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体解剖学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而且还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课堂中通过采用精彩的导入,多媒体教学,引入融合性实验,结合临床病例的“兴趣教学”,积极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兴趣,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兴趣;教学;融合性实验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兴趣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1-2]。
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也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医学中1/5~1/4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人体解剖学枯燥无味,难学、难记,即使花了很大功夫来学习,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很难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学习从由刚开始的好奇变为畏惧,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因此努力增强人体解剖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教研室不断对人体解剖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进行了探索,其中采用精彩的导入,多媒体教学,引入融合性实验,结合临床病例知识的“兴趣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精彩的导入,诱发兴趣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开场白,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例如眼球与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学生又都喜欢数码产品,当讲到眼球时,可从相机成像开始,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眼球的相关知识。用数码照相机作比喻:镜头盖相当于眼睑,镜头相当于角膜,光圈相当于瞳孔,调焦系统相当于晶状体、睫状小带、睫状肌,暗箱相当于脉络膜,感光芯片相当于视网膜,数据线相当于视神经,电脑相当于人脑等。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教师应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不断突破框框。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助长兴趣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是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3]。现在很多高校重视培训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的基本技能。例如在讲解房室瓣结构与功能时,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很难接受和理解。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房室瓣开放与闭合时,瓣膜、腱索与乳头肌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在讲解视器的视网膜生理性盲点时,利用Flash动画制作一个测试生理性盲点的小实验,在屏幕上,有一个固定的小圆点,而屏幕的另一端有一个不断向小圆点靠近的小十字,让学生闭上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盯住小圆点不动,十字在向小圆点靠近的过程中总有一点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十字,这一点就是生理性盲点。经这样讲解及测试,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房室瓣结构与功能以及视网膜生理性盲点等知识也容易理解了。
三、引入融合性实验,激发兴趣
目前,国内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都采取示教标本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技术人员制作好的标本上给学生讲解结构,学生刚接触时,出于好奇,比较感兴趣。随着课程的深入,加之福尔马林的刺激性,也就失去兴趣了。我们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部分实验课引入融合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泌尿系统,心和视器的实验课中分别购买猪肾,猪心和牛眼球供学生解剖,在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实验课时,购进家兔做脊髓半离断手术来观察传导路的损伤情况。由于实验材料较少,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亲自动手解剖的机会,而每名学生又都想动手解剖,因此,我们提前通知大家择优上岗的原则,并且实验结束后,术者要给那些没有获得解剖机会的同学讲解相应的结构。这种教学形式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临床病例知识,增强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求,适当结合临床病例,对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有好处。例如:讲解踝关节时,提出踝关节处于什么位置时容易扭伤?为什么? 讲解会阴时,提出女性自然产时,为什么需要做会阴侧切? 讲解心脏时,提出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容易出现的部位?讲解感官时,提出为什么小儿容易患化脓性中耳炎? 讲解大脑功能定位时,提出哪侧脑出血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为什么? 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相关的人体解剖结构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既会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解剖学的重要性。
總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不单单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喜爱人体解剖学。实践表明:在解剖课堂中兴趣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和创新等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惠民,胡先明.《普通生物学》课程中的兴趣教学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12-914
[2]闰书森.浅谈解剖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6,26(4):37-38
[3]冯祥太.发挥数字化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79-1081.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兴趣;教学;融合性实验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兴趣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1-2]。
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也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医学中1/5~1/4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人体解剖学枯燥无味,难学、难记,即使花了很大功夫来学习,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很难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学习从由刚开始的好奇变为畏惧,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因此努力增强人体解剖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教研室不断对人体解剖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进行了探索,其中采用精彩的导入,多媒体教学,引入融合性实验,结合临床病例知识的“兴趣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精彩的导入,诱发兴趣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开场白,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例如眼球与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学生又都喜欢数码产品,当讲到眼球时,可从相机成像开始,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眼球的相关知识。用数码照相机作比喻:镜头盖相当于眼睑,镜头相当于角膜,光圈相当于瞳孔,调焦系统相当于晶状体、睫状小带、睫状肌,暗箱相当于脉络膜,感光芯片相当于视网膜,数据线相当于视神经,电脑相当于人脑等。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教师应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不断突破框框。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助长兴趣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是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3]。现在很多高校重视培训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的基本技能。例如在讲解房室瓣结构与功能时,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很难接受和理解。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房室瓣开放与闭合时,瓣膜、腱索与乳头肌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在讲解视器的视网膜生理性盲点时,利用Flash动画制作一个测试生理性盲点的小实验,在屏幕上,有一个固定的小圆点,而屏幕的另一端有一个不断向小圆点靠近的小十字,让学生闭上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盯住小圆点不动,十字在向小圆点靠近的过程中总有一点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十字,这一点就是生理性盲点。经这样讲解及测试,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房室瓣结构与功能以及视网膜生理性盲点等知识也容易理解了。
三、引入融合性实验,激发兴趣
目前,国内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都采取示教标本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技术人员制作好的标本上给学生讲解结构,学生刚接触时,出于好奇,比较感兴趣。随着课程的深入,加之福尔马林的刺激性,也就失去兴趣了。我们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部分实验课引入融合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泌尿系统,心和视器的实验课中分别购买猪肾,猪心和牛眼球供学生解剖,在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实验课时,购进家兔做脊髓半离断手术来观察传导路的损伤情况。由于实验材料较少,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亲自动手解剖的机会,而每名学生又都想动手解剖,因此,我们提前通知大家择优上岗的原则,并且实验结束后,术者要给那些没有获得解剖机会的同学讲解相应的结构。这种教学形式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临床病例知识,增强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求,适当结合临床病例,对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有好处。例如:讲解踝关节时,提出踝关节处于什么位置时容易扭伤?为什么? 讲解会阴时,提出女性自然产时,为什么需要做会阴侧切? 讲解心脏时,提出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容易出现的部位?讲解感官时,提出为什么小儿容易患化脓性中耳炎? 讲解大脑功能定位时,提出哪侧脑出血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为什么? 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相关的人体解剖结构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既会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解剖学的重要性。
總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不单单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喜爱人体解剖学。实践表明:在解剖课堂中兴趣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和创新等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惠民,胡先明.《普通生物学》课程中的兴趣教学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12-914
[2]闰书森.浅谈解剖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6,26(4):37-38
[3]冯祥太.发挥数字化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79-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