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丝乡”可谓虎虎生威,喜讯频频:
继“丝乡”系列产品成功人选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资格后,“丝乡”又有幸被选为代表江苏丝绸产品进入上海市“两会”的展示产品。
1月下旬,丝乡牵手国内家纺巨头“紫罗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抢占高端市场制高点。
刚刚出炉的统计报表显示,尽管金融危机对包括丝绸业在内的不少行业造成冲击影响,但丝乡仍保持6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一个创办仅仅数年,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后辈小生,一跃而成行业后起之秀,南通丝乡丝绸有限公司实现了从租房经营到置地办厂再到战略扩张的“三级跳”。这匹“黑马”的出现,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用做人品的标准来做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但真正把品质作为工程来抓的,丝乡算一个。采访中,听到丝乡当家人金春来有句常挂嘴边的话:“产品即人品,用人品的标准来做产品。”在丝乡,有个严格的质量考核红线不可逾越,即产品一次性检验合格率98%。高于这个标准即奖,反之则罚。而今,这个标准实际上已达到99%。
“一个有追求、负责任的企业就是在不断追求挑战中提升和实现完美品质”。金舂来告诉记者,丝乡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产品经国际权威部门检测,实际已达到欧盟质量标准。拿蚕丝被来说,国家标准允许净重偏差_2%之内是特级品,而丝乡的公司标准只允许正偏差,不允许负偏差。国家标准规定丝棉的回潮率12%,而丝乡的蚕丝被无论是突击抽检,还是市场检测,回潮率均低于12%。再拿电子秤来说,国家强检一年一次,而丝乡10个月就检测一次。“企业对产品质量苛刻一点,就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最大维护和尊重。”丝乡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来说。
金春来常对质检人员语重心长地说,产品有万分之一的不合格,对消费者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合格!在丝乡,质量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负总责,享有否决权和问责权。普遍的质量意识使一线工人成了产品质量的自觉维护者和把关人。蚕丝被生产车间有位女工记得一条蚕丝被被套有挑纱的瑕疵,但就是找不到这条被子,担心在车间检验时混进了合格产品中,于是将已经包装好的蚕丝被一条条地打开查验,最后发现被子还在她的生产区域,这才让她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正是这种强烈的质量意识贯穿生产全过程,使“丝乡”在多次国家突击抽检中均高分过关,展现了一个优秀品牌的质量信誉。金春来告诉记者,前年他被推举为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蚕丝被国家生产标准起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使命感更强烈。
差异化经营提升竞争优势
丝乡一路走来,每年均保持了高增长态势,特别是自前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行业一片萧条的状况下,丝乡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差异化经营策略,错位竞争等,创造了发展的新高度。
创新对技术出身的金春来说并不陌生。特别对蚕丝被这样生产技术含量小的产品来说,光靠拼杀价格来发展最终死路一条,永无出头之日。金春来十分清楚竞争的残酷性:全国有几千家蚕丝被生产厂家,光海安一地就有大小几十家,越是大家都做的时候,就越要有危机感,要有差异,否则很难在竞争大潮中立足和取胜。早在2006年,丝乡就与相关科研院所协作,研发出能够水洗的蚕丝被,一举打破了沉闷的市场格局,奠定了丝乡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丝绸是中国纺织业中的“贵族”,连下脚料都是宝。丝乡通过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蚕丝系列保健产品研发中心”,利用下脚茧开发出蚕丝卫生巾高端产品,并赋予镇痛、抑菌、消炎等多种功能,而价格仅比普遍产品略高一点,实现了变废为宝,并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注重市场调研,用细节叩开市场之门,做到研发与市场需求对接。去年,丝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手研发出具有降低血压、促进睡眠等13种功能型保健蚕丝被,其中10种拿到了专利证书。经过临床试验等环节,改善睡眠的蚕丝被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推出了天然彩丝内衣、天然彩丝蚕丝被、真丝美体塑身内衣等真丝新产品。丝绸产业和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既给传统丝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有效避开同质化竞争,又极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力。据统计,丝乡创办7年来,已累计开发新品200余个,获国家专利近30项,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典范。
企业活力就是“永远在路上”
丝乡规模在业内虽不算大,但绝对是最具活力的一个。金春来说自己多年来始终有一直在路上,没有到点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永不停步,永不满足,使丝乡充溢着一股创新激情和发展活力。
——服装自动化流水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是丝乡创新求变的得意之作。采用该生产流程,可提高工效40%以上,极大降低生产成本,特别对劳动力资源短缺、招工难的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而喻。这一项目拥有6个软件专利,9个实用型和外观专利,其中傻瓜管理、自动平衡管理软件等3个专利为国内外首创,并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300万元的财政扶持。虽然该项目还处在试运行阶段,但已有10多家服装厂签订了预购合同。
——作为虎年重头戏,丝乡与国内家纺“巨头”紫罗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征地40亩,投资亿元,建设紫罗兰丝乡家纺有限公司,大步进军高端家纺市场。丝乡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紫罗兰是国内家纺知名品牌,有成熟的市场营销体系,双方结合,必将加速丝乡、紫罗兰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共赢。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晓明等领导到丝乡展位前参观,对其产品大加赞赏,认为“丝乡”的品质完全可以代表中国丝绸水平,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让世界各国的朋友都能了解。
……
金春来内心深处有个梦想,丝乡要走出海安,走出南通,甚至要走出江苏,成为中国的丝乡,世界的丝乡。今年丝乡首次涉足农业产业化项目,建立了1000亩的蚕桑基地,今后还将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基地规模,用品牌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品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
“企业活力来自发展,追求发展意味着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金春来表示,行进在发展的道路上,有股力量始终在鞭策自己前行。这股力量就是社会责任。
