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望都市》里面的姑娘们说,纽约总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个新的街区,一个新的餐馆、酒吧或是精品店、画廊,吸引人们的眼光;即便是在此住了几十年的资深纽约客,也未必能够对每一个街区都了如指掌。而纽约的艺术家们,跟全世界的同行一样,总是不断发掘、探索新的疆域,将一区的文化艺术气氛慢慢发展起来,引来了设计师、商家,最终是房地产开发商,使得租金上涨,他们才不得不被迫撤离,去开发另一块处女地。有时候则是艺术家受不了原本另类的街区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主动选择离开。就是这样或主动或被动的迁移,最终的结果导致纽约的文化艺术地图不断扩张,与商业区、住宅区乃至金融区都互相渗透,不留一块文化沙漠。
除了切尔西、上东区、下东区等画廊较为集中的区域,纽约还有许多游离在这些“艺术”区域之外的画廊,它们拒绝与其他画廊“抱团”,零零星星地点缀在曼哈顿岛的各个角落,颇有“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气魄,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吸引人们前往。
切尔西之北:
肖恩·凯利画廊
(North to Chelsea:
Sean Kelly Gallery)
去年10月,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 Gallery)从切尔西搬到了北面十几个街区开外的36街与第10大道的交界处。由日本建筑师森俊子(Toshiko Mori)设计的新空间虽然远离地铁车站和其他主要艺术街区,却也没有阻挡住艺术家和爱好者的脚步。
肖恩·凯利画廊由来自英国的肖恩·凯利先生于1991年创建,最初选址在苏和区,那时的苏和,名牌奢侈品店还没有大规模进驻,租金才开始悄悄地上涨。创始之初,凯利先生就眼光独到地代理了一批作品极富争议、非主流的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约瑟夫·柯索思(Joseph Kosuth),等等。 1995年,凯利画廊搬到了苏和以南的下东区,继续展出前卫艺术家的实验性作品。
2001年,肖恩·凯利画廊搬到了初具规模的切尔西画廊区,但犹豫地选择了该区的北部边缘——29街。这时的凯利画廊已经在纽约的艺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2002年,著名行为表演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就在此做了行为表演作品:《看得见海景的房间》(House with Ocean View)。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在画廊中居住了12天,画廊在一面墙上挑高隔成三个集装箱式的房间,只是少了一面墙,以便让观众看到艺术家周而复始地沐浴、穿衣、午觉、喝水,甚至如厕。这也为艺术家2010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上的表演《艺术家现在时》(The Artist is Present)埋下了伏笔。
2012年,画廊再度搬迁。这次,凯利先生请为他自己设计过住宅的建筑师森俊子担纲画廊新空间的设计。新的画廊有2,000多平方米,超过原先面积的3倍,在一栋1914年建成的历史性建筑中,占据了地面和地下两层,简约、素白的空间,是展示当代艺术惯用的客观背景;地下一层还包括一间电影放映室。近年来纽约的大画廊流行聘请知名建筑师为自己打造新空间,既是借了建筑师的名气,又为美国并不太景气的建筑业带来一些生意,可谓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2012年,画廊签下了近年来红透前卫艺术界、时尚界的华裔加拿大艺术家许汉威(Terence Koh),加上原来代理的凯欣德·魏利(Kehinde Wiley)、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丽贝卡·霍恩(Rebecca Horn)等人,旗下可谓人才济济。
肖恩·凯利先生,如同我们在阿布拉莫维奇的影片中看到的一样,总是一身黑衣,低调谦逊,却对当代艺术有着执著热爱。他花很长的时间来帮助每位艺术家成长,积极与美术馆合作举办他们的展览,在成功的道路上为他们架桥铺路。同时,他又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除了代理在世的当代艺术家,还将著名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与丹麦家具设计师Poul Kj?rholm(1929-1980)的遗作代理权握在手中,近年来又不断拓展二级市场的业务,刚刚邀请到原先在佩斯等大画廊工作的资深业内人士贝熙·碧卡(Betsy Bickar)加盟。肖恩·凯利画廊每年也参加包括瑞士巴塞尔、香港巴塞尔在内的五个大型国际艺博会,让没有机会前来纽约的藏家和观众一饱眼福。
