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on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收治的227例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7例患者中,125例术后采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无激素组;102例术后常规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激素组。观察指标:(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和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9~8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无激素组患者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25%、85.24%,激素组患者分别为89.89%、74.22%,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①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5、40例,其中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例数无激素组分别为18、3、2、2、0例,激素组分别为26、6、3、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9,P<0.05)。两组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均予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激素组3例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两组其余患者均好转。②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6、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05)。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激素组2例患者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两组其余患者予调整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片剂量后好转。③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胆道狭窄发生例数分别为3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0,P<0.05)。激素组患者胆道狭窄均发生于停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两组胆道狭窄患者行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好转。

结论

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安全可行,与常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比较,前者可显著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不增加排斥反应,并可改善远期总体生存,具有一定优势;但增加术后胆道狭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报道1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母亲、胎儿的影响不能忽略,因而正确的诊断及合理有效的治疗仍是研究的方向和目的。本文对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5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4例Cantrell五联征胎儿产前超声特征。4例均经产前超声和引产后解剖检查确诊,其中3例为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分别为1例高位脐膨出、胸外心、胸骨下段部分缺损、心包部分缺损、单脐动脉并颈背部淋巴水囊肿,1例高位脐膨出、胸外心、胸骨裂、室间隔缺损,1例中位脐膨出、胸外心、胸骨下段部分缺损、室间隔缺损、双侧马蹄足内翻;1例为
期刊
目的调查在校医学本科生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评价和对全科医学的认知以及择业意愿,为医学院校完善全科医学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6月16—30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问卷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7年所有参加《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97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94.42%。95.16%(177/186)的学生表示,通过社区实践课,对全科医生的岗位有
为探讨青少年痛风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101例初诊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组(41例)及成人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BMI、生化指标、首发关节、病程及家族史等。青少年组患者BMI[(25.6±1.3)kg/m2比(22.8±1.0)kg/m2,t=-12.51]、TC[(5.55±0.51)mmol/L
期刊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心房颤动(房颤)的认识情况,探讨认识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2016年7—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课题组依据《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指南自拟,内容主要分为5部分:临床评估、抗栓治疗、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及对指南的使用和评价。结果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有效问卷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