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的《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据说是他大历元年(七六六)初进入夔州时所作,这时候杜甫已进入了暮年。这首诗以诸葛亮的创立八阵图为切入点,形象地展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所留下的千古遗憾,在形式上很有技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形成对偶;“功盖”双声,“名成”叠韵。其中,后一句“遗恨失吞吴”则解者聚讼纷纭。
杜甫对诸葛亮极推崇,写了好几首诗赞美他。非常有名的一组律诗《咏怀古迹》之四,本是咏刘备的,但杜甫也把诸葛亮带上:“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诸葛亮《出师表》曾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杜甫的“一体君臣”,可算用典。
《咏怀古迹》之五专门咏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叙述了诸葛亮的后世声名和巨大影响,在三国鼎立格局中运筹帷幄的作用,比较了他跟古代名臣的历史地位,对他壮志未酬、劳累致死表示深深的惋惜。针对历史上有人对诸葛亮的过低评价,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运移汉祚终难复”表明,杜甫认为诸葛亮是要恢复汉祚,使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因此,这句诗还说明:帮助刘备吞并东吴,是诸葛亮的目的之一。
《蜀相》中,杜甫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前一句含有认为诸葛亮有恢复天下一统的志向和行动的意思,也说明,杜甫认定:诸葛亮有吞并魏、吴两国的雄心壮志。这跟前面所引《咏怀古迹》之五的意思是一致的。
杜甫跟诸葛亮的意见一致。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说当时“天下三分”,刘备创立基业到去世,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后面总结两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與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希望“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还说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统一天下、光复汉室的使命,吞并吴国当然是其中必做的事情。
《八阵图》主要围绕诸葛亮创立的八阵图来写。理解此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中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前一句是说诸葛亮在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时的功劳把所有的人都盖下去了。这与《咏怀古迹》之五的“伯仲之问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正好互相印证、补充。后一句点题,他的声名因为创立八阵图这种阵法得到确立。这就高度肯定了创立八阵图对于确立诸葛亮声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阵图”是历史上有名的战阵,是诸葛亮借鉴前人八阵战法而在蜀国创立的,做成八种阵法的图形,用来训练军队,更重要的是用于防御和实战。有人以为八阵图只是诸葛亮筑来供练兵使用的,这是不准确的。据载,诸葛亮在蜀地至少摆了三处八阵图,可见他对这个阵法的重视;《八阵图》咏的是诸葛亮在夔州创立的八阵图。《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之下,累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鱼腹,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后来刘备改为永安。鱼腹平沙,鱼腹这一带江边的沙滩上;诸葛亮在此因江势累小石而成八阵图。直到唐宋,人们还可以见到其遗迹。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前一句承“名成八阵图”来,交代了八阵图是在长江边上,长江继续向东流,诸葛亮建八阵图的石头并没有被冲掉,阵形犹在,仍屹立江上。这说明诸葛亮当时造的八阵图很坚固。这里紧扣《八阵图》的题目来写。最后一句,承“江流石不转”来,还是将立足点放在八阵图上。如果不是放在八阵图上,文章的结尾就会扣诗题不紧。杜甫遗憾什么?他遗憾的是,八阵图尽管坚固,但在蜀汉统一天下中没有发挥出作用,诸葛亮死得太早了。“失吞吴”,指八阵图失去了在吞并吴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会,错过了吞吴的功业。表面上是惋惜八阵图,实际上是惋惜诸葛亮没有能最终完成刘备的托付,统一天下,光复汉室,过早离开人世。
