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我去当评委,在一所中学里听了一节高二的语文课,感触颇深。在这一节语文课中,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课本上的内容,下面的学生坐姿端正,按照老师的要求记笔记,回答问题,波澜不惊的一节课很快上完了。下课后我问旁边一个认真记笔记的高中生:“你喜欢语文课吗?”他看看我,吞吞吐吐不敢说。我鼓励他,他才说:“嚼过的面包,您觉得有味道吗?”
听完这句话,我陷入沉思。尽管最终没能当上语文老师,但是我对语文的兴趣是浓厚的。我对语文的兴趣离不开我的语文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课堂上。还记得讲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刘老师请了师大音乐系一位琵琶老师现场弹奏。在我们新奇的目光中,白玉般的手指或轻拢,或慢捻,或抹,或挑,一连弹了三首民乐。感觉那堂课不是在上语文,而是音乐鉴赏。学生的目光总是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刘老师的课堂总能抓住我们的心,就是因为他挑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进入时空的场景,感受语文的美。
写作课是很多高中生的梦魇,一篇文章东拉西扯,一节课也写不上几个字。刘老师的写作课却是我们的最爱,每次写作课刘老师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青年文摘》《读者》等杂志与我们分享,要求我们看到好的句子就随手摘录下来。有些同学遇到好的文摘,也会主动带到班里与同学分享。写作课没有强迫性的写作,只有同学们沙沙的翻书声和小声的交流。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在作文比赛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班里出了好几个小通讯员。现在想想,正是当年累计下来的良好阅读习惯,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培养了自己的科研能力。现在有一些同学抱怨作文不好写,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看书少,缺乏素材的积累,一到写作课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好的名言、警句等都摘录下来,积少成多、融会贯通,这样长年累月的积累加上自己的不断练习,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另外,刘老师还要求我们看书要细致,作者的简介、词语的注释、课后的练习都不能放过。他常常出一张卷子把本节的重点以提问方式罗列出来,让我们带着问题自己找答案,这就督促我们必须仔细看书。有时候针对一个问题我们要反反复复读四五遍才能找到答案。等我们把题目做好后,他也不给标准答案,而是和我们一起讨论和研究。高中的课堂,固定的答案很容易禁锢我们的创新思维,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畅所欲言,思考什么答案更适合,怎么回答最贴切。就在这开放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收获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标准答案只是某一部分专家的固定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
思考今日的高中语文教育,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中,发现文字的魅力,去细细品味经典,而不是仅仅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要求背诵了事。
听完这句话,我陷入沉思。尽管最终没能当上语文老师,但是我对语文的兴趣是浓厚的。我对语文的兴趣离不开我的语文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课堂上。还记得讲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刘老师请了师大音乐系一位琵琶老师现场弹奏。在我们新奇的目光中,白玉般的手指或轻拢,或慢捻,或抹,或挑,一连弹了三首民乐。感觉那堂课不是在上语文,而是音乐鉴赏。学生的目光总是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刘老师的课堂总能抓住我们的心,就是因为他挑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进入时空的场景,感受语文的美。
写作课是很多高中生的梦魇,一篇文章东拉西扯,一节课也写不上几个字。刘老师的写作课却是我们的最爱,每次写作课刘老师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青年文摘》《读者》等杂志与我们分享,要求我们看到好的句子就随手摘录下来。有些同学遇到好的文摘,也会主动带到班里与同学分享。写作课没有强迫性的写作,只有同学们沙沙的翻书声和小声的交流。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在作文比赛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班里出了好几个小通讯员。现在想想,正是当年累计下来的良好阅读习惯,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培养了自己的科研能力。现在有一些同学抱怨作文不好写,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看书少,缺乏素材的积累,一到写作课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好的名言、警句等都摘录下来,积少成多、融会贯通,这样长年累月的积累加上自己的不断练习,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另外,刘老师还要求我们看书要细致,作者的简介、词语的注释、课后的练习都不能放过。他常常出一张卷子把本节的重点以提问方式罗列出来,让我们带着问题自己找答案,这就督促我们必须仔细看书。有时候针对一个问题我们要反反复复读四五遍才能找到答案。等我们把题目做好后,他也不给标准答案,而是和我们一起讨论和研究。高中的课堂,固定的答案很容易禁锢我们的创新思维,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畅所欲言,思考什么答案更适合,怎么回答最贴切。就在这开放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收获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标准答案只是某一部分专家的固定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
思考今日的高中语文教育,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中,发现文字的魅力,去细细品味经典,而不是仅仅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要求背诵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