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人才选拔和公务员招考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优秀毕业生走进机关和事业单位,步入政坛。年轻干部初到机关,初涉政坛,如何才能起好步,走好路,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呢?笔者以为,除了要努力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和锻炼务实的秉性和品格,在踏实、求实、务实上下工夫。
一、珍爱岗位。具有务实品格和良好职业精神的人,向来都是以岗为本,以岗为荣,充满职业自豪感,始终对工作投入春天般的热情,靠工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工作岗位就是人生的支点,是干事创业的平台。人因工作而存在,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离开了工作岗位,即使是金子也不能闪光。著名电影演员章子怡曾经演过一部戏《我的父亲母亲》。当时,张艺谋想拍一个她在雪地里等她爱人回来的镜头,为了表示她在雪地里等了很久,要拍一个眼睫毛上面凝着雪珠子的特写,结果半天也拍不出来,因为人呼吸的时候,热气会把眼睫毛上的雪珠子融化掉。后来张艺谋决定放弃,但章子怡死活不肯,坚定地站在冰天雪地里,慢慢地呼吸,唯恐把雪珠子给融化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雪珠子终于凝在了章子怡的眼睫毛上,这个特写也顺利拍了下来。但当大家忙着收工的时候,章子怡却没有动,因为她站得太久了,两条腿都冻僵了,最后是被人抬下来的。今天有人说章子怡的成功很侥幸,也有很多人批评她,但章子怡之所以成为国际明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取决于她对岗位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珍爱岗位,才会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才会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工作;珍爱岗位,才能养成坐得下来、静得下心、钻得进去的工作习惯,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珍爱岗位,才能干好现有工作,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才能有资格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到更大的舞台发挥作用。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少一点板凳的冷热之说,少一些岗位的优劣之分。
二、担当责任。岗位就是责任,责任成就事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工作,责任伴随着生命历程的始终。《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木匠名叫乔治,做了一辈子木工,以其敬业和勤奋深得老板的信任。当他年老力衰时,他对老板说想退休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挽留不住,但请他再帮助盖最后一所房子。乔治由于归心似箭,心思不在工作上,用料不再那么严格,做出来的活儿也没有往日的水准了。老板看在眼里,但是什么也没有说。房子盖好后,老板把房子钥匙交给了乔治,作为礼物送给他。老木匠愣住了,非常悔恨和羞愧。他一辈子盖了那么多华亭豪宅,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而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技艺减退,仅仅是失去了责任感!责任感即是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敢负责,尽全力,不推诿,不敷衍。担当责任,就要保持对责任的敬畏,对失职的恐惧,常怀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未雨绸缪的紧迫感,做到遇困难勇于进取,受压力善于化解,临重任敢于承担。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良好的职业修养,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关键时刻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起责任,组织和领导才能放心地委以重任。
三、做好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坏了大事。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造成灾难的凶手竟然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影响了隔热系统。一个细节的失误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群众工作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举轻若重,力求尽善尽美,保证工作质量。就平常工作而论,无论是接听一个电话、接待一位客人,还是起草一份报告、办理一件事情,都要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力求把各种细节想周到,想细致,把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更精当一点。日常工作虽然平凡,但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每个人尽管每天面对的都是平常琐碎的小事,但一定要要求自己做到不让领导交办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待办事情在我手中积压,不让任何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这些细节体现在接听电话时对对方的一声热情问候,体现在接待客人时的一份耐心解释,体现在起草和校对文稿时的细心执着,体现在对重大活动准备工作的认真检查。
四、马上就办。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竞争日新月异,机会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古人有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诫人们不可养成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要培养马上就办的良好作风。时代的快速发展容不得我们拖拖拉拉,要求我们要有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马上传达,对下级的请示报告马上呈送,对领导交办的事情马上办理。自觉养成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精神振奋,事半功倍。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手头的工作太多、事情太杂了,整天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些事情不得已也只好放一放了。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当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整日国事缠身,每天早起一小时,规划好当天要处理的重大事务,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国家运转有条不紊。只要我们有了等不得的危机感,拖不起的紧迫感,就会抓住关键问题,合理布置工作,科学安排时间,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办好。多少良机失于迟,多少好事毁在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还是晚。“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把握今天,只争朝夕,凡事不等待,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