上西区的“沙龙式”画廊 :苏珊·伊蕾画廊 (Salon-Styled Gallery: Susan Eley Fine Art)
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纽约暴风雪来袭,但是纽约上西区苏珊·伊蕾画廊(Susan Eley Gallery)里却炉火融融,宾客济济一堂。年逾七旬的莫莉·巴恩斯(Molly Barnes)女士正在讲授她的收藏家与艺术商人生涯。莫莉的父亲是派拉蒙影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过著名影片《北非谍影》(又名《卡萨布兰卡》)的制作。莫莉二战前诞生在伦敦,从小随着父母往返于大西洋两岸,婚后一度住在长岛的东汉普顿(East Hampton),在那里结识了著名艺术家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之后又搬到洛杉矶好莱坞附近。从小的艺术熏陶以及身边的艺术家朋友们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艺术,从开始收藏、给画廊打工,到最终选择开设一家自己的画廊、在电台做收藏节目;莫莉不知不觉已经在艺术圈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她曾差一点将约翰·鲍德萨里(John Baldessari)拒之门外,又曾积极推广过艺术家艾德·罗歇(Ed Ruscha)等人的作品,一系列的逸闻趣事,引来观众会心的笑声。
坐在观众席中,脸上带着温暖笑容的一位女士就是画廊所有人和经营者苏珊·伊蕾女士。她此刻更像是一位沙龙的女主人,尽心尽力地为客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有趣的话题。这样的讲座、讨论会在伊蕾画廊每过几个星期便会举办一次,免费向公众开放,使画廊更添了几分艺术中心与沙龙的意味。 单从内部空间的装修上来看,这也是一间与众不同的画廊,与一般“专业当代艺术画廊”四白落地,一尘不染地“白盒子”一样的内部空间不同,伊蕾女士的画廊更像纽约上西区中产阶级的家庭客厅,墙面留出红砖不粉刷成白色,实木地板,壁炉、大窗,温馨而亲切,不像切尔西画廊高阔的空间给人以距离和疏远的感觉。
伊蕾女士被大家亲昵地称作“苏西”,她大学读的是美术史,硕士选择了艺术管理专业,又曾是一名专业的芭蕾舞演员。毕业后,她在中城的摩根图书馆暨美术馆新闻与外联处工作了四年,之后又与丈夫旅居波斯湾的巴林王国(Bahrain)四年;在那里,她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编辑,为多本艺术、舞蹈和旅行杂志撰稿,也开始收藏当地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来自巴林艺术家的作品,至今仍挂在伊蕾家中墙面的显著位置上。
2006年,伊蕾女士想重回艺术圈,与艺术家们打交道,并以想自己创业,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积蓄开一家画廊。一开始,为了节省成本,她将画廊开在了自己家里——一栋外观精美的上西区Townhouse。
“我想先试试看,如果我喜欢经营画廊的事业,又能够成功,我就搬去切尔西、下东区或其他的画廊聚集区。可是,你看,七年过去了,我还在这里。”在我问及为什么她把画廊开在上西区的时候,伊蕾女士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上西区唯一的一家专业当代艺术画廊。”与上东区的“贵族气息”不同,曼哈顿的上西区一向是中上层阶级、专业人士、雅皮们聚居的区域。这里的居民普遍受过较好的教育,从事法律、金融等职业,对文化艺术也有较高的欣赏品位。
“人们喜欢去离家不远的画廊,这让他们觉得舒适方便,比如上东区的画廊就得益于本区高素质的居住者。上西区的居民们应当有在自己家门口的当代艺术画廊。”伊蕾女士下了一个结论。的确,周末来此的观众和顾客大多是本区的居民,也有穿过中央公园来自上东区的访客。兼以伊蕾画廊经营的是绘画、摄影与雕塑等相对传统的媒介,风格较为温和,并非太过激进和有争议性,最适合中上层的收藏家群体。当然,这也和伊蕾女士自己的艺术史学术出身和对抽象艺术的偏爱有关。七年过去了,伊蕾女士自豪地告诉我,她不曾接受过外来的投资,目前画廊完全可以自负盈亏。
“村里”的画廊
(Galleries in The Villages)
