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职德育教材因素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li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职德育课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四门主干必修课构成,而将《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教程。其实,在每门必修课的课程中,许多内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都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人格心理要求和心理智能训练等心理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健康心理的知识载体,是一套深受学生欢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笔者在中职德育必修课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时地进行心理指导,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德育课教学实效。
  本文重点阐述了笔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等中职德育四门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德育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
  一、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把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做好適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具体如表1:
  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方面。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对中职生自我形象的塑造、健康心理的疏导、法制意识的强化、成功就业的导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如表2:
  三、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现象,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基础性、引导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该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渗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等心理健康因素。具体如表3:
  四、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哲学与人生》课程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该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达到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从辩证法到认识论,到历史唯物主义,再到人生观,几乎每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点,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具体如表4:
  挖掘中职德育教材因素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课是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在学生人格及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组织形式,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心理课程素材,把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挖掘和利用起来,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综合运用榜样示范法、赏识教育法、角色渗入法、行为训练法、游戏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本文对中职德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析,从中可以发现:德育课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工程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德育课教学的中,不仅增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思想品质,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建设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的职校生在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年来,职业学校已积累了大量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反馈信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代职校生缺乏自信,缺乏合作、吃苦、奉献精神,缺少竞争意识,个人价值观偏颇等,这将严重影响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学校职教事业的发展。  我们深切体会到当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明确了教育的战略定位,深入阐述了立德树人、尊师重教、深化改革等系列方向和措施。在京主持召开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具有知识、技能、思想和综合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重任。故中职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
前言   充分结合企业管理需求和中职学校管理学知识教育,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在企业工作中学能致用、游刃有余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对称,培养的中职人才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无法灵活运用在工作中,管理学知识欠缺;当前校企合作就业率不高,教学模式有待改善。而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计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提高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由于当前教育模式与企
日本家电业正站在转折的十字路口。$$    据外媒报道,5月11日,日本各大公司2011财年统计数据显示,以家电为主打产品的松下、索尼和夏普三家公司因电视销售不振创下史上最大
报纸
根据制动盘与摩擦片的实际几何尺寸,建立制动工况下三维瞬态温度场-应力场仿真的计算模型。在考虑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显式动力学
一个国家的经济,其高速发展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外,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劳动大军。但是,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地位较低,也被许多学生和家长看不起。因此,更应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其扬名正位,让其真正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那么,又应如何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呢?  一、创新兴校  当前,创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创新就是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走创新之路就是要抓住机遇,走自
选取4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内毒素组、1.0和1.5MAC七氟烷组.在实验开始前(0h),实验1h、2h、3h及4h时采集大鼠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
【正】所谓导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能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