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豌豆上的公主 [丹麦]安徒生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娶一位公主,而且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走遍了全世界,到处去寻找这样的公主,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却总是寻觅不到他所要找的,一路上还遇到了不少麻烦。公主固然多的是,只是真假难辨,他不能判断她们是不是真的,他总觉得她们有些地方不那么像是真的。于是他只好又回到了家里,因为他一门心思想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之间来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一时间电光闪烁,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就在这样坏的天气里,城门上传来了敲门声。老国王便亲自走过去开门。
门外面站着一位公主。
可是天哪,暴风雨把她弄成了一副什么模样!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和衣裳哗哗地往下淌。从她的鞋帮里流进去,又从鞋跟里淌出来。她说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好吧,我们很快就会弄明白的。”年老的王后这么想道,但是她嘴上却一声不吭。她走进卧室,把床上的床单、床垫和所有的卧具统统拿走,在床板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她拿来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铺在这颗豌豆上,又在这二十张床垫上再铺上二十张羽绒床垫。
那位公主便躺在这张床上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大家问她睡得好不好。
“哎哟,睡得糟糕透啦!”她回答说,“我几乎一整夜都不曾合过眼。真是天晓得那张床上到底有点什么东西,我明明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害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是可怕极了。”
这样一来,大家都明白她才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
只有一位真正的公主才有这样娇嫩的皮肤。于是王子娶她为妻。现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选自《安徒生童话》)
解读词
童话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安徒生却在篇尾刻意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这就是安徒生的逻辑!
童话是善良与善良的应和,是美与美的邂逅,是高贵与高贵的相遇。
王子是高贵与善良的代名词,他拒绝虚假,他要寻找“真正的公主”,但他走遍了全世界,却总是寻觅不到自己所要找的真正的公主。不但没有找到,还“遇到了不少麻烦”。
中国的《诗经》也有类似的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故事难道就以王子寻找不到真正的公主结尾吗?如果不能制造惊奇,那就不是童话了,更何况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呢!
安徒生运用了奇妙的想象,为王子寻找到了真正的公主。
“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甄别真假公主的方法,竟是如此独特!
结局是“王子娶她为妻”,因为王子“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童话写到这里,的确是写给儿童读的。
但是篇尾的两段文字,却是安徒生为这个世界的成人写的,当然也是为他自己而写的。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这是为了让儿童坚信童话的真实吗?有这个因素。不过,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安徒生对我们的一个提醒,“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难道不是一个奇妙的隐喻吗?它告诉我们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的见证物只能存在于“艺术”的想象中。“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假如被偷走了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越是这样表白,越表明《豌豆上的公主》只是彼岸花、水中月、雨后虹。“真实”其实就是不真实。童话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一句句反语构成的。
现实是冷酷的,童话才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现实生活中的安徒生,爱情之路异常坎坷,他曾毫无希望地痴迷过瑞典歌剧皇后詹尼·琳德,但结局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安徒生一如《豌豆上的公主》开头中的王子,渴望与高贵的灵魂结伴,却一直没有回声,在爱河的沙滩上安徒生留下的只是他终生独行的脚印。
卡夫卡曾说:童话都是流血的。
如若不信,就去读读安徒生的童话,再读他的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吧!