曼哈顿下城,豪斯顿街以北从西往东分别有西村(West Village)、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和东村(East Village),这里是艺术家、学生、嬉皮士的乐土;也是到访纽约的游客必访之地:到处是餐馆、酒吧和新潮设计用品店,公园广场上有表演的艺人,周末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市集,热闹非凡。
西村西临哈德逊河,东面以第六大道为界,素有“小波希米亚”之称。这里的许多街道建成年代早于1811年曼哈顿的整体城市规划,虽然与岛上其他街道一起以数字命名,但并非相互垂直的东西、南北向街道,比如西四街就斜穿西十、十一与十二街而过。这一点格格不入,反倒保留了独特的风情。西村是许多艺术家、名人的聚居地,纽约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造性奇突、意大利宫殿一般的顶层大宅就在西十一街上,演员萨拉·杰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也是西村的居民。
西村的画廊在靠近哈德逊河的格林尼治街与华盛顿街上。马卡龙画廊(Maccarone Inc.)2001年由迈克尔·马卡龙(Michael Maccarone)创办,最早开在下曼哈顿的唐人街一座废弃的电器用品商店里,2007年才搬来西村,代理了大量处于职业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盖文·布朗画廊(Gavin Brown Enterprise)与马卡龙画廊相去不远,同在格林尼治街上,刷成粉白的外墙十分醒目,内部空间宽广,适合展示大型作品。
格林尼治村是纽约大学的所在地,被纽约客们亲切地唤作“村里”(The Village)。著名的周报《村里的声音》(The Village Voice)也是如今当红的艺评家杰瑞·索茨(Jerry Saltz)最初撰稿的出身地。纽约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村里随处可见悬挂紫色校旗的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当然也少不了画廊。格雷画廊(Gray Gallery)是纽约大学艺术收藏的监管者,纽大的收藏中不乏诸多著名美国近现代艺术家德库宁、密尔顿·艾弗里等人的作品。画廊也定期举办当代艺术家以及艺术学生的作品展。虽然不是一家商业画廊,但展览的水准一流,往往能够吸引不少资深艺术爱好者。
东村有发型沙龙、服装店、古董店、日本餐馆、另类的小酒吧、咖啡馆、甜品店,当然也少不了画廊:第九街上的多瑞安·格雷画廊(Dorian Grey Gallery)、第四街与实验剧场相连的克莱恩画廊(Kraine Gallery)、琼斯街上的艾孔画廊(Aicon Gallery)等等,都各有特色。因为与下东区的画廊相去不远,东村的画廊也常常将自己划入下东区的艺术地图,以期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结语:
曼哈顿的画廊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上一个准确的数字。切尔西从90年代兴盛起来之后,大的画廊如高古轩、戴维兹·怀纳,占据了硕大的空间,有着雄厚的资本;苏和则是见证了艺术家从进驻到撤离的兴衰;上东区和中城既有背景深远的资深画廊,又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下东区方兴未艾,逐渐有可以与切尔西抗衡的趋势。纽约的画廊界热热闹闹,从来就不曾冷清过。
4月初的《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杰瑞·索茨撰文《画廊展览之死》(On the Death of the Gallery Show)。文中提到,如今前往画廊观看展览, 购买艺术品的人群呈下降趋势。在各种研讨会上,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也承认如今大多数的艺术品交易在艺博会、拍卖行乃至网上完成,许多收藏家甚至在购买作品之前都不曾踏足画廊亲眼见过作品实物,这让画廊经营者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在家里穿着睡衣、端着咖啡,对着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与收藏家的交流、介绍作品、讨论价格、及至销售,忧的是,昔日熙熙攘攘充满了观众的画廊空间日益冷落,辛苦策划、布置的展览没有了足够的观众。批评家们尤为不满,索茨就说自己酷爱前往画廊观看艺术,爱与身边的陌生人搭讪、分享彼此的观展经验。这是在网上翻看图片所无法取代的人文经验。
