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松,以及箭在弦上的中国当代水墨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y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吸引了以苏富比、佳士得为首的5家拍卖行和几十家画廊,在纽约推出数十场展览和拍卖。在如此众多的展会中,笔者以为最有看头的是苏富比与佳士得双双推出的中国当代水墨群展,而最值得关注的画家则是蔡小松。
  两大巨头纽约PK
  两巨头不约而同做中国当代水墨展,这本身就是看点。不过相对来说,苏富比这次所推的当代水墨群展,已经是梅开二度了。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他们就推出了名叫“文房”的同类展览,在国际拍卖场上成了推动当代水墨的带头大哥。展览由纽约苏富比前高管(也是现任顾问)龙美仙女士组织,联络了纽约艺术圈里的同好,让展品在中国古代文房中常见的文房四宝、案几、清供等古玩所形成的氛围里一一呈现。龙美仙说:“我拜访我喜爱的艺术家,征集与文人主题相关的作品,建议如石头、古瓷、植物、山间隐居这一类的绘画对象。而来自这些精彩的艺术家与文人的创造既美丽又激发联想,他们是蔡小松、张洪、李华弋、李津、水松石山房主人、赵梦、秦风、徐累、曾小俊与朱伟。”展览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时隔一年后,展览改在纽约的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名字就叫“水墨”,艺术家阵容也有增有减,总体上有所扩容:增加了泰祥洲、李小可、刘丹、彭薇、谷文达与秦风等艺术家,作品所涉及的表现对象包括人物、山水、供石、静物与服饰,更有观念水墨,层次变得更丰富。
  佳士得的展览也很有趣:他们在去年11月下旬香港佳士秋拍期间,推出了名叫“阅墨”的当代水墨展,呈现了7位当代水墨画家刘国松、李华弌、刘丹、谷文达、徐冰、杨诘苍和邱志杰的18幅作品。当时笔者就注意到,展览只展不卖。这次整个展览移师纽约,才规定可以售卖,当时的疑问才有了解答:原来他们从一开始就打算用这个“阅墨”,在纽约同苏富比的当代水墨展摆擂台。
  相比之下,这些艺术家与苏富比选择的艺术家虽然有所重合,但却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都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海外兵团”。对于他们,海外艺术市场的买家相对比较熟悉,但他们的口味和偏好,也决定了这批艺术家在艺术追求方面的取向,反过来又决定了他们的买家更偏向于国际买家。
  内地拍场蓄势待发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艺术市场震荡后,艺术圈内有许多人就对中国当代水墨寄予了特殊的期待。当时笔者曾在《上海证券报》的“艺术财经”周刊上推出了“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价值”的系列采访,其中著名批评家朱青生就对笔者预言,艺术市场下一个热点将是中国当代水墨,因为用水墨这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表达当代性,是当代艺术最具前沿性的实验,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挑战。
  确实,在中国艺术市场,一直有资金在关注当代水墨,这也自然而然地在拍卖公司的排兵布阵上稍露端倪。笔者注意到,在2011年春拍嘉德就推出了“中国新水墨”专场拍卖,虽然只有不到1000元的总成交额,在当时单件拍品动辄成交过千万元的背景下并不引人注目,但却与当时拍卖场上流行的中国书画有了明显的分野。不久后的2011秋拍,北京保利也很快推出了同类专拍,取名叫“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不过,北京保利把画家的阵容大大扩充了一番:一般拍卖行在分类时往往会列入当代书画范畴的艺术家,如何家英、刘大为、冯大中、王西京、杨晓阳等都囊括在内,而且都创造了成交纪录,专拍总成交额也一下子蹿升到1.8亿元。更有甚者,到了2012年秋拍,举凡张大千、陆俨少等被同行视为近现代书画大师的作品也被列入专拍。也是在2012年秋拍,北京匡时也大张旗鼓地推出了当代水墨专场,还请来徐累等名家,在预展现场举办讲座和论坛。
  至此,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市场焦点。尽管每一家公司对这个板块的外延和内涵有不同的界定,但中国艺术市场上最重要的拍卖公司,包括国际上的两个超级大公司,国内地拍卖业的三个巨头都已杀到,当代水墨的市场已箭在弦上。
  蔡小松:聚焦于石头
  在纽约的苏富比与佳士得的同城PK中,苏富比“水墨”展图录上排在第一位的“领头人”,就是艺术家蔡小松。
  蔡小松用水墨这种世界美术史上迁延最久的传统绘画语言,描绘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石头,却最具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视野、当代观念和创新意识。他在丝绸上绘画,用装置艺术的手法来处理,将环球四地的奇石纳入其笔下,既有中国的灵璧石与皇家园林的赏石,也有美国西部的石林、古埃及的箭镞以及雅典的玉兰石刻。其中最有趣的是一尊灵璧石,画家得自内地的拍卖场。据他在拍买会后透露,吸引他不惜代价地在拍卖场上举牌竞投的,是那尊灵璧石的造型,像极了明代画家吴彬所画的石头,也像极了在实地考察中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的美国大峡谷。他在创作此画时,时不时感觉自己在穿越时空,频频往返于新大陆的蛮荒之地与明代文人的心灵之间。