幸运的是,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这粒“豌豆”,不需要保存在艺术博物馆里,因为它已经在无数个国度的读者的心田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 穷 人 [俄罗斯]托尔斯泰
渔家小屋的炉火旁,坐着打鱼人的妻子冉娜,她正在缝破旧的船帆。风在门外尖叫咆哮,海浪在岸边飞溅、摔碎、嚎叫……外面又黑又冷,海上肆虐着风暴,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舒服又温暖。夯土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火还未熄灭,碗架上的餐具闪着亮光。在怒海的呼啸声中。五个孩子在放下的床帐中熟睡。打鱼人早起驾着自家小船迟迟不归,渔家女听着海浪轰鸣风在号啕,冉娜心中害怕。
年久的木钟喑哑地敲出十点、十一点……丈夫仍未归来。冉娜在沉思。丈夫不惜力,在寒冷风暴中去打鱼;她也从早到晚做着活。可又怎样?勉勉强强能糊口。可孩子们还是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吃的不是小麦面包,有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菜可只有鱼。“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着风暴的声响。“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身,往头上披一条厚披巾,点起风灯走出家门,她要看看海是不是静了点,天是不是亮了点,灯塔是不是亮着,丈夫船上的灯是不是看得见了。可海上什么也不见。风撕扯着她的披巾,又用断落的什么东西敲击着女邻居家木屋的门。于是冉娜记起她昨晚就打算去看看病倒的女鄰居。“也没个人照看照看她。”冉娜想着,敲敲门。她仔细听着……没人应门。
“寡妇真难啊!”冉娜站在台阶上想,“孩子倒不算多,两个,可全要一个人想办法。这会儿又生起病!唉,寡妇真难啊。我进去看看她。”“喂,大嫂子!”冉娜叫道。“不会出什么事吧?”她想着推开,门。
屋子里又潮又冷。冉娜举起灯,想看清病人躺在哪里。可最先投入她眼帘的是正对着门的床,床上是她,女邻居,那样寂然不动地仰躺着,只有死去的人才会这样。冉娜把灯再拿近些。是的,这是她。头向后仰着;冰冷发紫的脸上留着死的安宁。苍白无生气的 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就在这儿,离死去的母亲不远,两个卷发胖颊的小孩盖着条旧连衫裙睡着了,他们蜷缩着身体。金发的小脑袋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他们的呼吸平稳安宁,他们睡得又甜又沉。
冉娜取下睡着孩子们的摇篮,用披巾裹紧他们抱回家去。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怎样并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可她知道她不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睡熟的孩子放到自己孩子身边,忙忙地拉上床帐。她脸色苍白而激动,好像受着良心的折磨。“他会说什么呢?”她自言自语说。“五个孩子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他们他还折腾得不够吗?……这是他来……了?……不,还不是他!……可我为什么抱回来?……他会揍我的!也揍得在理,我也该揍。这是他了!不是!……唉,也好!”
门响了一声,像是有人进来,冉娜颤抖一下从椅子上欠起身来。
“不是。又没人!主啊,我为什么这样做?……现在我还怎么敢看他的眼睛?……”冉娜陷入了沉思,久久坐在床边。
雨停了,天亮了,可风依旧在呼啸,海依旧在号啕。
突然房门大开,屋里撞进来一股新鲜的大海气息和一个肤色黝黑的高个子渔夫,身后拖着水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他走进来幸福地说:
“瞧,我回来了,冉娜!”
“啊呀,是你!”冉娜说着又停下,不敢抬眼看他。
“吓,这一夜真够受的!真可怕!”
“是的,是的,天气太可怕了!捕鱼怎样?”
“糟透了,彻底糟糕!什么也没捕着,只撕破了网。坏透了!坏透了!……对了,告诉你,这天气真够厉害的!我好像想不起经过这样子的夜晚。哪还顾得上捕什么鱼!上帝保佑,能回家已经不容易了……喂,我不在,你干了些什么?”
渔夫把网拖进屋,坐在火炉旁。
“我?”冉娜说着脸发白了,“那我还……我坐在家忙针线活……风号叫得那么凶,我害怕起来,为你担心。”
“是啊,是啊。”丈夫咕哝着说,“这天气是鬼得很,真糟透了!你还会有什么办法!”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娜死了。”
“真的?”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多半是,昨天。她死得痛苦,光为孩子,就够她痛心的了!俩孩子——可还是小不点呢!……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学会点爬……”
冉娜不吭声了,渔夫皱紧眉头,他脸上流露出严肃、关切的神情。
“嗯,这是个事儿!”他说着搔搔头,“嗨,能做些什么呢!只好领回来,不然醒过来,怎能让他们和死人在一块?嗨,还能怎样,总有法子熬过来的!你倒是快去呀!”
