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丹之夜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除了凑热闹轻微的兴奋,我更多的是怀着感激的心情矜持地坐在一隅嚼苦荞粑粑蘸蜂蜜。
  牛桂丹村干部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架式隆重推出了村里人自制的苦荞粑粑、苞谷烧、天然野生蜂蜜。村干部认真地介绍说这是“原生态”食品,有营养价值。我很赞同他的话,碗里的蜂蜜是和着蜂巢一起上上来的——很原始的吃法,让人有挑战的冲动!
  这是留在洱源县炼铁乡的最后一个晚上,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去,扯不断的怅然若失。
  眼前灰朴朴的房舍、林立的高寒松、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深黛凝重的大山完全深沉地隐退到黑色的肌肤下时,伴着兴奋的一声“喔哦”的血气吶喊,院场的篝火热情洋溢地蹿得老高。
  虽远隔十余米,那种炙热却是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我想不仅仅因为篝火本身的火热,还因了使用火热嗓子呐喊的彝家人!
  我历来觉得,彝家人的脸“雕琢”得很深刻:线条分明,轮廓清晰,肤色深沉,这种个性化的长相看一眼便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高寒山区的彝家人,在火光的映照下脸孔发亮,很像一层油彩慢慢在脸上洇开,洇开……直到让外乡人产生一种奇异的惊叹。奇怪的是在那一刻,我所有淋漓尽致的修饰之词就只凝练为一句:火光下尽情舞蹈的彝家人更像彝家人!可能是本性的回归吧!据说最早的舞蹈便是来自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彝家人团团围住篝火纵情“打歌”自然天成、狂放豪迈,无论男女老少,每一个舞步都质朴自然,无丝毫矫揉造作,好像是连同生命一起诞生的。
  带着些许的拘谨和兴奋,我被卷入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像是对火种的膜拜舞蹈中。我知道彝家人的火塘是永不会熄灭的,如果说那是彝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和对火种的尊崇的话,莫如说是全人类都应该有的一种感恩。
  当我绕完一圈,转过身来时,毫无准备地就被墙跟一侧一幅美奂美仑的油画震住了。那只是院场一侧一个小画面,如果院场是一个大像框,团团围住篝火起舞的人群是主画面,那一侧的内容不过是一个小边角。可是,犹如受到了不可遏制的魔力的无形牵引。那侧的小画面在我的眼里无限扩张,它被我痴迷的视线逐渐拉至正中,直至完全占据了主画面的位置。
  那是四位年逾古稀的老阿妈,她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并排坐着。从右到左,似乎年龄也渐次往上加,最边上的一位,估计该在九十高龄了。我以为我是被她们盛宴般的华丽服饰所吸引,后来才明白,艳丽华美的衣饰只能让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真正使我臣服的却是她们高贵的气质及沉静得能包容每一座大山、每一棵杂草的眼神。
  她们的脸无一例外都已是沟壑纵横,使人称奇的却是她们坚挺而不动声色的腰板。出于好奇,我偷偷掐了一下表,竟惊奇地发现十多分钟以来她们不曾更换一下坐姿,甚至连幅度大些的动作也不曾有。她们唯一的动作便是传递那支很长很古老的、在火光的照耀下黑亮发光的长杆烟锅。烟锅传到手里,磕烟灰、填烟丝、点火、吸烟、再悠悠然,若有若无地徐徐吐烟。她们的目光始终不离欢呼打歌的人群。身处局外、心又为之所系。凛然中透出母亲的慈爱,好像认真审核子女的母亲,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当烟锅再度传到那位最年长的母亲手中时,我再也忍不住请求赵敏老师为她们拍张照。