“遗恨失吞吴”,历史上有不同解释。据仇兆鳌《杜诗详注》总结,主要有四种:“今按,下句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氏之说也。”
第一种,旧说以为“遗恨失吞吴”是指杜甫为错过了吞并吴国这份功业,没有干成吞并吴国这件事感到遗憾。《东坡志林》卷一:“世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可见,这种理解是宋代以前的一般看法。前提是:杜甫认为,诸葛亮跟刘备一样,也想吞并吴国,但没干成,所以杜甫为诸葛亮感到遗憾。
按旧说,“失”必须理解为失去。但旧说没有交代清楚“失吞吴”跟诗题《八阵图》的关系,以及跟“江流石不转”的关系。这是个漏洞。
第二种,苏轼以为,“失吞吴”是指杜甫“以先主之征吴为恨”。《东坡志林》卷一:“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长。然子美死凡四百年,而犹不忘诗,区区白别其意,此真书生之习气耶!”按照这种理解,“失”不能理解为失去,因为与苏轼原意矛盾;得理解为犯错误,而且是刘备犯错误。前提是:杜甫认为,诸葛亮不赞成刘备吞并吴国,因此杜甫为刘备出现重大失误感到遗憾。按苏轼的理解,这一句就没有紧扣诗题:不但没有写诸葛亮,而且不能交代清楚“遗恨失吞吴”跟该诗的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失”有作“犯错误”讲、带谓词性宾语的用法吗?说诸葛亮想吞并吴国,跟古书上记载的,诸葛亮不赞成伐吴,有没有矛盾呢?没有。诸葛亮作为一心投靠刘备的铁帮手,不可能不想吞并吴国,吞并曹魏,恢复汉家天下;但时机和当时天下态势不允许,所以他只是在当时的情势下,不赞成吞并吴国。因此,仅仅通过引举部分史实,来证明诸葛亮完全不赞成伐吴,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解,是有逻辑上的缺陷的。此说中,“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有什么关系,跟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都没有交代清楚。 第三种,有人看出了《东坡志林》的缺陷,但仍顺着《东坡志林》的说法继续生发开去,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杜诗详注》:“朱注:史:昭烈败秭归,诸葛亮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观此,则征吴非孔明意也。子美此诗,正谓孔明不能止征吴之举,致秭归挫辱,为生平遗恨。东坡之说殊非。”这里也没有交代“失”是什么意思。据朱注,这里“失”也不能理解为失去,它一定是指“犯错误”的意思。跟第二种的不同之处是,朱注以为诗中是指诸葛亮之失,不是刘备之失;是诸葛亮不能谏止刘备征吴之失。朱注引故实证明诸葛亮不赞成刘备伐吴,以此证明伐吴不是诸葛亮本意。因此,他替刘备开脱,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以未能谏止刘备伐吴终致大败而感到遗憾。这样,第二种中对“失”的用法的理解存在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而且将诸葛亮未能谏止刘备作为诸葛亮之失,这符合不符合“失”的含义,朱注没有进一步论证。还有,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的行为,而不是诗人杜甫的行为,不合一般的理解习惯,也缺乏必要论证。跟第一、二种看法一样,“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跟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交代清楚。
第四种,有人主张将“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联系起来,理解为蜀国伐吴国“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杜诗详注》:“刘连日:‘孔明以盖世奇才,制为江上阵图,至今不磨。使先主能用其阵法,何至连营七百里,败绩于猇亭哉!欲吞吴而不知阵法,是则当时之遗恨也。”’按这种理解,杜甫既肯定了八阵图的军事作用,也为刘备不用八阵图的阵法带来失败感到遗憾。这种理解也是顺着《东坡志林》对“失”字的理解而生发开去,尽管没有交代“失”的字义。据刘逴的上下文,“失”是指犯错误,是刘备犯了错误。问题跟第二、三两种理解一样。但这种说法注意到了“遗恨失吞吴”跟诗题“《八阵图》”,跟前一句“江流石不转”的联系。理解《八阵图》,必须注意这一点。
这四种意见不可能都成立,最多只有一种能成立。诗中的“失”字,是一个关键的字眼。这四种主要的解释,都对“失”字的释义下功夫不够。其实,第一種解释,“失”是理解为失去,错过;第二、三、四种解释,“失”是理解为犯错误,失误。要判断二说之妥当与否,必须在“失”字训诂上下功夫。光通过上下文文情,不从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的东西人手,则不仅言人人殊,而且很难做出正确取合。
