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中常说的功法,是指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攻击与防御能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梅山武术功法从其本质来说也离不开这个目标。但由于梅山地域的历史原因,深受梅山本土宗教影响的梅山传统功法,有着大量的“玄学”因素,如“画符”、“练水”等,这些带有巫教特色的修练与使用方法,有些能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有些不能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却又有实际的功效,更有一些神秘玄幻的内容,让人说不清道不白,我们只能秉着科学的态度,批判性地加以继承与发展。
梅山功法可分为桩功、硬功、软功、气功,是梅山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搏斗致胜的保证,也是衡量练武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梅山武术中有“先练功,再学打”的说法,梅山地域对高明武者往往用“功夫好”来称赞,而对那些拳套表演得漂亮却不能在搏击中取胜的武者则用“花架子”来评价,因此,也就有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拳谚。
桩功是梅山功法的基础,也是梅山武术中最为重视的训练方法,有“学四十天打,站三十夜桩”的说法。桩功训练也就是俗话说的“站桩”,有坐桩,箭桩,钉桩三种桩法,训练时以坐桩为主,共有三步练法,依次是练形、练气、练劲。
练形:所谓练形,指的是通过站桩的训练,练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使全身上下,形成一个整体,为进一步学习梅山武术的其他功法与技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桩功的第一步训练属于静力性训练,以长时间地维持桩式不变来达到训练效果,从而增加练习者的腿部力量以及下盘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练气:过去梅山地域的拳师们在开场教武时,对桩功的传授大都只教第一步的练形,后两步的练法只传授给正式的入室弟子,而不经师傅的指点,外人很难从站桩的训练中看出练形与练气的区别。在武术中所谓的“气”指的是人体内气,它是一种只能通过自身体悟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认为:“气卫于外,血营于内,气血相资,如环无端,内达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外达于四肢九窍,百节万毛”。按照武术和中医的说法“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中国传统的医学养生和修道练武的理论中,都有“练精化气”之说,认为“气”是人体内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元气、宗气、内气、真气等不同的名称,起到联通经络,调理脏腑的重要作用,梅山功法的练气术,就是通过人的神识意念,去调整人体的呼吸,再将呼吸过程中接收的后天空气转化为先天的内气,通过“意领气行”引导这股修练出来的内气通过体内经络系统贯通到四肢,从而达到养生健体,提高运动效率的作用。
梅山桩功的练气之法,是桩功的中坚功法,也是许多硬功、软功的基础功法,在练习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养气,第二步是行气。
养气,就是培养内气,又分采气和聚气。以培元固本为主要目标,桩功中的养气训练,需要第一步练形有成,也就是能坚持站桩一柱香后才能开始实行。
行气,就是运行内气,将丹田养成的内气转化为武术中所需要的内力,使丹田内气能运行达四肢,以为搏击之用。
