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是指心理负荷量和心理负荷强度,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与生理负荷是体育课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体育教学中心理负荷所包括的主要因素及其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基础上,通过分析心理负荷三项指标在体育教学进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出这三项指标在体育教学进程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学生心理负荷的变化规律设计一节体育课的结构。
【关键词】体育;实践课;心理负荷;教学设计
一、前言
体育课中的心理负荷变化是设计体育教学进程的依据之一,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负荷因素,它会对学生的身心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是指心理负荷量和心理负荷强度。心理负荷量一般指心理负荷的时间长短,心理负荷的强度一般指心理紧张的程度。在体育教学中,练习时间的长短和运动的强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负荷分析
1.情绪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情绪为客观事物与人们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如果来自客观事物的刺激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很多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等,这些相应地引起人的各种情绪体验。
情绪对体育教学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良性情绪对人的认识和活动的作用,即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力等,从而提高了学习和活动的效果。其次,良好的学习情绪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情绪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2.意志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所谓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方面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其变化的规律表现为多个方面。当学生出现疲劳和厌倦的时候,机体工作能力的涨降对意志的依赖性就越强。在体育学习中,意志努力包括肌肉紧张时的意志努力,注意紧张时的意志努力,遵守各种规则的意志努力,与克服危险有关和与克服疲劳、厌倦有关的意志努力等。因此,我们既要了解它的变化规律,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注意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一切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进行。
任何心理过程的活动效率,总是表现为有注意参加才能实现。在教学中只依靠有意注意,就会使学生较快地失去学习的吸引力,容易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因此,只考虑任何一种单一的因素,都会影响课堂效率。因为,体育教学的课堂环境有其自身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的安排,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变换等,都对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注意及其变化规律有所了解,才能合理运用。
三、根据心理负荷的变化规律,有效设计课的结构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顺序上,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当前的需要。根据年龄特点,我们要注意对课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技术性的分析,如初高中和小学同学的区别;根据身体条件和技术基础,我们可按能力分层进行教学,而不应仅是我们常规按身高自然分组;根据教材性质,如是技术性和素质要求较高的,我们视学生情况穿插一些辅助教材等。在学习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内容时,尤其是对待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定要根据项目的特点,使难度逐渐提高,慢慢过度,运用好辅助性练习,尽可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和恐惧心理,能顺利完成教材每一阶段的目标。
第二是教学方法。现在据笔者在实际中观察到,教师更多的习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诸如,教师的讲解法和示范法、学生的练习法。教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出发,采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诸如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被教学方法所吸引,在课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高涨和愉悦的情绪,完成课的各项任务。
第三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布置,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使学生的不安全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不给学生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其次,经常能给学生以新颖的感觉,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场地、器材。再次,组织形式要有效、合理,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能指向课的内容,使体育课自身的魅力得充分的展现。
第四是时间分配,主要是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的关系,前已涉及,不再重述。因此,一堂课的结构设计和课的完成,不仅要考虑生理变化的规律、技术技能形成规律,更多还要注意对心理规律的运用,在一节课中只有协调好诸多的规律,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不言自明。
四、依据心理负荷变化因素设计体育教学的五点注意
1.合理把握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考虑兴趣的特点,使练习时间、休息和恢复的间歇的安排,既能使学生能保持对练习本身的兴趣,又能以完成课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保持对练习的持续的兴趣。其次,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是学生的意志努力所能完成的,否则,过重的生理负荷会成为的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畏难和逃避心理,从而影响了课的进度。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情绪等进行观察。
2.注意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
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不仅仅是调节生理负荷的方法,也是调节心理负荷的方法。在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之后,体力下降,同时注意、情绪也有所下降,这时可以结合讲解、纠正错误、相互观察、小节等让学生的体力和心理得到较好的调整,从而推迟与延缓自然发展的心理疲劳。
3.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选择适当的教、练法
新授的、有一定难度的教材,需要较高的协调能力,并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就需要学生注意高度集中,情绪适度紧张,并要付出较大的意志努力,心理能量消耗较大,内容过难、过多,易造成学生心理过度疲劳。采用哪种比较合理的教、练法就是一名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进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进行环节较多、动作较难的操节内容教学中,采用分解法练习,不但由于学习单位小,动作难度低,易学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且不会因为学习过多的信息量,造成学生的注意范围与信息量的“口径”差异过大。
4.注意保持学生适宜的情绪兴奋状态
适宜的情绪兴奋状态,对提高感知、理解、记忆、意志努力和注意力,减轻心理能量消耗等都是有益的,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控制学生的情绪;另外,课中要适当安排一些易提高学习情绪的练习,并辅以适当的语言刺激,以便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适当加大练习密度,使学生处在积极的活动水平上。
5.注意加强学、练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主要动力来源是在内部。我们才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可以从外部去激发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但是让学生去发现体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体验到超过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涵的“挑战”乐趣,对促进一个人长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很重要。当学生逐步了解体育活动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有了比较明确的健康目标后。就会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练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五、结论
一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与课的负荷密切相关,平时我们对生理负荷的预计、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视,也力求合理把握,但对于学生的心理负荷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心理负荷也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负荷因素,它会对学生的身心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心理负荷变化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针对学生心理负荷变化,灵活设计,使体育课真正成为一个科学、实效、趣味、学生热爱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织编写
[2]《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金钦昌主编
[3]《体育心理学》.高教出版社.马启伟主编
