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猫》
一次,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我出示了: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样两个句子,让男女生各读一句,然后说说对这两个句子的体会,绝大多数的学生谈了文中“几朵小梅花”的妙处,当大家正说得起劲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我,似乎暗含着期待,我便让她来说说体会。她站起来说,“这个句子的语言十分朴素,把脏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温柔可亲,以及表现了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原以为她和其他同学一样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其实作为老师我也只能体会到这个层面上,但是当我让她坐下的时候她却有点犹豫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想法。”我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她说:“好,大胆地说吧!”她似乎也有了点自信,“我认为这里把‘踩印’一词换成‘画’字,可能更形象生动。因为‘踩印’只是猫的无意识动作,而‘画’则是有意识行为,这样的话在老舍爷爷的眼中猫俨然就是一位小画家,似乎要给老舍爷爷的文章配上几幅美丽的插图。”简单的几句话令我又惊讶又欣喜,这是我——她的语文老师所想不到的,老舍先生可是语言大师啊,谁会去怀疑他文章中的不足!而她——我的学生却这样去想了,并且她的理由又是那么充分,想法又是那么独特新奇。
【案例二】——《“我是您的儿子”》
在体会课文最后一个部分的时候,我出示了“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这个句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党的好干部的形象。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人民的好儿子的形象。
生:我从“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焦裕禄为了人民不辞辛劳,不停地忙碌奔波。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来告诉我们大家吗?
(生读,“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一句读得十分干脆。)
师:你对他的朗读想说点什么吗?
生: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地向前奔去。所以,他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肯定又到什么地方访贫问苦去了。所以后半句应该读得意味深长一点。
师:说得真好,能请你来读一读吗?
(生读,后半句读得比较缓慢,使人充满的了遐想)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理解、感悟和朗读,你觉得这个句子怎样改一下,或许意思会更明显。
生:我觉得在句子后面再加一句: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生:我觉得只需要把句末的句号改成省略号就行了。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句末用了个句号似乎也把焦裕禄为人民做事情划了个句号,可实际上他是直到逝世前都沒有停下他的脚步,而用个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就可以让我们去想象他还会去些什么地方,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他为了人民不辞辛劳,永不停步。
师:我们就按照他说的把课文中的句号改成省略号吧。
【反思】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就不能发现真理。大家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易于发现真理。在阅读活动中,没有怀疑和批判,就造就不出创新人才。”批判性阅读是阅读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它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努力辨别真伪、识别优劣、发现偏差,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步步深化,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产生批判性思维。只有具备了批判鉴赏能力,才能在阅读中作出正确评价。
从以上的几个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他们大胆地对课文中的个别句子进行了质疑、评判,或许学生的看法还很片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是很可贵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因为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有个由低往高、由片面向辩证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每发表一种意见都十分正确。
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很大的,点拨得当即爆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这样的阅读实践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长期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炼成一双“火眼金睛”,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其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
一次,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我出示了: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样两个句子,让男女生各读一句,然后说说对这两个句子的体会,绝大多数的学生谈了文中“几朵小梅花”的妙处,当大家正说得起劲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我,似乎暗含着期待,我便让她来说说体会。她站起来说,“这个句子的语言十分朴素,把脏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温柔可亲,以及表现了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原以为她和其他同学一样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其实作为老师我也只能体会到这个层面上,但是当我让她坐下的时候她却有点犹豫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想法。”我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她说:“好,大胆地说吧!”她似乎也有了点自信,“我认为这里把‘踩印’一词换成‘画’字,可能更形象生动。因为‘踩印’只是猫的无意识动作,而‘画’则是有意识行为,这样的话在老舍爷爷的眼中猫俨然就是一位小画家,似乎要给老舍爷爷的文章配上几幅美丽的插图。”简单的几句话令我又惊讶又欣喜,这是我——她的语文老师所想不到的,老舍先生可是语言大师啊,谁会去怀疑他文章中的不足!而她——我的学生却这样去想了,并且她的理由又是那么充分,想法又是那么独特新奇。
【案例二】——《“我是您的儿子”》
在体会课文最后一个部分的时候,我出示了“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这个句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党的好干部的形象。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人民的好儿子的形象。
生:我从“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焦裕禄为了人民不辞辛劳,不停地忙碌奔波。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来告诉我们大家吗?
(生读,“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一句读得十分干脆。)
师:你对他的朗读想说点什么吗?
生: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地向前奔去。所以,他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肯定又到什么地方访贫问苦去了。所以后半句应该读得意味深长一点。
师:说得真好,能请你来读一读吗?
(生读,后半句读得比较缓慢,使人充满的了遐想)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理解、感悟和朗读,你觉得这个句子怎样改一下,或许意思会更明显。
生:我觉得在句子后面再加一句: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生:我觉得只需要把句末的句号改成省略号就行了。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句末用了个句号似乎也把焦裕禄为人民做事情划了个句号,可实际上他是直到逝世前都沒有停下他的脚步,而用个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就可以让我们去想象他还会去些什么地方,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他为了人民不辞辛劳,永不停步。
师:我们就按照他说的把课文中的句号改成省略号吧。
【反思】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就不能发现真理。大家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易于发现真理。在阅读活动中,没有怀疑和批判,就造就不出创新人才。”批判性阅读是阅读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它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努力辨别真伪、识别优劣、发现偏差,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步步深化,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产生批判性思维。只有具备了批判鉴赏能力,才能在阅读中作出正确评价。
从以上的几个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他们大胆地对课文中的个别句子进行了质疑、评判,或许学生的看法还很片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是很可贵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因为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有个由低往高、由片面向辩证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每发表一种意见都十分正确。
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很大的,点拨得当即爆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这样的阅读实践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长期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炼成一双“火眼金睛”,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其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