练劲:在武术上,劲与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有本质的区别,力是人一生下来就具备的本能,哪怕是再弱小的人都会有一丝自己的力量,这种人体本身具有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本力,现代体育运动则称之为绝对力量。这种本力可以通过劳作与运动得到增长,并能转变为不同类型的力量,如臂力、腕力、握力,腰腹力,腿力。速度性力量,持久性力量等等。这些不同的力量只是武术功法与技击训练所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离搏斗所需要的劲力尚有一定的距离,武术博击所需之劲力是在打斗中破敌之用,要发于本体而作用于敌身,并在敌人身体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使敌或退或伤或残。因此,根据不同的打斗需求就产生出不同的劲路,如透劲、钻劲、化劲等,梅山桩功训练的前二步训练,可以练精化气,练气化力,使人气力大增,这种气力尚停留在自己体内,于打斗时仍难以之破敌,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将这种气力通过武术技术而发放于体外,使敌受到破坏。所以,才有了桩功的第三步“练劲”,将功法溶进武术技术中,以神引气,以气催力,以力生劲。
练劲之法是动功,由练形的不动,练气的暗动,到练劲的明动,将功与劲紧密结合起来,由静生动,以动圆功。其练法共有八式,有:坐地三拳、横断五岳、闭门推月、迎风舞柳、双龙闹海、牵牛下水、双掌开碑、环抱日月。这八式动作为梅山桩功练劲的基石,称为“梅山大八式”,分练八种不同劲路,即直劲、横劲、震劲、脆劲、抖劲、化劲、透劲、合劲。练习时可分练也可合练,分练单式可细心体会各种劲路和气息的运行路线,八式合练时要认真体会劲路之间的转化,练到手起劲生,则梅山桩法功成。
梅山硬功相对于内功而言又称外门功夫,是取外壮之法,增加肌体的强度与硬度,从而抗击抗打,并使人体在格斗中用于进攻的部位得到最大限度地强化硬化,从而增大破坏效果。根据其锻炼部位和功效有铁桶子功、铁臂功、铁掌功、铁腿功、神力抓功等。
铁桶子功:是以功成后全身上下浑元一体如铁桶一般能抗击抗打而得名,是梅山武术功法中“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人体肌肤骨骼的不断刺激,从而减轻肌体的痛感,增强肌肤的韧性和骨骼强度,以及内脏器官在大力打击下的震荡性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抗击打能力。
铁臂功又称筒子功,所谓“筒子”是传统梅山拳中对小臂部位的称呼,以广东南拳为代表的南拳对这一部位称之为“桥”。这一部位是梅山拳中的重要攻防武器,能格、能挡、能挂、能扫。因此,以提高小臂部位的强度和硬度以及增强手臂力量为目的的铁臂功功法也就成为梅山硬功中的重要内容了。在铁臂功的训练中,增强手臂力量的训练有石锁练习和石担练习二种,而提高小臂的强度和硬度,可以在铁桶子功训练中以黄荆枝条和棍棒抽打小臂时打下基础,另以单人木桩练习和双人靠臂练习作为主要训练方法。
木桩训练所用的木桩有两种,一种是特制的木桩,一种是简易木桩。特制木桩又称木人桩,可以进行各种技击手法的模拟训练,而简易木桩则专门用于铁臂功与铁腿功的训练,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树上缠一层草绳用来代替简易桩,在简易木桩上的手臂练习有,扫、斩、挂、横四种方法,用于提高小臂四个位面的抗打击力度和硬度,在进行简易木桩的手臂击打训练时,用力应由轻到重,切忌一上手就猛力击打,以免对肢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练功完毕时可用洗手药水涂抹手臂。
双人靠臂训练是由俩人进行配合性训练,同样以扫、斩、挂、横四式为主要方法,在训练时用力也要由轻到重。
在小臂的硬度训练中,除了 打木桩和双人靠打训练外,另有一种辅助练习法谓之“搓棒”。乃是以长约50厘米,直径约为8-10厘米的黄荆枝束棒或圆木棒置于坚实平滑的桌台之上,以小臂按压于黄荆枝束棒或圆木棒上,用力前后搓动。