我们先看“遗恨失吞吴”这句诗中的对解决“失”字字义有关的已知条件。“遗恨失吞吴”是一个动宾结构,“遗恨”和“失吞吴”是一个组合,“失吞吴”作“遗恨”的宾语;“失吞吴”中,“失”和“吞吴”是一个组合,“吞吴”作“失”的宾语。“吞吴”又是一个动宾结构,也就是说,动词“失”带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宾语。这是“遗恨失吞吴”给我们提供的语言信息。因此,“失”无论是作“失去,错过”讲,还是作“犯错误,失误”讲,都必须能带动宾结构宾语,才能成立。如果有一方不能带这种宾语,则这一方的解释必然不能成立。
首先必须明确,“失”在中古以后的古书中几乎不作“犯错误,失误”讲,仿古除外;与此相关的用法,一般只有“过失,错误”的名词用法的词义。今存杜甫诗,“失”字共出现八十一次,其他八十次均不作“犯错误”讲,更没有作“犯错误,失误”讲而带谓词性宾语的用法。从这个角度说,将“失”理解为“犯错误,失误”,很值得怀疑。
杜诗出现的八十一次“失”字,其中“得失”四次,“失坠”三次,“遗失”一次,“失(禁不住,忍不住)喜”一次,跟“沉沦”组成动词连用(也可能“失”是表示原因的状语)的格式一次(《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仇兆鳌注:“当今侯伯虽多,鲜于独以文章进身,一旦奋飞而起,则向之沉沦顿失矣。”失,失去天子信任)。除此,还有“失”不带宾语九次,作“遗失,丧失”“失当,迷失”“错过”“损失”讲;带体词性宾语五十四次,作“遗失,丧失”“未能满足,未能达到欲望”“失当,迷失”“错过”“损失”等讲。
下面重点分析带谓词性宾语。除了《八阵图》一次,还有八次,这八次的“失”全部要理解为“失去,丧失”:(一)《南池》:“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这里“西成”是用典,指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孔颖达疏:“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二)《上后园山脚》:“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三)《寄裴施州》:“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四)《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这是用典,“利涉”本指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杜甫借指为舟楫。)(五)《故武卫将军挽歌》之二:“锸锋行惬顺,猛噬失蹁腾。”(六)《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七)《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
从“‘失’ 谓词性宾语”的通例看,“遗恨失吞吴”的“失”只能理解为“失去,丧失”,将它理解为“犯错误”,一定是不对的。从这个角度看,上文所列四种理解,只有第一种才符合对“失”的词义的理解,其余三种都不合适。
八阵图在军事上的突破和贡献,杜甫之前,已经有人认识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的评价有褒有贬,不是一味褒扬;但叙述时,明确指出,诸葛亮“长于巧思”,特地点出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这应该不是虚美之辞,说明当时人肯定了诸葛亮创立八阵图时,在吸取古代兵法的精华的基础上而有真正创新的工作。这应是当时人公认的看法。稍后,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说到汉中一带的八阵图:“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茔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这个八阵图在今陕西沔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卷三十三《江水》说到夔州的八阵图:“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白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既说明诸葛亮布下不止一处八阵图,而且还说明他布八阵图在南北朝时期依然被人津津乐道,折射出人们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认可。
杜甫继承了汉魏以来的这种看法,他说“遗恨失吞吴”,应该是指杜甫为诸葛亮创立的八阵图未能在统一天下、恢复汉室中派上用场,到最后只留下历史遗迹,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杜甫在夔州,曾经游览了八阵图的遗址,对夔州的八阵图印象深刻。《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说:“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颠。”当是他实地考察而得。《八阵图》诗表面上是替八阵图的遭遇感到惋惜,实际上是对诸葛亮操劳过度、赍志以殁表示深深的遗憾。这首诗也寄托了杜甫本人对他一生未能一展施政才华,郁郁寡欢,垂垂老矣的憋闷心情;在当时,蜀地战乱未平,西川崔旰、郭英义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这首诗可能也表达了杜甫希望早日结束当时蜀地混乱战局的良好愿望。
