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班级管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发挥传统班级管理特色的同时,我们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特点,优势互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断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利用数据库软件,为班级信息管理开辟新的路径
  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系统,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教育管理系统。其功能既受到班级内部的要素、结构、运作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信息的分析,在数据库中建立起学生的编号、姓名、照片、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住址、电话、父母情况等信息,根据所录信息在不同情况下制作不同的信息表格,使这些繁多散乱的信息清晰有序,大大提高了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这样,教师就可随时调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个别分析,可以充分利用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高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二、利用“班班通”设备,为德育教育开辟新的领域
  班队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开好主题班队会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班队会教学模式呆板,教育内容枯燥,一般是教师在台上总结班级一周内学生的不足与成绩,布置今后班级的具体工作。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聆听老师的教诲,执行老师下达的任务,而不做深刻地思考,导致了德育教育收效甚微。
  将信息技术融入班级管理中,班队会新颖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参与班队会课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增加了对班队会课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德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了使每次班队活动都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课前,要针对班级实际确立主题,围绕主题认真策划,制作出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的幻灯片,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美妙的音乐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在开展“好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时,在网上下载名人照片及为养成良好习惯所克服的困境的视频,或下载《习惯歌》《五星红旗飘起了》等歌曲,搜集班級学生中养成良好习惯小故事和照片,精心制作成幻灯片。让大家在身临其境的图片、动听的歌曲声、真实的动画影片中受到鼓舞,乐于立志做良好习惯的好学生,勇于面对成长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困难,能牢记这次班会课带给大家的震撼。在专题教育活动: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中。从中小学安全平台等网站中搜索相关视频,开展播放视频、问题测试、完成答卷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逼真生动的视频故事,有趣的活动游戏等多种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们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每次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为家校开辟新的共育平台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积极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家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而传统中的班主任家访,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手段来运作,废时废力。家长为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不辞辛苦到学校找班主任、找任课老师,为见上一面往往要花大半天时间,有时还会与老师的上课时间发生冲突,这样的家校沟通,已不能适应孩子长期不断变化的节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三位一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把信息技术延伸到家校联系,建立家校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每天把学生当天学习的内容、家庭作业、在学校表现及思想动态等内容发到“公告栏”上,家长们把学生的作业、家务活动、小制作等照片或视频在平台上晒一晒,家长和教师能相互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便于进一步的交流,学生在平台上看到自己的进步表现,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家长对家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平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与探讨。从“家校信箱”“家校彩虹”等平台反馈的信息来看,家长只要打开电脑、手机,就可以与老师交流,直接明了地了解孩子在校发生的一切,省时省力,便于交流,乐于参与。
  四、利用人人通平台、班级网页,为学生开辟展示舞台
  人人通平台、班级主页是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是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新天地的开辟,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围绕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在平时的管理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日记、习作和读书心得,通过评论功能来互相评价,促进交流。在学生作品进行互相欣赏,评论,指出优劣之处。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平台的发表区和精品区,把学生发表的文章集中起来评阅,教师针对学生发表的文章通过“发表评论”栏目对每个学生的文章进行独立详细的点评。引导学生通过平台参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同学进行网上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既加深了师生友情,又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 ,现代化教学设备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它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模式,为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活力,拓展了班主任创新工作的空间,使思想教育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和人性化,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时效性。班主任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才能使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一、古典诗词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一)塑造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苏轼在《密州出猎》里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
期刊
一、就业的一般性概念  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前提应明确“就业”的含义,从传统角度来看,就业就是劳动就业的简称,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这是在经济学有关就业的论述中,对就业普遍的传统性的界定,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狭义的就业观。这种对就业的定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就业的定义也
期刊
从很早开始,我们的先人们已经知道教育要依据人的不同成长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周易·蒙卦》中言:“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东汉经师郑玄注:“蒙,幼小之貌,齊人谓萌为蒙”,反映出的是古人对于幼童的教育理念。朱熹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其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教育生涯中度过,有精深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通过《童蒙须知》《小学》这两部著作,可以对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也可以借
期刊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为保障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实际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般都能较好地得到落实,但学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既有区域性的差距也有校际间的差距,既有理念方面的差距也有资金方面的差距,既有师资方面差距也有政策支持方面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具有理念落后,师资薄弱,资金短缺,政策乏力等多方
期刊
案例一 事无巨细,有求必应,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深深关爱  “张老师,我的笔写不见了”,我立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只中性笔递给齐建玉同学;“张老师,我的鞋子打湿了,你可以打个电话给我爷爷,让他给我送双鞋子来吗?”“好的,没问题,电话多少……”说着,我马上拨通刘洋家长电话让其送鞋子来;“张老师,我的饭勺不见了,没有筷子吃饭了……”刘盈焦急地对我说道,我马上去食堂找了一双干净筷子给她;“张老师,我们寝室放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理解建构主义的主要原理,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建构主义的缺点。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本学科的特色之路。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对初中思品课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构建了适合初中思品新授课的“五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内涵和依据  初中思品新授课“五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总课题下
期刊
如今,“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成为新一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狭隘地将孩子的学习理解为知识技能的灌输与训练,盲目地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越难越好。却不曾想如此拔苗助长式的学习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让很多学生早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  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所开展的这些活动是否真正贴近幼儿的需求?幼儿园的相
期刊
一、背景  美术教材里的利用橡皮泥或是黏土来完成的造型、表现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材料准备的过程,因为条件的限制,加上黏土易脏,重,不易携带的特点,所以很少有使用。我们往往是让学生准备橡皮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下来发现橡皮泥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有特殊香味,是油性材料,每次操作都会有很多残留油脂在手上,容易掉色,不能混色,干了以后容易发硬和开裂。随着现在新兴材料的出现,我们发现了超轻黏土这一
期刊
背景分析:  记得我们上中学时,语文老师教学文言文时,都是一句不落地,一遍一遍地,掰开了,揉碎了给学生讲,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只是坐在下面或坐或扒在桌上,有的在听有的干脆扒在桌上睡着了。这样的课堂效果一想就可以想到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再有文采,再有名的文言文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知识积累的学生来说,都可以称为“天书”,让许多学生还没学就产生了怵头的情绪。而老师自己,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期刊
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从洞悉儿童的心灵起步。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以“同一把尺子”来衡量,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发展,以幼儿为本。  一、以幼儿为本,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的活动中总有一些幼儿让你头疼不已,即使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都采取一样的措施,甚至是对他们都有格外的“照顾”,给予他们引导,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