一向研究民俗学的赵敏老师也正有此意,忙抓拍了几个镜头。毫不夸张地说,镜头中的母亲让我全身心的倾倒,联想丰富的我已在心里确定她们绝对是有着皇室尊贵血统的统领。虽然彝家人历史上不曾有过女人统治社会的“母系氏族”,可我认为那只是刻板、单一的理解,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母亲来传承的,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及气度足以显现了尊贵的王者风范!我决心走近她们,换一种角度欣赏她们的美。于是我眼帘呈现出那一双双饱含沧桑的手。手是不会说谎的,一瞬间我悔悟到自己的浅薄幼稚。我凭空营造的美只是虚架在半空的火焰,燃烧尽了便会坍塌幻灭。事实是,我的欣赏没有走入高寒山区的深处,没有走入彝家人的深处。
  我的赞美很肤浅,至少只对了一半。那就是,我在以一个外来者的眼光观赏眼见的表象,而没能用“局里人“的心态感受这里真实、艰苦的实际生活。
  高寒山区,首先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讲,便很大限度地制约着交通状况及农作物生长等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关系着民生。不用多想,便可以得知,高寒山区的彝家除去特殊的打歌欢庆节日,大多数时候是在长久地躬着身体辛苦地耕耘,努力抵达温饱。也正因为这些沉重的东西,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彝家人在难得的喜庆时刻尽情尽兴欢舞的真正内涵,理解了那种平和对待困苦、真实对待欢乐的率真性情。细细回味,苦荞粑粑醮蜂蜜里那种苦极和甜极紧紧揉合在一起的本质味道已入味。那便是高寒山区彝家人生活的坦诚告白!
  再次融入打歌的阵容,我舞蹈的姿态绝对是彝家人的翻版,我脸庞上的红晕绝对是发自内心喷薄而出的火热。我的脚跳得酸痛,似乎正在从身上被卸下来,而我的心脏已扯断了所有的芥蒂,正自由地游弋在腹腔之外。我终于亲临了“极致”!
  我真正明白了,那种无法抵挡的高寒山区彝家人的高贵与华美,其实是从骨子里就有的生活态度:不以苦抱怨自弃,却以乐遮蔽人生的阴霾。在快乐的时刻里,纵情展示着自我极致的美丽及对火神的感恩。以平和自尊的面容面对每一场高寒山区的冷雨及风暴,在云南边陲的深山里,用油彩极具个性地描摹着一幅大手笔的油画!
其他文献
头戴一顶灰蓝白条纹的长遮阳凉帽,身穿白色衬衣,脚穿一双白色的旅游鞋,双眼戴着一副墨镜,悠悠然坐在一把折叠椅上,鱼竿在前面高高扬起,双眼傻呆呆地望着那片微波荡漾的水面,这个人就是我。  我面向草海,面向多情的水。水,生命之源。那粼粼波光,是生命之光。有人说,女人似水,男人似山。水温顺如绵但具有鲜活的生命,它时而喧闹,时而平静,尤如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喜怒哀乐一应俱全。家乡的人特别钟爱水,所以把“三尺
期刊
清晨,在小镇偏僻的东南角的一个简陋小院里,我尚躺在床上,朦胧间,有鸟声清脆地从窗外传来,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我肆意想象着鸟的数量,一只,两只,或是一群。想象在树叶之间,鸟儿怀着怎样的兴奋心情在歌唱——略带暖意的鸟鸣很快就雾一样地在我心里弥漫开来……我不禁为家人当初倾尽所有买下这个简陋的居所而暗自得意,这地方好就好在有原主人栽种下的三百多棵果木环绕,意料不到的是竟还可以听到鸟鸣。  作为这个小镇上县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任何虚构。  ●笔者与副教授偶然相识,仅见过一面……。  ●副教授来自首都,是洱海容纳她生命的最后归宿。是他杀?自杀?不慎落水?    1999年9月23日(星期四)上午11时许,笔者二女儿在家接到大理州公安局洱海公安分局的电话:团山公园里洱海边上的一座亭子附近,漂浮着一具女尸,打捞上来后,发现女尸放在亭子上的遗物中,有笔者的姓名、电话号码,要笔者前往确认。笔者刚上完第二
期刊
