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它学科大,但教师操作结果经常会以书本为依托,往往很少重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使得学生仅仅只是懂得相应的知识,而不会拓展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对于这些在教学中细节方面的认识或处理还是偏弱的,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留于表面,未真正获得知识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化中心;实践
从“任务中心的课堂”到“问题化中心的课堂”的转变,其目的是要改变当前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任务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很多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在课本内外收集和设计了大量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一些对外的优质课、公开课,每位上课的教师都可谓挖空心思设计,希望能够上出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用预设引导学生,希望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是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他学科大,学生往往关注的方面大多在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并非我要去探索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给学生们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运用所知和未知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效率,这样才能真正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永留脑内。
如何增进课堂效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人把近几年教学中积累的很多课堂中的问题事件,整理出来跟大家共同探究。
一、课堂记实——课堂中的现象与问题
(1)观念问题
很多的教师还是以古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仍采用“讲教”形式。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就显示非常少,整节课下来教者口干舌燥,听着麻木不仁,收效甚微,尤其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它的灵活性非常的高,教师如果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一味的讲解,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没有创新意识。
(2)师生活动仅流于表面
信息技术教学互动,能体现整节课的主要内容,作品的展示和分析应该有学生去挖掘,目前的形式恰恰相反,教师仅仅是查看了学生的作品,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就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把学生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尽管这样的方式能解决许多教学重难点可是不难发现在这些问题上,做法还是显得比较牵强。
(3)教学过程中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而是部分学生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制作的时候,应该把眼光落到所有学生上,查看所有学生对作品、对课堂的反映情况,而并非仅仅落实到几个动手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上,这样会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以致到了高年级后就无法收拾了。
二、找寻新方式——以“问题化”促进学生的改变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的学生是听会的,有的学生要靠阅读才能学会,有的学生需要通过讨论深化学习,有的学生擅长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学生个体看,从学习内容看,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具体的。但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学生学习以什么方式获得知识最为恰当呢?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如何让“教授式的学习”变为“问题化型的学习”?其核心载体是什么?
我们认为,学习的关键在思考、拓展,而推动思考、拓展需要一些具体的问题化。
比如:信息教学中,七年级下册中涉及到艺术字插入问题,教师课前先对比一下用艺术字设计文字的作品跟用普通宋体文字设计的作品的效果差在哪里,以此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种模式,哪种效果更佳呢?为什么呢?”,以问题形式开发同学们的思考,接下来布置相应的问题化,如:同学们,那么接下来,大家自己动动手把你自己的作品加上相应的修饰文字看看效果如何呢!以具体问题化为指引,开发大家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这样的问题化驱动方式可使大家体会到艺术字在效果中的多种多样。在完成过程中,同学们的兴趣会非常高昂,以作品互比形式来判别同学们对艺术的感觉和对作品的把握程度。这样同学们不但能学会艺术字的操作方法,更能让他们体会艺术字的形式多样,在不同作品中运用不同艺术字的效果就能得到体现。
当然,“好的问题”与“差的问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于问题化布置的准确度。老师要求学生从“比较”中体会艺术字的效果,而不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讲解,此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上课的关键不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准备,而是学生课堂学习问题化的设计。教师的课堂语言只是充当学生解决学生课堂问题化的引导。这种从“任务中心”向“问题化中心”的转变,其实就是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迁移,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不过,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由于课程性质的原因,言语与任务本身就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所以,在课堂转变中,必须根据实际出发,设计以“问题化中心”为指导的教学方式。
三、拓展视野——找求课堂转变的实践支持
课堂的转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整体教学模式的转变都需跟上。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拓展知识点,拓展视野,离不开教师的资源提供,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充当着引导者的作用,而非“教者”,教师应多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能够或独立式或合作式的增广自己的见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变化。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应凸现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权力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权利和责任,相信同学们会更佳有兴趣、有想法去挖掘他内心想去学习的知识点,自觉养成一种“学”的态度。这样,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落实,就会事半功倍。
四、总结
由“任务中心”课堂向“问题化中心”课堂转变,是教育的一种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以问题化为中心拓展思维的方式,即提高的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学生以后学习方法的改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课程: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2]史君坡、刘先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3,(4).