[4]《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规律》.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阎健 陈义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建邺高级中学)
【关键词】体育;实践课;心理负荷;教学设计
一、前言
体育课中的心理负荷变化是设计体育教学进程的依据之一,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负荷因素,它会对学生的身心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是指心理负荷量和心理负荷强度。心理负荷量一般指心理负荷的时间长短,心理负荷的强度一般指心理紧张的程度。在体育教学中,练习时间的长短和运动的强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负荷分析
1.情绪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情绪为客观事物与人们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如果来自客观事物的刺激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很多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等,这些相应地引起人的各种情绪体验。
情绪对体育教学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良性情绪对人的认识和活动的作用,即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力等,从而提高了学习和活动的效果。其次,良好的学习情绪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情绪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2.意志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所谓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方面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其变化的规律表现为多个方面。当学生出现疲劳和厌倦的时候,机体工作能力的涨降对意志的依赖性就越强。在体育学习中,意志努力包括肌肉紧张时的意志努力,注意紧张时的意志努力,遵守各种规则的意志努力,与克服危险有关和与克服疲劳、厌倦有关的意志努力等。因此,我们既要了解它的变化规律,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注意及其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一切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进行。
任何心理过程的活动效率,总是表现为有注意参加才能实现。在教学中只依靠有意注意,就会使学生较快地失去学习的吸引力,容易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因此,只考虑任何一种单一的因素,都会影响课堂效率。因为,体育教学的课堂环境有其自身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的安排,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变换等,都对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注意及其变化规律有所了解,才能合理运用。
三、根据心理负荷的变化规律,有效设计课的结构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顺序上,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当前的需要。根据年龄特点,我们要注意对课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技术性的分析,如初高中和小学同学的区别;根据身体条件和技术基础,我们可按能力分层进行教学,而不应仅是我们常规按身高自然分组;根据教材性质,如是技术性和素质要求较高的,我们视学生情况穿插一些辅助教材等。在学习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内容时,尤其是对待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定要根据项目的特点,使难度逐渐提高,慢慢过度,运用好辅助性练习,尽可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和恐惧心理,能顺利完成教材每一阶段的目标。
第二是教学方法。现在据笔者在实际中观察到,教师更多的习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诸如,教师的讲解法和示范法、学生的练习法。教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出发,采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诸如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被教学方法所吸引,在课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高涨和愉悦的情绪,完成课的各项任务。
第三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布置,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使学生的不安全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不给学生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其次,经常能给学生以新颖的感觉,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场地、器材。再次,组织形式要有效、合理,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能指向课的内容,使体育课自身的魅力得充分的展现。
第四是时间分配,主要是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的关系,前已涉及,不再重述。因此,一堂课的结构设计和课的完成,不仅要考虑生理变化的规律、技术技能形成规律,更多还要注意对心理规律的运用,在一节课中只有协调好诸多的规律,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不言自明。
四、依据心理负荷变化因素设计体育教学的五点注意
1.合理把握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考虑兴趣的特点,使练习时间、休息和恢复的间歇的安排,既能使学生能保持对练习本身的兴趣,又能以完成课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保持对练习的持续的兴趣。其次,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是学生的意志努力所能完成的,否则,过重的生理负荷会成为的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畏难和逃避心理,从而影响了课的进度。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情绪等进行观察。
2.注意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
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不仅仅是调节生理负荷的方法,也是调节心理负荷的方法。在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之后,体力下降,同时注意、情绪也有所下降,这时可以结合讲解、纠正错误、相互观察、小节等让学生的体力和心理得到较好的调整,从而推迟与延缓自然发展的心理疲劳。
3.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选择适当的教、练法
新授的、有一定难度的教材,需要较高的协调能力,并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就需要学生注意高度集中,情绪适度紧张,并要付出较大的意志努力,心理能量消耗较大,内容过难、过多,易造成学生心理过度疲劳。采用哪种比较合理的教、练法就是一名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进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进行环节较多、动作较难的操节内容教学中,采用分解法练习,不但由于学习单位小,动作难度低,易学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且不会因为学习过多的信息量,造成学生的注意范围与信息量的“口径”差异过大。
4.注意保持学生适宜的情绪兴奋状态
适宜的情绪兴奋状态,对提高感知、理解、记忆、意志努力和注意力,减轻心理能量消耗等都是有益的,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控制学生的情绪;另外,课中要适当安排一些易提高学习情绪的练习,并辅以适当的语言刺激,以便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适当加大练习密度,使学生处在积极的活动水平上。
5.注意加强学、练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主要动力来源是在内部。我们才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可以从外部去激发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但是让学生去发现体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体验到超过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涵的“挑战”乐趣,对促进一个人长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很重要。当学生逐步了解体育活动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有了比较明确的健康目标后。就会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练目的的教育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五、结论
一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与课的负荷密切相关,平时我们对生理负荷的预计、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视,也力求合理把握,但对于学生的心理负荷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心理负荷也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负荷因素,它会对学生的身心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心理负荷变化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针对学生心理负荷变化,灵活设计,使体育课真正成为一个科学、实效、趣味、学生热爱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织编写
[2]《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金钦昌主编
[3]《体育心理学》.高教出版社.马启伟主编
[4]《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规律》.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阎健 陈义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建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