伊蕾女士则认为,画廊展览永远不会落伍,目前艺术界与艺术市场都在经历着一个模式转型期,尽管不少画廊因为租金的原因搬离了切尔西,但是很快又被新来的画廊填满了位置。哪怕国际艺博会与网上销售的成绩再好,现实生活中,画廊的存在仍然无法替代。
但愿如此。我们的纽约画廊之旅在此也将告一段落,希望近半年的介绍对热爱逛画廊的读者有所裨益。
除了切尔西、上东区、下东区等画廊较为集中的区域,纽约还有许多游离在这些“艺术”区域之外的画廊,它们拒绝与其他画廊“抱团”,零零星星地点缀在曼哈顿岛的各个角落,颇有“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气魄,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吸引人们前往。
切尔西之北:
肖恩·凯利画廊
(North to Chelsea:
Sean Kelly Gallery)
去年10月,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 Gallery)从切尔西搬到了北面十几个街区开外的36街与第10大道的交界处。由日本建筑师森俊子(Toshiko Mori)设计的新空间虽然远离地铁车站和其他主要艺术街区,却也没有阻挡住艺术家和爱好者的脚步。
肖恩·凯利画廊由来自英国的肖恩·凯利先生于1991年创建,最初选址在苏和区,那时的苏和,名牌奢侈品店还没有大规模进驻,租金才开始悄悄地上涨。创始之初,凯利先生就眼光独到地代理了一批作品极富争议、非主流的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约瑟夫·柯索思(Joseph Kosuth),等等。 1995年,凯利画廊搬到了苏和以南的下东区,继续展出前卫艺术家的实验性作品。
2001年,肖恩·凯利画廊搬到了初具规模的切尔西画廊区,但犹豫地选择了该区的北部边缘——29街。这时的凯利画廊已经在纽约的艺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2002年,著名行为表演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就在此做了行为表演作品:《看得见海景的房间》(House with Ocean View)。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在画廊中居住了12天,画廊在一面墙上挑高隔成三个集装箱式的房间,只是少了一面墙,以便让观众看到艺术家周而复始地沐浴、穿衣、午觉、喝水,甚至如厕。这也为艺术家2010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上的表演《艺术家现在时》(The Artist is Present)埋下了伏笔。
2012年,画廊再度搬迁。这次,凯利先生请为他自己设计过住宅的建筑师森俊子担纲画廊新空间的设计。新的画廊有2,000多平方米,超过原先面积的3倍,在一栋1914年建成的历史性建筑中,占据了地面和地下两层,简约、素白的空间,是展示当代艺术惯用的客观背景;地下一层还包括一间电影放映室。近年来纽约的大画廊流行聘请知名建筑师为自己打造新空间,既是借了建筑师的名气,又为美国并不太景气的建筑业带来一些生意,可谓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2012年,画廊签下了近年来红透前卫艺术界、时尚界的华裔加拿大艺术家许汉威(Terence Koh),加上原来代理的凯欣德·魏利(Kehinde Wiley)、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丽贝卡·霍恩(Rebecca Horn)等人,旗下可谓人才济济。
肖恩·凯利先生,如同我们在阿布拉莫维奇的影片中看到的一样,总是一身黑衣,低调谦逊,却对当代艺术有着执著热爱。他花很长的时间来帮助每位艺术家成长,积极与美术馆合作举办他们的展览,在成功的道路上为他们架桥铺路。同时,他又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除了代理在世的当代艺术家,还将著名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与丹麦家具设计师Poul Kj?rholm(1929-1980)的遗作代理权握在手中,近年来又不断拓展二级市场的业务,刚刚邀请到原先在佩斯等大画廊工作的资深业内人士贝熙·碧卡(Betsy Bickar)加盟。肖恩·凯利画廊每年也参加包括瑞士巴塞尔、香港巴塞尔在内的五个大型国际艺博会,让没有机会前来纽约的藏家和观众一饱眼福。
上西区的“沙龙式”画廊 :苏珊·伊蕾画廊 (Salon-Styled Gallery: Susan Eley Fine Art)
