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是一种内化与外化合力下的外显表现。行为包含行态与仪态两个内涵。行态包括行为习惯、行为动力、行为品质等,仪态包括身仪、言仪、行仪。身仪指人的发式、衣着、容颜、精神状态等体态形象,言仪指言谈的内容、语气语调、语速语量等综合体现出来的语言形象,行仪指举手投足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行为教育甚至超过对知识的学习,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智力素质固然重要,但行为素质对个体的一生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是不可或缺的。有人知法犯法,知德弃德,正是知行不一的表现。先成人后成材,发展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并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对个人、家庭都是有益的。
然而,從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学生的行为素质的教育形式还是停留在制定与颁布《中小学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层面,内容仅仅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未能全面涉及行态与仪态的元素建构,因而滞后了学生行为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后,虽开设了活动课,但多数是依附于学科的知识学习,对行为素质教育的补益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行为素质的培养是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外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行为元素,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克服不足,强化规范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也是班主任借助对学生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将管事与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育人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具有三个特性:①以解决行为问题为基本点,需要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理育人的决策及伦理等层面的课题,具有创新性。②以追求行为合理化为动力,对班级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多角度寻求解决的策略,具有研究性。③以强调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为目的,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既要求学生发展行为素质,又要求班主任提升育人素质,具有发展性。
行为素质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虽然学生可以在班集体中通过模仿而使自己的行为素质得到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充其量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相同阶段。学生在深层的行为质性的发展和变化方面不仅不相同,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真正的有效发展往往在于他们要透过表层的模仿,并通过实现合理的变异实现自身的突破,做到个体的潜在行为和外在条件与环境的融合。在行为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立足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与不确定、同化与裂变的开发性整合,促使教与学、认知与行为、形式与内容、个体与群体形成有效的可操作的运作模式,促使学生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吸收、接纳他人正确的行为价值观,以期引发富有个性色彩的实践感悟,由浅及深,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被动走向主动。
2.用等身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虽然得到父母与老师的空前“重视”,但这种“重视”常局限在学习成绩上,这样的“重视”常显得极为霸道。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容易产生分裂的人格:表面的遵从和内心的拒绝——拒绝倾听、对话。这种拒绝是破坏性的、情绪化的,是不加选择和发泄性的,对其行为的健康发展极具破坏力。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维护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不伤害他们纯洁的心灵与生命的自尊。当然,让学生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社会的有序进行,即以尊重大多数人的权利为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作为育人的场所,既要考虑学生的独立性行为的发展,又要培养其对社会规则、规范的遵从。现在,课程改革的某些声音纷纷扰扰,大多从观念到观念,从理论到理论,对于传统优秀的东西无暇去发扬,而对于表面热闹的东西却热钟于表演。育人事业是讲境界、有力量的,只有关注生命行为的成长才有境界,才有力量。这也是民族教育的落脚点。
3.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在这特性支配下所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即行为素质自然而然也是不同的。同时,他们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班主任不能幻想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教育他们,而只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人,善意地评估他们的天性和行为表现,用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培养其行为素质。
行为素质培养要达到三个促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使感性行为向理性行为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使行为规范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促进情绪的稳定性与行为的可控性的养成,使言行一致,知法守法,知德施德。
总之,“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而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学生行为素质的发展。[e]
(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 361103)
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行为教育甚至超过对知识的学习,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智力素质固然重要,但行为素质对个体的一生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是不可或缺的。有人知法犯法,知德弃德,正是知行不一的表现。先成人后成材,发展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并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对个人、家庭都是有益的。
然而,從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学生的行为素质的教育形式还是停留在制定与颁布《中小学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层面,内容仅仅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未能全面涉及行态与仪态的元素建构,因而滞后了学生行为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后,虽开设了活动课,但多数是依附于学科的知识学习,对行为素质教育的补益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行为素质的培养是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外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行为元素,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克服不足,强化规范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也是班主任借助对学生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将管事与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育人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具有三个特性:①以解决行为问题为基本点,需要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理育人的决策及伦理等层面的课题,具有创新性。②以追求行为合理化为动力,对班级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多角度寻求解决的策略,具有研究性。③以强调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为目的,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既要求学生发展行为素质,又要求班主任提升育人素质,具有发展性。
行为素质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虽然学生可以在班集体中通过模仿而使自己的行为素质得到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充其量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相同阶段。学生在深层的行为质性的发展和变化方面不仅不相同,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真正的有效发展往往在于他们要透过表层的模仿,并通过实现合理的变异实现自身的突破,做到个体的潜在行为和外在条件与环境的融合。在行为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立足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与不确定、同化与裂变的开发性整合,促使教与学、认知与行为、形式与内容、个体与群体形成有效的可操作的运作模式,促使学生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吸收、接纳他人正确的行为价值观,以期引发富有个性色彩的实践感悟,由浅及深,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被动走向主动。
2.用等身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虽然得到父母与老师的空前“重视”,但这种“重视”常局限在学习成绩上,这样的“重视”常显得极为霸道。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容易产生分裂的人格:表面的遵从和内心的拒绝——拒绝倾听、对话。这种拒绝是破坏性的、情绪化的,是不加选择和发泄性的,对其行为的健康发展极具破坏力。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维护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不伤害他们纯洁的心灵与生命的自尊。当然,让学生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社会的有序进行,即以尊重大多数人的权利为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作为育人的场所,既要考虑学生的独立性行为的发展,又要培养其对社会规则、规范的遵从。现在,课程改革的某些声音纷纷扰扰,大多从观念到观念,从理论到理论,对于传统优秀的东西无暇去发扬,而对于表面热闹的东西却热钟于表演。育人事业是讲境界、有力量的,只有关注生命行为的成长才有境界,才有力量。这也是民族教育的落脚点。
3.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在这特性支配下所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即行为素质自然而然也是不同的。同时,他们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班主任不能幻想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教育他们,而只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人,善意地评估他们的天性和行为表现,用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培养其行为素质。
行为素质培养要达到三个促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使感性行为向理性行为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使行为规范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促进情绪的稳定性与行为的可控性的养成,使言行一致,知法守法,知德施德。
总之,“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而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学生行为素质的发展。[e]
(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 3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