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素养从哪儿体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下他的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这只是其一,作文更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
笔者在农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听多了来自老师和学生对于作文的抱怨,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不恰当的做法。笔者认为造成學生怕上作文课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作文课只是简单的“放羊式”,给了学生题目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一部分负责任的教师也就是批改一下,挑几篇好一点的在班上读一读,草草了事。——指导不够。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所以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也就不足为奇了。
针对这些问题,那么该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为益。
第一部曲:淡化作文概念
作文到底是什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这一概念的压力很大。许多孩子有很好的观察、想象力,也有很不错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他们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闻、所想都讲出来,而且会讲得有声有色,常常令大人望尘莫及。但是,如果让他们把自己所讲的写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文章”一词对他们有着很强的神秘感,恐惧感。他们对自己能写出文章更觉得是天方夜谭。因此,教小学生写作文,首先必须帮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对作文恐惧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作文。具体做法是:
(1)避“实”击“虚”
所谓“实”就是作文这一概念,所谓“虚”是指生活中无处没有作文的这一理念。
为了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中不再沉重,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尽最大努力尝试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郊游、一次观察试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想像,去记录、去抒发情感。例如:教学“一次快乐的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飞越火线游戏”“小小搬运工游戏”……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我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地写起来,不再为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对着作文纸把心里想说的写下来,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行,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另外指导学生学习仿写、续写,降低写作难度,写作要求。解除学生对作文本身的神秘感,使孩子明白,原来写作文就这么简单,就是对着作文纸说话,写出心里想说的话。
(2)去“伪”存“真”
所谓“伪”是指假的情感,做作的情感。“真”即是指发自内心的真感受,真性情。
"文章合为时而作","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坚持的传统。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现在,我们应该强调班上哪个学生写的作文最真实、最感人。的确,每当你翻开每一篇作文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通过学生的作文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作文成了教师了解学生的一面镜子。
只要心中有话就可以立即写下来,即倡导“随意作文”。只要学生的作文写真话抒真情,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断,教师都要大加表扬,及时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同一种现象或同一种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理解,甚至应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哪怕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也要注意保护他们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二部曲:落实日常积累
俗语道:无木不成林。心智的解放是必要的,这是软件。但是如没有日常文学积累,是断然不行的。因为这是硬件。这就好比一名建筑师有好的设想只是其一,如果没有好的、足够的建筑材料,最终也是建不成高楼大厦的。具体做法是:
(1)勤观察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养成孩子们会观察的好习惯。孩子们观察多了,又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作文才可以生动活泼起来。所以作文之前,我们不妨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郊游等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观察大自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如观察的顺序,应根据不同的事物,或从外到内观察,或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等;对事物加以想象,如颜色像什么,形状像什么,动态像什么。由于接触到实物,可用手摸、用鼻嗅、用耳听,这样,学生对实物的各种特点有了切身体验,也就是说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这就是说有了观察的质量,作文的素质才会提高。
(2)多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表达也一样,他们喜爱表达、乐于表达,说话时才会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表达才能生动。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使每个人对口语表达充满乐趣。
要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不能忽视表扬的作用。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讲的每一个故事、所发表的每一次感受等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内容。一朵小红花、一句“你说的多好啊!”“你说出了你心里的想法!”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喜,产生不竭的动力。老师一次恰到好处的表扬,不仅仅鼓励了被表扬的同学,也为其他的同学点明了努力的方向。
(3)写日记
首先,记日记可以锻炼和提高独立选材能力。
第二,常记日记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谴词造句、炼词炼句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记日记当中,往往会感到自己语言的贫乏,促使自己去学习语言,积累词汇。
其实,每篇日记,本身就是一篇作文,坚持记日记就会使作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4)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第三部曲:提升书写水平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郭沫若老先生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考试的卷面印象分可能会左右着人的一生。有位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多年来参加高考的阅卷工作,我们改卷老师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字写不好,就别想得高分了!如果因为写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总分就比别人少六、七分,语文的作文书写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一分,大学的档次可能就要降一等啊!……”