杜甫对诸葛亮极推崇,写了好几首诗赞美他。非常有名的一组律诗《咏怀古迹》之四,本是咏刘备的,但杜甫也把诸葛亮带上:“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诸葛亮《出师表》曾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杜甫的“一体君臣”,可算用典。
《咏怀古迹》之五专门咏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叙述了诸葛亮的后世声名和巨大影响,在三国鼎立格局中运筹帷幄的作用,比较了他跟古代名臣的历史地位,对他壮志未酬、劳累致死表示深深的惋惜。针对历史上有人对诸葛亮的过低评价,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运移汉祚终难复”表明,杜甫认为诸葛亮是要恢复汉祚,使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因此,这句诗还说明:帮助刘备吞并东吴,是诸葛亮的目的之一。
《蜀相》中,杜甫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前一句含有认为诸葛亮有恢复天下一统的志向和行动的意思,也说明,杜甫认定:诸葛亮有吞并魏、吴两国的雄心壮志。这跟前面所引《咏怀古迹》之五的意思是一致的。
杜甫跟诸葛亮的意见一致。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说当时“天下三分”,刘备创立基业到去世,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后面总结两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與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希望“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还说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统一天下、光复汉室的使命,吞并吴国当然是其中必做的事情。
《八阵图》主要围绕诸葛亮创立的八阵图来写。理解此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中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前一句是说诸葛亮在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时的功劳把所有的人都盖下去了。这与《咏怀古迹》之五的“伯仲之问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正好互相印证、补充。后一句点题,他的声名因为创立八阵图这种阵法得到确立。这就高度肯定了创立八阵图对于确立诸葛亮声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阵图”是历史上有名的战阵,是诸葛亮借鉴前人八阵战法而在蜀国创立的,做成八种阵法的图形,用来训练军队,更重要的是用于防御和实战。有人以为八阵图只是诸葛亮筑来供练兵使用的,这是不准确的。据载,诸葛亮在蜀地至少摆了三处八阵图,可见他对这个阵法的重视;《八阵图》咏的是诸葛亮在夔州创立的八阵图。《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之下,累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鱼腹,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后来刘备改为永安。鱼腹平沙,鱼腹这一带江边的沙滩上;诸葛亮在此因江势累小石而成八阵图。直到唐宋,人们还可以见到其遗迹。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前一句承“名成八阵图”来,交代了八阵图是在长江边上,长江继续向东流,诸葛亮建八阵图的石头并没有被冲掉,阵形犹在,仍屹立江上。这说明诸葛亮当时造的八阵图很坚固。这里紧扣《八阵图》的题目来写。最后一句,承“江流石不转”来,还是将立足点放在八阵图上。如果不是放在八阵图上,文章的结尾就会扣诗题不紧。杜甫遗憾什么?他遗憾的是,八阵图尽管坚固,但在蜀汉统一天下中没有发挥出作用,诸葛亮死得太早了。“失吞吴”,指八阵图失去了在吞并吴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会,错过了吞吴的功业。表面上是惋惜八阵图,实际上是惋惜诸葛亮没有能最终完成刘备的托付,统一天下,光复汉室,过早离开人世。
“遗恨失吞吴”,历史上有不同解释。据仇兆鳌《杜诗详注》总结,主要有四种:“今按,下句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氏之说也。”