可再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啦?你不愿意?你出什么事兒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拉开床帐。
(选自《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选》)
解读词
卑微而圣洁的灵魂
杨绛于她的《(巨人传)序》中说:“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
托尔斯泰于他逝世的前两年(190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穷人》,就是对文学家杨绛这段评论的最好的解说词。
渔妇冉娜是渺小的,她的出没于风波之中生死悬于一线的丈夫也是渺小的,他们的确都是俄罗斯“万千生灵”申的最渺小的两个个体生命。他们卑微,他们是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那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人。
托尔斯泰于小说中极力渲染了他们生活的极度贫困与生存状态的极端恶劣。冉娜织的是“破旧的船帆”,他们住的是“小屋”,用的是“年久的的木钟”。脚下是“夯土的地面”,他们的儿一女“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一家吃的全是“黑麦面包”,家庭的顶梁柱渔夫即使是狂风怒号的日子也要出海捕鱼,以维持全家的生计。
他们痛苦,但小说的字里行间却没有出现他们的呻吟声、诅咒声,也没有出现他们愤怒的表情。破屋中有的是“舒服又温暖”,有的是五个孩子熟睡的甜蜜,有的是渔妇冉娜暴风雨之夜对出海未归的丈夫牵挂的深情,有的是对上帝的祈祷的虔诚——“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他们渺小,他们卑微,但他们没有卑微地活着。
他们活在亲人的爱中,活在对命运的忍耐中,活在对神灵的绝对信仰中。
托尔斯泰从他们的灵魂中看到了神的存在,感受到了圣洁的光芒。
一对挣扎于饥饿线上的渔夫渔妇,一对被命运之神几乎推到了悬崖边上的渔夫渔妇,却选择了收养两位孤儿。
哲学家罗素曾说:“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有着一颗高贵的灵魂,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伟大的,就因为他也和罗素一样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他注视到了俄罗斯那块土地上的万千呻吟着的穷人,他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拯救他们。他曾在他的《忏悔录》中真诚地描述了他的这一心灵轨迹。他曾认为作家是有高贵灵魂有信仰的人,但他很快发现:“几乎所有献身于这一信仰的人,即作家。都是不道德的人,而且大部分是坏人,性格猥琐,比我以前放荡不羁和当军人的时候见到的要低下得多。”正因为他不能宽恕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他曾与屠格涅夫一度失和,以致于要进行决斗。
谁是救世主?他也曾将目光投向神学家、僧侣长老、东正教主,但在他们的身上托尔斯泰也没有找到生命的答案。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说:“这些信教的人,和我完全一样,生活富裕,竭力扩大或维持这种富裕,害怕贫困、痛苦、死亡,而且像我和所有我们这些不信教的人一样,活着是为了满足淫欲,如果不比不信教的人更坏,那也是同样地糟。”托尔斯泰为自己惊世骇俗的言论也付出了代价,1901年2月,托尔斯泰被俄罗斯“神圣宗教会议”革除教籍,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墓前没有十字架的原因。
托尔斯泰不仅剥去了假艺术家的画皮,让装扮成人形实则为魔鬼的虚伪的教士现出了原形,他更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最大的恶魔——沙皇。就在他辞世的前两年,他还写下了轰动全世界的抗议沙皇残暴地镇压人民反抗的檄文——《我不能沉默》。
托尔斯泰在他自己的阶级中没有找到拯救“穷人”的救世主,于是他转而和“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人”接近,他看到了“穷人”的日子虽然是在繁重的劳动中度过的,但“他们对生活不像富人那样不满,他们那些人接受病痛、悲伤而丝毫没有表示不理解,也不反抗,而是安详、坚定地相信,一切都应该是这样,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善(《忏悔录》)”!
小说《穷人》中的渔夫渔妇,就是托尔斯泰眼中的至“善”的人!
