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书痴都叹为垆边绝色”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逯耀东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又以飘扬着阵阵菜香的饮食文化作品誉满士林,脍炙人口。
  逯先生为江苏丰县人,193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入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史学大师钱穆的弟子。1968年又考入台大历史系攻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台大、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有《魏晋史学及其他》等多种史学论著问世。历史研究引发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穷根求源的兴趣,在台大开设了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与文学等课程,大受学子欢迎。他的饮食文化作品,不重于掌故的搜罗,也不偏于资料的诠释,而是将“吃”的研究与人民的生活习惯、历史潮流及社会变化衔接为一体。
  “两肩担一口,东西南北走。”逯先生说自己不是美食家,而是一个饮食文化工作者。现在不少美食家追求精致生活,品尝珍馐美味,逯耀东则不同。他的饮食之旅是“闲步市井,四下觅食”,亲闻亲历亲见亲尝。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他尤其喜欢坊间平民化的东西,对街头小吃极有兴趣。苏州是逯先生少年生活的地方。回到苏州,他捡拾青杏年纪跌落的梦,也重温舌间留存的记忆:大肉面,虾仁面,虾蟹面,焖肉面,大嚼一碗以慰多年的思念。上海的生煎馒头、南翔小笼包,无锡的肉骨头,南京的咸水鸭,西安的腊羊肉、油茶泡麻花、丸子胡辣汤、校场门恰铬,杭州知味观的猫耳朵……逯先生荤素不拒,都要尝一尝。他说:“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表现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经长久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风格和面貌,同时也可以考察这个社会变迁的痕迹。这也是我杵于街边,蹲于廊下,乐此不疲吃小吃的原因。”(《饮食境界》)
  吃过之后,文章就在缅怀中自然流泻而出。逯先生很重视饮食境界。他说:“饮食境界,是由环境、气氛和心境形成的饮食情趣和品味。”“和饮食的精粗无关,也不是灯火辉煌、杯盘交错的宾主尽欢。”(《饮食境界》)因而,他认为“谈吃没有情趣,若牛啃草,疗饥而已”。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等人的文章,谈吃且有情趣而不俗,有的已臻化境。逯耀东的饮食文化散文,也是上佳文字。在西安,夜市灯火依旧,他来到一个清真摊前:“当炉的伙计喊道:‘老师傅棚里坐。’于是,进得棚来,拣了张桌子,在小矮板凳上坐定,唤了碗丸子汤,几串烤羊肉,一盘驴钱肉,一大杯透心凉的冰啤酒,慢慢啜饮起来。突然邻座歌声唱起,我抬头看见一个头缠黄巾、身着淡蓝色秧歌装的卖唱者,正在唱《走西口》。那汉子嗓音高亢而凄婉,棚里吵杂顿时静下来。探头棚外,一阵风来,浮云掩皓月,月色朦胧。回首棚内,客人渐渐散去,夜已深沉。我又续了一杯冰啤酒,深深饮了一口,真不知自己是过客,还是夜归人了。”历史的醇厚、世事的沧桑凝聚笔端。
  2001年第6期的《寻根》曾刊出过逯耀东的《灯火樊楼》。“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乐事多,深夜灯火上樊楼。”《忆樊楼》,是宋室南渡后,诗人刘子翠追忆昔日汴京旧游的诗作。逯先生说,樊楼的华丽风情,以前只在《东京梦华录》中读过,在《清明上河图》里追寻,而今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州。《灯火樊楼》就是他自西安出发,经壶口到洛阳、郑州、开封探访饮食的见闻和感受。刚到洛阳,那顿早点他喝的是驴汤:“常言道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这种驴锅的驴肉比卤的驴肉可口多了,香软滑嫩,而汤清少油,的确是美味与众不同。”观光开封夜市,他没有找张桌子坐下,只是在人缝里钻行。买了个烙饼卷麻叶,轻轻一拍,麻叶碎了,咬一口,脆软香甜。买了两个卤羊蹄啃食起来,味鲜软烂而微辛,一吮脱骨,非常好吃。平常的饮食琐事,款款写来,散淡有味。逯先生(《从城隍庙吃到夫子庙》、《更上长安》、《又见西子》,到《三醉岳阳楼》,加上这一篇,可以说吃遍了大江南北。
  《寒夜客来》(三联书店,2005年版)是逯先生继《肚大能容》之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不料2006年2月14日,先生竞因病在高雄遽逝。我们再也看不到他旁征博引、文思典雅、学养与才情并茂的文字了。
  “我最喜欢读逯先生写吃的小品。”董桥说,“书名新,文笔老,食神书痴都叹为垆边绝色!”(《文君香筒》)
其他文献
河南省淮阳县的太吴伏羲祭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民俗活动,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淮阳太吴陵庙,则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并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太吴陵都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伏羲祭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淮阳县因居准水之阳,故称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豫东
期刊
