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逯耀东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又以飘扬着阵阵菜香的饮食文化作品誉满士林,脍炙人口。
逯先生为江苏丰县人,193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入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史学大师钱穆的弟子。1968年又考入台大历史系攻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台大、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有《魏晋史学及其他》等多种史学论著问世。历史研究引发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穷根求源的兴趣,在台大开设了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与文学等课程,大受学子欢迎。他的饮食文化作品,不重于掌故的搜罗,也不偏于资料的诠释,而是将“吃”的研究与人民的生活习惯、历史潮流及社会变化衔接为一体。
“两肩担一口,东西南北走。”逯先生说自己不是美食家,而是一个饮食文化工作者。现在不少美食家追求精致生活,品尝珍馐美味,逯耀东则不同。他的饮食之旅是“闲步市井,四下觅食”,亲闻亲历亲见亲尝。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他尤其喜欢坊间平民化的东西,对街头小吃极有兴趣。苏州是逯先生少年生活的地方。回到苏州,他捡拾青杏年纪跌落的梦,也重温舌间留存的记忆:大肉面,虾仁面,虾蟹面,焖肉面,大嚼一碗以慰多年的思念。上海的生煎馒头、南翔小笼包,无锡的肉骨头,南京的咸水鸭,西安的腊羊肉、油茶泡麻花、丸子胡辣汤、校场门恰铬,杭州知味观的猫耳朵……逯先生荤素不拒,都要尝一尝。他说:“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表现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经长久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风格和面貌,同时也可以考察这个社会变迁的痕迹。这也是我杵于街边,蹲于廊下,乐此不疲吃小吃的原因。”(《饮食境界》)
吃过之后,文章就在缅怀中自然流泻而出。逯先生很重视饮食境界。他说:“饮食境界,是由环境、气氛和心境形成的饮食情趣和品味。”“和饮食的精粗无关,也不是灯火辉煌、杯盘交错的宾主尽欢。”(《饮食境界》)因而,他认为“谈吃没有情趣,若牛啃草,疗饥而已”。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等人的文章,谈吃且有情趣而不俗,有的已臻化境。逯耀东的饮食文化散文,也是上佳文字。在西安,夜市灯火依旧,他来到一个清真摊前:“当炉的伙计喊道:‘老师傅棚里坐。’于是,进得棚来,拣了张桌子,在小矮板凳上坐定,唤了碗丸子汤,几串烤羊肉,一盘驴钱肉,一大杯透心凉的冰啤酒,慢慢啜饮起来。突然邻座歌声唱起,我抬头看见一个头缠黄巾、身着淡蓝色秧歌装的卖唱者,正在唱《走西口》。那汉子嗓音高亢而凄婉,棚里吵杂顿时静下来。探头棚外,一阵风来,浮云掩皓月,月色朦胧。回首棚内,客人渐渐散去,夜已深沉。我又续了一杯冰啤酒,深深饮了一口,真不知自己是过客,还是夜归人了。”历史的醇厚、世事的沧桑凝聚笔端。
2001年第6期的《寻根》曾刊出过逯耀东的《灯火樊楼》。“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乐事多,深夜灯火上樊楼。”《忆樊楼》,是宋室南渡后,诗人刘子翠追忆昔日汴京旧游的诗作。逯先生说,樊楼的华丽风情,以前只在《东京梦华录》中读过,在《清明上河图》里追寻,而今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州。《灯火樊楼》就是他自西安出发,经壶口到洛阳、郑州、开封探访饮食的见闻和感受。刚到洛阳,那顿早点他喝的是驴汤:“常言道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这种驴锅的驴肉比卤的驴肉可口多了,香软滑嫩,而汤清少油,的确是美味与众不同。”观光开封夜市,他没有找张桌子坐下,只是在人缝里钻行。买了个烙饼卷麻叶,轻轻一拍,麻叶碎了,咬一口,脆软香甜。买了两个卤羊蹄啃食起来,味鲜软烂而微辛,一吮脱骨,非常好吃。平常的饮食琐事,款款写来,散淡有味。逯先生(《从城隍庙吃到夫子庙》、《更上长安》、《又见西子》,到《三醉岳阳楼》,加上这一篇,可以说吃遍了大江南北。
《寒夜客来》(三联书店,2005年版)是逯先生继《肚大能容》之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不料2006年2月14日,先生竞因病在高雄遽逝。我们再也看不到他旁征博引、文思典雅、学养与才情并茂的文字了。