至于这篇短篇的笔法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值得一提。
托尔斯泰的对比手法运用得是那么娴熟,冉娜“舒服又温暖”的小屋与邻居西蒙娜“又潮又冷”的小屋作对比,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有了爱的家,即使是破屋寒窑也依然温暖,从而有力地烘托出了作者的“爱,才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的信仰。
托尔斯泰的细节刻画也是极为传神的,死去的西蒙娜“苍白无生气的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原来她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伟大的母爱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尽情地展现了出来,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不会潸然泪下!冉娜将邻居的孤儿抱回家之后,怕被丈夫回来责备的心理描写更是细腻逼真。
小说的结尾,是借冉娜试探丈夫的问话使情节延伸下去,这样的情节设计将渔夫美好圣洁的内心世界也同样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当我们读到篇尾“‘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拉开床帐”这样的文字时,谁不会为这两个卑微而圣洁的灵魂进去由衷的敬意呢?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娶一位公主,而且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走遍了全世界,到处去寻找这样的公主,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却总是寻觅不到他所要找的,一路上还遇到了不少麻烦。公主固然多的是,只是真假难辨,他不能判断她们是不是真的,他总觉得她们有些地方不那么像是真的。于是他只好又回到了家里,因为他一门心思想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之间来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一时间电光闪烁,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就在这样坏的天气里,城门上传来了敲门声。老国王便亲自走过去开门。
门外面站着一位公主。
可是天哪,暴风雨把她弄成了一副什么模样!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和衣裳哗哗地往下淌。从她的鞋帮里流进去,又从鞋跟里淌出来。她说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好吧,我们很快就会弄明白的。”年老的王后这么想道,但是她嘴上却一声不吭。她走进卧室,把床上的床单、床垫和所有的卧具统统拿走,在床板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她拿来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铺在这颗豌豆上,又在这二十张床垫上再铺上二十张羽绒床垫。
那位公主便躺在这张床上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大家问她睡得好不好。
“哎哟,睡得糟糕透啦!”她回答说,“我几乎一整夜都不曾合过眼。真是天晓得那张床上到底有点什么东西,我明明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害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是可怕极了。”
这样一来,大家都明白她才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
只有一位真正的公主才有这样娇嫩的皮肤。于是王子娶她为妻。现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选自《安徒生童话》)
解读词
童话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安徒生却在篇尾刻意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这就是安徒生的逻辑!
童话是善良与善良的应和,是美与美的邂逅,是高贵与高贵的相遇。
王子是高贵与善良的代名词,他拒绝虚假,他要寻找“真正的公主”,但他走遍了全世界,却总是寻觅不到自己所要找的真正的公主。不但没有找到,还“遇到了不少麻烦”。
中国的《诗经》也有类似的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故事难道就以王子寻找不到真正的公主结尾吗?如果不能制造惊奇,那就不是童话了,更何况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呢!
安徒生运用了奇妙的想象,为王子寻找到了真正的公主。
“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甄别真假公主的方法,竟是如此独特!
结局是“王子娶她为妻”,因为王子“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童话写到这里,的确是写给儿童读的。
但是篇尾的两段文字,却是安徒生为这个世界的成人写的,当然也是为他自己而写的。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这是为了让儿童坚信童话的真实吗?有这个因素。不过,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安徒生对我们的一个提醒,“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难道不是一个奇妙的隐喻吗?它告诉我们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的见证物只能存在于“艺术”的想象中。“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假如被偷走了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越是这样表白,越表明《豌豆上的公主》只是彼岸花、水中月、雨后虹。“真实”其实就是不真实。童话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一句句反语构成的。
现实是冷酷的,童话才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现实生活中的安徒生,爱情之路异常坎坷,他曾毫无希望地痴迷过瑞典歌剧皇后詹尼·琳德,但结局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安徒生一如《豌豆上的公主》开头中的王子,渴望与高贵的灵魂结伴,却一直没有回声,在爱河的沙滩上安徒生留下的只是他终生独行的脚印。
卡夫卡曾说:童话都是流血的。
如若不信,就去读读安徒生的童话,再读他的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吧!