石锁是许多武术流派通用的传统训练器材,梅山武术中的石锁练习共有8式练法,分别为:霸王举鼎、二郎担山、开弓放箭、鸡公啄米、梅香抛球、乳燕穿林、张网捕雀、追星赶月。初练时石锁的重量不可过重,以每只十五斤左右为’宜,待动作熟练,力量增大后再更换更重的石锁,如能轻松自如地练习每只重50斤的石锁,则手臂力量非常可观。
石担:以长约2米,粗为一握的竹杆,在两端各穿上一块石制圆盘制成,初练时石担的重量以能双手举起二十次左右为宜,其练法有提举与舞花二大类。
铁掌功与铁拳功:拳掌是梅山拳法中的主要攻击武器,拳掌的打击力度和硬度直接影响到搏斗的胜负,梅山武术在格斗中讲求一击必杀,有拳谚云:“容情莫出手,出手不容情。”因此,拳掌的硬功训练几乎是每一个梅山传人的必修科目,有以练掌为主的,如清代的伍再明,其插掌能洞木,拍掌能碎碑,劈掌能断活牛角;有以练拳为主的,如刘春山、刘绍贤师徒,皆有一拳毙敌之说,其雄劲拳力使人叹为观止。在梅山功法中,铁掌的训练有劈击、拍击和插击三种。
劈击与拍击的训练主要是以掌刃、掌根和掌背,在特制的工具上进行劈、拍、摔打。插击则是用掌指在盛满绿豆(根据练习的进度逐步换成稻谷、河沙、铁沙)的箩筐或水桶中进行插击。
铁拳的训练主要是打千层纸,再辅以拳面支撑的俯卧撑与手倒立练习拳面硬度,另外,可以用大理石板或钢板制一块比拳面略大的练拳板,带在身边随时以拳面不停地敲击,对提高拳面硬度具有很好的效果。
大力抓功:在梅山拳法中,有一门以锁拿对方肢体关节为主要手段的技法称为擒拿解手,而神力抓功则是擒拿解手能够成功实施的基本保证。本门凡以擒拿解手著称者必精练大力抓功,使手指的抓扣力量远超常人,其练习方法以抓提水瓢为主,辅以卷棒,提石笋,解绳结,抛接铁沙袋、抓梁吊行等。
软功:古语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而梅山武术的技击理念也认为,在格斗中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手法好坏,功力的高低这些外在的阳性条件,还有攻防距离、时机的把握,出手的方法、角度等潜在的阴性条件。因此,在梅山武术功法中,既有代表着阳刚的硬功,也有代表着阴柔的软功,二者阴阳互济,相辅相生。
梅山软功有眼功、耳功、柔身术、轻身术、药功、神打、符水等。其中药功、神打、符水是梅山门秘而不宣的守山绝技,主要是以药物或巫术符咒进行攻击与防御,已不属于武术运动体系。而眼功、耳功、柔身术、轻身术则是正常的武术功法,主要通过对人体感觉系统,身体关节、韧带,以及脚步的移动与弹跳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反应能力、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身体的柔韧性、敏捷性。
眼功: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感觉器官,敏锐清明的视觉是武术技击的保证,本门《梅山拳谱》称:“眼为心之苗,练眼即练心,心慢则手慢,神散则拳乱。”因此,练眼之法也就是将人的视觉与反应结合而成,有凝视、泛视、活视三种练法。
耳功:人的视觉范围要小于听觉范围,在眼看不到的方位,耳却能听到,因此,也就有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说法。耳功的训练就是为了在增强普通听觉的基础上,增加可用于格斗的特有听觉,其训练方法有辨微察异和闻风避器两种。
柔身术:梅山柔身术主练身体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虽然动作简单,却比现代武术中压腿、劈叉、压肩、伦臂、下腰等柔韧性训练更有针对性,其练习方法有:懒龙伸腰、辕马回头、脚夫甩担、老藤缠树、银蛇乱舞、插花舞柳等。
