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米兰·昆德拉以其卓尔不群的小说观念与创作实践赢得了世界文坛的普遍赞赏,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以独特的思想智慧引人入胜的小说。本文尝试从该作品的存在主题与复调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和阐释昆德拉所营造的奇妙的小说意境。
【关键词】: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存在,复调
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是我们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著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被大量译介到中国。1992年2月,艾晓明编译的《小说的智慧——认识米兰·昆德拉》以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的形式,界分了十年来中国昆德拉研究的两次热潮、两个阶段:一是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翻译、阅读的热潮;二是对昆德拉作品研究、评论的热潮。本文将从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存在主题与复调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和阐释昆德拉所营造的奇妙的小说意境。
一、存在:流失的轻与固着的重
昆德拉的小说是属于思索的小说。叙事者不只是讲故事,更要提出问题,思索的对象就是存在。在昆德拉看来,存在就是人在世界中的可能性。历史悠久、意蕴繁复的西方文化中“轻与重”纠结缠绕的传统,是昆德拉关于这一主题的文学思想的底色。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开头,叙事者“我”就开章明义,提出了这样的哲学命题:“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一个神秘的‘永劫回归’观”。[参考文献:] 尼采认为,我们的世界是“永劫回归”的。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的生活是能够被预演的,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会按照曾经经历过的方式再现,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这样一个关于“轻与重”的问题提纲挈领地贯穿于全篇,引人深思。而同时,这个思考也将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的基本境况引了进去。他的问题随即呈现: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的存在之轻。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只发生一次,那这一次究竟该如何去面对呢?
托马斯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是一个离异多年的外科医生,离婚后的他是愉快自在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他拥有众多的情人,可谓风流倜傥,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然而,特蕾莎的闯入打破了他的自由,托马斯一直在爱恋特蕾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特蕾莎之于托马斯,既非情人,也非妻子,而是一个“顺水飘来的婴儿”。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蕾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到他对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轻松的他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选择了“非如此不可”。七年后特蕾莎出走,托马斯又重获自由之身,其身上的重负突然消逝,甚至他还感受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再次嗅到了生命之轻的温馨。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中去了。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蕾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因为特蕾莎,托马斯才没有完全与世俗世界所脱离,才没有被生活所抛弃。
二、复调小说:多声部重奏
所谓复调(poliphony),也叫“多聲部”,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关于“多声部性”的阐释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人和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从来没有离开过人文精神的张扬。他说,复调的实质在于:“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的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 转引自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对话性:当过爵士乐手的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当今无数精深的四重奏作品中的妙品。巴赫金所定义的复调小说虽然颠覆了传统独白小说的单线结构,但依然是建立在时间之流上的小说。而昆德拉的小说与此不同,他的小说打破了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这一传统,同传统的线性结构相对立,将许多毫无连续性的素材并列而置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穿越时间和空间之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主人公各具特色,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原则,第三人称叙事中介入第一人称“我”的肆无忌惮的大篇议论,是一种多视角的全景展示。
多声部性:昆德拉理解的小说复调有以下特征:小说是多线索的,各个线索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总体上交织成一个小说整体,在文体上则可以是多种文体同时并存。讽刺、浪漫、政治,三线合一,构成了昆德拉作品特殊的复调式结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四个人物故事线索的同时性叙述,齐头并进,又相互映衬。第一章和第五章以“轻与重”为主题叙述托马斯的故事,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交织萨宾娜和特蕾莎的故事。第三章和第六章以“媚俗與背叛”主题讲萨宾娜和她的情人弗兰茨的故事。各个线索以复调方式存在,相互交织,没有任何一个只是简单的陪衬。昆德拉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在“伟大的进军”这一章中,昆德拉毫不谦虚地说该章复调特点非常令人震撼。包括:历史事件——斯大林的儿子二战期间死于德国纳粹集中营的真实,神学思考——人体排泄物,政治事件——一批欧洲知识分子街头抗议越南占领柬埔寨边境。弗兰茨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一个人晚上在曼谷瞎逛的时候,被几个拦路抢劫犯给打死了。后来又顺便交代了萨宾娜的死,是因为自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所有这些内容都由一个持续的探寻串联在一起:“什么是媚俗?”
