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着,而语文课程的改革不知何时被推到了这场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国家特有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来说,他的光辉灿烂的文明,就是靠中国特有的语言和文字传承和记载下来的,所以,对于一个中国人,学好国文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如此被关注,也就想而知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许多束缚,所以语文课要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出发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十分支持,也愿意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既然要教学改革,就预示着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会出现许多弯路,但是,既然我们教育者勇敢地选择了改革,就得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否则,不如放弃,因为沿用一种旧有的模式,比创立并适应一种新的模式要省力得多。
创新并不等于否定原有的一切,我们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因为既然它能够出现,并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它还是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说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改革应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颠覆的过程。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之所以束缚学生,是因为它过分地注重了传授而忽略了启发,这种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人只会变成一个装填知识的容器,而这样的教育成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没有职业的流浪者走到你面前寻求帮助,你可以给他一笔钱,这是第一种方案;你可以教会他赚钱的方法,这是第二种方案。比较两种方案,前一种做起来简单,而且在短时间内会对那个人产生很明显的帮助效果,第二种方案做起来要复杂,而且在短期内对那个人不会产生多大效果,但是一旦教会那个人,他将受益终身,通过比较我想你的心里一定有所选择了。对学生的启发,就是帮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讲,启发应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加入到新模式中。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十分注重语文技法的传授,这里面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写作模式的构建。可以说十分全面,这个结构我们应该继承,可是课程改革以后,语法知识被剔除了,说是要凭借语感来弥补语法知识的不足,语法看似限制了语言的创造性,但是没有基础性哪来的创造性,再加上学生的语感差,家庭环境也不适合培养语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校园环境也不利于培养语感,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极低,有的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且错字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所以,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应该保留语法教学的。
综上所述,新模式应该是“旧有模式+启发=创新”,在这里着重对“启发”及如何“启发”做一下阐释。
要想做好启发,并不容易,要把启发加入到旧有模式的所有环节中去,才能有所生成,这种生成就是新模式下的生成,是新的生成。新模式下的课堂存在许多未知性,因为启发会让学生萌生出许多新的想法。对教师来讲,要想把握好这种未知,就需要自己拥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以及驾驭课堂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未来的教师应更加专业化,教师职业应更职业化,教育资源配置才有可能最优化。否则,师资浪费永难避免。
我们可以把一堂语文课大致划分为四个环节,字词的运用——句段的赏析——结构的赏析——实践写作运用。
在字词运用部分,应包括对字词的“听”“读”“写”“用”四方面能力培养。而在“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当学生掌握了一个生词的音和意之后,肯定有一种想要用的冲动,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切忌妄下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但也不能投鼠忌器为了不伤害学生而故意迎合学生的错误观点,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实事求是,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学生发挥的空间越大。
在句段赏析中,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总结段意,而新模式中我们要求要对学生进行“读”“用”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学”读,和学生的“悟”读(这个“读”可用于字词句段以及全文学习,都可分为这三个层次)。而“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一段文字是由若干字词构成的,而文章又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所以段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段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上下文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要学生发现就需要启发,要学生能用于实践,更需要举例启发。
在结构赏析部分,要包括“学”“用”“创”三个部分。先学会建构的方法,在运用中进行创新。一般中学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和用就足够了,文章的建构要力求合理,可以把学过的文章作为模仿的范文,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段与段之间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写作的道理。
在实践写作运用部分,由“技法模仿——有法可用——自成一法”三个阶段组成。字词的运用,句段赏析,结构赏析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可以说是“法”的积累过程,掌握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服务的,有法可用的境界很容易达到,但自成一法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对老师来讲是需要爱心来塑造,需要耐心来等待的,不可揠苗助长。
以上四个环节,需要长时间坚持方能见成效,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个环节操作起来的难易程度自然不同。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只要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许多束缚,所以语文课要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出发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十分支持,也愿意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既然要教学改革,就预示着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会出现许多弯路,但是,既然我们教育者勇敢地选择了改革,就得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否则,不如放弃,因为沿用一种旧有的模式,比创立并适应一种新的模式要省力得多。
创新并不等于否定原有的一切,我们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因为既然它能够出现,并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它还是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说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改革应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颠覆的过程。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之所以束缚学生,是因为它过分地注重了传授而忽略了启发,这种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人只会变成一个装填知识的容器,而这样的教育成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没有职业的流浪者走到你面前寻求帮助,你可以给他一笔钱,这是第一种方案;你可以教会他赚钱的方法,这是第二种方案。比较两种方案,前一种做起来简单,而且在短时间内会对那个人产生很明显的帮助效果,第二种方案做起来要复杂,而且在短期内对那个人不会产生多大效果,但是一旦教会那个人,他将受益终身,通过比较我想你的心里一定有所选择了。对学生的启发,就是帮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讲,启发应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加入到新模式中。
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十分注重语文技法的传授,这里面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写作模式的构建。可以说十分全面,这个结构我们应该继承,可是课程改革以后,语法知识被剔除了,说是要凭借语感来弥补语法知识的不足,语法看似限制了语言的创造性,但是没有基础性哪来的创造性,再加上学生的语感差,家庭环境也不适合培养语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校园环境也不利于培养语感,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极低,有的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且错字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所以,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应该保留语法教学的。
综上所述,新模式应该是“旧有模式+启发=创新”,在这里着重对“启发”及如何“启发”做一下阐释。
要想做好启发,并不容易,要把启发加入到旧有模式的所有环节中去,才能有所生成,这种生成就是新模式下的生成,是新的生成。新模式下的课堂存在许多未知性,因为启发会让学生萌生出许多新的想法。对教师来讲,要想把握好这种未知,就需要自己拥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以及驾驭课堂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未来的教师应更加专业化,教师职业应更职业化,教育资源配置才有可能最优化。否则,师资浪费永难避免。
我们可以把一堂语文课大致划分为四个环节,字词的运用——句段的赏析——结构的赏析——实践写作运用。
在字词运用部分,应包括对字词的“听”“读”“写”“用”四方面能力培养。而在“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当学生掌握了一个生词的音和意之后,肯定有一种想要用的冲动,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切忌妄下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但也不能投鼠忌器为了不伤害学生而故意迎合学生的错误观点,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实事求是,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学生发挥的空间越大。
在句段赏析中,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总结段意,而新模式中我们要求要对学生进行“读”“用”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学”读,和学生的“悟”读(这个“读”可用于字词句段以及全文学习,都可分为这三个层次)。而“用”上需要教师的启发,一段文字是由若干字词构成的,而文章又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所以段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段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上下文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要学生发现就需要启发,要学生能用于实践,更需要举例启发。
在结构赏析部分,要包括“学”“用”“创”三个部分。先学会建构的方法,在运用中进行创新。一般中学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和用就足够了,文章的建构要力求合理,可以把学过的文章作为模仿的范文,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段与段之间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写作的道理。
在实践写作运用部分,由“技法模仿——有法可用——自成一法”三个阶段组成。字词的运用,句段赏析,结构赏析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可以说是“法”的积累过程,掌握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服务的,有法可用的境界很容易达到,但自成一法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对老师来讲是需要爱心来塑造,需要耐心来等待的,不可揠苗助长。
以上四个环节,需要长时间坚持方能见成效,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个环节操作起来的难易程度自然不同。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只要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