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在中国已经成为学习者最多的乐器。据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已逾2000万。笔者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接触了不少琴童家长。本文试图从家长对待孩子学琴的态度以及辅导孩子的方法上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企图能对我国的幼儿钢琴教育有益。
对儿童进行钢琴演奏教学,是由老师-学生-家长三个环节构成的。小孩子,特别是三至七岁的儿童,一般是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大多不可能从理性上明白自己学琴的目的,也不大会从练习中对自己提出目的性,找出练习的办法。因此,家长在学琴的过程中,就起到了传达、督促的作用。家长在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之间,承担着“纽带”的作用。能不能做一个好家长,直接影响到你的宝贝能否顺利入门。家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圆自己的一个音乐梦想而让孩子学琴的,这样的家长常常会认为自己的宝贝也是个天才。有的家长一手包办,恨不得替孩子练琴,替孩子数拍子,在孩子唱谱子的时候还要抢在前面把音名都唱出来。有的家长则放任自由,仿佛给孩子报上名,就算完成了教育工作,姑息孩子的懒惰,一点小事就要请假不来上课。有的家长坚信勤能补拙,孩子多弹总是好的,日夜不停的加以精神甚至是肉体上的鞭策,知道孩子彻底的厌恶为止。这些都是各类家长的心理模式,很难改变。
让孩子学艺术,首先是学做人,然后才是学艺术、学音乐、学弹琴。如果,家长已经决定让孩子走上艺术学习之路。那么请家长一定要做到:
1、培养孩子是很苦的事情。请你和孩子一起开始学琴。这样才能切身体会到孩子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你也能真正听懂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督促,而不是一般性的号召。
2、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懂音乐,学不好音乐之类的话。孩子都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就连你们都做不好的事情,那肯定是很艰巨的啦。就算你们对音乐不是很内行,那么问这几个问题肯定是不会错的。“手型对吗?”“手指高抬,立住了吗?”“速度均匀吗?”“分句对吗?”
3、在练琴过程中,请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鼓励的态度。在陪孩子练琴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孩子的智力和你智力的差距。假如,真的让你练习,你未必会比孩子完成的好!
4、从今天起,用“聪明”代替你的诸如“笨蛋”“傻瓜”之类的词汇。及时表扬孩子,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美声中,接受你的教导。
5、孩子练琴,不要“计时制”也不要“计件制”。计时制,会让孩子找出种种借口,如喝水撒尿的理由,拖延时间;计件制,会使孩子养成越弹越快,草草收场的坏习惯。初学琴,应该自始至终都陪伴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辅导,直到按标准完成作业。
6、正确的演奏是多方面的:音要对,节奏要准,手的姿势不能走样,速度要均匀……小孩子未必能够一次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好。应该逐次增加要求。
7、初学的早期阶段,很容易犯错。常常是上课的时候都听懂了,回家一练习就走样。因此要说服孩子,一定趁热打铁,养成上课之后马上再练习一阵的好习惯。家长也要学会做课堂笔记。不要用“我培养他独立”这样的话语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我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要求家长做笔记。好的课堂笔记,应该是:作业内容、要求、练习方法。作业内容有所不同的话,每一个作业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方法。要分类记录。
8、若是真的想培养孩子,那就要让孩子明白你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这不是说你花了多少学费让他学琴的话,而是要表现出对他的精神劳动的尊重。
9、鼓励孩子评价自己。在练习时,将孩子练熟的曲子用录音机录下来,将此录音放给孩子听,要他用灵敏的耳朵听并评价自己的演奏。这样做是为了学会用他的听力去评价,孩子自已说“我弹得太慢了”,这比家长说更有效。有时孩子认为自己弹对了,其实不然。这时不要争论,只有将有问题的段落对照录音反复听,这样才可能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后家长必须继续鼓励学生怎样复习难点,怎样仔细地听自己的弹奏,怎样评价自己的演奏,怎样改正错误。在必要时才给予评价以及教学,你会发现小孩逐渐有经验,渐渐地很少需要指导,渐渐地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和家长则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家长,不像教师那样每周只与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短短的几十分钟,在生活起居中,家长最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和情绪,以及练习老师留的作业是否吃力,效果如何。家长应及时就这些问题与老师沟通,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综上所述,家长在儿童器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不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研究儿童的心理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认清自己在儿童器乐学习活动中的责任,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够成功,你的教育一定能够成功。