幸运的是,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这粒“豌豆”,不需要保存在艺术博物馆里,因为它已经在无数个国度的读者的心田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 穷 人 [俄罗斯]托尔斯泰
渔家小屋的炉火旁,坐着打鱼人的妻子冉娜,她正在缝破旧的船帆。风在门外尖叫咆哮,海浪在岸边飞溅、摔碎、嚎叫……外面又黑又冷,海上肆虐着风暴,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舒服又温暖。夯土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火还未熄灭,碗架上的餐具闪着亮光。在怒海的呼啸声中。五个孩子在放下的床帐中熟睡。打鱼人早起驾着自家小船迟迟不归,渔家女听着海浪轰鸣风在号啕,冉娜心中害怕。
年久的木钟喑哑地敲出十点、十一点……丈夫仍未归来。冉娜在沉思。丈夫不惜力,在寒冷风暴中去打鱼;她也从早到晚做着活。可又怎样?勉勉强强能糊口。可孩子们还是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吃的不是小麦面包,有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菜可只有鱼。“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着风暴的声响。“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身,往头上披一条厚披巾,点起风灯走出家门,她要看看海是不是静了点,天是不是亮了点,灯塔是不是亮着,丈夫船上的灯是不是看得见了。可海上什么也不见。风撕扯着她的披巾,又用断落的什么东西敲击着女邻居家木屋的门。于是冉娜记起她昨晚就打算去看看病倒的女鄰居。“也没个人照看照看她。”冉娜想着,敲敲门。她仔细听着……没人应门。
“寡妇真难啊!”冉娜站在台阶上想,“孩子倒不算多,两个,可全要一个人想办法。这会儿又生起病!唉,寡妇真难啊。我进去看看她。”“喂,大嫂子!”冉娜叫道。“不会出什么事吧?”她想着推开,门。
屋子里又潮又冷。冉娜举起灯,想看清病人躺在哪里。可最先投入她眼帘的是正对着门的床,床上是她,女邻居,那样寂然不动地仰躺着,只有死去的人才会这样。冉娜把灯再拿近些。是的,这是她。头向后仰着;冰冷发紫的脸上留着死的安宁。苍白无生气的 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就在这儿,离死去的母亲不远,两个卷发胖颊的小孩盖着条旧连衫裙睡着了,他们蜷缩着身体。金发的小脑袋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他们的呼吸平稳安宁,他们睡得又甜又沉。
冉娜取下睡着孩子们的摇篮,用披巾裹紧他们抱回家去。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怎样并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可她知道她不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睡熟的孩子放到自己孩子身边,忙忙地拉上床帐。她脸色苍白而激动,好像受着良心的折磨。“他会说什么呢?”她自言自语说。“五个孩子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他们他还折腾得不够吗?……这是他来……了?……不,还不是他!……可我为什么抱回来?……他会揍我的!也揍得在理,我也该揍。这是他了!不是!……唉,也好!”
门响了一声,像是有人进来,冉娜颤抖一下从椅子上欠起身来。
“不是。又没人!主啊,我为什么这样做?……现在我还怎么敢看他的眼睛?……”冉娜陷入了沉思,久久坐在床边。
雨停了,天亮了,可风依旧在呼啸,海依旧在号啕。
突然房门大开,屋里撞进来一股新鲜的大海气息和一个肤色黝黑的高个子渔夫,身后拖着水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他走进来幸福地说:
“瞧,我回来了,冉娜!”
“啊呀,是你!”冉娜说着又停下,不敢抬眼看他。
“吓,这一夜真够受的!真可怕!”
“是的,是的,天气太可怕了!捕鱼怎样?”
“糟透了,彻底糟糕!什么也没捕着,只撕破了网。坏透了!坏透了!……对了,告诉你,这天气真够厉害的!我好像想不起经过这样子的夜晚。哪还顾得上捕什么鱼!上帝保佑,能回家已经不容易了……喂,我不在,你干了些什么?”
渔夫把网拖进屋,坐在火炉旁。
“我?”冉娜说着脸发白了,“那我还……我坐在家忙针线活……风号叫得那么凶,我害怕起来,为你担心。”
“是啊,是啊。”丈夫咕哝着说,“这天气是鬼得很,真糟透了!你还会有什么办法!”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娜死了。”
“真的?”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多半是,昨天。她死得痛苦,光为孩子,就够她痛心的了!俩孩子——可还是小不点呢!……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学会点爬……”
冉娜不吭声了,渔夫皱紧眉头,他脸上流露出严肃、关切的神情。
“嗯,这是个事儿!”他说着搔搔头,“嗨,能做些什么呢!只好领回来,不然醒过来,怎能让他们和死人在一块?嗨,还能怎样,总有法子熬过来的!你倒是快去呀!”
