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活动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这一过程使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活动中幼儿是时间的主人,但是我们常常会在自主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磨磨蹭蹭,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完成;有的幼儿这件事情做做,那件事情也做做,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每样都虎头蛇尾;有的幼儿做完了一件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就四处观望,无所事事了……他们是否有时间感,是否珍惜时间,是否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对自主活动开展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时间的特点看大班幼儿对时间的认知水平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时间观念了,只是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和成人认识的“几点钟”这么详细确切。他们对时间的判断标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1. 时间是有规律的。
孩子的世界中,从一开始以吃、睡等生理反应为主,到慢慢加入玩耍、进入幼儿园,他们的生活中也变得更丰富了。幼儿园的生活,以每天的活动划分时间段落,有助于调整幼儿有规律作息,帮助他们具有良好的时间感。
2. 时间是稳定的。
时间不易产生变化性,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到几乎让人不能察觉时间的流动,甚至是忘了时间的流逝。在活动当中,时间也一点一点地在流逝。但是,幼儿一般无法感觉时间的流逝,只会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活动上。
3. 时间是可预测的。
时间的可预测性对孩子来说相当重要,譬如:在固定的时间出门上学,因为他们会预测几点能到达幼儿园,孩子会知道几点妈妈会接他,因而形成安全感;如已养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就算幼儿没有办法辨别几点钟,可是时间对他而言就是可预测的,如大概什么时间该用餐,什么时间玩游戏等,以后每到固定的时间,他的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大略的行程表。
中大班幼儿有着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能预测下一步的在园生活环节,有了一定的预期心理和时间感,他们认识钟点,对大范围的时间较明确,已初步形成时间概念,但他们对钟点概念还较模糊,不太理解时间会慢慢流逝,在时间的合理安排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培养。
三、自主活动时间观念培养三步曲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明确提出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选择的自主性活动中需要有个计划,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准备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具有任务意识,做到两个明确
1. 明确活动内容,任务+自选。
在自主活动中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定的任务,让幼儿在完成任务和自选活动中实现对时间的把握和调控。如在自主性晨间锻炼时我们给幼儿提供需要完成的锻炼组合和自选器械,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以后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这样幼儿在完成任务时没有了拖拉现象,明显提高了锻炼的效率。
2. 明确先后次序,制定计划。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和喜好,我们应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需要,再根据自身情况计划该先做些什么,后做什么。如在自主性生活游戏活动时我们把早点和自选游戏等活动结合在一起,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制定简单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一些来园比较早的幼儿按照自己的情况先喝牛奶吃饼干,而一些来园比较晚的幼儿就可以先游戏再吃点心,帮助幼儿学习按自身需要合理支配时间。
(二)提供帮助,采用三种方式
1. 音乐提醒。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在播放过程中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利用音乐帮助幼儿感受时间的不可逆性是再好不过的了,如幼儿在收玩具时总是拖拉很长时间,我们利用幼儿熟悉的一段音乐来组织幼儿收玩具,让幼儿和歌曲比赛,比一比谁跑在前面,幼儿在歌曲唱完之前收好玩具,说明小朋友跑在音乐的前面,小朋友就胜利了,反之,小朋友就输了。这样把抽象的时间观念用具体的一首歌曲的长短来代替,幼儿们容易接受。
2. 钟表提示。
在自主性活动中,往往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教师按照幼儿的计划,用一些简单的图画来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如面包表示吃点心、玩具表示和小朋友一起玩、书表示看书等,把它们贴在钟的相应位置上。帮助幼儿利用时钟有计划地做事情,分配时间。
3. 约定强化。
在自主性活动中,幼儿是独立的人,我们不妨和幼儿有个约定,让幼儿之间也有个约定,约定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好,不拖拉、不浪费时间,大家相互监督。特别是对于个别拖拉的幼儿,老师和他拉拉勾、谈谈心,让幼儿重视起时间,帮助他更好地节约时间。
(三)活动评价,巩固提升
评价是提升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一环,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评价不在于对幼儿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在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的计划,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安排时间、把握时间、节约时间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1. 图表记录——实现动态评价。
自主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记录表,幼儿把自己在自主活动中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他们可以在相应的栏目中打勾,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统计在自主活动中做了些什么,然后在集体面前做介绍,这些记录真实反映出幼儿在自主性活动中的学习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反映出幼儿在相同时间内做事的效率等,记载着幼儿的发展轨迹。
2. 多方参与——实现多元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我评价、自我归因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作为同伴群体中的人,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从多角度提供信息,而且同伴评价往往容易被接受。因而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等方面引导幼儿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同伴互评,再由教师评价,让幼儿学会从外部寻找原因转变为从自身内部找根源,逐渐增强自身的主动调节能力。
时间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指对时间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时间的感觉和把握。自主性活动是幼儿养成良好时间感的土壤,同时自主性的开展更需要幼儿具有良好的时间感,一个有时间感的幼儿,通常做事情会比较的有条理性,主次分明,合理地分配时间,这样自主性活动才能高效开展,对幼儿今后的持续发展非常有帮助。