对儿童进行钢琴演奏教学,是由老师-学生-家长三个环节构成的。小孩子,特别是三至七岁的儿童,一般是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大多不可能从理性上明白自己学琴的目的,也不大会从练习中对自己提出目的性,找出练习的办法。因此,家长在学琴的过程中,就起到了传达、督促的作用。家长在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之间,承担着“纽带”的作用。能不能做一个好家长,直接影响到你的宝贝能否顺利入门。家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圆自己的一个音乐梦想而让孩子学琴的,这样的家长常常会认为自己的宝贝也是个天才。有的家长一手包办,恨不得替孩子练琴,替孩子数拍子,在孩子唱谱子的时候还要抢在前面把音名都唱出来。有的家长则放任自由,仿佛给孩子报上名,就算完成了教育工作,姑息孩子的懒惰,一点小事就要请假不来上课。有的家长坚信勤能补拙,孩子多弹总是好的,日夜不停的加以精神甚至是肉体上的鞭策,知道孩子彻底的厌恶为止。这些都是各类家长的心理模式,很难改变。
让孩子学艺术,首先是学做人,然后才是学艺术、学音乐、学弹琴。如果,家长已经决定让孩子走上艺术学习之路。那么请家长一定要做到:
1、培养孩子是很苦的事情。请你和孩子一起开始学琴。这样才能切身体会到孩子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你也能真正听懂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督促,而不是一般性的号召。
2、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懂音乐,学不好音乐之类的话。孩子都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就连你们都做不好的事情,那肯定是很艰巨的啦。就算你们对音乐不是很内行,那么问这几个问题肯定是不会错的。“手型对吗?”“手指高抬,立住了吗?”“速度均匀吗?”“分句对吗?”
3、在练琴过程中,请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鼓励的态度。在陪孩子练琴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孩子的智力和你智力的差距。假如,真的让你练习,你未必会比孩子完成的好!
4、从今天起,用“聪明”代替你的诸如“笨蛋”“傻瓜”之类的词汇。及时表扬孩子,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美声中,接受你的教导。
5、孩子练琴,不要“计时制”也不要“计件制”。计时制,会让孩子找出种种借口,如喝水撒尿的理由,拖延时间;计件制,会使孩子养成越弹越快,草草收场的坏习惯。初学琴,应该自始至终都陪伴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辅导,直到按标准完成作业。
6、正确的演奏是多方面的:音要对,节奏要准,手的姿势不能走样,速度要均匀……小孩子未必能够一次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好。应该逐次增加要求。
7、初学的早期阶段,很容易犯错。常常是上课的时候都听懂了,回家一练习就走样。因此要说服孩子,一定趁热打铁,养成上课之后马上再练习一阵的好习惯。家长也要学会做课堂笔记。不要用“我培养他独立”这样的话语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我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要求家长做笔记。好的课堂笔记,应该是:作业内容、要求、练习方法。作业内容有所不同的话,每一个作业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方法。要分类记录。
8、若是真的想培养孩子,那就要让孩子明白你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这不是说你花了多少学费让他学琴的话,而是要表现出对他的精神劳动的尊重。
9、鼓励孩子评价自己。在练习时,将孩子练熟的曲子用录音机录下来,将此录音放给孩子听,要他用灵敏的耳朵听并评价自己的演奏。这样做是为了学会用他的听力去评价,孩子自已说“我弹得太慢了”,这比家长说更有效。有时孩子认为自己弹对了,其实不然。这时不要争论,只有将有问题的段落对照录音反复听,这样才可能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后家长必须继续鼓励学生怎样复习难点,怎样仔细地听自己的弹奏,怎样评价自己的演奏,怎样改正错误。在必要时才给予评价以及教学,你会发现小孩逐渐有经验,渐渐地很少需要指导,渐渐地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和家长则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家长,不像教师那样每周只与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短短的几十分钟,在生活起居中,家长最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和情绪,以及练习老师留的作业是否吃力,效果如何。家长应及时就这些问题与老师沟通,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综上所述,家长在儿童器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不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研究儿童的心理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认清自己在儿童器乐学习活动中的责任,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够成功,你的教育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