“我最喜欢读逯先生写吃的小品。”董桥说,“书名新,文笔老,食神书痴都叹为垆边绝色!”(《文君香筒》)
逯先生为江苏丰县人,193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入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史学大师钱穆的弟子。1968年又考入台大历史系攻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台大、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有《魏晋史学及其他》等多种史学论著问世。历史研究引发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穷根求源的兴趣,在台大开设了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与文学等课程,大受学子欢迎。他的饮食文化作品,不重于掌故的搜罗,也不偏于资料的诠释,而是将“吃”的研究与人民的生活习惯、历史潮流及社会变化衔接为一体。
“两肩担一口,东西南北走。”逯先生说自己不是美食家,而是一个饮食文化工作者。现在不少美食家追求精致生活,品尝珍馐美味,逯耀东则不同。他的饮食之旅是“闲步市井,四下觅食”,亲闻亲历亲见亲尝。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他尤其喜欢坊间平民化的东西,对街头小吃极有兴趣。苏州是逯先生少年生活的地方。回到苏州,他捡拾青杏年纪跌落的梦,也重温舌间留存的记忆:大肉面,虾仁面,虾蟹面,焖肉面,大嚼一碗以慰多年的思念。上海的生煎馒头、南翔小笼包,无锡的肉骨头,南京的咸水鸭,西安的腊羊肉、油茶泡麻花、丸子胡辣汤、校场门恰铬,杭州知味观的猫耳朵……逯先生荤素不拒,都要尝一尝。他说:“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表现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经长久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风格和面貌,同时也可以考察这个社会变迁的痕迹。这也是我杵于街边,蹲于廊下,乐此不疲吃小吃的原因。”(《饮食境界》)
吃过之后,文章就在缅怀中自然流泻而出。逯先生很重视饮食境界。他说:“饮食境界,是由环境、气氛和心境形成的饮食情趣和品味。”“和饮食的精粗无关,也不是灯火辉煌、杯盘交错的宾主尽欢。”(《饮食境界》)因而,他认为“谈吃没有情趣,若牛啃草,疗饥而已”。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等人的文章,谈吃且有情趣而不俗,有的已臻化境。逯耀东的饮食文化散文,也是上佳文字。在西安,夜市灯火依旧,他来到一个清真摊前:“当炉的伙计喊道:‘老师傅棚里坐。’于是,进得棚来,拣了张桌子,在小矮板凳上坐定,唤了碗丸子汤,几串烤羊肉,一盘驴钱肉,一大杯透心凉的冰啤酒,慢慢啜饮起来。突然邻座歌声唱起,我抬头看见一个头缠黄巾、身着淡蓝色秧歌装的卖唱者,正在唱《走西口》。那汉子嗓音高亢而凄婉,棚里吵杂顿时静下来。探头棚外,一阵风来,浮云掩皓月,月色朦胧。回首棚内,客人渐渐散去,夜已深沉。我又续了一杯冰啤酒,深深饮了一口,真不知自己是过客,还是夜归人了。”历史的醇厚、世事的沧桑凝聚笔端。
2001年第6期的《寻根》曾刊出过逯耀东的《灯火樊楼》。“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乐事多,深夜灯火上樊楼。”《忆樊楼》,是宋室南渡后,诗人刘子翠追忆昔日汴京旧游的诗作。逯先生说,樊楼的华丽风情,以前只在《东京梦华录》中读过,在《清明上河图》里追寻,而今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州。《灯火樊楼》就是他自西安出发,经壶口到洛阳、郑州、开封探访饮食的见闻和感受。刚到洛阳,那顿早点他喝的是驴汤:“常言道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这种驴锅的驴肉比卤的驴肉可口多了,香软滑嫩,而汤清少油,的确是美味与众不同。”观光开封夜市,他没有找张桌子坐下,只是在人缝里钻行。买了个烙饼卷麻叶,轻轻一拍,麻叶碎了,咬一口,脆软香甜。买了两个卤羊蹄啃食起来,味鲜软烂而微辛,一吮脱骨,非常好吃。平常的饮食琐事,款款写来,散淡有味。逯先生(《从城隍庙吃到夫子庙》、《更上长安》、《又见西子》,到《三醉岳阳楼》,加上这一篇,可以说吃遍了大江南北。
《寒夜客来》(三联书店,2005年版)是逯先生继《肚大能容》之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不料2006年2月14日,先生竞因病在高雄遽逝。我们再也看不到他旁征博引、文思典雅、学养与才情并茂的文字了。
“我最喜欢读逯先生写吃的小品。”董桥说,“书名新,文笔老,食神书痴都叹为垆边绝色!”(《文君香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