可再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啦?你不愿意?你出什么事兒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拉开床帐。
(选自《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选》)
解读词
卑微而圣洁的灵魂
杨绛于她的《(巨人传)序》中说:“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
托尔斯泰于他逝世的前两年(190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穷人》,就是对文学家杨绛这段评论的最好的解说词。
渔妇冉娜是渺小的,她的出没于风波之中生死悬于一线的丈夫也是渺小的,他们的确都是俄罗斯“万千生灵”申的最渺小的两个个体生命。他们卑微,他们是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那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人。
托尔斯泰于小说中极力渲染了他们生活的极度贫困与生存状态的极端恶劣。冉娜织的是“破旧的船帆”,他们住的是“小屋”,用的是“年久的的木钟”。脚下是“夯土的地面”,他们的儿一女“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一家吃的全是“黑麦面包”,家庭的顶梁柱渔夫即使是狂风怒号的日子也要出海捕鱼,以维持全家的生计。
他们痛苦,但小说的字里行间却没有出现他们的呻吟声、诅咒声,也没有出现他们愤怒的表情。破屋中有的是“舒服又温暖”,有的是五个孩子熟睡的甜蜜,有的是渔妇冉娜暴风雨之夜对出海未归的丈夫牵挂的深情,有的是对上帝的祈祷的虔诚——“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他们渺小,他们卑微,但他们没有卑微地活着。
他们活在亲人的爱中,活在对命运的忍耐中,活在对神灵的绝对信仰中。
托尔斯泰从他们的灵魂中看到了神的存在,感受到了圣洁的光芒。
一对挣扎于饥饿线上的渔夫渔妇,一对被命运之神几乎推到了悬崖边上的渔夫渔妇,却选择了收养两位孤儿。
哲学家罗素曾说:“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有着一颗高贵的灵魂,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伟大的,就因为他也和罗素一样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他注视到了俄罗斯那块土地上的万千呻吟着的穷人,他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拯救他们。他曾在他的《忏悔录》中真诚地描述了他的这一心灵轨迹。他曾认为作家是有高贵灵魂有信仰的人,但他很快发现:“几乎所有献身于这一信仰的人,即作家。都是不道德的人,而且大部分是坏人,性格猥琐,比我以前放荡不羁和当军人的时候见到的要低下得多。”正因为他不能宽恕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他曾与屠格涅夫一度失和,以致于要进行决斗。
谁是救世主?他也曾将目光投向神学家、僧侣长老、东正教主,但在他们的身上托尔斯泰也没有找到生命的答案。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说:“这些信教的人,和我完全一样,生活富裕,竭力扩大或维持这种富裕,害怕贫困、痛苦、死亡,而且像我和所有我们这些不信教的人一样,活着是为了满足淫欲,如果不比不信教的人更坏,那也是同样地糟。”托尔斯泰为自己惊世骇俗的言论也付出了代价,1901年2月,托尔斯泰被俄罗斯“神圣宗教会议”革除教籍,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墓前没有十字架的原因。
托尔斯泰不仅剥去了假艺术家的画皮,让装扮成人形实则为魔鬼的虚伪的教士现出了原形,他更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最大的恶魔——沙皇。就在他辞世的前两年,他还写下了轰动全世界的抗议沙皇残暴地镇压人民反抗的檄文——《我不能沉默》。
托尔斯泰在他自己的阶级中没有找到拯救“穷人”的救世主,于是他转而和“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人”接近,他看到了“穷人”的日子虽然是在繁重的劳动中度过的,但“他们对生活不像富人那样不满,他们那些人接受病痛、悲伤而丝毫没有表示不理解,也不反抗,而是安详、坚定地相信,一切都应该是这样,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善(《忏悔录》)”!
小说《穷人》中的渔夫渔妇,就是托尔斯泰眼中的至“善”的人!
至于这篇短篇的笔法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值得一提。
托尔斯泰的对比手法运用得是那么娴熟,冉娜“舒服又温暖”的小屋与邻居西蒙娜“又潮又冷”的小屋作对比,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有了爱的家,即使是破屋寒窑也依然温暖,从而有力地烘托出了作者的“爱,才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的信仰。
托尔斯泰的细节刻画也是极为传神的,死去的西蒙娜“苍白无生气的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原来她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伟大的母爱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尽情地展现了出来,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不会潸然泪下!冉娜将邻居的孤儿抱回家之后,怕被丈夫回来责备的心理描写更是细腻逼真。
小说的结尾,是借冉娜试探丈夫的问话使情节延伸下去,这样的情节设计将渔夫美好圣洁的内心世界也同样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当我们读到篇尾“‘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拉开床帐”这样的文字时,谁不会为这两个卑微而圣洁的灵魂进去由衷的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