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教学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呢?下面我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良好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93-01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久以来,教师习惯了说教式地管理学生,认为“严师出高徒”,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在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师让学生服从指令,做听话的学生,学生只有照做的份,对教师畏惧、不敢接近,致使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师生距离拉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考虑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情感。用符合小学生的言语和思想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走近学生,学生才把教师当成朋友,敢于交流,达成师生感情的共鸣,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从仰视变成平等的对话,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打破了僵硬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例如,教师要尊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师生的互相信任,教师尊重学生才能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平和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教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允许学生说错,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现。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带有色眼镜教学,给予差生学习的帮助,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不挖苦、讽刺,给予鼓励、增进学习的信心。
2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最终是通过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来表现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才能有学习的效果。“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成为书本的中介,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学习。学生成為接受知识的容器,养成了依赖课本和教师的学习习惯,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地做题展开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无从谈起。新课改强调教师要转换角色,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教师要从重教转向重学,教师的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会学、善学、巧学和乐学。
1.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学习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教师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到备课环节中。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开放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1.2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只有学生的参与才能有实质性的学习,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就阻碍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局面,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进行动手操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应创设学习机会,让学生探究知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3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过程离不开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能从记忆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标新立异。打破思维的定势,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融会贯通,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主动学习。教师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正是创新学习思维所需求的。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要灵活,而不是生搬硬套。①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养成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能灵活处理,变换或尝试认知结构与思维对接。②培养思维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为思维插上了翅膀,激发了思维的火花。数学是抽象的学科,教师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合了图画、声像、音乐、文字等多种功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生动化,将平面的文字和符号表达立体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3实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应试教育用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尺,教育的诸多弊端源于“一考定终身”的思想,形成了功利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固步自封,侵蚀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僵化的学校科研机制和教师对标准答案的迷恋,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素质,缺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达到知、情、意的统一,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规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诊断教学的不足,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是在符合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前提下的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小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良好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93-01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久以来,教师习惯了说教式地管理学生,认为“严师出高徒”,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在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师让学生服从指令,做听话的学生,学生只有照做的份,对教师畏惧、不敢接近,致使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师生距离拉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考虑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情感。用符合小学生的言语和思想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走近学生,学生才把教师当成朋友,敢于交流,达成师生感情的共鸣,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从仰视变成平等的对话,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打破了僵硬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例如,教师要尊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师生的互相信任,教师尊重学生才能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平和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教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允许学生说错,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现。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带有色眼镜教学,给予差生学习的帮助,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不挖苦、讽刺,给予鼓励、增进学习的信心。
2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最终是通过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来表现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才能有学习的效果。“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成为书本的中介,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学习。学生成為接受知识的容器,养成了依赖课本和教师的学习习惯,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地做题展开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无从谈起。新课改强调教师要转换角色,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教师要从重教转向重学,教师的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会学、善学、巧学和乐学。
1.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学习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教师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到备课环节中。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开放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1.2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只有学生的参与才能有实质性的学习,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就阻碍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局面,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进行动手操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应创设学习机会,让学生探究知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3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过程离不开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能从记忆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标新立异。打破思维的定势,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融会贯通,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主动学习。教师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正是创新学习思维所需求的。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要灵活,而不是生搬硬套。①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养成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能灵活处理,变换或尝试认知结构与思维对接。②培养思维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为思维插上了翅膀,激发了思维的火花。数学是抽象的学科,教师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合了图画、声像、音乐、文字等多种功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生动化,将平面的文字和符号表达立体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3实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应试教育用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尺,教育的诸多弊端源于“一考定终身”的思想,形成了功利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固步自封,侵蚀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僵化的学校科研机制和教师对标准答案的迷恋,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素质,缺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达到知、情、意的统一,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规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诊断教学的不足,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是在符合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前提下的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小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