第一种,旧说以为“遗恨失吞吴”是指杜甫为错过了吞并吴国这份功业,没有干成吞并吴国这件事感到遗憾。《东坡志林》卷一:“世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可见,这种理解是宋代以前的一般看法。前提是:杜甫认为,诸葛亮跟刘备一样,也想吞并吴国,但没干成,所以杜甫为诸葛亮感到遗憾。
按旧说,“失”必须理解为失去。但旧说没有交代清楚“失吞吴”跟诗题《八阵图》的关系,以及跟“江流石不转”的关系。这是个漏洞。
第二种,苏轼以为,“失吞吴”是指杜甫“以先主之征吴为恨”。《东坡志林》卷一:“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长。然子美死凡四百年,而犹不忘诗,区区白别其意,此真书生之习气耶!”按照这种理解,“失”不能理解为失去,因为与苏轼原意矛盾;得理解为犯错误,而且是刘备犯错误。前提是:杜甫认为,诸葛亮不赞成刘备吞并吴国,因此杜甫为刘备出现重大失误感到遗憾。按苏轼的理解,这一句就没有紧扣诗题:不但没有写诸葛亮,而且不能交代清楚“遗恨失吞吴”跟该诗的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失”有作“犯错误”讲、带谓词性宾语的用法吗?说诸葛亮想吞并吴国,跟古书上记载的,诸葛亮不赞成伐吴,有没有矛盾呢?没有。诸葛亮作为一心投靠刘备的铁帮手,不可能不想吞并吴国,吞并曹魏,恢复汉家天下;但时机和当时天下态势不允许,所以他只是在当时的情势下,不赞成吞并吴国。因此,仅仅通过引举部分史实,来证明诸葛亮完全不赞成伐吴,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解,是有逻辑上的缺陷的。此说中,“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有什么关系,跟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都没有交代清楚。 第三种,有人看出了《东坡志林》的缺陷,但仍顺着《东坡志林》的说法继续生发开去,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杜诗详注》:“朱注:史:昭烈败秭归,诸葛亮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观此,则征吴非孔明意也。子美此诗,正谓孔明不能止征吴之举,致秭归挫辱,为生平遗恨。东坡之说殊非。”这里也没有交代“失”是什么意思。据朱注,这里“失”也不能理解为失去,它一定是指“犯错误”的意思。跟第二种的不同之处是,朱注以为诗中是指诸葛亮之失,不是刘备之失;是诸葛亮不能谏止刘备征吴之失。朱注引故实证明诸葛亮不赞成刘备伐吴,以此证明伐吴不是诸葛亮本意。因此,他替刘备开脱,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以未能谏止刘备伐吴终致大败而感到遗憾。这样,第二种中对“失”的用法的理解存在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而且将诸葛亮未能谏止刘备作为诸葛亮之失,这符合不符合“失”的含义,朱注没有进一步论证。还有,将“遗恨失吞吴”理解为诸葛亮的行为,而不是诗人杜甫的行为,不合一般的理解习惯,也缺乏必要论证。跟第一、二种看法一样,“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跟诗题《八阵图》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交代清楚。
第四种,有人主张将“遗恨失吞吴”跟“江流石不转”联系起来,理解为蜀国伐吴国“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杜诗详注》:“刘连日:‘孔明以盖世奇才,制为江上阵图,至今不磨。使先主能用其阵法,何至连营七百里,败绩于猇亭哉!欲吞吴而不知阵法,是则当时之遗恨也。”’按这种理解,杜甫既肯定了八阵图的军事作用,也为刘备不用八阵图的阵法带来失败感到遗憾。这种理解也是顺着《东坡志林》对“失”字的理解而生发开去,尽管没有交代“失”的字义。据刘逴的上下文,“失”是指犯错误,是刘备犯了错误。问题跟第二、三两种理解一样。但这种说法注意到了“遗恨失吞吴”跟诗题“《八阵图》”,跟前一句“江流石不转”的联系。理解《八阵图》,必须注意这一点。
这四种意见不可能都成立,最多只有一种能成立。诗中的“失”字,是一个关键的字眼。这四种主要的解释,都对“失”字的释义下功夫不够。其实,第一種解释,“失”是理解为失去,错过;第二、三、四种解释,“失”是理解为犯错误,失误。要判断二说之妥当与否,必须在“失”字训诂上下功夫。光通过上下文文情,不从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的东西人手,则不仅言人人殊,而且很难做出正确取合。
我们先看“遗恨失吞吴”这句诗中的对解决“失”字字义有关的已知条件。“遗恨失吞吴”是一个动宾结构,“遗恨”和“失吞吴”是一个组合,“失吞吴”作“遗恨”的宾语;“失吞吴”中,“失”和“吞吴”是一个组合,“吞吴”作“失”的宾语。“吞吴”又是一个动宾结构,也就是说,动词“失”带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宾语。这是“遗恨失吞吴”给我们提供的语言信息。因此,“失”无论是作“失去,错过”讲,还是作“犯错误,失误”讲,都必须能带动宾结构宾语,才能成立。如果有一方不能带这种宾语,则这一方的解释必然不能成立。