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纽约暴风雪来袭,但是纽约上西区苏珊·伊蕾画廊(Susan Eley Gallery)里却炉火融融,宾客济济一堂。年逾七旬的莫莉·巴恩斯(Molly Barnes)女士正在讲授她的收藏家与艺术商人生涯。莫莉的父亲是派拉蒙影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过著名影片《北非谍影》(又名《卡萨布兰卡》)的制作。莫莉二战前诞生在伦敦,从小随着父母往返于大西洋两岸,婚后一度住在长岛的东汉普顿(East Hampton),在那里结识了著名艺术家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之后又搬到洛杉矶好莱坞附近。从小的艺术熏陶以及身边的艺术家朋友们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艺术,从开始收藏、给画廊打工,到最终选择开设一家自己的画廊、在电台做收藏节目;莫莉不知不觉已经在艺术圈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她曾差一点将约翰·鲍德萨里(John Baldessari)拒之门外,又曾积极推广过艺术家艾德·罗歇(Ed Ruscha)等人的作品,一系列的逸闻趣事,引来观众会心的笑声。
坐在观众席中,脸上带着温暖笑容的一位女士就是画廊所有人和经营者苏珊·伊蕾女士。她此刻更像是一位沙龙的女主人,尽心尽力地为客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有趣的话题。这样的讲座、讨论会在伊蕾画廊每过几个星期便会举办一次,免费向公众开放,使画廊更添了几分艺术中心与沙龙的意味。 单从内部空间的装修上来看,这也是一间与众不同的画廊,与一般“专业当代艺术画廊”四白落地,一尘不染地“白盒子”一样的内部空间不同,伊蕾女士的画廊更像纽约上西区中产阶级的家庭客厅,墙面留出红砖不粉刷成白色,实木地板,壁炉、大窗,温馨而亲切,不像切尔西画廊高阔的空间给人以距离和疏远的感觉。
伊蕾女士被大家亲昵地称作“苏西”,她大学读的是美术史,硕士选择了艺术管理专业,又曾是一名专业的芭蕾舞演员。毕业后,她在中城的摩根图书馆暨美术馆新闻与外联处工作了四年,之后又与丈夫旅居波斯湾的巴林王国(Bahrain)四年;在那里,她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编辑,为多本艺术、舞蹈和旅行杂志撰稿,也开始收藏当地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来自巴林艺术家的作品,至今仍挂在伊蕾家中墙面的显著位置上。
2006年,伊蕾女士想重回艺术圈,与艺术家们打交道,并以想自己创业,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积蓄开一家画廊。一开始,为了节省成本,她将画廊开在了自己家里——一栋外观精美的上西区Townhouse。
“我想先试试看,如果我喜欢经营画廊的事业,又能够成功,我就搬去切尔西、下东区或其他的画廊聚集区。可是,你看,七年过去了,我还在这里。”在我问及为什么她把画廊开在上西区的时候,伊蕾女士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上西区唯一的一家专业当代艺术画廊。”与上东区的“贵族气息”不同,曼哈顿的上西区一向是中上层阶级、专业人士、雅皮们聚居的区域。这里的居民普遍受过较好的教育,从事法律、金融等职业,对文化艺术也有较高的欣赏品位。
“人们喜欢去离家不远的画廊,这让他们觉得舒适方便,比如上东区的画廊就得益于本区高素质的居住者。上西区的居民们应当有在自己家门口的当代艺术画廊。”伊蕾女士下了一个结论。的确,周末来此的观众和顾客大多是本区的居民,也有穿过中央公园来自上东区的访客。兼以伊蕾画廊经营的是绘画、摄影与雕塑等相对传统的媒介,风格较为温和,并非太过激进和有争议性,最适合中上层的收藏家群体。当然,这也和伊蕾女士自己的艺术史学术出身和对抽象艺术的偏爱有关。七年过去了,伊蕾女士自豪地告诉我,她不曾接受过外来的投资,目前画廊完全可以自负盈亏。
“村里”的画廊
(Galleries in The Villages)
曼哈顿下城,豪斯顿街以北从西往东分别有西村(West Village)、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和东村(East Village),这里是艺术家、学生、嬉皮士的乐土;也是到访纽约的游客必访之地:到处是餐馆、酒吧和新潮设计用品店,公园广场上有表演的艺人,周末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市集,热闹非凡。