  这就是蔡小松的境界:他聚焦于石头,却把着眼点放在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上。就像吟咏隐逸诗,画山水画、营造园林一样,对石头的酷爱,源于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特有的文人传统,他们在其中寄托了超凡脱俗的宇宙观与审美观,属于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他说:“我的创作主题总结起来就两字:‘衔接’,即如何将历史,包括社会史、艺术史,也包括个人的自身成长史,与当下的社会形态、艺术态势、大众视觉经验与个人的自我认知相衔接。我的作品面对未来,但我对‘历史’倾注了大量精力。特别是我对中国宋朝的艺术史做了深入研究,宋人的艺术给予我很深的启发。”
  说起来蔡小松是“浪子回头”。他1990年代一度沉溺于“当代艺术”,忙于用油画和喷绘的手法创作政治波普风格的作品。不过,1998至1999年间他放弃了就读法国美术院校的留学计划,踏上了10个月的欧洲博物馆、画廊追寻之旅。结果,他放弃了已经驾轻就熟的西方绘画手法,花了4年时间每天苦练书法,作为禅思冥想修身养性的方式.最后,他回归水墨,再次拿起了笔墨和宣纸。他先是创作出《山水》系列,其精致的云雾漩涡有如笔墨在宣纸上的舞蹈。在其后的《赏石》系列中,他又又瞄上了传统文人赏石。从山水到古人所说的“供石”,在蔡小松看来:“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微观的;前者强调气韵,后者强调肌理;前者是放大的供石,后者是缩小的山水,两者一脉相承。”不过,在蔡小松看来,石头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有特殊含义,像水墨语言一样,成为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的象征,“因此,我用水墨表现石头。不过我并不想复古,也不想重新回到古代。”他以极富新意的方式加以呈现:他在丝绸上作画,并将画作夹在有机玻璃之间,使二度平面的绘画变身为装置,既可以加上支架摆放,也可以用钢丝悬挂,使作品宛若漂浮在太空中的行星。
  他的作品曾先后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古巴国家美术馆个展举办个展,多伦现代美术馆,还参加过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在鹿特丹世界美术馆,台湾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地举办的群展。
  在一连串国际展览中,他对自己的艺术使命也越来越清晰:“我在西班牙的经验使我打开了思路:应该用水墨这种中国的传统绘画语言,和来自不同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全球观众沟通、交流。我的作品不仅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石头,还应该表现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石头。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与宗教对石头的理解不尽相同。”他还表示,艺术可以让全人类和而不同。他说:“人们的种族、宗教和文化也许不同,但大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属于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人们应该互相交流,既认识各自宗教与文化的不同,也不要试图去改变这种不同,反而抱着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对此,艺术作品有特殊的作用。比如我画的那些石头,虽然属于不同的文明,但却有许多相似的美好的东西,可以让任何观众,不管他来自哪个国家,都能一眼看出那是中国人的作品,同时又看到大家的共同点。”
其他文献
坑爹的威尼斯双年展  @戴卓群:坑爹的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人太鸡贼了,都知道中国是钱多、人傻、快宰。除了国家馆,单道听途说有影没影的平行展就四五个,展览全自费外加场租各种,耗资动辄千万百万,有这么多闲钱,还不如发给艺术家们过日子来得实在,扎堆儿赶这种大集,太浮云,不值当。  中国人最渴望拥有的藏品  @晓方斐翔:据在莱坊(Knight Frank)奢侈品投资指数所追踪的藏品中,中国人最渴望拥有的藏
期刊
当美国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遭遇中国的传统房地产行业,谁能想象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一位年轻的80后海归创业者孙昱,正是凭借一种近乎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核心团队的不懈努力,首次将网络游戏技术用于房地产领域,开创出全国唯一的“远程4D漫游样板房”产品,用“魔兽”助力“销售”,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和商业传奇。  孙昱,一位浑身散发着激情的新一代地产人,一被香茗,一席谈话。上海
期刊