阅读古史,我们有一个发现:夏商时代的帝王之名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往往与“十干”相联系。如夏之大庚(太康)、孔甲,商之武丁、祖甲。这类人名,学界把它称为“日名”。  日名之由来,与华夏民族崇拜太阳神的古风紧密相关。据考察,中华民族的族名“华”,乃是由古文字“晔”演变而成。《说文解字》:“晔,日光也。”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上古时代,中国大地曾广为流行对太阳神的崇拜,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标志
期刊
12世纪初,兴起于东北北部的女真人金王朝,在灭亡辽王朝后,南下攻宋。昏庸荒淫的徽宗赵佶不组织抵抗,金兵势如破竹,1126年末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才当了一年皇帝的赵桓(钦宗)软弱无能,幻想纳款求和,第二年初与其父徽宗都做了俘虏。四月,二帝及其后妃、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宫女等三千余人,被押往燕京,北宋灭亡。此事发生在钦宗靖康二年,所以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因为被金兵俘虏,流放
期刊
书的发明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文字、纸。印刷术与书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将人类从蒙昧与野蛮引向文明,纸的发明使人类记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思想与行为变得简单而易行,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孕育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之母”,而书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阶与加速奔跑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纸与印刷术的两大发明。对古代乃至现代人类政
期刊
在2008年举办的一次关于“非遗”保护工程的研讨会上,我曾以《“非遗”保护热潮中的困惑与思考》为题发言,随后把文章发表在辽宁的《文化学刊》上。文章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即“精华”与“糟粕”的辨析、文化功能的演变及旅游开发的得失等问题,以期对“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和保护利用有所裨益。现在就我近年参与相关活动的实际感受,继续就上述问题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    国务院办公厅于2
期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是以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的。在流传中继承、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面貌。如宝卷这种形式,从最初唐代寺庙里的俗讲,宋元讲经中的说诨经,到后来成为明清民间的宗教性说唱故事。江苏靖江的讲经宝卷,同其他明代宝卷一样,至少从明代中期开始,作为民间宗教做会中的说唱部分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阅读整理这些宝卷过
期刊
青藏高原以其奇险的自然风光而为人向往,你一旦走进那里,却会发现更有魅力更有独特性的是那些人文风光和民俗风情。高原上处处可见的风马旗,就是藏族人与天地神佛交流沟通的带有深厚宗教和民俗文化气息的媒介物。藏民喜欢和常用的这种风马旗,以多种样式,遍布于青藏高原的雪山、湖泊、峡谷、草原、山口、桥梁、寺院、村寨……形成了唯青藏高原才有的一种特殊而壮丽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联想绵绵。    风马飘飘,天
期刊
2000~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我因赴澳大利亚留学,未参加第一、第三两次发掘),揭露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约前3000年)中期大型房址2座、中型房址3座、墓葬34座、灰坑百余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南、北壕沟的位置和大体走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墓地,初步把握了遗址的结构布
期刊
“湖广填四川”是清前中期中国移民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著述虽然不少,但多局限于宏观层面,缺乏微观上的分析,尤其缺乏将迁出地与迁入地结合起来的联系分析,而此点对于深入认识“湖广填四川”的时间过程、迁移路线、移居地的空间演变过程、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信息传递等非常重要。有关“湖广填四川”的史料,地方志多是简略记述某一姓氏移居某地的事实,对于该家族移民在其他地区的分布则不会涉及;而以家谱
期刊
神奇的青藏雪域,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独特而奇异的藏族天葬就是其一。静冷阴森的施尸台、黑压压的鹰鹫、形色峻酷手脚干净利落的天葬师,及周遭斑驳陆离的玛尼经石和猎猎劲舞的经幡,营造出一场场看似充满恐怖气氛,实则神秘、庄严和极其圣洁的藏区天葬盛典。天葬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奇特的高原藏民族文化。    瑞祥繁盛的天葬圣台    康藏地区最著名的天葬台是青海南部的玉树县巴塘天葬台,它坐落在一个徐缓开阔的绿色山坡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