轻身术:俗称轻功,以吐纳之术配合跑跳翻腾求身步之矫健轻灵。传闻本门第十七代掌门游石命因其子游国华在临终前想吃长沙德园包子,他只用二个多时辰就从新化跑至长沙并买回包子,其练习轻功所用的铁袍重达一百二十斤。笔者的恩师晏西征先生在随游本恒老师练习时曾亲见实物,可惜后来毁于文革之中。轻功的练法有矮子跑山,八步赶蝉,旱地拔葱,倒挂金钩,倒卷珠廉,老鼠钻洞、跑水缸等几种方法。在进行轻功练习时,须穿上特制的铁沙衣,小腿上系沙绑腿,沙衣与沙绑腿现在的体育器材商家均有出售。过去在练习轻功期间,沙衣和沙绑腿除了洗澡平时都不准摘除,但现代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穿着沙衣和沙绑腿,会导致血液环循受阻,因此,笔者也不提倡在训练时间外穿着沙衣和沙绑腿。
梅山功法可分为桩功、硬功、软功、气功,是梅山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搏斗致胜的保证,也是衡量练武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梅山武术中有“先练功,再学打”的说法,梅山地域对高明武者往往用“功夫好”来称赞,而对那些拳套表演得漂亮却不能在搏击中取胜的武者则用“花架子”来评价,因此,也就有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拳谚。
桩功是梅山功法的基础,也是梅山武术中最为重视的训练方法,有“学四十天打,站三十夜桩”的说法。桩功训练也就是俗话说的“站桩”,有坐桩,箭桩,钉桩三种桩法,训练时以坐桩为主,共有三步练法,依次是练形、练气、练劲。
练形:所谓练形,指的是通过站桩的训练,练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使全身上下,形成一个整体,为进一步学习梅山武术的其他功法与技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桩功的第一步训练属于静力性训练,以长时间地维持桩式不变来达到训练效果,从而增加练习者的腿部力量以及下盘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练气:过去梅山地域的拳师们在开场教武时,对桩功的传授大都只教第一步的练形,后两步的练法只传授给正式的入室弟子,而不经师傅的指点,外人很难从站桩的训练中看出练形与练气的区别。在武术中所谓的“气”指的是人体内气,它是一种只能通过自身体悟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认为:“气卫于外,血营于内,气血相资,如环无端,内达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外达于四肢九窍,百节万毛”。按照武术和中医的说法“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中国传统的医学养生和修道练武的理论中,都有“练精化气”之说,认为“气”是人体内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元气、宗气、内气、真气等不同的名称,起到联通经络,调理脏腑的重要作用,梅山功法的练气术,就是通过人的神识意念,去调整人体的呼吸,再将呼吸过程中接收的后天空气转化为先天的内气,通过“意领气行”引导这股修练出来的内气通过体内经络系统贯通到四肢,从而达到养生健体,提高运动效率的作用。
梅山桩功的练气之法,是桩功的中坚功法,也是许多硬功、软功的基础功法,在练习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养气,第二步是行气。
养气,就是培养内气,又分采气和聚气。以培元固本为主要目标,桩功中的养气训练,需要第一步练形有成,也就是能坚持站桩一柱香后才能开始实行。
行气,就是运行内气,将丹田养成的内气转化为武术中所需要的内力,使丹田内气能运行达四肢,以为搏击之用。