[3]王珺、许绍钧.论高校课堂教学转变--《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Z1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化中心;实践
从“任务中心的课堂”到“问题化中心的课堂”的转变,其目的是要改变当前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任务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很多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在课本内外收集和设计了大量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一些对外的优质课、公开课,每位上课的教师都可谓挖空心思设计,希望能够上出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用预设引导学生,希望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是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他学科大,学生往往关注的方面大多在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并非我要去探索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给学生们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运用所知和未知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效率,这样才能真正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永留脑内。
如何增进课堂效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人把近几年教学中积累的很多课堂中的问题事件,整理出来跟大家共同探究。
一、课堂记实——课堂中的现象与问题
(1)观念问题
很多的教师还是以古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仍采用“讲教”形式。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就显示非常少,整节课下来教者口干舌燥,听着麻木不仁,收效甚微,尤其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它的灵活性非常的高,教师如果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一味的讲解,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没有创新意识。
(2)师生活动仅流于表面
信息技术教学互动,能体现整节课的主要内容,作品的展示和分析应该有学生去挖掘,目前的形式恰恰相反,教师仅仅是查看了学生的作品,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就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把学生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尽管这样的方式能解决许多教学重难点可是不难发现在这些问题上,做法还是显得比较牵强。
(3)教学过程中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而是部分学生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制作的时候,应该把眼光落到所有学生上,查看所有学生对作品、对课堂的反映情况,而并非仅仅落实到几个动手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上,这样会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以致到了高年级后就无法收拾了。
二、找寻新方式——以“问题化”促进学生的改变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的学生是听会的,有的学生要靠阅读才能学会,有的学生需要通过讨论深化学习,有的学生擅长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学生个体看,从学习内容看,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具体的。但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学生学习以什么方式获得知识最为恰当呢?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如何让“教授式的学习”变为“问题化型的学习”?其核心载体是什么?
我们认为,学习的关键在思考、拓展,而推动思考、拓展需要一些具体的问题化。
比如:信息教学中,七年级下册中涉及到艺术字插入问题,教师课前先对比一下用艺术字设计文字的作品跟用普通宋体文字设计的作品的效果差在哪里,以此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种模式,哪种效果更佳呢?为什么呢?”,以问题形式开发同学们的思考,接下来布置相应的问题化,如:同学们,那么接下来,大家自己动动手把你自己的作品加上相应的修饰文字看看效果如何呢!以具体问题化为指引,开发大家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这样的问题化驱动方式可使大家体会到艺术字在效果中的多种多样。在完成过程中,同学们的兴趣会非常高昂,以作品互比形式来判别同学们对艺术的感觉和对作品的把握程度。这样同学们不但能学会艺术字的操作方法,更能让他们体会艺术字的形式多样,在不同作品中运用不同艺术字的效果就能得到体现。
当然,“好的问题”与“差的问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于问题化布置的准确度。老师要求学生从“比较”中体会艺术字的效果,而不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讲解,此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上课的关键不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准备,而是学生课堂学习问题化的设计。教师的课堂语言只是充当学生解决学生课堂问题化的引导。这种从“任务中心”向“问题化中心”的转变,其实就是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迁移,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不过,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由于课程性质的原因,言语与任务本身就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所以,在课堂转变中,必须根据实际出发,设计以“问题化中心”为指导的教学方式。
三、拓展视野——找求课堂转变的实践支持
课堂的转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整体教学模式的转变都需跟上。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拓展知识点,拓展视野,离不开教师的资源提供,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充当着引导者的作用,而非“教者”,教师应多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能够或独立式或合作式的增广自己的见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变化。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应凸现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权力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权利和责任,相信同学们会更佳有兴趣、有想法去挖掘他内心想去学习的知识点,自觉养成一种“学”的态度。这样,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落实,就会事半功倍。
四、总结
由“任务中心”课堂向“问题化中心”课堂转变,是教育的一种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以问题化为中心拓展思维的方式,即提高的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学生以后学习方法的改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课程: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2]史君坡、刘先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3,(4).
[3]王珺、许绍钧.论高校课堂教学转变--《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Z1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