西村西临哈德逊河,东面以第六大道为界,素有“小波希米亚”之称。这里的许多街道建成年代早于1811年曼哈顿的整体城市规划,虽然与岛上其他街道一起以数字命名,但并非相互垂直的东西、南北向街道,比如西四街就斜穿西十、十一与十二街而过。这一点格格不入,反倒保留了独特的风情。西村是许多艺术家、名人的聚居地,纽约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造性奇突、意大利宫殿一般的顶层大宅就在西十一街上,演员萨拉·杰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也是西村的居民。
西村的画廊在靠近哈德逊河的格林尼治街与华盛顿街上。马卡龙画廊(Maccarone Inc.)2001年由迈克尔·马卡龙(Michael Maccarone)创办,最早开在下曼哈顿的唐人街一座废弃的电器用品商店里,2007年才搬来西村,代理了大量处于职业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盖文·布朗画廊(Gavin Brown Enterprise)与马卡龙画廊相去不远,同在格林尼治街上,刷成粉白的外墙十分醒目,内部空间宽广,适合展示大型作品。
格林尼治村是纽约大学的所在地,被纽约客们亲切地唤作“村里”(The Village)。著名的周报《村里的声音》(The Village Voice)也是如今当红的艺评家杰瑞·索茨(Jerry Saltz)最初撰稿的出身地。纽约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村里随处可见悬挂紫色校旗的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当然也少不了画廊。格雷画廊(Gray Gallery)是纽约大学艺术收藏的监管者,纽大的收藏中不乏诸多著名美国近现代艺术家德库宁、密尔顿·艾弗里等人的作品。画廊也定期举办当代艺术家以及艺术学生的作品展。虽然不是一家商业画廊,但展览的水准一流,往往能够吸引不少资深艺术爱好者。
东村有发型沙龙、服装店、古董店、日本餐馆、另类的小酒吧、咖啡馆、甜品店,当然也少不了画廊:第九街上的多瑞安·格雷画廊(Dorian Grey Gallery)、第四街与实验剧场相连的克莱恩画廊(Kraine Gallery)、琼斯街上的艾孔画廊(Aicon Gallery)等等,都各有特色。因为与下东区的画廊相去不远,东村的画廊也常常将自己划入下东区的艺术地图,以期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结语:
曼哈顿的画廊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上一个准确的数字。切尔西从90年代兴盛起来之后,大的画廊如高古轩、戴维兹·怀纳,占据了硕大的空间,有着雄厚的资本;苏和则是见证了艺术家从进驻到撤离的兴衰;上东区和中城既有背景深远的资深画廊,又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下东区方兴未艾,逐渐有可以与切尔西抗衡的趋势。纽约的画廊界热热闹闹,从来就不曾冷清过。
4月初的《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杰瑞·索茨撰文《画廊展览之死》(On the Death of the Gallery Show)。文中提到,如今前往画廊观看展览, 购买艺术品的人群呈下降趋势。在各种研讨会上,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也承认如今大多数的艺术品交易在艺博会、拍卖行乃至网上完成,许多收藏家甚至在购买作品之前都不曾踏足画廊亲眼见过作品实物,这让画廊经营者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在家里穿着睡衣、端着咖啡,对着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与收藏家的交流、介绍作品、讨论价格、及至销售,忧的是,昔日熙熙攘攘充满了观众的画廊空间日益冷落,辛苦策划、布置的展览没有了足够的观众。批评家们尤为不满,索茨就说自己酷爱前往画廊观看艺术,爱与身边的陌生人搭讪、分享彼此的观展经验。这是在网上翻看图片所无法取代的人文经验。
伊蕾女士则认为,画廊展览永远不会落伍,目前艺术界与艺术市场都在经历着一个模式转型期,尽管不少画廊因为租金的原因搬离了切尔西,但是很快又被新来的画廊填满了位置。哪怕国际艺博会与网上销售的成绩再好,现实生活中,画廊的存在仍然无法替代。
但愿如此。我们的纽约画廊之旅在此也将告一段落,希望近半年的介绍对热爱逛画廊的读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