五、捍卫操守。捍卫操守,就是捍卫职业的精神,捍卫做人的尊严,捍卫社会的公正。为了捍卫操守,就要不惜挑战权威,不怕得罪上司。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有位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病人急需手术,一位实习护士被安排做知名教授的助手。手术将完,患者伤口即将缝合时,这位护士突然严肃地对教授说:“我们用了12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11块。”教授不屑一顾地回答:“我已经全部取出了,不要多说,立即缝合。”“不!”这位护士高声抗议道,“我们确实用了12块纱布。”教授对此不加理睬,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这位实习护士听到后,几乎大叫起来:“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教授冷漠的脸上才浮出一丝微笑。他举起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高声宣布:“你是我最合格的助手。”实习护士的坚守,赢得了教授的肯定。而党政干部操守的丧失,却会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给社会带来危害。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许多年轻领导干部刚开始还坚持原则,拒不收贿,但时间一长,经不住别人的纠缠,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最终还是被拉下了水。捍卫操守就要不惜挑战世俗、权威、财富,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六、善待他人。一撇一捺写成“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大伙相互帮助,拧成一股绳,才能出“众”。中国人最讲究“出门靠朋友”,然而在竞争得失和利益分割面前,人们却自觉不自觉地把朋友当敌手,把别人当仇人。美国有个故事,名字叫做“一把椅子的问候”,讲的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装束,售货员们对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时,一个年轻的店员走过来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不用了,我在这躲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不买人家的东西,却来躲雨,怎么也得买点什么才好吧。正当老妇人犹豫徘徊之时,那个小伙子好像看懂了老妇人的心思,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来了一把椅子,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以后,雨过天睛,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店员派往苏格兰接收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业务,并让这位年轻人承包大量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原来,信件出自这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正是因为年轻店员具有善待他人的良好品德,才发生了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善待他人,要求年轻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事事处处尊重他人。尤其是在一个集体之中,更要注意宽厚待人,容人之短,更容人之长,容人过失,更容人成绩,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支持和配合,集体才会更加和谐。年轻干部具有包容他人、团结他人的胸怀和本领,终究会在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群众认可、大家信服、领导瞩目的人才。
责任编辑:徐建秋
一、珍爱岗位。具有务实品格和良好职业精神的人,向来都是以岗为本,以岗为荣,充满职业自豪感,始终对工作投入春天般的热情,靠工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工作岗位就是人生的支点,是干事创业的平台。人因工作而存在,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离开了工作岗位,即使是金子也不能闪光。著名电影演员章子怡曾经演过一部戏《我的父亲母亲》。当时,张艺谋想拍一个她在雪地里等她爱人回来的镜头,为了表示她在雪地里等了很久,要拍一个眼睫毛上面凝着雪珠子的特写,结果半天也拍不出来,因为人呼吸的时候,热气会把眼睫毛上的雪珠子融化掉。后来张艺谋决定放弃,但章子怡死活不肯,坚定地站在冰天雪地里,慢慢地呼吸,唯恐把雪珠子给融化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雪珠子终于凝在了章子怡的眼睫毛上,这个特写也顺利拍了下来。但当大家忙着收工的时候,章子怡却没有动,因为她站得太久了,两条腿都冻僵了,最后是被人抬下来的。今天有人说章子怡的成功很侥幸,也有很多人批评她,但章子怡之所以成为国际明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取决于她对岗位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珍爱岗位,才会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才会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工作;珍爱岗位,才能养成坐得下来、静得下心、钻得进去的工作习惯,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珍爱岗位,才能干好现有工作,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才能有资格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到更大的舞台发挥作用。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少一点板凳的冷热之说,少一些岗位的优劣之分。
二、担当责任。岗位就是责任,责任成就事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工作,责任伴随着生命历程的始终。《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木匠名叫乔治,做了一辈子木工,以其敬业和勤奋深得老板的信任。当他年老力衰时,他对老板说想退休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挽留不住,但请他再帮助盖最后一所房子。乔治由于归心似箭,心思不在工作上,用料不再那么严格,做出来的活儿也没有往日的水准了。老板看在眼里,但是什么也没有说。房子盖好后,老板把房子钥匙交给了乔治,作为礼物送给他。老木匠愣住了,非常悔恨和羞愧。他一辈子盖了那么多华亭豪宅,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而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技艺减退,仅仅是失去了责任感!责任感即是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敢负责,尽全力,不推诿,不敷衍。担当责任,就要保持对责任的敬畏,对失职的恐惧,常怀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未雨绸缪的紧迫感,做到遇困难勇于进取,受压力善于化解,临重任敢于承担。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良好的职业修养,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关键时刻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起责任,组织和领导才能放心地委以重任。