综所上述,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走“心有所感、口有所表、手有所书”这条路的。
笔者在农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听多了来自老师和学生对于作文的抱怨,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不恰当的做法。笔者认为造成學生怕上作文课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作文课只是简单的“放羊式”,给了学生题目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一部分负责任的教师也就是批改一下,挑几篇好一点的在班上读一读,草草了事。——指导不够。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所以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也就不足为奇了。
针对这些问题,那么该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为益。
第一部曲:淡化作文概念
作文到底是什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这一概念的压力很大。许多孩子有很好的观察、想象力,也有很不错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他们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闻、所想都讲出来,而且会讲得有声有色,常常令大人望尘莫及。但是,如果让他们把自己所讲的写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文章”一词对他们有着很强的神秘感,恐惧感。他们对自己能写出文章更觉得是天方夜谭。因此,教小学生写作文,首先必须帮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对作文恐惧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作文。具体做法是:
(1)避“实”击“虚”
所谓“实”就是作文这一概念,所谓“虚”是指生活中无处没有作文的这一理念。
为了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中不再沉重,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尽最大努力尝试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郊游、一次观察试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想像,去记录、去抒发情感。例如:教学“一次快乐的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飞越火线游戏”“小小搬运工游戏”……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我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地写起来,不再为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对着作文纸把心里想说的写下来,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行,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另外指导学生学习仿写、续写,降低写作难度,写作要求。解除学生对作文本身的神秘感,使孩子明白,原来写作文就这么简单,就是对着作文纸说话,写出心里想说的话。
(2)去“伪”存“真”
所谓“伪”是指假的情感,做作的情感。“真”即是指发自内心的真感受,真性情。
"文章合为时而作","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坚持的传统。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现在,我们应该强调班上哪个学生写的作文最真实、最感人。的确,每当你翻开每一篇作文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通过学生的作文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作文成了教师了解学生的一面镜子。
只要心中有话就可以立即写下来,即倡导“随意作文”。只要学生的作文写真话抒真情,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断,教师都要大加表扬,及时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同一种现象或同一种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理解,甚至应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哪怕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也要注意保护他们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二部曲:落实日常积累
俗语道:无木不成林。心智的解放是必要的,这是软件。但是如没有日常文学积累,是断然不行的。因为这是硬件。这就好比一名建筑师有好的设想只是其一,如果没有好的、足够的建筑材料,最终也是建不成高楼大厦的。具体做法是:
(1)勤观察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养成孩子们会观察的好习惯。孩子们观察多了,又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作文才可以生动活泼起来。所以作文之前,我们不妨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郊游等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观察大自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如观察的顺序,应根据不同的事物,或从外到内观察,或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等;对事物加以想象,如颜色像什么,形状像什么,动态像什么。由于接触到实物,可用手摸、用鼻嗅、用耳听,这样,学生对实物的各种特点有了切身体验,也就是说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这就是说有了观察的质量,作文的素质才会提高。
(2)多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表达也一样,他们喜爱表达、乐于表达,说话时才会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表达才能生动。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使每个人对口语表达充满乐趣。
要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不能忽视表扬的作用。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讲的每一个故事、所发表的每一次感受等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内容。一朵小红花、一句“你说的多好啊!”“你说出了你心里的想法!”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喜,产生不竭的动力。老师一次恰到好处的表扬,不仅仅鼓励了被表扬的同学,也为其他的同学点明了努力的方向。
(3)写日记
首先,记日记可以锻炼和提高独立选材能力。
第二,常记日记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谴词造句、炼词炼句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记日记当中,往往会感到自己语言的贫乏,促使自己去学习语言,积累词汇。
其实,每篇日记,本身就是一篇作文,坚持记日记就会使作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4)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第三部曲:提升书写水平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郭沫若老先生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考试的卷面印象分可能会左右着人的一生。有位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多年来参加高考的阅卷工作,我们改卷老师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字写不好,就别想得高分了!如果因为写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总分就比别人少六、七分,语文的作文书写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一分,大学的档次可能就要降一等啊!……”
综所上述,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走“心有所感、口有所表、手有所书”这条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