首先必须明确,“失”在中古以后的古书中几乎不作“犯错误,失误”讲,仿古除外;与此相关的用法,一般只有“过失,错误”的名词用法的词义。今存杜甫诗,“失”字共出现八十一次,其他八十次均不作“犯错误”讲,更没有作“犯错误,失误”讲而带谓词性宾语的用法。从这个角度说,将“失”理解为“犯错误,失误”,很值得怀疑。
杜诗出现的八十一次“失”字,其中“得失”四次,“失坠”三次,“遗失”一次,“失(禁不住,忍不住)喜”一次,跟“沉沦”组成动词连用(也可能“失”是表示原因的状语)的格式一次(《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仇兆鳌注:“当今侯伯虽多,鲜于独以文章进身,一旦奋飞而起,则向之沉沦顿失矣。”失,失去天子信任)。除此,还有“失”不带宾语九次,作“遗失,丧失”“失当,迷失”“错过”“损失”讲;带体词性宾语五十四次,作“遗失,丧失”“未能满足,未能达到欲望”“失当,迷失”“错过”“损失”等讲。
下面重点分析带谓词性宾语。除了《八阵图》一次,还有八次,这八次的“失”全部要理解为“失去,丧失”:(一)《南池》:“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这里“西成”是用典,指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孔颖达疏:“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二)《上后园山脚》:“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三)《寄裴施州》:“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四)《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这是用典,“利涉”本指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杜甫借指为舟楫。)(五)《故武卫将军挽歌》之二:“锸锋行惬顺,猛噬失蹁腾。”(六)《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七)《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
从“‘失’ 谓词性宾语”的通例看,“遗恨失吞吴”的“失”只能理解为“失去,丧失”,将它理解为“犯错误”,一定是不对的。从这个角度看,上文所列四种理解,只有第一种才符合对“失”的词义的理解,其余三种都不合适。
八阵图在军事上的突破和贡献,杜甫之前,已经有人认识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的评价有褒有贬,不是一味褒扬;但叙述时,明确指出,诸葛亮“长于巧思”,特地点出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这应该不是虚美之辞,说明当时人肯定了诸葛亮创立八阵图时,在吸取古代兵法的精华的基础上而有真正创新的工作。这应是当时人公认的看法。稍后,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说到汉中一带的八阵图:“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茔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这个八阵图在今陕西沔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卷三十三《江水》说到夔州的八阵图:“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白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既说明诸葛亮布下不止一处八阵图,而且还说明他布八阵图在南北朝时期依然被人津津乐道,折射出人们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认可。
杜甫继承了汉魏以来的这种看法,他说“遗恨失吞吴”,应该是指杜甫为诸葛亮创立的八阵图未能在统一天下、恢复汉室中派上用场,到最后只留下历史遗迹,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杜甫在夔州,曾经游览了八阵图的遗址,对夔州的八阵图印象深刻。《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说:“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颠。”当是他实地考察而得。《八阵图》诗表面上是替八阵图的遭遇感到惋惜,实际上是对诸葛亮操劳过度、赍志以殁表示深深的遗憾。这首诗也寄托了杜甫本人对他一生未能一展施政才华,郁郁寡欢,垂垂老矣的憋闷心情;在当时,蜀地战乱未平,西川崔旰、郭英义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这首诗可能也表达了杜甫希望早日结束当时蜀地混乱战局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