三、做好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坏了大事。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造成灾难的凶手竟然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影响了隔热系统。一个细节的失误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群众工作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举轻若重,力求尽善尽美,保证工作质量。就平常工作而论,无论是接听一个电话、接待一位客人,还是起草一份报告、办理一件事情,都要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力求把各种细节想周到,想细致,把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更精当一点。日常工作虽然平凡,但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每个人尽管每天面对的都是平常琐碎的小事,但一定要要求自己做到不让领导交办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待办事情在我手中积压,不让任何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这些细节体现在接听电话时对对方的一声热情问候,体现在接待客人时的一份耐心解释,体现在起草和校对文稿时的细心执着,体现在对重大活动准备工作的认真检查。
四、马上就办。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竞争日新月异,机会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古人有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诫人们不可养成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要培养马上就办的良好作风。时代的快速发展容不得我们拖拖拉拉,要求我们要有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马上传达,对下级的请示报告马上呈送,对领导交办的事情马上办理。自觉养成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精神振奋,事半功倍。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手头的工作太多、事情太杂了,整天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些事情不得已也只好放一放了。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当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整日国事缠身,每天早起一小时,规划好当天要处理的重大事务,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国家运转有条不紊。只要我们有了等不得的危机感,拖不起的紧迫感,就会抓住关键问题,合理布置工作,科学安排时间,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办好。多少良机失于迟,多少好事毁在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还是晚。“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把握今天,只争朝夕,凡事不等待,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
五、捍卫操守。捍卫操守,就是捍卫职业的精神,捍卫做人的尊严,捍卫社会的公正。为了捍卫操守,就要不惜挑战权威,不怕得罪上司。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有位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病人急需手术,一位实习护士被安排做知名教授的助手。手术将完,患者伤口即将缝合时,这位护士突然严肃地对教授说:“我们用了12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11块。”教授不屑一顾地回答:“我已经全部取出了,不要多说,立即缝合。”“不!”这位护士高声抗议道,“我们确实用了12块纱布。”教授对此不加理睬,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这位实习护士听到后,几乎大叫起来:“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教授冷漠的脸上才浮出一丝微笑。他举起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高声宣布:“你是我最合格的助手。”实习护士的坚守,赢得了教授的肯定。而党政干部操守的丧失,却会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给社会带来危害。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许多年轻领导干部刚开始还坚持原则,拒不收贿,但时间一长,经不住别人的纠缠,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最终还是被拉下了水。捍卫操守就要不惜挑战世俗、权威、财富,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六、善待他人。一撇一捺写成“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大伙相互帮助,拧成一股绳,才能出“众”。中国人最讲究“出门靠朋友”,然而在竞争得失和利益分割面前,人们却自觉不自觉地把朋友当敌手,把别人当仇人。美国有个故事,名字叫做“一把椅子的问候”,讲的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装束,售货员们对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时,一个年轻的店员走过来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不用了,我在这躲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不买人家的东西,却来躲雨,怎么也得买点什么才好吧。正当老妇人犹豫徘徊之时,那个小伙子好像看懂了老妇人的心思,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来了一把椅子,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以后,雨过天睛,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店员派往苏格兰接收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业务,并让这位年轻人承包大量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原来,信件出自这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正是因为年轻店员具有善待他人的良好品德,才发生了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善待他人,要求年轻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事事处处尊重他人。尤其是在一个集体之中,更要注意宽厚待人,容人之短,更容人之长,容人过失,更容人成绩,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支持和配合,集体才会更加和谐。年轻干部具有包容他人、团结他人的胸怀和本领,终究会在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群众认可、大家信服、领导瞩目的人才。
责任编辑:徐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