芦花白,稻谷黄。队长终于发话:“明天开镰!”消息像长了翅膀,不消一个时辰传遍老寨。  一年辛苦,盼的就是这一刻啊。自从稻谷出穗扬花,我们疯了似的,一日几次地到寨外核桃林下张望,到河边田头观察。“芦花白了没有?”“稻谷黄了没有?”互相打探着,询问着,巴望着芦花快快飘白,谷穗快快黄熟。因为家家户户存粮无多,“田中谷子黄,家中饿死娘”,没有亲历过那个艰难岁月的人,是不能理解那种毛焦火燎的生活景况的。  
期刊
在我的潜意识里石头都是找不到故乡的精灵,也许它们太沉默了,也许它们太普通了,也许它们太丑陋了,于是它们被遗忘在地球的角角落落。很孤寂的呆着,丧失了梦想和希冀,把所有的感觉都掩藏在硬化了的壳里。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冷漠。那些滚落在河床里闪着刺目色彩的石头,普通得让我们对之不屑一顾。当地曾经有一种说法“杉阳的倒流河,雀飞都不落”。一个石头连一个小鸟的脚步都留不下来,我不知道这叫不叫悲哀?一条河,不,应该
期刊
读完杨树荣的《故乡鸡足山》全部书稿后,我久久无语。我被他那质朴得近乎笨拙的文字所抒写的朴素感情深深打动,我也同时被他那田园牧歌式的漫不经心的叙说中所渗透的丰富文化内涵深深震撼。  树荣的这些文章都很精短,几百字,千把字,而且都是客观描述,极少个人主观感情的抒发,看一篇、两篇,似乎写得很简单,整本书看完,就会发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给读者介绍了树荣故乡鸡足山的方方面面,树荣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就好像树
期刊
一个人的恋爱    就像一个人在和自己進行的战争  我在懵懵懂懂的青春期  也经历过一场一个人的恋爱。不同  的是,  一见钟情的她并没有出现在我写  的情书里    众多的河流    众多的河流,今夜你会  指向何处?我不由躬身向下,  在大地上寻找黑色的血脉  独自悲伤啜饮    低语    一个女孩在马路边。手握电话  我只距她三尺  我兀地怀疑  谁能听清这电话的低语    枕上的蛙声  
期刊
之一    漾濞雪山河,是流淌在点苍山西坡的一条美丽的小河,别看这条小河流程不过十余公里就融入涛声如梦的漾濞江了,但也许是由于其发源于以盛产美丽石头著称的点苍山,并拥有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的缘故吧,这条河里出产着一种形状奇特,石质坚韧,色泽绚丽,纹理细腻、特色突出,甚至是独树一帜的石头——雪山河奇石。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雪山河奇石,不仅石材丰富多样,而且神韵动感性强和图案异常丰富
期刊
居住在滇西山地的人们,总有个习惯,将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称作那边山水。当自己走过一些陌生而新鲜的地方,回来说起经历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那边的山怎样,那边的水怎样。这样的称谓其实是很有意味的。滇西多山,滇西人总是居住在一道山的褶皱里,生活在山脚的河边,或者在山腰平地上,面对的总是山与水的这边。那边有山鹰飞来,这边有彩云飘过,那边就是想象中的远方。这样的方位感,这样的说道之中就有了人自身的存在感,
期刊
洱源的炼铁乡,一直是我的向往。  在建党85周年的日子里,大理州作家协会应洱源县炼铁乡党委、政府的邀请,一行11人乘车前往炼铁采风,三天的行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炼铁这个多民族聚集的西部地区,我们爬上高山,感受种植山嵛菜的艰难困苦;我们深入农村,目睹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进群众,畅谈炼铁的美好明天。在炼铁乡的每时每刻,我总被感动着,为什么炼铁这块交通并不发达的地方,竟然有着如此的生机与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