240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是泾州古城遗址的所在地。日前,泾川县城关镇在组织工人抢修道路时,意外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此次发现文物的地点位于泾川大云寺博物馆东侧。出土各类单体造像、造像碑(塔)240余件(组)。根据出土碑刻判断,这批文物是在公元1013年埋入地下的。据介绍,这次出土的多是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时期佛教造像,很多佛像面部贴金。  79 一位一生都在贫穷中度过的艺术家,在79岁时终
期刊
认识程寿康已经有8个年头了。作为身在上海的媒体人,笔者与程寿康最主要的沟通渠道,是每年春秋两季大拍前,在预展现场半是采访、半是聊天的面对面接触。当然,这两年也有机会去他们在香港的拍卖现场观摩他们的预展和拍卖。不过所见所闻的,还都是他作为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的角色。  好在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尤其在刚刚履新的头两年里,每次来上海预展都会安排与媒体朋友餐叙。在饭桌上他谈笑风生,不仅涉及当令的时政文娱话题,也
期刊
《欲望都市》里面的姑娘们说,纽约总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个新的街区,一个新的餐馆、酒吧或是精品店、画廊,吸引人们的眼光;即便是在此住了几十年的资深纽约客,也未必能够对每一个街区都了如指掌。而纽约的艺术家们,跟全世界的同行一样,总是不断发掘、探索新的疆域,将一区的文化艺术气氛慢慢发展起来,引来了设计师、商家,最终是房地产开发商,使得租金上涨,他们才不得不被迫撤离,去开发另一块处女地。有时候则是艺术家受不
期刊
2013年3月18日,普利茨克奖评委会因为伊东丰雄“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以及其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而将本届普利茨克建筑奖授予现年72岁的这位日本建筑大师。这是第六位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他的弟子妹岛和世前年获得了这个建筑界最高奖的肯定,可以说,至伊东丰雄获奖,日本建筑在普利茨克乃至世界建筑的舞台上获得的承认已经不言而喻有目共睹。  1985年,伊东丰雄进行了“以布包裹风的实验”,当
期刊
转眼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艺术品查税门已经一周年了。  去年春天,由IFAS 艺术运输公司和北京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高层被中国海关约谈、控制,从而捅开的艺术品查税事件,经由一些艺术品行业大腕们纷纷“出事”而发酵升级,重锤高高举起,不知何时,悄然落下。一年间,艺术品行业却如同霜打了的茄子。  查税门的力度有多大,为何会闹出如此阵仗,税收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艺术品行业?则成了很多人心头萦绕不去的阴影。  富豪
期刊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1789年的前后,与今天的中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起码王岐山、许小年、任志强、秦晖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前不久,王岐山、任志强等多位政经风云人物,在多个不同场合推介一本讲述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书《旧制度与大革命》,由此兴起一波《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阅读与研究的热潮。关于大革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已经有太多的解读,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谈文化与艺术。  公元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还
期刊
“82nd & Fifth”原本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地址,也就是纽约第五大道82街。而现在,它是一个有趣项目的名称。而这个项目的主要意图,是告诉大家:一件艺术品,可以影响你的世界观!  百位纽约策展人推荐百幅作品  今年年初,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这句有地标性的短句“82nd & Fifth”为理念,开展同名线上艺术项目。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博物馆将滚动推出100条由纽约百位策展人担纲制作的两分钟短片
期刊
临江仙  秋 望  云破天寒山接水,  一番雨后新晴。  危楼独上最高层,  林疏烟岸阔,  鹜飞落霞明。  坐觉乾坤浮爽气,  一声长啸云凝。  心湖撼动却无名,  暮鸦来绕树,  不尽古今情。  本文的“不尽古今情”不是武侠小说或穿越影视中的噱头,而是王璜生先生在1974-1975年间撰写的古体词《临江仙·秋望》的结尾。  当时他的父亲刚刚落实了政策,举家从下乡地搬迁回城。该词遵循严格的词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