自主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活动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这一过程使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活动中幼儿是时间的主人,但是我们常常会在自主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磨磨蹭蹭,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完成;有的幼儿这件事情做做,那件事情也做做,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每样都虎头蛇尾;有的幼儿做完了一件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就四处观望,无所事事了……他们是否有时间感,是否珍惜时间,是否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对自主活动开展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时间的特点看大班幼儿对时间的认知水平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时间观念了,只是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和成人认识的“几点钟”这么详细确切。他们对时间的判断标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1. 时间是有规律的。
孩子的世界中,从一开始以吃、睡等生理反应为主,到慢慢加入玩耍、进入幼儿园,他们的生活中也变得更丰富了。幼儿园的生活,以每天的活动划分时间段落,有助于调整幼儿有规律作息,帮助他们具有良好的时间感。
2. 时间是稳定的。
时间不易产生变化性,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到几乎让人不能察觉时间的流动,甚至是忘了时间的流逝。在活动当中,时间也一点一点地在流逝。但是,幼儿一般无法感觉时间的流逝,只会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活动上。
3. 时间是可预测的。
时间的可预测性对孩子来说相当重要,譬如:在固定的时间出门上学,因为他们会预测几点能到达幼儿园,孩子会知道几点妈妈会接他,因而形成安全感;如已养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就算幼儿没有办法辨别几点钟,可是时间对他而言就是可预测的,如大概什么时间该用餐,什么时间玩游戏等,以后每到固定的时间,他的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大略的行程表。
中大班幼儿有着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能预测下一步的在园生活环节,有了一定的预期心理和时间感,他们认识钟点,对大范围的时间较明确,已初步形成时间概念,但他们对钟点概念还较模糊,不太理解时间会慢慢流逝,在时间的合理安排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培养。
三、自主活动时间观念培养三步曲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明确提出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选择的自主性活动中需要有个计划,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准备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具有任务意识,做到两个明确
1. 明确活动内容,任务+自选。
在自主活动中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定的任务,让幼儿在完成任务和自选活动中实现对时间的把握和调控。如在自主性晨间锻炼时我们给幼儿提供需要完成的锻炼组合和自选器械,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以后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这样幼儿在完成任务时没有了拖拉现象,明显提高了锻炼的效率。
2. 明确先后次序,制定计划。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和喜好,我们应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需要,再根据自身情况计划该先做些什么,后做什么。如在自主性生活游戏活动时我们把早点和自选游戏等活动结合在一起,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制定简单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一些来园比较早的幼儿按照自己的情况先喝牛奶吃饼干,而一些来园比较晚的幼儿就可以先游戏再吃点心,帮助幼儿学习按自身需要合理支配时间。
(二)提供帮助,采用三种方式
1. 音乐提醒。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在播放过程中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利用音乐帮助幼儿感受时间的不可逆性是再好不过的了,如幼儿在收玩具时总是拖拉很长时间,我们利用幼儿熟悉的一段音乐来组织幼儿收玩具,让幼儿和歌曲比赛,比一比谁跑在前面,幼儿在歌曲唱完之前收好玩具,说明小朋友跑在音乐的前面,小朋友就胜利了,反之,小朋友就输了。这样把抽象的时间观念用具体的一首歌曲的长短来代替,幼儿们容易接受。
2. 钟表提示。
在自主性活动中,往往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教师按照幼儿的计划,用一些简单的图画来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如面包表示吃点心、玩具表示和小朋友一起玩、书表示看书等,把它们贴在钟的相应位置上。帮助幼儿利用时钟有计划地做事情,分配时间。
3. 约定强化。
在自主性活动中,幼儿是独立的人,我们不妨和幼儿有个约定,让幼儿之间也有个约定,约定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好,不拖拉、不浪费时间,大家相互监督。特别是对于个别拖拉的幼儿,老师和他拉拉勾、谈谈心,让幼儿重视起时间,帮助他更好地节约时间。
(三)活动评价,巩固提升
评价是提升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一环,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评价不在于对幼儿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在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的计划,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安排时间、把握时间、节约时间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1. 图表记录——实现动态评价。
自主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记录表,幼儿把自己在自主活动中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他们可以在相应的栏目中打勾,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统计在自主活动中做了些什么,然后在集体面前做介绍,这些记录真实反映出幼儿在自主性活动中的学习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反映出幼儿在相同时间内做事的效率等,记载着幼儿的发展轨迹。
2. 多方参与——实现多元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我评价、自我归因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作为同伴群体中的人,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从多角度提供信息,而且同伴评价往往容易被接受。因而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等方面引导幼儿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同伴互评,再由教师评价,让幼儿学会从外部寻找原因转变为从自身内部找根源,逐渐增强自身的主动调节能力。
时间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指对时间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时间的感觉和把握。自主性活动是幼儿养成良好时间感的土壤,同时自主性的开展更需要幼儿具有良好的时间感,一个有时间感的幼儿,通常做事情会比较的有条理性,主次分明,合理地分配时间,这样自主性活动才能高效开展,对幼儿今后的持续发展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