练劲:在武术上,劲与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有本质的区别,力是人一生下来就具备的本能,哪怕是再弱小的人都会有一丝自己的力量,这种人体本身具有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本力,现代体育运动则称之为绝对力量。这种本力可以通过劳作与运动得到增长,并能转变为不同类型的力量,如臂力、腕力、握力,腰腹力,腿力。速度性力量,持久性力量等等。这些不同的力量只是武术功法与技击训练所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离搏斗所需要的劲力尚有一定的距离,武术博击所需之劲力是在打斗中破敌之用,要发于本体而作用于敌身,并在敌人身体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使敌或退或伤或残。因此,根据不同的打斗需求就产生出不同的劲路,如透劲、钻劲、化劲等,梅山桩功训练的前二步训练,可以练精化气,练气化力,使人气力大增,这种气力尚停留在自己体内,于打斗时仍难以之破敌,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将这种气力通过武术技术而发放于体外,使敌受到破坏。所以,才有了桩功的第三步“练劲”,将功法溶进武术技术中,以神引气,以气催力,以力生劲。
练劲之法是动功,由练形的不动,练气的暗动,到练劲的明动,将功与劲紧密结合起来,由静生动,以动圆功。其练法共有八式,有:坐地三拳、横断五岳、闭门推月、迎风舞柳、双龙闹海、牵牛下水、双掌开碑、环抱日月。这八式动作为梅山桩功练劲的基石,称为“梅山大八式”,分练八种不同劲路,即直劲、横劲、震劲、脆劲、抖劲、化劲、透劲、合劲。练习时可分练也可合练,分练单式可细心体会各种劲路和气息的运行路线,八式合练时要认真体会劲路之间的转化,练到手起劲生,则梅山桩法功成。
梅山硬功相对于内功而言又称外门功夫,是取外壮之法,增加肌体的强度与硬度,从而抗击抗打,并使人体在格斗中用于进攻的部位得到最大限度地强化硬化,从而增大破坏效果。根据其锻炼部位和功效有铁桶子功、铁臂功、铁掌功、铁腿功、神力抓功等。
铁桶子功:是以功成后全身上下浑元一体如铁桶一般能抗击抗打而得名,是梅山武术功法中“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人体肌肤骨骼的不断刺激,从而减轻肌体的痛感,增强肌肤的韧性和骨骼强度,以及内脏器官在大力打击下的震荡性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抗击打能力。
铁臂功又称筒子功,所谓“筒子”是传统梅山拳中对小臂部位的称呼,以广东南拳为代表的南拳对这一部位称之为“桥”。这一部位是梅山拳中的重要攻防武器,能格、能挡、能挂、能扫。因此,以提高小臂部位的强度和硬度以及增强手臂力量为目的的铁臂功功法也就成为梅山硬功中的重要内容了。在铁臂功的训练中,增强手臂力量的训练有石锁练习和石担练习二种,而提高小臂的强度和硬度,可以在铁桶子功训练中以黄荆枝条和棍棒抽打小臂时打下基础,另以单人木桩练习和双人靠臂练习作为主要训练方法。
木桩训练所用的木桩有两种,一种是特制的木桩,一种是简易木桩。特制木桩又称木人桩,可以进行各种技击手法的模拟训练,而简易木桩则专门用于铁臂功与铁腿功的训练,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树上缠一层草绳用来代替简易桩,在简易木桩上的手臂练习有,扫、斩、挂、横四种方法,用于提高小臂四个位面的抗打击力度和硬度,在进行简易木桩的手臂击打训练时,用力应由轻到重,切忌一上手就猛力击打,以免对肢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练功完毕时可用洗手药水涂抹手臂。
双人靠臂训练是由俩人进行配合性训练,同样以扫、斩、挂、横四式为主要方法,在训练时用力也要由轻到重。
在小臂的硬度训练中,除了 打木桩和双人靠打训练外,另有一种辅助练习法谓之“搓棒”。乃是以长约50厘米,直径约为8-10厘米的黄荆枝束棒或圆木棒置于坚实平滑的桌台之上,以小臂按压于黄荆枝束棒或圆木棒上,用力前后搓动。
石锁是许多武术流派通用的传统训练器材,梅山武术中的石锁练习共有8式练法,分别为:霸王举鼎、二郎担山、开弓放箭、鸡公啄米、梅香抛球、乳燕穿林、张网捕雀、追星赶月。初练时石锁的重量不可过重,以每只十五斤左右为’宜,待动作熟练,力量增大后再更换更重的石锁,如能轻松自如地练习每只重50斤的石锁,则手臂力量非常可观。
石担:以长约2米,粗为一握的竹杆,在两端各穿上一块石制圆盘制成,初练时石担的重量以能双手举起二十次左右为宜,其练法有提举与舞花二大类。