未完成性: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昆德拉的《笑忘录》不是为了真正的忘却与封存那段记忆,而是为了更好的回忆。昆德拉是有未来的,但是仿佛没有过去。而这种刻意的掩盖,往往欲盖弥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实是痛苦地承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沉重,不仅他那个国家生活中充满了令人绝望的压抑,而且我们这些无比幸运的人生活中也充满了压抑。昆德拉认为,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象一张网眼细小的大网越来越紧地束缚着人类的生活。他的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我们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的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也许惟人类的智慧可以逃避这个厄运,但敏捷的智慧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不属于生活。
三、结语
在一个极限悖缪的时代,有个性的人都诗意而孤独的存在着,孤立与恐惧、轻与重的界限也许原本就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单纯的追求人生存在的意义,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选择面对真实,却又往往沉重难堪,负重难行。昆德拉揭示了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彩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所有的选择还是得看自己。生活不是单行线,我们需要在处理好学习的同时,还有生活和工作;在沉浸在甜蜜爱情的同时,兼顾亲情、友情。正如鲁迅所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存在之思,复调之艺,这些都与生活有关。
【关键词】: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存在,复调
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是我们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著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被大量译介到中国。1992年2月,艾晓明编译的《小说的智慧——认识米兰·昆德拉》以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的形式,界分了十年来中国昆德拉研究的两次热潮、两个阶段:一是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翻译、阅读的热潮;二是对昆德拉作品研究、评论的热潮。本文将从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存在主题与复调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和阐释昆德拉所营造的奇妙的小说意境。
一、存在:流失的轻与固着的重
昆德拉的小说是属于思索的小说。叙事者不只是讲故事,更要提出问题,思索的对象就是存在。在昆德拉看来,存在就是人在世界中的可能性。历史悠久、意蕴繁复的西方文化中“轻与重”纠结缠绕的传统,是昆德拉关于这一主题的文学思想的底色。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开头,叙事者“我”就开章明义,提出了这样的哲学命题:“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一个神秘的‘永劫回归’观”。[参考文献:] 尼采认为,我们的世界是“永劫回归”的。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的生活是能够被预演的,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会按照曾经经历过的方式再现,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这样一个关于“轻与重”的问题提纲挈领地贯穿于全篇,引人深思。而同时,这个思考也将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的基本境况引了进去。他的问题随即呈现: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的存在之轻。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只发生一次,那这一次究竟该如何去面对呢?
托马斯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是一个离异多年的外科医生,离婚后的他是愉快自在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他拥有众多的情人,可谓风流倜傥,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然而,特蕾莎的闯入打破了他的自由,托马斯一直在爱恋特蕾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特蕾莎之于托马斯,既非情人,也非妻子,而是一个“顺水飘来的婴儿”。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蕾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到他对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轻松的他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选择了“非如此不可”。七年后特蕾莎出走,托马斯又重获自由之身,其身上的重负突然消逝,甚至他还感受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再次嗅到了生命之轻的温馨。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中去了。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蕾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因为特蕾莎,托马斯才没有完全与世俗世界所脱离,才没有被生活所抛弃。
二、复调小说:多声部重奏
所谓复调(poliphony),也叫“多聲部”,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关于“多声部性”的阐释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人和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从来没有离开过人文精神的张扬。他说,复调的实质在于:“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的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 转引自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对话性:当过爵士乐手的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当今无数精深的四重奏作品中的妙品。巴赫金所定义的复调小说虽然颠覆了传统独白小说的单线结构,但依然是建立在时间之流上的小说。而昆德拉的小说与此不同,他的小说打破了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这一传统,同传统的线性结构相对立,将许多毫无连续性的素材并列而置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穿越时间和空间之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主人公各具特色,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原则,第三人称叙事中介入第一人称“我”的肆无忌惮的大篇议论,是一种多视角的全景展示。
多声部性:昆德拉理解的小说复调有以下特征:小说是多线索的,各个线索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总体上交织成一个小说整体,在文体上则可以是多种文体同时并存。讽刺、浪漫、政治,三线合一,构成了昆德拉作品特殊的复调式结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四个人物故事线索的同时性叙述,齐头并进,又相互映衬。第一章和第五章以“轻与重”为主题叙述托马斯的故事,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交织萨宾娜和特蕾莎的故事。第三章和第六章以“媚俗與背叛”主题讲萨宾娜和她的情人弗兰茨的故事。各个线索以复调方式存在,相互交织,没有任何一个只是简单的陪衬。昆德拉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在“伟大的进军”这一章中,昆德拉毫不谦虚地说该章复调特点非常令人震撼。包括:历史事件——斯大林的儿子二战期间死于德国纳粹集中营的真实,神学思考——人体排泄物,政治事件——一批欧洲知识分子街头抗议越南占领柬埔寨边境。弗兰茨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一个人晚上在曼谷瞎逛的时候,被几个拦路抢劫犯给打死了。后来又顺便交代了萨宾娜的死,是因为自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所有这些内容都由一个持续的探寻串联在一起:“什么是媚俗?”
未完成性: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昆德拉的《笑忘录》不是为了真正的忘却与封存那段记忆,而是为了更好的回忆。昆德拉是有未来的,但是仿佛没有过去。而这种刻意的掩盖,往往欲盖弥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实是痛苦地承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沉重,不仅他那个国家生活中充满了令人绝望的压抑,而且我们这些无比幸运的人生活中也充满了压抑。昆德拉认为,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象一张网眼细小的大网越来越紧地束缚着人类的生活。他的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我们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的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也许惟人类的智慧可以逃避这个厄运,但敏捷的智慧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不属于生活。
三、结语
在一个极限悖缪的时代,有个性的人都诗意而孤独的存在着,孤立与恐惧、轻与重的界限也许原本就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单纯的追求人生存在的意义,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选择面对真实,却又往往沉重难堪,负重难行。昆德拉揭示了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彩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所有的选择还是得看自己。生活不是单行线,我们需要在处理好学习的同时,还有生活和工作;在沉浸在甜蜜爱情的同时,兼顾亲情、友情。正如鲁迅所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存在之思,复调之艺,这些都与生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