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想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着,而语文课程的改革不知何时被推到了这场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国家特有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来说,他的光辉灿烂的文明,就是靠中国特有的语言和文字传承和记载下来的,所以,对于一个中国人,学好国文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如此被关注,也就想而知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许多束缚,所以语文课要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出发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十分支持,也愿意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既然要教学改革,就预示着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会出现许多弯路,但是,既然我们教育者勇敢地选择了改革,就得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否则,不如放弃,因为沿用一种旧有的模式,比创立并适应一种新的模式要省力得多。
  创新并不等于否定原有的一切,我们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因为既然它能够出现,并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它还是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说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改革应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颠覆的过程。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之所以束缚学生,是因为它过分地注重了传授而忽略了启发,这种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人只会变成一个装填知识的容器,而这样的教育成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没有职业的流浪者走到你面前寻求帮助,你可以给他一笔钱,这是第一种方案;你可以教会他赚钱的方法,这是第二种方案。比较两种方案,前一种做起来简单,而且在短时间内会对那个人产生很明显的帮助效果,第二种方案做起来要复杂,而且在短期内对那个人不会产生多大效果,但是一旦教会那个人,他将受益终身,通过比较我想你的心里一定有所选择了。对学生的启发,就是帮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讲,启发应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加入到新模式中。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十分注重语文技法的传授,这里面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写作模式的构建。可以说十分全面,这个结构我们应该继承,可是课程改革以后,语法知识被剔除了,说是要凭借语感来弥补语法知识的不足,语法看似限制了语言的创造性,但是没有基础性哪来的创造性,再加上学生的语感差,家庭环境也不适合培养语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校园环境也不利于培养语感,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极低,有的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且错字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所以,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应该保留语法教学的。
  综上所述,新模式应该是“旧有模式+启发=创新”,在这里着重对“启发”及如何“启发”做一下阐释。
  要想做好启发,并不容易,要把启发加入到旧有模式的所有环节中去,才能有所生成,这种生成就是新模式下的生成,是新的生成。新模式下的课堂存在许多未知性,因为启发会让学生萌生出许多新的想法。对教师来讲,要想把握好这种未知,就需要自己拥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以及驾驭课堂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未来的教师应更加专业化,教师职业应更职业化,教育资源配置才有可能最优化。否则,师资浪费永难避免。
  我们可以把一堂语文课大致划分为四个环节,字词的运用——句段的赏析——结构的赏析——实践写作运用。
  在字词运用部分,应包括对字词的“听”“读”“写”“用”四方面能力培养。而在“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当学生掌握了一个生词的音和意之后,肯定有一种想要用的冲动,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切忌妄下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但也不能投鼠忌器为了不伤害学生而故意迎合学生的错误观点,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实事求是,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学生发挥的空间越大。
  在句段赏析中,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总结段意,而新模式中我们要求要对学生进行“读”“用”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学”读,和学生的“悟”读(这个“读”可用于字词句段以及全文学习,都可分为这三个层次)。而“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一段文字是由若干字词构成的,而文章又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所以段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段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上下文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要学生发现就需要启发,要学生能用于实践,更需要举例启发。
  在结构赏析部分,要包括“学”“用”“创”三个部分。先学会建构的方法,在运用中进行创新。一般中学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和用就足够了,文章的建构要力求合理,可以把学过的文章作为模仿的范文,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段与段之间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写作的道理。
  在实践写作运用部分,由“技法模仿——有法可用——自成一法”三个阶段组成。字词的运用,句段赏析,结构赏析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可以说是“法”的积累过程,掌握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服务的,有法可用的境界很容易达到,但自成一法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对老师来讲是需要爱心来塑造,需要耐心来等待的,不可揠苗助长。
  以上四个环节,需要长时间坚持方能见成效,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个环节操作起来的难易程度自然不同。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只要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以下五法行之有效。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期刊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根基  备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多层面的过程,既要备教材同时又要备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如何把这些静态的知识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脑子很聪明,但是就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以至于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最后一事无成;而同时又有相反的例子,有些智商平平的孩子,因为能够专心于学业,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一些表现非常优秀的儿童具有一个共同的个性特点,就是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
期刊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重点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将变成一种乏味、不见成效的苦玩意,更谈不上求知欲。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教师应把激发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用风趣
期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笔者结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着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
期刊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或者特殊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审视与重新认识,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真正的反思性教学它时刻呼唤着我们用真实的行动去反思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反思新课程的实施计划。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呼唤着从教者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一、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情境教学,能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构建高效课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乐趣,创设一种以形象为主体、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情境,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呢?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
期刊
摘 要: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必须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关键词:生物 学习 观点  2010年秋季,甘肃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与旧课程相比,更强调了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的思路是沿着科学家们对生物学的认识过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推行,认真审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无效劳动和低效劳动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并完成着课程标准理念与实践的新转换。然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毕竟是扎根于课堂的,在课堂中就务必会牵涉到教材、教师和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仅仅有新教材、新理念是远远不足的。面对新旧交替的数学新课堂,我们发现,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