铁掌功与铁拳功:拳掌是梅山拳法中的主要攻击武器,拳掌的打击力度和硬度直接影响到搏斗的胜负,梅山武术在格斗中讲求一击必杀,有拳谚云:“容情莫出手,出手不容情。”因此,拳掌的硬功训练几乎是每一个梅山传人的必修科目,有以练掌为主的,如清代的伍再明,其插掌能洞木,拍掌能碎碑,劈掌能断活牛角;有以练拳为主的,如刘春山、刘绍贤师徒,皆有一拳毙敌之说,其雄劲拳力使人叹为观止。在梅山功法中,铁掌的训练有劈击、拍击和插击三种。
劈击与拍击的训练主要是以掌刃、掌根和掌背,在特制的工具上进行劈、拍、摔打。插击则是用掌指在盛满绿豆(根据练习的进度逐步换成稻谷、河沙、铁沙)的箩筐或水桶中进行插击。
铁拳的训练主要是打千层纸,再辅以拳面支撑的俯卧撑与手倒立练习拳面硬度,另外,可以用大理石板或钢板制一块比拳面略大的练拳板,带在身边随时以拳面不停地敲击,对提高拳面硬度具有很好的效果。
大力抓功:在梅山拳法中,有一门以锁拿对方肢体关节为主要手段的技法称为擒拿解手,而神力抓功则是擒拿解手能够成功实施的基本保证。本门凡以擒拿解手著称者必精练大力抓功,使手指的抓扣力量远超常人,其练习方法以抓提水瓢为主,辅以卷棒,提石笋,解绳结,抛接铁沙袋、抓梁吊行等。
软功:古语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而梅山武术的技击理念也认为,在格斗中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手法好坏,功力的高低这些外在的阳性条件,还有攻防距离、时机的把握,出手的方法、角度等潜在的阴性条件。因此,在梅山武术功法中,既有代表着阳刚的硬功,也有代表着阴柔的软功,二者阴阳互济,相辅相生。
梅山软功有眼功、耳功、柔身术、轻身术、药功、神打、符水等。其中药功、神打、符水是梅山门秘而不宣的守山绝技,主要是以药物或巫术符咒进行攻击与防御,已不属于武术运动体系。而眼功、耳功、柔身术、轻身术则是正常的武术功法,主要通过对人体感觉系统,身体关节、韧带,以及脚步的移动与弹跳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反应能力、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身体的柔韧性、敏捷性。
眼功: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感觉器官,敏锐清明的视觉是武术技击的保证,本门《梅山拳谱》称:“眼为心之苗,练眼即练心,心慢则手慢,神散则拳乱。”因此,练眼之法也就是将人的视觉与反应结合而成,有凝视、泛视、活视三种练法。
耳功:人的视觉范围要小于听觉范围,在眼看不到的方位,耳却能听到,因此,也就有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说法。耳功的训练就是为了在增强普通听觉的基础上,增加可用于格斗的特有听觉,其训练方法有辨微察异和闻风避器两种。
柔身术:梅山柔身术主练身体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虽然动作简单,却比现代武术中压腿、劈叉、压肩、伦臂、下腰等柔韧性训练更有针对性,其练习方法有:懒龙伸腰、辕马回头、脚夫甩担、老藤缠树、银蛇乱舞、插花舞柳等。
轻身术:俗称轻功,以吐纳之术配合跑跳翻腾求身步之矫健轻灵。传闻本门第十七代掌门游石命因其子游国华在临终前想吃长沙德园包子,他只用二个多时辰就从新化跑至长沙并买回包子,其练习轻功所用的铁袍重达一百二十斤。笔者的恩师晏西征先生在随游本恒老师练习时曾亲见实物,可惜后来毁于文革之中。轻功的练法有矮子跑山,八步赶蝉,旱地拔葱,倒挂金钩,倒卷珠廉,老鼠钻洞、跑水缸等几种方法。在进行轻功练习时,须穿上特制的铁沙衣,小腿上系沙绑腿,沙衣与沙绑腿现在的体育器材商家均有出售。过去在练习轻功期间,沙衣和沙绑腿除了洗澡平时都不准摘除,但现代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穿着沙衣和沙绑腿,会导致血液环循受阻,因此,笔者也不提倡在训练时间外穿着沙衣和沙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