力。笔者在让学生预习时,布置了如下作业:思考一下你在这一篇文章中所看到的画面。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通过这个预习作业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既展示了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图—文”的模式,多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通过这样具有张力的形式,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新时代的脉搏,明白语文的文字来自于生活的现实,也来自于艺术的升华,让语文充满张力,不仅仅拘束在课堂,而是发散在学生的头脑中[3]。
3“层次课堂”——实现课堂内容的创新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所以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而不要做学生的指挥者,在释放我们学生思维之后,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提高,我们要成功的推进语文的专业化与学理化。我们语文教师就要熟悉各种学习方法,创新各种学习模式,从而适应各种教学环境的需要。比如在讲解王勃的《滕王阁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求其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清晰的叙述文章里的故事情节并按照文章的描绘顺序叙述景色,还可以进行互相对比文章的体裁特点等等,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除了对文章本身的探讨,知识点的掌握以外,要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感悟,文章作者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上的共鸣,拓展学生的思想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文章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该文章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自己探索分支内容,分支内容可以是作者生平、社会环境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思考、分析文章主旨。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不再给学生介绍背景资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学生有了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锻炼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夠非常有效的调动学生对滕王阁序的探索,在作者通篇用典的情况下,但是不显得十分臃肿,反而更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断提高高中语文古文教学质量,并让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体来说,语文这门学科在笔者看来艺术性与审美性兼具。没有永远的教学方式,教学标准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生机,我想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取得更大的创新,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看到光”是我笔者一生最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贾忠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文化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87.
[2]周娟娟.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题型与训练原则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李先富.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