继“丝乡”系列产品成功人选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资格后,“丝乡”又有幸被选为代表江苏丝绸产品进入上海市“两会”的展示产品。
1月下旬,丝乡牵手国内家纺巨头“紫罗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抢占高端市场制高点。
刚刚出炉的统计报表显示,尽管金融危机对包括丝绸业在内的不少行业造成冲击影响,但丝乡仍保持6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一个创办仅仅数年,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后辈小生,一跃而成行业后起之秀,南通丝乡丝绸有限公司实现了从租房经营到置地办厂再到战略扩张的“三级跳”。这匹“黑马”的出现,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用做人品的标准来做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但真正把品质作为工程来抓的,丝乡算一个。采访中,听到丝乡当家人金春来有句常挂嘴边的话:“产品即人品,用人品的标准来做产品。”在丝乡,有个严格的质量考核红线不可逾越,即产品一次性检验合格率98%。高于这个标准即奖,反之则罚。而今,这个标准实际上已达到99%。
“一个有追求、负责任的企业就是在不断追求挑战中提升和实现完美品质”。金舂来告诉记者,丝乡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产品经国际权威部门检测,实际已达到欧盟质量标准。拿蚕丝被来说,国家标准允许净重偏差_2%之内是特级品,而丝乡的公司标准只允许正偏差,不允许负偏差。国家标准规定丝棉的回潮率12%,而丝乡的蚕丝被无论是突击抽检,还是市场检测,回潮率均低于12%。再拿电子秤来说,国家强检一年一次,而丝乡10个月就检测一次。“企业对产品质量苛刻一点,就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最大维护和尊重。”丝乡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来说。
金春来常对质检人员语重心长地说,产品有万分之一的不合格,对消费者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合格!在丝乡,质量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负总责,享有否决权和问责权。普遍的质量意识使一线工人成了产品质量的自觉维护者和把关人。蚕丝被生产车间有位女工记得一条蚕丝被被套有挑纱的瑕疵,但就是找不到这条被子,担心在车间检验时混进了合格产品中,于是将已经包装好的蚕丝被一条条地打开查验,最后发现被子还在她的生产区域,这才让她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正是这种强烈的质量意识贯穿生产全过程,使“丝乡”在多次国家突击抽检中均高分过关,展现了一个优秀品牌的质量信誉。金春来告诉记者,前年他被推举为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蚕丝被国家生产标准起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使命感更强烈。
差异化经营提升竞争优势
丝乡一路走来,每年均保持了高增长态势,特别是自前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行业一片萧条的状况下,丝乡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差异化经营策略,错位竞争等,创造了发展的新高度。
创新对技术出身的金春来说并不陌生。特别对蚕丝被这样生产技术含量小的产品来说,光靠拼杀价格来发展最终死路一条,永无出头之日。金春来十分清楚竞争的残酷性:全国有几千家蚕丝被生产厂家,光海安一地就有大小几十家,越是大家都做的时候,就越要有危机感,要有差异,否则很难在竞争大潮中立足和取胜。早在2006年,丝乡就与相关科研院所协作,研发出能够水洗的蚕丝被,一举打破了沉闷的市场格局,奠定了丝乡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丝绸是中国纺织业中的“贵族”,连下脚料都是宝。丝乡通过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蚕丝系列保健产品研发中心”,利用下脚茧开发出蚕丝卫生巾高端产品,并赋予镇痛、抑菌、消炎等多种功能,而价格仅比普遍产品略高一点,实现了变废为宝,并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注重市场调研,用细节叩开市场之门,做到研发与市场需求对接。去年,丝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手研发出具有降低血压、促进睡眠等13种功能型保健蚕丝被,其中10种拿到了专利证书。经过临床试验等环节,改善睡眠的蚕丝被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推出了天然彩丝内衣、天然彩丝蚕丝被、真丝美体塑身内衣等真丝新产品。丝绸产业和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既给传统丝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有效避开同质化竞争,又极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力。据统计,丝乡创办7年来,已累计开发新品200余个,获国家专利近30项,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典范。
企业活力就是“永远在路上”
丝乡规模在业内虽不算大,但绝对是最具活力的一个。金春来说自己多年来始终有一直在路上,没有到点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永不停步,永不满足,使丝乡充溢着一股创新激情和发展活力。
——服装自动化流水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是丝乡创新求变的得意之作。采用该生产流程,可提高工效40%以上,极大降低生产成本,特别对劳动力资源短缺、招工难的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而喻。这一项目拥有6个软件专利,9个实用型和外观专利,其中傻瓜管理、自动平衡管理软件等3个专利为国内外首创,并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300万元的财政扶持。虽然该项目还处在试运行阶段,但已有10多家服装厂签订了预购合同。
——作为虎年重头戏,丝乡与国内家纺“巨头”紫罗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征地40亩,投资亿元,建设紫罗兰丝乡家纺有限公司,大步进军高端家纺市场。丝乡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紫罗兰是国内家纺知名品牌,有成熟的市场营销体系,双方结合,必将加速丝乡、紫罗兰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共赢。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晓明等领导到丝乡展位前参观,对其产品大加赞赏,认为“丝乡”的品质完全可以代表中国丝绸水平,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让世界各国的朋友都能了解。
……
金春来内心深处有个梦想,丝乡要走出海安,走出南通,甚至要走出江苏,成为中国的丝乡,世界的丝乡。今年丝乡首次涉足农业产业化项目,建立了1000亩的蚕桑基地,今后还将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基地规模,用品牌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品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
“企业活力来自发展,追求发展意味着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金春来表示,行进在发展的道路上,有股力量始终在鞭策自己前行。这股力量就是社会责任。