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科学教育观的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工作。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整个活动的引导者,其关系着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质量。因此,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优秀的个人素养,另一方面应该具备有科学的教育观。本文阐述了科学教育观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以人文本的教育原则,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和谐融洽的发展施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关键字:科学教育观 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与教育相关内容的观点和看法,也包括对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等其他方面的思考和展望。科学的教育观有利于更好的发展我国教育,尤其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更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有利于社会的新型人才,成了发展职业教育探讨的重点问题。科学的教育观应当发展包括:以人文本的教育原则,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和谐发展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使施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融洽。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科学的教育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发展科学的教育观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即让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发散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并培养其自主探索求知的能力,圆满完成教育活动中的任务。由于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是整个过程的引导者,其直接影响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果,教育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育者应该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即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大学教师的教育观,思想,态度、言谈举止都映射着高校精神,并极大的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师德、师魂的培养。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越来越多的面临道德问题,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就是要发展人文主义的教育,从而使全民素质的提高带动科学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教育结果体现了教育活动的质量。因此,对学生的管理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内容包括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尤其当今时代,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独创性成了我们的提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创新。
  第一,高职院校要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确立适应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发展方向,创办特色学校。其次,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课程也应是研究性的,即研究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
  第二,组建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是传播新知识、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因此拥有优质的师资对于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学校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学校还应该组织培训,座谈会,学术会议等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第三,要大胆尝试专业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首先要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不仅是个人主观意志的表现,更是来自于对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教育目的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学校应该支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教学为主题,在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适合于各专业发展的创新活动,并在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应当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把人才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人才特色不但要具备有适度的基础理论,同时具备有技术应用的能力。
  三、真正做到使施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和谐融洽的发展
  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并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而收获良好的教育成果。那么如何能够真正的做到使施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和谐融洽的发展。
  首先,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体现了最终教学结果,只有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求知新问题,掌握新内容,反馈高品质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能够改进课堂教育模式,为其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同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积极进行启发式,思考式教学,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让学生达到积极思考的效果,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和独特见解,减少“传授”的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权,思考权,实践权。
  其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诚恳对待,耐心解答。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所了解到的信息往往是教师沒有的。所以,代替了以前的“师教师授”今天的教师更应以谦逊的态度从学生中汲取智慧,使教学活动中师生平等,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也给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以良好影响。
  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并且组织学生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备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和树立教师威信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构建科学的教育观,即做到以人文本,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并做到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科学的教育观带动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升传授教学的能力,融洽教学气氛,发散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健康的活动氛围中学习专业理论,同时加强实践操作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学习型等方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志中 刘桂婷.浅谈高职院校教育创新[N].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其他文献
Abstract  Although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provided us with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life, it was still a tragedy like his other works. We can analyze its tragic color from four aspects: tragic charac
期刊
Atrocities upon animals have never really been extinguish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laim for animals’ rights has also been on the rise. Clearly, this long-lasting debate over what is the proper wa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途径是唯一写进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它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合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语言技能,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1.1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任务型语
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并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的分析,探討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类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出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5  动机即引起和维持行为的一种动力倾向,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引起我们的行为;促使行为朝某一目的发展;维持行为的进行。据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动机定义为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相较于中东部地区大学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主要因素是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成熟的勞动力市场、西部地区高校教改滞后、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等。探寻西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需要在准确把握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环境条件下考虑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快西部高校教育改革、拓宽就业途径等。  [关键词] : 西部大学生 就业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内容摘要】没有公平就没有良好的社会教育,高等教育权利公平缺失现象的存在,造成了许多优秀学生失去较好的教育资源,这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级各类高校的默认、放任态度,会给政府与社会带来一种公信与诚信缺失的负面形象,这些是与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类自身发展的目标相违背的。  【关键词】教育,起点,公平,权利  【中图分类号】G6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的实现,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客观的认清本身的质量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并且找到一个适合本身的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客观、有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